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奔向雅魯藏布江

2020-12-20 新華社客戶端

這是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縣

冬日裡

大風呼嘯

千湖冰封

蒼涼壯闊

雙湖被大自然賦予了神奇

這裡因湖得名

轄區內有471個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的湖泊

其中包括3個面積較大的鹽湖

還有世界第三大冰川普若崗日冰川

這裡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

乾旱少雨

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然而,一年365天

雙湖8級以上大風天氣高達200天

全年平均氣溫在零下5℃

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40%,

每年有10個月的漫長冬季

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

這裡也被稱為「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

雙湖縣嘎措鄉牧民在化冰燒水。 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西藏自治區決定將雙湖下轄三個鄉

嘎措鄉、措折羌瑪鄉、雅曲鄉

共2900人

從平均海拔5000米的家鄉

跋涉近千公裡

搬遷到海拔相對較低的

藏南雅魯藏布江南岸的貢嘎縣境內

這是西藏自治區近年來實施的

極高海拔生態搬遷項目之一

雙湖縣三個鄉的整體搬遷

是其中人數最多、跨度最遠的一次搬遷

↑ 12月23日,雙湖縣牧民的遷徙車隊

↑ 雙湖縣牧民在遷徙途中

↑ 53歲的牧民德吉在遷徙途中

↑ 12月23日,貢嘎縣群眾迎接新來的村民

↑ 12月23日,80歲的牧民索朗德慶(中)與親戚在新家門口。 從藏北草原到藏南農區

從嚴寒之地到溫暖之鄉

有詩也有遠方

涅槃重生的格桑花

來年必將更加鮮豔

這是12月23日拍攝的西藏那曲市雙湖縣牧民在藏南雅魯藏布江南岸的新家。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編輯:曾濤(實習)

相關焦點

  • 在「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澆灌教育格桑花
    雙湖縣平均海拔5000米,是全國海拔最高的縣,空氣含氧量僅為內地的40%,被稱為「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在當地人眼裡,雙湖只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 援藏近4年,梁楠鬱跑遍了雙湖縣的每一個村落,行程超過30萬公裡。在改善民生、發展產業的同時,最讓梁楠鬱揪心的還是這裡的孩子。
  • 人類距耐力跑極限有多遠
    一個必須直面的問題是:在觸及生理極限前,我們還有多少進步空間?-------------------------------------------------------------------------    在7月中旬舉行的國際田聯鑽石聯賽摩納哥站比賽中,衣索比亞名將甘澤蓓·迪巴巴,在女子1500米項目中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佳成績。
  • 揭秘我軍特戰隊員體能耐受力:如何挑戰人類生理心理極限
    特殊的戰鬥任務要求特種部隊的士兵必須具備超強的生存能力和戰鬥能力,然而要想成為一名有「軍中精英」之稱的特種兵,需要經過極為嚴苛的訓練,甚至在不斷挑戰人類生理和心理的極限。除了進行科學訓練外,我國軍事醫學的研究人員在提高特戰隊員訓練效率和體能、心理耐受力等方面一直不斷地探索。
  • 人類的壽命有極限嗎?
    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生命極限可能是115年左右。那麼人類壽命到底有沒有極限?極限又是多少歲呢?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的壽命從19世紀開始不斷延長。科學家藉助基因技術或者飲食控制手段,成功使一些實驗動物的壽命大大延長。這些都讓一些科學家傾向於認為,人類壽命可能沒有上限。
  • 人類智商的極限之爭
    這一現象直接提出多個問題:一是人類智力是否達到極限?我們在擁有了計算機、機器人等現代化智能工具後,智力是否仍保持進化?二是為何發達國家如丹麥和挪威這樣早已現代化的高福利國家最早出現這一現象?三是什麼原因導致信息化社會出現這一現象?各路專家的解釋莫衷一是。
  • 《愛的婦產科》話題升級 腹腔妊娠涉生理極限
    《愛的婦產科》致力於挖掘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溫情並平衡社會中的醫療關係,話題難度不斷升級,從「未婚媽媽」「未成年性教育」等社會話題,晉升到「愛滋病孕婦」「連體嬰分離」等高難度醫療病例,而近日,《愛的婦產科》更是聚焦生理極限,提出腹腔妊娠的可行性,引發了醫療行業的全員討論。
  • 他們之間的戰爭,被稱為人類第一批炸藥的試驗場
    有人曾說:人類第一批火藥的試驗場,就是宋金交戰的中原大地。1259年,有人製造出「突火槍」。這種管狀火器用竹筒做槍身,內裝火藥。這就是現在所知最早的能發射子彈的火槍。
  • 為了緩解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短缺,能不能從雅魯藏布江調水到黃河?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雖然水資源的來源有多方面,包括大氣降水、冰川融化水、地下水、海水淡化等等,但是大氣降水還是人類水資源的重要來源,大氣降水後在地表形成的河流湖泊水是人類水資源的主要存在形式。
  • 為什麼青藏高原地區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魯藏布江和湟水谷地?
    聚落是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而聚居的場所,可以分為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兩大類,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人類社會的聚落多屬於鄉村聚落,其分布情況多是根據農業生產狀況而布局的。城市聚落大多是由鄉村聚落髮展而來的,是非農產業和非農人口的聚居地,在工業革命以後,城市聚落才大規模發展。
  • 專家:人類進化到頂 身高壽命體能已到極限
    北京時間12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份新報告警告稱,人類體質已經達到了發展巔峰,不久便會開始走下坡路。專家分析了120年的歷史信息,總結出了人類的身高、壽命以及體能極限。最後他們提出警告稱,由於人類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影響,我們也許不久便再也無法達到這些上限值。
  • 報告分析::人類進化到頂 身高壽命體能已到極限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份新報告稱,人類體質已經達到了發展巔峰,不久便會開始走下坡路。專家分析了120年的歷史信息,總結出了人類的身高、壽命以及體能極限。最後他們提出警告稱,由於人類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影響,我們也許不久便再也無法達到這些上限值。這份評估覆蓋的年限比其它同類研究都長,同時將遺傳與環境參數都考慮在內。
  • [資訊]人體能夠承受哪些生理極限?-健康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中華醫藥  |  健康早班車  | 心理訪談健康加油站 | 健康故事會 | 衛視欄目 | 互動訪談《健康有約》 | 求醫問藥論壇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從生理角度上講,人類身體是一個複雜而脆弱的系統,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人體生理系統卻表現得「更強大」。
  • 人類不可能永生嗎?科學家計算出人類壽命極限,答案讓人失望
    ,王侯將相都有一個長生的夢,可惜的是,不管他們用什麼辦法都沒能延長生命,反倒很多人弄巧成拙,早早離開了人世。那麼80歲真的是極限嗎?其實,科學家早就用了三種方式,推導出了人類壽命在理論上能達到的極限,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三種算法的區別和結果。
  • 人類生存的極限是什麼?
    許多典型的人類生存極限已經得到實踐:眾所周知的「三法則」描述了人沒有空氣、水和食物可以活多久(分別大約三分鐘、三天和三個星期)。但是很多極限未被測試過:例如,人死之前可以保持多久的清醒?爬到多高的地方人會窒息?人可以承受多大的加速度而不被撕裂?幾十年來的實驗(有意或偶然的),已經揭示了諸多人類生命的極限。人可以多久不睡覺?
  • 人類能否突破壽命極限?
    人類能否突破壽命極限?金羊網  作者:李妹妍 李鋼 賈雪純  2021-01-18 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夠實現永生。但在那之後,我們勢必要重新定義什麼是愛情、家庭、社會、倫理、道德,甚至重新定義什麼是人類。...
  • 從2到1 基普喬格重新定義人類運動極限
    你得相信,人類沒有極限文/back 圖/網絡當基普喬格衝過普拉特公園159挑戰的終點,計時牌上的數字定格在1小時59分40秒,終於,馬拉松的徵程邁過了兩小時的大關,進入「1」時代...基普喬格終於彌補了兩年前的遺憾,跑進了兩小時。
  • 《七天》罪案片爆發新高潮 極致空間挑戰生理極限
    《七天》罪案片爆發新高潮 極致空間挑戰生理極限   《七天》將電影空間鎖定在了荒山野嶺中的一個神秘山洞,讓警匪二人在極致空間中挑戰生理極限,他們能否經受住生命和人性的雙重考驗呢?
  • 雅魯藏布江的海拔那麼高,為什麼不把水引入新疆呢?
    雅魯藏布江發源於我國西藏自治區喜馬拉雅山脈北坡的傑馬央宗冰川,是我國位於高原區域的最長河流,在我國境內的長度約2000公裡,流域面積25萬平方公裡。新疆從地理位置上看,其南緣正好與青藏高原相接,這裡受地形和氣候雙重因素的影響,降雨非常稀少,特別是塔裡木盆地內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左右,氣候異常乾旱,除了一些內流河兩岸以及綠洲之外,基本看不到其它植物,更別提人類在此生活了。
  • 人類身體極限大揭秘(組圖)
    國際在線專稿:人類真的了解自己嗎?人類身體是否存在極限?如果極限不斷更新(例如速度),是不是就能超越光速了?英國廣播公司《焦點》雜誌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尋找不同領域中的人們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
  • 飛碟探索:UFO的速度極限是多少?
    UFO的速度極限是多少? 從世界各地發現的飛碟事件來看,UFO的飛行速度大小不等,慢的有300千米/小時-1000千米/小時,快者有2萬千米/小時-6萬千米/小時。 也許UFO就像汽車一樣,有快慢擋,根據需要能自由調節飛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