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庚庚爸爸
「孩子」從小被冠以「天使」之名,但現在卻有了越來越多的熊孩子,難道都是父母的錯嗎,或許「孩子性本惡」也有可能。
周日,我帶著自家的孩子去沙灘玩。玩著玩著,一個看起來4歲左右的女童向我兒子借了鏟沙的塑料鏟子,但是沒過多久她卻用這把鏟子「砸」了一個3歲男子的頭,為此我很是抱歉,但女童奶奶的話,卻讓我警醒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周日,我的兒子非要去家附近的小沙灘玩,本來就因工作太忙,沒辦法陪伴孩子,所以在兒子提出這個要求後,我便陪著兒子來到了沙灘。
本來兒子玩的好好地,突然有個奶奶帶著一個4歲的小女孩走了過來,後來這個4歲的小女孩就向我的兒子借鏟沙的塑料鏟子,兒子想了想,又看了看我,見我點頭,就將鏟子借給了小女孩。兩個小孩子就在一旁堆起了城堡。
這時,女孩的奶奶也和我攀談起來,但我一直用餘光看著一旁玩耍的小女孩和兒子。沒過一會,又來了一個3歲的小男孩,是這個4歲的小女孩叫來的,看起來很熟悉。
大約十分鐘後,這個小女孩不知道為什麼,拿著借我兒子的塑料鏟子「當」的一下就「砸」了3歲的小男孩一下,看到這一幕,我跑過去檢查小男孩的「傷勢」。
看起來只是小男孩的額頭紅腫了一塊,但這一塊紅腫也足以讓一個3歲小男孩疼上半天的了。
而這名小女孩的奶奶也隨後上前拉起小女孩的手,責備了小女孩幾句,但也將小女孩手上的塑料鏟子搶過,扔在了我兒子附近。
這時附近也有一名女性跑來,這名女性也就是小男孩的媽媽,當這名小男孩媽媽趕到時,說了句:「你這樣很危險的哦,不能用鏟子砸小朋友的頭,這樣很危險的」。
但小女孩的奶奶卻說了一句:「小孩子嗎,在一起總是會磕磕絆絆的,打打鬧鬧也在所難免。我已經說過她了」。然後這位奶奶就對我說:「你也是,這麼危險的東西,帶給娃玩幹嘛,以後不要亂借東西了,你看看,都把人家的頭砸紅了」。
聽著這奶奶的話,我氣不打一處來,但現在更應該關心小男孩的身體,於是我給男孩的媽媽道歉,男孩子的媽媽說:「沒關係,我在遠處都看到了,不關你的事情」。
見我給男孩的媽媽道歉,這時女孩的奶奶也說到:「太晚了,我要回家給我的寶貝做飯了」說完就牽著小女孩走了。
這時,一旁的小男孩媽媽和我說:「你別在意,我剛才看到了,其實是那個小女孩先管你兒子借的吧,十次裡有八次,我兒子和她在一起玩,都會被不小心打哭,我很無奈,但小孩子願意和人玩,我能怎麼說呢」我無奈的笑笑。
但這件事也讓我警醒了,其實孩子有的不是「性本善」,也有一些「性本惡」的,雖然孩子的爸媽沒在身邊,但孩子奶奶的行為也足以讓孩子變得十分的「惡」。
不得不說,這件事確實也是我的錯,因為我的大意將一個危險的玩具借給了小女孩,且不說小女孩砸了小男孩一下沒什麼,要是有什麼,我後悔都來不及。
但小孩子的「惡」體現在哪裡呢?大概就是小女孩上一秒能甜甜的管我兒子借鏟子,但下一秒就能舉起鏟子來砸別的孩子的頭吧。
而在砸了別的小朋友後,孩子奶奶雖然說了孩子幾句,但卻將玩具扔了回來,也變相的責備了是我的錯,所以孩子在目睹奶奶的行為後,本來有點害怕也變得有點竊喜了,所以慢慢的孩子變成了「惡」。
所以這件事警醒我的有兩個點,一是不要借危險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二是要以身作則,讓小朋友學會「善」
所以也提醒各位家長,帶孩子的時候「言傳身教」很重要,你的行為也就成了你孩子分辨善惡的標準,而你給孩子的玩具,也可能是造成別人受到傷害的原因。帶娃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害,也不要讓別人家的孩子因你受傷害。
今日話題:你對這事怎麼看?你覺得小孩子是善還是惡。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