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獅》:如何運用視聽語言,讓繪本「動」起來

2020-08-28 巧克力安安豆

引語:



《小石獅》是繪本藝術家熊亮的作品,2005年獲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

熊亮是第一個在中國提出和推動繪本「紙上戲劇」概念的創作者,他的作品中大量吸收傳統文化和東方風韻的精髓。因此作品自成風格,富有故事性和舞臺感。

《小石獅》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繪本,其中巧用影視作品中的視聽語言,為我們獻上一部有趣的「動畫」作品。

今天,我們將從鏡頭角度蒙太奇的運用傳統元素的呈現以及聲效四個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冊精彩繪本。


用「鏡頭角度」講述故事

電影的攝影角度一般有三種:平視角度、仰視角度、俯視角度。不同的攝影角度,能夠反映出不同潛在隱喻。

  • 俯角鏡頭比較接近文學上的全知觀點,給讀者一個梗概,將景物融入其中,具有情感或內容上的寓意。

繪本中以俯視的角度,凸顯小石獅的小,反襯它的歷史感、永恆感

當雪花如紛飛的羽毛般飛旋而下,你甚至在跨頁的滿滿當當中,聽見呼嘯的北方,聽見雪花撲簌簌的聲音。

小石獅子欣然舉頭望天,它小小的身子如同置身於江水漩渦的中心,又仿佛橫亙於歷史潮流中的石塊,任憑多大的衝刷擊打,都昂然而立。

它是時光的見證,也因此成了世情的寄託。它是最小的石獅子,也是最大的石獅子。

  • 水平角度是中性的,讓觀眾自己做判斷,因而更具有情感的外延,激起觀眾想像力。

平視的角度,展示小石獅如朋友般的親切可愛,反映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

畫面中有大量的平視角度,小石獅都以正面示人,

或面容可掬,滿臉自豪,

或戴帽圍巾,喜氣洋洋,

或凝重肅然,與人同悲,

或眉目狡黠,與人相偎。

這些都體現出小石獅與人親密無間的關係。平視的角度讓小石獅雙目直面讀者,將臉上的表情直接傳達給讀者,向眾人傳達著情感,也激起讀者的聯想,與繪本中的人物有了情感的互動。

蒙太奇運用

蒙太奇是通過相連鏡頭在形式或內容上相互對照、衝擊,從而產生單個鏡頭本身所不具有的豐富含義,以表達某種情緒或思想。其目的在於激發觀眾的聯想,啟迪觀眾的思考。

  • 抒情蒙太奇: 既是敘述故事,也是情感的渲染

畫面中小石獅看向右側,接下來的畫面出現一個走向左側的小姑娘。人物相對,小姑娘在朦朧的月色中提著燈籠欣欣然而行。

兩組畫面連接在一起,凸顯小石獅對小鎮的守護,而小姑娘微揚的嘴角與小石獅的微笑仿佛冥冥之中的默契。一個牽掛著別人,一個因被牽掛而安心。


這組蒙太奇呈現出小石獅和小鎮中人們的情感,如此篤定踏實、安撫人心。

  • 心理蒙太奇通過畫面鏡頭組接,展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常用於表現人物的回憶、閃念、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動。著重心理刻畫。

畫頁左側中,老爺爺俯身用整個身軀包裹住小石獅子,閉上眼睛與它緊緊貼在一起,他的的眼角掛著一滴淚水。


畫頁右側呈現老爺爺回憶中的場景:一個光著腳丫、穿著灰布棉襖、衣衫襤褸的孩子背對著我們放風箏。


這兩張畫面剪輯在一塊,猶如影視作品中的閃現,回憶中的畫面解釋了爺爺的淚水,而小石獅的表情,隱含悲愴,仿佛也在闡述著老人貧苦的童年。

第一人稱敘事,猶如旁白

《小石獅》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故事,猶如電影中的旁白。它用全知視角俯瞰眾生,陪伴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 旁白中的自豪與責任:



開篇,小石獅就以威武而帶喜色的面容迎接觀眾:

「我是小鎮的守護神。」開宗明義,並不斷強唯一性:「唯一的石獅子、唯一的守護神。」開篇用了一個全景,以小石獅佔據主要畫面,高大威武;

結尾處再次強調:「我是小鎮的石獅子。」是一個遠景,小石獅融入在成排的白牆瓦黛中,它的個頭不再高大,可它依然佔據著村子的入口,永遠地守護這裡的人們。

首尾呼應,突出小石獅作為小鎮主人公的自豪感與責任感。

  • 旁白中的落寞與深情

小石獅是永恆的存在,它看盡了人世滄桑,生命輪轉,看過太發生過的離合,在它的心中沉澱了諸多情感。

當畫面中雞鴨牲畜、白髮垂髫在空中翻飛時,表現的正是小石獅歡欣的回憶,它歪著腦袋笑:

「我什麼都記得,記得鎮上所有的人,所有發生過的事。」

接下來的一幕,畫面左側的小石獅背對著讀者,畫面的右側是一個方向指示標,醒目地指向另一個方向,車馬都趕向指示標的方向,離小石獅越來越遠,只有一個汽車最後座的紅衣女孩轉過身來,朝小石獅張望。

離別與留戀、不舍與失落,畫面中的情感極富張力,旁白只有簡單的一句:

&頭條青雲「叫好又叫座」作品徵集#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視聽語言?帶你了解視聽語言基本內容及對於電影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基本簡介和理解方法。電影作為一門畫面與聲音結合的藝術產物,分析好視聽語言才能夠更好的把握電影。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的內容(上)」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就是結合畫面的視覺感受,再配以聲音的聽覺感受從而構成的一種「剪輯的藝術」,不只是電影,電視,廣告等影像產物都運用了視聽語言並且也必不可少。
  • 什麼是視聽語言?了解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及其對電影的重要性
    我們將介紹「視聽語言」的基本介紹和理解。電影作為一種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產品,通過對視聽語言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將分兩部分介紹本文,即「什麼是視聽語言?」和「視聽語言的內容(上)」,你可以做筆記。什麼是視聽語言?
  • 繪本語言如何成為日常對話(All Aboard Reading)
    其實在給群群做出正確、簡潔、地道的語言示範這點上我從未停止努力,但有一點我卻一直未能重視,即繪本語言與日常生活的聯繫。群群讀的繪本不少,但被我運用到日常對話裡的詞彙、句型和原句卻不多,繪本語言與日常輸入的割裂正是我此刻需要彌補的缺憾。反過來說,如果群群在生活中聽到大量繪本原句或者變型,她對繪本的理解也將會上升一個層次。
  • 趣味教學 I 動起來的繪本~
    動態繪本教學演示(讓繪本動起來)以繪本故事作為原料,進行二次的動態加工,將其變成好玩又融合教學主題的一道繪本教學大餐。原創動畫結合聲效的方式通過多次課堂試驗已證明其能夠有效的破解K-2階段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融入課堂的難題。有趣的中英文繪本閱讀結合PYP教學法,讓孩子愛上學習,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學習樂趣,在快樂中獲得知識。
  • 視聽語言該怎麼學?
    視聽語言作為編導專業的入門課程之一,其重要性可以說不言而喻。但就高中階段藝考培訓而言,有的機構認為視聽語言在考試中佔比很小,從而忽視視聽語言。而有的機構認為視聽語言作為編導專業區別於其他專業的看家課程,對其掌握的熟練程度直接說明了考生的專業與否,因此直接造成了視聽語言教學在課時量上的畸重。那麼在高中培訓階段,視聽語言到底該怎麼學呢?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我們學這個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是為了拍電影還是為了考試。
  • 經典的中國繪本有哪些值得推薦?
    《一園青菜成了精》這個是改編自童謠的一個成功繪本,語言押韻,風趣幽默。2.熊亮繪本。作家、畫家、繪本藝術家。中國原創繪本領跑者,推動中國原創繪本發展的先鋒和導師,作品被翻譯和在海外獲獎最多的中國繪本代表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比較多,是真正的中國本土原創繪本。
  • 蘭可琪乾貨 | 如何運用繪本發展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今天蘭可琪繪本教育總部具體來談談如何利用繪本來提升幼兒的口語能力,希望能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而繪本演繹就是教孩子如何把想說的、想做的以及表情、動作在眾人面前表達出來,這就是繪本戲劇表現力。,孩子們都能情趣盎然地說上很多話,這時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潤物細無聲中就慢慢發展起來了。
  • 電影人必備的視聽語言,你掌握了嗎
    什麼是視聽語言?為什麼要學視聽語言?視聽語言是影視編導學習的基礎。理解視聽語言的好處是掌握影視作品製作剪輯的規律。我們可以把視聽語言當成一種工具,就像學英語一樣,如果不先學習最基本的字母,就無法學習單詞,更別說句子了。我們要做到熟悉各種視聽語言的方法並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拉片。
  • 家長如何運用繪本在寶寶發育關鍵期給予寶寶關鍵幫助
    了解了繪本類型,我們該如何引導寶寶愛上繪本呢?從出生開始寶寶就進入了手的觸覺發育關鍵期,手的發育與大腦發育之間的密切關係,所以現在寶寶出生我們都提倡不給寶寶們戴手套,讓他們儘可能多的感受世界。媽媽們如何運用繪本在寶寶發育關鍵期給予寶寶關鍵幫助呢?以下方面:1. 0~2個月:這時寶寶抓握還不靈活,加上視力還沒有完全發育,這個時期多用【黑白卡】。2. 3~4個月:寶寶視力明顯提高,而且對彩色也會更敏感,這個適合可以選擇有聲響的【布書】。
  • 《最好的我們》視聽語言分析
    青春圓舞曲——《最好的我們》視聽語言分析青春是美好的,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絢爛多彩的,即便是多年之後,人們依然會以最赤誠之心懷念青春的時光和歲月。而這部電影中的視聽元素,不僅豐富多元,而且貼合電影故事本身,兩者相得益彰,共同提高了電影的藝術審美價值。
  • 我是熊亮,畫家、作家、繪本藝術家,如何將東方故事轉化成今天的...
    我是熊亮,畫家、作家、繪本藝術家
  • 繪本不單調!專業戲劇老師教你如何把繪本玩起來!
    如今每一個家庭 都很重視小朋友的繪本教育 比起純文字的書籍 圖文並茂的繪本會更受小朋友的歡迎 繪本,除了親子閱讀之外 還能玩出很多花樣哦~ 今天《生活家》請來了 專業戲劇教育老師 吳碧華 教你繪本如何戲劇玩
  • 運用英語繪本,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世界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趨勢,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成為人們走上國際舞臺的通行證,受到人們的青睞與重視,已經被廣泛的學習和掌握。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工具,如何通過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快速掌握這門語言技巧,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英語繪本在教學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 全新一代君越·思想湃|好的繪本,每次翻頁是思維的一次跳躍
    的確,相比國外繪本,中國繪本起步晚,與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中國也從不缺乏有才華和想法的繪本家。經常購買繪本的朋友相信對熊亮這個名字定不會陌生。在西方繪本形式中融入東方元素,這是他特有的創作風格,從《小石獅》、《京劇貓》到《梅雨怪》、《野孩子》,從《年》、《二十四節氣》到《南瓜和尚南瓜廟》、《和風一起散步》……他的東方創意給中國本土原創繪本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
  • 來,看看中國給自己孩子畫的繪本
    熊亮開始對兒童繪本感興趣,並且喜歡把中國元素運用到了繪本中。到現在,熊亮的女兒已經18歲了,我們看到一個新的生命煥發了另一個生命新的力量!熊亮開始兒童繪本創作也18年了。當年父母給熊亮寬鬆的環境,讓他開始創作;熊亮女兒的出生,因為要畫畫給女兒看,讓熊亮開始進行兒童繪本的創作。生命就是這樣的神奇!
  • 名師專題 ▏徐琨老師視聽語言精析
    而視聽語言,則是我們認識電影的基礎。因此,視聽語言主要包括三大板塊:①畫面 ②聲音 ③剪輯。而「畫面」又包括景別、角度、構圖、光線、色彩等等,「聲音」又包括人聲、音樂、音響等元素,剪輯又包括了多種聲音和畫面的組合方式。今天我們主要來講一講『景別』。下面就為大家分析一下視聽語言考察的幾個類型。
  • 電影鑑賞:《飲食男女》的視聽語言分析,長知識了!
    他的影評不僅主題意蘊深刻,對視聽語言的運用也極其講究。本文通過對《飲食男女》視聽語言的分析,揣摩李安的影像風格。  李安,一位享譽國際的華人導演。他兩次獲得奧斯卡獎,多次摘得金球金獅金熊等各種國際影壇重量級獎項。可以說,李安是一位集大成者。他電影創作以深刻的思想性,強烈的故事性和從容的敘事以及優美的畫面等因素博得了大眾的喜愛。
  • 學會運用描繪性語言,讓文字變得生動起來
    要想讓文章的語言變得生動起來,有一種方法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那就是運用具體的描繪性語言。要想運用好描繪性的語言,離不開具體的描寫,那麼寫人作文、記事作文、寫景作文分別是如何描寫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在寫人作文中,我們要具體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不但要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是什麼,還要具體寫出完成這個語言、動作、神態的過程。
  • 《熊亮·中國繪本》系列出版
    (原標題:《熊亮·中國繪本》系列出版) 熊亮是近年來嶄露頭角的新生代原創繪本畫家
  • 學英語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設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自然投入。在唱歌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問答或分角色對話,體現歌曲中的交際情景。英語小笑話和英語小故事不僅老師講, 而且要讓學生學會講,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二是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