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以身作則

2020-09-19 陌軒白

由於疫情導致的特殊假期,難得讓很多家庭擁有了一段不短的共處時光。

很多父母也難得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留在家中陪伴孩子。

但是什麼樣的陪伴才是最有價值的呢?


1

央視《主持人大賽》中,有一位選手讓我印象很深刻,他是田尹男,一位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大四的學生。

令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不僅因為他是年齡最小的選手之一,也因為他站在舞臺上,颱風沉穩持重,節奏張弛有度。

他說:「父母的心態言行往往直接影響孩子價值觀的構建。」

他的父親就一直是他在主持道路上的精神支柱。

在他上大學以前,參加的每一場活動,都必定有他父親的全力參與。

有一次他參加小學五年級的英語比賽,當時在臺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是他的父親幫他精心打磨,反覆排練的。

更為特別的是,他的父親還幫他精心設計了一個開場白,一把匠心獨具的扇子。

扇子的正面是他的英文名字Tom,背面是兩個大字「鼓掌」。

扇子是他的父親花了一周的時間在舊貨市場上淘來的,扇子上面的字,是他的父親親手書寫的。

這樣一個凝聚著父親滿滿心意的作品,另闢蹊徑又別出心裁的創意,自然為他贏得滿堂彩。

教育並不僅僅是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那麼簡單,父母的言傳身教更加責無旁貸。


2

曾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個父親帶著男孩去看馬戲團的表演。

在售票處排隊的時候,前面有一家人,8個孩子,興高採烈的跟在他們父母的身後,彼此興奮的討論著即將看到的馬戲表演,每個孩子的眼睛裡都閃爍著激動和期待。

他們的父親站在最前方跟售票員購票。

但當售票員告知他,10張門票的價格時,他忽然的頓在那裡,慢慢的回頭望著身後的8個歡天喜地的孩子,手指反覆的磨搓著衣角,眸中盈滿了羞愧和內疚。

站在後面的男孩的父親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他悄悄的將手伸進口袋,拿出幾張鈔票迅速的扔在地上,然後慢慢蹲下身,把那幾張鈔票拾了起來。

然後他開口說道:「先生,這是剛剛從你口袋裡掉出來的。」

那個父親看著男孩父親手中的錢,對這一切轉瞬瞭然,他目含感激,緊握著男孩父親的手說道:「謝謝您,先生,這對我們一家人來說非常重要」。

男孩和他的父親身上也只有這幾張鈔票,那一晚,他們沒有看成馬戲團的表演。

但是那又如何呢,他們收穫的遠比看一場馬戲團的表演要多得多。

賀拉斯說:「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沒有什麼是比父母的身體力行,更好的教育了。


3

前段時間有一個很火新聞,一位母親為了給孩子做榜樣,重拾課業,考取北大研究生。

而她的兒子,把媽媽的這一經歷繪入了《重拾·墜落的星》這本畫冊中。

他說:「我很為媽媽驕傲!」

他說,這個繪本的主題是「獻給所有熱愛自己事業的人」,並且這也是對他的媽媽親身經歷的寫照。

媽媽的行為,讓他看到了學習,永遠不晚,媽媽的這一經歷也給了他創作的靈感,從而創造出了這個繪本。

他還說自從媽媽開始學習後,心態上的變化讓他非常欣喜。

他覺得媽媽更加的開朗,這個繪本在創作也是,他的媽媽已經在北大一年級入學,他看到了媽媽和更多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更加努力了,所以他也把這些想法都融入在繪本的創作之中。

正所謂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母親的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也迎來了兒子的尊重和認可。

英國作家羅·阿謝姆曾說過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


4

楊絳先生曾說過:「『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讓他們潛移默化。這方面榜樣的作用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

先生自己就受父母的影響,從而由淘氣變得好學。

因為先生小時候看自己的父親,在《申報》上發表的評論,一篇接一篇,條理清晰,出口成章。

先生既好奇又欽佩,故而去請教秘訣,當時她的父親告訴她:「哪有什麼秘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她的母親也是書不離手,空閒的時候總是要翻翻書。

先生受到父母的影響,也開始學他們的樣子,去找父親的藏書來讀,也發現其中的樂趣,從此好讀書,讀好書入迷。

先生還說:「爸爸從不訓示我們如何做,我是通過他的行動,體會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訓的真正意義的。」

父母對的她的影響,也延續到了下一代。

先生對女兒錢瑗的教育,也是以身教為主,從不訓示,在她和錢鍾書的影響下,女兒也逐漸發覺讀書的樂趣,從此愛上了讀書。

還有一次,女兒錢瑗學習外文時,看到一個很難得單詞,她翻了三本字典也未查到,便跑去問父親,但是錢鍾書並未告訴她,讓她自己接著查,果然在第五本字典上查到了。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以身作則,是能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會將孩子的成長,看作是自己人生重來一次機會。

從而將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並要求孩子做到,她曾經甚至現在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其實這並不公平,每個孩子都有她獨立的人格,父母只是陪他走過一段路程的人,未來的人生,只有他們自己可以對自己負責。

做為父母,僅需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就可以了,正所謂教育之於兒女,潛移默化,自然似之,耳濡目染,不學以能。

相關焦點

  • 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陳學鋒博士說:「送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心理學家認為:最出色的工作往往都是在逆境中完成的,因為當人們處於逆境中時,思想上的巨大壓力,身體上的痛苦折磨,會成為精神上的一種興奮劑,這就是逆商的來源。逆商高的孩子,總能變逆境為順境、將不利當成助力;無論上帝發下來一副怎樣的牌面,都可以打出精彩的牌局。
  • 父母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則,才能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爭吵。更不在孩子面前過分親熱和情意綿綿。不要以冷淡的態度待人接物。要熱情歡迎兒女的同學來家作客。不要開口罵人,動手打人的習慣。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溫暖。不要說謊話,說大話。不哄騙孩子,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要生活上鋪張浪費。不追求過分享受,以引導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要有什麼好的都給孩子吃。
  •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什麼才是送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
    父母之愛最偉大,從來都是奉獻,而少有索取。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有愛的家庭,父愛像高山一樣巍峨,母愛像大海一樣寬廣。有些家庭父親工作很忙,成天在外面操勞,陪伴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媽媽的肩上。雖然不能以陪伴時間的長短,來度量父母對小孩的愛,但是全世界的每個孩子,都渴望父母陪伴自己的時間多一點、再多一點。
  • 孩子三歲之前,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這三件事
    第一件事:做人需要誠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眼中的社會是十分美好的,這時候父母需要要教育孩子做個人的基本道理,那就是必須誠實,可以說這是一種十分寶貴的品質,如果孩子擁有這個品質,會受益終生,建議父母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孩子才可以更快的效仿,擁有這個寶貴的品質。
  • 父母自律,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自律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同樣優秀、自律的家長。想要孩子彎道超車,家長首先要學會做自律的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才會更優秀!這是在疫情特殊時期一次特殊的家長會,照片中的男子是杭州景成實驗學校的一位學生家長。
  • 一個家庭最成功的教育,是父母以身作則
    有時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卻收效甚微。因為她們忘了,自己以身作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01父母不以身作則,是孩子最大的災難前段時間,鄭州的何先生的車,在車位上被5個熊孩子當成了蹦蹦床。一個家庭中,父母什麼品行,孩子就什麼德行。如果父母不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那會是孩子最大的災難。02父母以身作則,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在江蘇宿遷一個小區內,一個熊孩子因為貪玩,故意將一瓶墨水從樓上往樓下潑灑。
  • 從3歲「吃播」談教育責任:父母應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是上天賜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對於每個家庭、每位父母來說,孩子的臨世是他們最開心的事情之一。而能夠全程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進步,則是父母觀察這個世界、體會人生真諦的最好載體,同時也能夠讓父母通過孩子來回憶自己早已遺忘了的童年。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映射,要以身作則
    只要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在處理一些問題或者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往往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是受到父母影響而產生的,孩子在家裡度過的時光其實就是在為他們以後的人生定基調。家庭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調家是孩子們夢的發源地,也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
  • 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有樣學樣
    你們態度神色上的一切轉變,無形中都會影響孩子,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如果你們在家庭裡粗野暴躁,傲慢無禮或酩酊醉酒,那麼你們已經大大地害了孩子,你們已經把孩子教育的很壞了,而你們的不良行為將會產生最不幸的後果。
  • 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才能養成良好素質,別把孩子當父母炫耀的資本
    國家一直在強調每個孩子的素質培養,不單單要在學業上有成就,同樣也要培養孩子的道德素養,然而素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家庭教育,孩子表現出來的教養與父母日常做出的榜樣是有密切關聯的。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才能更好地養成良好的素質。
  •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我們耳邊,時常會聽到父母們說,孩子還小,啥都不懂,沒啥壞心思。但有些熊孩子的「壞」,往往就是建立在「沒啥壞心思」的「藉口」之上。作家鄭執說過一句話:「孩子的惡,才是純粹的惡。」那些被寵過頭了的孩子,熊起來,真的能要命!那些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 父母以身作則,改掉 8種不良習慣,咱家孩子也接地氣
    父母以身作則,改掉 8種不良習慣,咱家孩子也接地氣 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啟蒙老師。始終要注意提醒自己,時刻要使用良好的態度和行為為孩子帶來積極正三觀的影響。不要因為自己某些不良的習慣和行為而為孩子的成長埋下隱患。為了保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心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則。
  • 言傳身教,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給孩子最好的教導!」沒錯,一個不諧世事的孩子也許還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孝順,但是他一定明白父母平時就是這麼做的,自己這麼做肯定沒錯。通過孩子的行為表現,不難看出父母的痕跡。對孩子來說,父母說的一句話,孩子也許就記一輩子,父母做的一個舉動,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終生。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 教育孩子有方法,父母要以身作則,考慮孩子感受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教育孩子有方法,父母要以身作則,考慮孩子感受的父母才是好父母最近在社交平臺上有一則很火的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個小孩在地上哭,而他的媽媽則是站在旁邊一直看著他,據路人說,起初是那個小孩跟媽媽撒嬌,但是他的媽媽沒有答應他,他就開始哭,並且越哭越起勁。
  • 父母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是什麼?
    作為父母,你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是自尊心。建立自尊心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自我尊重、相信自己是自尊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孩子需要你持續的支持和鼓勵來發現自己的長處。在他學習相信自己的過程中,他需要你的信任。愛他、花時間與他在一起、傾聽他的講述、稱讚他的成就,都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部分。
  • 中秋節父母最期待的禮物
    雖然說雙手空空回家,父母也高興歡迎;如果手裡多了一份禮物,父母會更加寬慰。那麼問題來了,看望父母要送什麼禮物,父母感覺又合適又喜歡呢?其實,只有收禮的人才知道自己最喜歡、最需要什麼。所以小編對不同年齡的父母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對父母們最期望的中秋節禮物一探究竟!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有一種答案是「你可以」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有人說「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有人說「教養,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有人說「自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有人說「秀恩愛,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管是哪一種,父母總是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
  • 教養,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時,一個穿著校服的孩子主動拿出紙巾把座位上的水擦乾淨,本以為他會主動坐上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男孩擦完水之後,跟身邊的人說:「乾淨了,可以坐下了。」這一舉動,暖化了公交車上的人,也暖到了那些看到這條視頻的人。
  • 有多少父母能「以身作則」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董卿說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你就先成為那樣的父母!看了一個公益短片,名叫《以身作則》很扎心。場景1父子兩人,父親在前面大步流星的過馬路,手裡拿著電話不停地講著。孩子跟在父親身後也拿著電話。
  • 「做不焦慮的父母」,你的「不焦慮」就是孩子最寶貴的禮物
    現如今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對子女的撫養和教育,時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焦慮。就像寶媽Irene一樣,因為自己焦慮,二寶就要超前做訓練,她的焦慮會促使孩子也跟著焦慮起來,讓整個家庭亂成了一鍋粥。而長年從事兒保工作的呂蘭秋醫生想告訴大家,《懂方法的父母不焦慮》,遇到問題,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要順應孩子的自然發展周期,不要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