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思:「色難」是一個雙向問題

2021-02-19 三哥嘮叨

1. 蔡元培先生在軍閥混戰,國家風雨飄搖之時,倡導美育教育,與現實太脫節;當下可以在中產階層提倡,與富人和窮人講美育,作用還不是太明顯,因為他們都是金錢的奴隸,無暇顧及對美的追求。

2. 領導要做領導者,不做管理者;要在「領」與「導」兩個字上下功夫。

3. 「和為貴」、「世界大同」,這是中國先賢幾千年前提出的人類共處方法和發展理念。「美美與共」,或「命運共同體」,只是一種當代表述而已。其追求早已是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

4. 人生在世,扮演著多重角色,所有角色的共同點就是都不是自己。薩特說,他人即地獄。莫德說,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能失去嗎?可見人生來不自由。

5. 有人說,因不了解而結婚,因了解而離婚。要我說,其實還是不了解。人與人初次見面說上三句話,就相互了解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相處一輩子也了解不完。

6. 責任使人心態年輕,信心使人精力充沛,興趣使人物我兩忘。

7. 固執與執著不同,前者是封閉的,後者是開放的,前者是線性的,後者是發散的。

8. 官場上有句話,基層幹部是幹出來的,高層幹部是生出來的。借用這句話類比一下,低端人才是學出來的,高端人才是生出來的。不承認天賦不是唯物主義。

9. 「色難」是一個雙向問題,在並不糊塗的情況下,老年人要學會微笑待人,至少要在口頭上承認早已成家並立足社會的晚輩永遠是對的。

10. 人們往往只關注時勢造了英雄,其實時勢造出了更多的是狗熊。

11. 衡量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其實很簡單,就是看他能不能平等對待比他弱勢的人。

12. 慾念有時是活力的表現,慾念也沒有了,就死了。

13. 年齡,愛,環境,社會,都處在變化中,變是個常態。應變是生物本能,人也應該有這種能力。

14. 向錢看的社會,淡化了所有錢以外的問題。

15. 抱團可以取暖,精神上也是這樣。尤其是所處環境很負面的時候。

16. 不知道自己有缺點是人的最大悲哀。

17. 富而不顯是修養,貧而不卑是品德。

18. 人是最不善於接受教訓的生物,《苛政猛於虎》、《捕蛇者說》就是間接證據,稅賦惡性循環毀了多少政府?後任歷屆政府仍然重蹈覆轍。甚至剛剛發生的教訓也不會接受,(此處刪六個字)。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汲取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19. 作為思維活動的思想是有層次的,最高等級是潛心思考已故思想大家的所思所想,次一等的是靜默關注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最次的是整天琢磨日常生活中別人的所思所想。

20. 越成熟越飽滿的谷穗彎得越深。真正有能力而自信的人,多半是低調做事。

21. 崗位管理的高明在於不管之管。用人就是要相信人。整天盯著人家,就是不相信,你不相信我,我為什麼要給你幹呢?緊盯到底的結果是培養了表演家而不是實幹家。

22. 當形式主義等「四風」成為主流政治生態時,「不作為」顯然是值得提倡的品德。

插圖照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詩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的母愛異化成了一種投資

最有目的的生活就是無目的的生活

生活的本質就是不自由

結婚只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種生活方式

比較是一切煩惱的源泉

「落後」或「跨越」都不是理想狀態

柏拉圖式的愛是一種缺憾美

保健只是手段,目的是讓生命繼續燦爛

學習永遠是正確選擇

「狗熊掰玉米」是生命的一個普遍規則

時刻警醒生命的長度才能不斷掘進生命的深度

人生最沒有意義的事就是談論人生的意義

性教育破壞了青春期的模糊美

想要自主設計生活就選擇單身

好的行為成了習慣,就是修養

日子是給自己過的,不是給別人評判的

紅顏非禍水,只是禍水愛紅顏

機遇在危險中,或許只在危險中

若有所思:愛情往往得用結合來表達

長按或掃描這個二維碼

休閒的時候,聽三哥嘮叨

相關焦點

  • 若有所思:詩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即「若三有所思」,偶爾之閃念,井蛙之見而已。△當今之世,有骨頭的人越來越少,至少在我所在的圈子裡還未見到長骨頭的人,當然一切的「家人」除外,若在家裡,骨頭就突然長了出來,而且很硬。△人活著其實就是一個「難」字。可我們不能總想這些,要自尋輕鬆,尋找不到就假裝輕鬆,假裝的時間長了,似乎就真的輕鬆了。
  • 臺灣寫真:在臺北林語堂故居「若有所思」
    中新社臺北10月6日電 題:在臺北林語堂故居「若有所思」  中新社記者 徐德金 黃少華  「一人坐在陽臺上獨自乘涼,口銜菸斗,若吃煙,若不吃煙。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朧裡,下面天母燈光閃爍,清風徐來,若有所思,若無所思。不亦快哉!」  許多記載臺北陽明山林語堂故居的文字裡,都引用了故居主人的這段話。
  • 褚樹榮:在鄉愁碼頭上《若有所思》
    《若有所思》是浙江省特級教師褚樹榮老師回憶、行走、言說、感懷的散文結集,分為故園、漁趣、舊物、行走、悅讀、言說、別調、懷人、學棣十輯,主要包括教育生涯、家鄉風物、讀書感悟、求索問道、親友憶舊等內容,真實地展現了褚樹榮老師的人生經歷,以及在教育志業中收穫的生命感悟。
  • 《魔道祖師》外國大神手繪表情,江澄表示無奈,叔父若有所思!
    《魔道祖師》外國大神手繪表情,江澄表示無奈,叔父若有所思!《魔道祖師》這本作品的熱度,在今年可謂是居高不下。現在除了在國內很受歡迎之外,影響力遠達海外。第五張表情包說的就是羨羨可愛本人了,他真的調皮又可愛,是一個小嗲精呀。這一張羨羨還在眨眼放電呢,不過這個可愛的表情,只是藍二哥哥的專屬。其他人想要看到的話,應該是不太可能了。這張表情用一句話來形容,應該是「叔父若有所思」了。關於藍啟仁的表情包還真的挺多的,看了叔父這一個表情,感覺他下一句就要說:藍某人覺得此事不妥了。
  • 色難
    其實格律是小問題,但是就是為了叫作者牢牢記住,膝是仄   以後別再錯  2、心平氣靜 七律   色難人心不古費疑猜,晚景悽涼盡痛哀。寂寂空房誰過問,陰陰小院自徘徊。辛勞未得三餐飽,愉悅全為十月胎。誰謂養兒防老好,如今意冷又心灰。
  • 讓「色難」成為「容易」
    上聯:色難;下聯:容易。」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可謂對仗極為工巧。由此引發筆者一些思考。「色難」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很難的事。無論古人,還是今人,都或多或少面臨對父母「色難」的問題。百善孝為先。
  • 論語|為政 色難
    我們前面講了錢穆先生寫的《論語新解》中的解釋,至少在錢穆先生那個年代,他理解這些東西,看到這些問題的本質還不存在像我們現在這麼大的障礙,他可以直接就走到這個問題的核心本質上。這個問題的核心本質就是「色難」。我們講過,色難就是你的臉色難看,看起來不那麼舒服。這裡講的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雖然臉色很難看,但是還是做了些事情。
  • 在孝道方面,「色難」難在哪裡?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孝敬父母長輩,有事的時候替他們代勞,有好吃的先讓他們吃,這些並不難做到,最難做到的是對父母任何時候都和顏悅色,以禮待之。
  • 古詩揭秘(心無旁騖,若有所思;再坐一會,冷暖自知!)打一生肖是什麼...
    古詩揭秘(心無旁騖,若有所思;再坐一會,冷暖自知!)打一生肖是什麼動物呢?
  • 雙層雙向鋼筋怎麼布置 鋼筋是什麼
    建築這項工作在進行的時候,鋼筋的使用是非常頻繁的,鋼筋屬於一個支撐性的物品,所以他的質量和硬度上沒有任何問題,而在於使用的工藝處理上,現在有比較多的選擇,有一些工藝使用起來效果會很好,但同時難度確實也高,若不是專業人員,去進行操作,意外很容易會發生,那麼雙層雙向鋼筋怎麼布置?
  • 《悟學.第三十一篇》何為色難?
    若己身有疾,唯此一條非人所及,可測尊者憂耳,唯其疾之憂也。」[朱子集注]武伯,懿子之子,名彘。言父母愛子之心,無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為憂也。人子體此,而以父母之心為心,則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於不謹矣,豈不可以為孝乎?舊說,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於不義為憂,而獨以其疾為憂,乃可謂孝。亦通。
  • 【色難 孝順的故事】孝而順之
    她有三個兒子、兩個媳婦,還有女兒,大家都很孝順,只有一個兒子最令她擔心。有一天我們的醫療志工,看到病房外面有一位先生,就問他:「你看起來很擔心,是為了什麼人?」他說:「我的媽媽九十多歲了,我們一直想留住她,卻好像留不住。」志工安慰他:「你們這麼幸順,相信媽媽已經很滿足了。」 這位先生說:「我的媽媽是真的很好命,我們大家都很孝順。
  • 什麼是外匯雙向開倉?外匯雙向開倉怎麼做?
    怎樣才能保持穩定的盈利,成為一個高風險與高收益並存的交易品種?通過一年多的外匯期權實戰交易,筆者認為雙向開倉是一個很好的交易策略。特別在匯價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優勢更加明顯。比如十年後的金融危機時期,以及最近的美元指數暴跌時期。今天小編就來講講什麼是外匯雙向開倉?外匯雙向開倉怎麼做?
  • 《論語·為政篇第二》2.8: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原文】子夏問孝。子曰:「色難①。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②,先生饌③;曾是以為孝乎?」【注釋】①色難:色,指臉色。難,不容易的意思。孔子說:「侍奉父母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最難的。遇到事情,子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來享用,難道這樣就是孝了嗎?」【解讀&感悟】上一章中,孔子強調真正的孝順應該是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恭敬,而本章,他則強調行孝應當要在表情上做到和顏悅色。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經典無情對,上聯「色難」,下聯拍案叫絕
    上聯:色難;下聯:容易。"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可謂對仗極為工巧。那麼這"色難"和"容易"怎麼來的呢?"色難"是指想要和顏悅色地對待他人很難。這個"色難"是有一個典故的,一開始是用於訴說孝道,出自《論語·為政》裡子夏與孔子的對話,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 關於孝順父母,孔子為什麼強調「色難」
    其中,孔子分別用「無違」,「父母,唯其疾之憂」,「敬」,「色難」作答。而關於「色難」的回答,讓人最為關注。我們看一下原文:子夏為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裡最重要的就是「色難」二字。什麼是「色難」呢?色,就是表現於外的東西,或者說是臉色。能將自己行孝的內心在臉色上表現出來,這個是比較難的。為父母長輩做好事、做吃的,還不算難,對他們常常和顏悅色,也能夠察言觀色了解他們的心情,這是孝道很難的地方。
  • 《民間諺語》總有一句讓此時的您若有所思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毛毛雨,打溼衣裳;杯杯酒,吃垮家當。心要常操,身要長勞。火越燒越旺,人越幹越壯。尺有尺用,寸有寸用。雙手是活寶,一世用不了。一個不敵兩人計,三人合唱二臺戲。一人一雙手,做事沒幫手,十人十雙手,拖著泰山走。一個巴掌拍不響,一人難唱獨板腔。一個巧皮匠,沒有好鞋樣;兩個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 5個哲理小故事,讓你若有所思!
    5個哲理小故事,讓你若有所悟!撞車退出政壇的邱吉爾,有一次騎著一輛自行車在路上閒逛。這時,也有一位女士騎著自行車,從另一個方向急駛而來,由於沒有剎住車,最後竟與邱吉爾相撞了。「你這個糟老頭沒長眼睛嗎?你到底會不會騎車?……」這位女士惡人先告狀地破口大罵。邱吉爾對那位女士的惡行惡狀並不介意,只是不斷地向對方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還不太會騎車。看來你已經學會很久了,不是嗎?」
  • 黃奕露腰玩小性感 靠椅背若有所思
    黃奕露腰玩小性感 靠椅背若有所思
  • 白板紙的生產出現黃色色點問題介紹
    白板紙的生產製造有一定的難度,在其製造的過程中,出現黃色色點問題是特有難點之一, 黃色色點問題主要發生在灰底白板紙當中,其特點有一下幾點: 1、主要呈現為亮黃色圓點,偶爾伴隨紅、藍色點出現。 2、主要是芯層OCC原料會導致黃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