老工廠故事:上海康元玩具廠的鐵皮玩具,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2020-12-22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

引言

看到這張圖片,無論「70後」還是「80後」,無論大朋友還是小朋友,應該都相當熟悉和懷念。這隻小小的綠色鐵皮青蛙,身披紅黃花紋,只要擰緊發條,就會憨態可掬地撲騰好一陣子。在那個鐵皮玩具盛行的年代,這隻玩具可能是不少小朋友們所擁有的第一隻玩具。

曾在工作前,在一個江南古鎮的雜貨店裡看到這隻發條青蛙,令小編當時欣喜若狂,毫不猶豫就買了2只。卻不曾想到,在我們金山國資,有一家公司,居然與這些鐵皮玩具有著莫大的關係!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上海玩具進出口有限公司作為金山國資委旗下的一家企業,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的康元制罐廠,它不僅是一家歷史悠久的企業,更是上海鐵皮玩具民族工業曾經輝煌的見證者。為了能把這段光輝歷史保留下來,2016年9月27日,上海玩具進出口有限公司邀請了康元廠的老廠長和老設計師們講述了康元廠的歷史。根據這些老前輩的口述,大致可以認為康元廠經歷了四個階段:發展期、涅槃期、成熟期、衰退期。

老前輩心潮澎湃講起了康元廠歷史

1發展期

上海近代玩具工業形成於20世紀初,康元玩具廠的前身並不是玩具廠,而是一家制罐廠。1922年,留日返滬的項康元先生開辦了康元制罐廠。1934年,上海康元制罐廠開設康元玩具部,是當時全中國規模最大的玩具製造廠。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何一個制罐廠會生產玩具呢?因為制罐會有一些邊角料,康元制罐廠以其具有印鐵設備的優勢,利用制罐的邊角餘料生產就可以生產金屬玩具了。

當時康元制罐廠的玩具廣告,可以看到左下角碗筷LOGO的康元商標

二十世紀30年代,是上海玩具民族工業興盛時期,這和當時的反帝愛國運動,提倡國貨的歷史背景有關。當時康元從鐵皮玩具較為發達的德國引進一系列鐵皮玩具,進行借鑑、改進,以日本玩具產品為競爭對象,爭創自己的民族品牌。康元制罐廠的商標是一付碗筷,意為保住飯碗不要被外國人掠奪,引申含義為要打造民族品牌對抗國外產品的競爭。康元制罐廠最早生產的品種是「小雞吃米」,上足發條後,小雞跳躍,做出啄米的動作。1934年,康元制罐廠利用發條原理製作金屬玩具「三跳」(跳雞、跳鴨和跳蛙)曾風行一時。所以說,引言所說的發條青蛙,其實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啦。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在上海製造的「八一三」事變中,康元制罐廠也未能倖免於難,遭日機炸毀後一蹶不振。

這款MS132的鴨子雖然是80年代的產物,但是發條鴨子的誕生確實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

2涅槃期

建國後,人民政府對兒童教育有關的玩具行業給予高度重視。在政府的扶持下,一些老的玩具企業迅速恢復生產。

50年代康元玩具廠推出的康元240鐵皮飛機

1957年底至1958年初,上海市輕工業局把玩具行業作為積極發展的行業之一,私營玩具廠經過了公私合營後,和一部分任務不足的企業一同劃入玩具行業轉產玩具。先後將黎明火柴廠、大東煙廠和軍工109廠的一個車間併入康元玩具廠。涅槃重生後的康元玩具廠試製成功慣性金屬玩具,使金屬玩具在靜態、發條的基礎上進了一大步。此類品種有慣性汽車、坦克和飛機等,產品遠銷到東歐、香港等地區。1958年,康元玩具廠又推出設計新穎、工藝細緻的電動玩具敞篷汽車。

3成熟期

二十世紀50世紀末到60世紀初是上海玩具行業變化很大的一段時期。1959年,19家玩具合作社過渡為地方國營工廠。1962年,玩具行業由上海市輕工業局歸到市手工業局所屬的上海市工藝美術工業公司,設立玩具專業科加以領導。1965年6月1日,上海市兒童玩具工業公司成立,當時共有玩具廠65家,包括康元玩具廠。

在這段期間,康元玩具廠由原先的改進、仿製國外玩具轉變為搞自己開發的玩具。如在那時候,市場上充斥著凱迪拉克等鐵皮轎車玩具的情況下,康元自己開發了東方紅拖拉機、上海牌汽車等更本土化民族化的玩具。

人見人愛的小熊拍照玩具

小熊拍照堪稱最有特色的鐵皮玩具,它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上海。這只會「照相」的小熊身穿紳士格子衫,形象非常可愛。上緊發條,小熊靠著底部 的輪子行動,拿著相機認真「取景」,走上幾圈後,手中的相機會被抬高做出拍照狀,同時閃光燈忽閃忽閃的,形象十分逼真。

萬噸水壓機玩具

為了開拓玩具設計人員思路,康元玩具廠廠長還帶領設計團隊參觀了江南造船廠,在參觀過程中康元玩具廠設計團隊對水壓機非常有興趣。當時水壓機圖紙涉及工業機密,玩具設計師不能拿來參考,因此設計師只能憑 現場攝影和實地考察來製作模型,從設計到成型歷經半年時間。該玩具設計非常精緻,頂端一個大水箱,中間2個橫梁、4個立柱。玩具內部設計淺顯易懂,利用底 部儀表的數字顯示功能,告訴小朋友現實中水壓機的壓力可高達1.2萬噸。這款模型玩具產量過萬,並有一部分出口到海外。萬噸水壓機模型玩具是我國當時工業發展水平的縮影。

4衰退期

因「文化大革命」,在極「左」思潮衝擊下,許多玩具被貼上「封、資、修」的標籤,停止生產。玩具行業在這個時期受到了嚴重的傷害。1967年起,外貿部門要貨逐年減少。1968年,上海市兒童玩具工業公司一度被撤銷,一批骨幹企業轉產。玩具工廠僅剩11家,其中專業生產玩具的只有3家。1972年,上海市玩具工業公司重新建立。為了擴大玩具的外銷業務,進行以工業部門為主直接辦理玩具進出口業務的試點,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上海市玩具公司從1980年1月1日起實行產銷體制改革,成立工貿合一的聯合企業——上海玩具進出口公司。1997年7月,為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公司變更為上海玩具進出口有限公司。後來輕工撤局後上海玩具進出口有限公司成為金山國資的一家企業。這就是康元玩具廠和金山國資的淵源。

為紀念「東方紅」衛星發射而推出的「宇宙電視車」玩具

在這樣的歷史和產業背景下,康元玩具廠經歷了第二次坎坷後,再度重生。在70年代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新意和時代背景的玩具,為紀念「東方紅」衛星發射而推出的「宇宙電視車」玩具。而在80年代,電動玩具逐漸佔據了市場,康元玩具廠作為全國第一個從事電動玩具開發的玩具製造商,推出了不少和動畫作品相關的產品,比如「黑貓警長」就是其中之一。

黑貓警長電動玩具

但從1985年開始,動畫片《變形金剛》的播出帶動了變形金剛玩具的熱銷,加上塑料和長毛絨玩具的聯手登場,讓孩子們對鐵皮玩具的熱情迅速消退。這些曾經讓人愛不釋手的金屬玩伴,不得不從商場櫃檯中大量撤出。1998年,康元玩具廠處理了最後一批庫存,至此,這個屬於鐵皮玩具的黃金時代,終於正式落幕。

ME072開門警車玩具

聽著老前輩們講完了康元玩具廠的輝煌歷史,心情也跟著激動起來,一是了解到了康元廠的光輝歷史,更是為我國民族工業而驕傲。雖然,鐵皮玩具的主流時代過去了,但是鐵皮玩具仍是一種情懷,仍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如今,鐵皮玩具在市場上重現,深受一批鐵皮玩具忠實粉絲的愛戴,其收藏觀賞價值已經超越了玩具本身的意義了。

來源:金山國資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老工廠故事】上海康元玩具廠的鐵皮玩具,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康元玩具廠的鐵皮玩具,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上海玩具進出口有限公司作為金山國資委旗下的一家企業,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的康元制罐廠,它不僅是一家歷史悠久的企業,更是上海鐵皮玩具民族工業曾經輝煌的見證者。為了能把這段光輝歷史保留下來,2016年9月27日,上海玩具進出口有限公司邀請了康元廠的老廠長和老設計師們講述了康元廠的歷史。
  •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院開館 3000件鐵皮寶貝帶你找童年
    滬上第一家金屬玩具博物館日前正式開館(網絡配圖)  東方網8月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很多市民對鐵皮玩具可謂印象深刻,只要擰緊發條,小玩具就會動起來,這些都是童年時最為奢侈的玩伴。如今,這些美好的記憶將再次重現,滬上第一家金屬玩具博物館日前正式開館,3000多件來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一一陳現。  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在地板上撲騰起來,憨態可掬、引人發笑,這樣的童年記憶對於20世紀70年代之後誕生的孩子們是那麼熟悉。
  •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開館 3000件鐵皮玩具匯聚一堂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們記憶裡都有一隻鐵皮青蛙,只要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可以在地板上撲騰一陣子,憨態可掬。鐵皮玩具成了一個時代的烙印。日前,坐落在涼城路1315園區內的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3000件產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集中亮相,為市民找回童年記憶,開啟「時光之旅」。
  • 小浣熊水滸卡賣到200元一張了,這幾千件經典玩具,你的童年玩過嗎?
    玩具,是每個人成長曆程中不可或缺的記憶,我國玩具產業的興起和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背景有著密切聯繫,而其中,「上海製造」是在這個發展大潮中的關鍵詞。展覽通過玩具這一公共記憶載體,探索我國經濟發展背後的文化和歷史發展脈絡,並通過藝術語言的加工,將這些經典玩具更立體地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
  • 3000件鐵皮玩具開啟「時光之旅」
    【新民晚報·新民網】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們記憶裡都有一隻鐵皮青蛙,只要擰緊發條,鐵皮青蛙就可以在地板上撲騰一陣子,憨態可掬。鐵皮玩具成了一個時代的烙印。日前,坐落在涼城路1315園區內的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3000件產自不同年代的鐵皮玩具集中亮相,為市民開啟「時光之旅」。
  • 北京懷舊小店之鐵皮猴子:80後記憶中的鐵皮玩具
    無論是大牡丹花的老式暖水瓶,輕輕一拍就「呱嗒、呱嗒」向前蹦的鐵皮青蛙,還是泛黃卷邊的小人書,精美耐用的老補花布……這些並不久遠的記憶碎片正變得越來越珍貴。看完本期跟我Go你就會發現,那些被你遺忘在角落的老物件,原來大有用武之地呢。
  • 七十歲老人看著一牆模玩手辦,回憶自己的童年,玩具不只是二次元
    無論怎麼說,其實這些周邊產品大部分都屬於玩具的這個品類,而玩玩具是沒有年齡界限的,它們無論在什麼時代實際上都代表著一個人或者某個時代的記憶!、「多大了還玩玩具」,我想這兩句話是很多家長經常掛在嘴邊的常用語句,這也大概率是動漫愛好者們最為討厭聽到的話語,但是他們卻忘記了自己也有過童年,也玩過玩具!那些玩具不只是童年的玩伴,也代表著非常多童年的回憶,是一種非常值得收藏與保留的珍貴的寶藏!
  • 上海 中國近代玩具工業發源地
    留日返滬的項康元於民國11年開辦的康元制罐廠,民國23年利用發條原理製作金屬玩具「三跳」(跳雞、跳鴨和跳蛙)曾風行一時。民國24年,衛生工業社生產臺式8音小鋼琴。民國26年,中國著名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開設民眾工業社,自行設計系列幼教玩具,開創了寓教於樂、啟發智力的新型玩具的先河。   30年代前期,是上海玩具民族工業興盛時期,這和當時的反帝愛國運動,提倡國貨的歷史背景有關。
  • 臺灣博物館裡的童年記憶:那些年一起玩過的玩具
    臺灣博物館裡的童年記憶:那些年一起玩過的玩具 2014年08月04日 11:24:47  來源:福建日報
  • 兒童玩具:回歸滋養童年的價值
    作為供兒童玩耍的器具,玩具是兒童探索世界的窗口,同時也反映了一定時代的經濟水平、兒童文化、審美取向和科技進步。討論兒童玩具的變遷,可以更好地了解玩具對兒童發展的價值,從而更好地改進兒童玩具,更好地滋養童年。
  • 記憶抄底:最全的80年代童年玩具
    鐵皮發條小青蛙還記得小時候的那隻蹦蹦跳跳的鐵皮小青蛙嗎?有點生鏽,有的時候上了發條還跳不起來,不過因為是鐵皮做的,所以小朋友們無論怎麼摔都摔不壞,甚至變成了我們的「出氣筒」。遊戲機在那年代,對很多孩子來說,能夠擁有一臺紅白遊戲機是很奢侈的,從最開始的《坦克大戰》、《綠色人》,到《超級瑪麗》、《赤色要塞》,再到《魂鬥羅》、《雙截龍》系列等,打過了一關又一關,打通了一個又一個遊戲,這些遊戲的紅白機陪我們度過了近十年的童年生活,在我家裡的某個角落裡現在還扔著兩臺布滿灰塵的遊戲機。
  • 【回憶】北京80後懷舊玩具 跟孩子分享你童年的記憶
    深埋在80後小時候記憶中的玩具承載著我們閃光的童年
  • 七八十年代的玩具,80後童年的記憶,現在這些東西都已經看不到了
    七八十年代的玩具,80後童年的記憶,現在這些東西都已經看不到了! 圖一:沙包,當時的孩子沒有什麼玩具,一群孩子就玩丟沙包,記得當時自己的沙包還是奶奶和媽媽給親手縫製的呢。圖五:鐵皮發卡玩具,有鐵皮青蛙、鐵皮小車等等,擰緊發卡,會自動往前跑,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 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機動龍和機動鱷魚 世上僅存兩件
    點擊進入圖集      東方網實習記者李小燕7月14日報導: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的木製陀螺、鬥雞、彈弓、插卡遊戲機,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滾鐵環、跳房子,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玩具承載著不同的童年夢想。近日,上海虹口金屬玩具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是上海首個金屬玩具博物館。  博物館門口,一隻憨厚的小熊舉著相機,仿佛為每一位前來參觀的遊客拍照。小熊是按照上世紀70年代,深受兒童歡迎的金屬玩具——「小熊拍照」等比例放大的木製雕塑。它也是上海金屬玩具博物館的形象代表。  博物館佔地面積約700平方米。
  • 80後童年經典玩具,玩過一半以上的,證明你小時候是「土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好的回憶,我們童年的生活雖然很窮,在沒有手機,沒有Wifi的童年裡,卻很快樂很充實,你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玩具嗎?小時候的自己真的很容易被滿足。80年代遊戲機卡帶,還記得那時候玩過什麼遊戲嗎?小時候玩過的最大玩具小車子。
  • 打彈珠、集貼畫、玩小霸王遊戲機……你的童年回憶都在這兒了
    滾鐵環、打彈珠、魂鬥羅……這些兒時遊戲是否已經勾起了你的美好回憶,今天就讓我們用一張張舊日影像,讓時光倒流,重溫改革開放40年來幾代人的童年快樂。 許多優秀的欄目和廣播劇在這段時期影響深遠,「小喇叭開始廣播啦」這個熟悉的開場白,恐怕是眾多70後、80後童年裡最深的記憶。孫敬修爺爺精彩演繹的《西遊記》、《神筆馬良》、《孔融讓梨》等故事也成為時代經典,通過電波融入了每個孩子心中。圖為孫敬修爺爺在給孩子們講故事。
  • 盤點80、90後的童年玩具,你還記得多少?
    哪像我們小時候,玩具少得可憐,不過,童年的快樂倒是一點都不少,每次回想起來,都是滿滿的回憶殺……科大大對此表示:深有同感!今天,就來盤點一下80/90/00後的經典玩具!同時,科大大還會奉上乾貨滿滿的給娃挑選玩具指南,拯救糾結中的寶爸媽!
  • 捷克玩具奇遇記:大規模知名玩具與設計在上海展出
    隨著科技時代的不斷發展,數碼遊戲成為了孩子們主要的娛樂玩具,但帶著巧思設計與傳統記憶的手工玩具總能在瞬間滿足人們心底對趣味與童真的期待。  近日,聚焦捷克手工玩具的「捷克玩具奇遇記」展登陸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攜手捷克中心帶來。
  • 「80後」痴迷80年代懷舊玩具 8年收藏千餘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是最後一撥『六一』節還必須找齊白襯衫藍長褲的人,是最後一撥彈過彈珠、拍過『香菸牌子』的人,是最後一撥揣著茶葉蛋春遊的人……」日前,在長寧區一家以「文藝範兒」著稱的咖啡館,「80後」玩具收藏家巴借帶著自己的藏品,和一群「80後」白領一起玩老玩具,重溫童年的記憶。
  • 記憶中的90後童年遊戲玩具
    00後已經屬於數字移民的這一代了,從小開始的生活中就充斥電子產品,我們90後童年的遊戲和玩具已經在他們的世界中消逝而且淡忘了。90後的童年還是比較簡單,單純的。在我們童年的遊戲中,滿滿的笑聲、打鬧聲,現在想起來依然是那麼的美好的回憶。下面盤點一下90後童年的遊戲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