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為人父、人母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自己的兒女成才。我們對子女的期望越來越高,我們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
董卿說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你就先成為那樣的父母!
看了一個公益短片,名叫《以身作則》很扎心。
場景1
父子兩人,父親在前面大步流星的過馬路,手裡拿著電話不停地講著。孩子跟在父親身後也拿著電話。兩人在廣角長鏡頭下一前一後,旁若無人地走著……
場景2
一對漂亮的母女坐在自家的露臺上。母女兩人拿出香蕉一人一根悠閒的吃著。吃完香蕉後,媽媽很隨意的就把香蕉皮從露臺扔了下去。美麗的小姑娘看了看媽媽,然後她也把自己的香蕉皮扔在了樓下……
場景3
在上天橋的扶梯上,一對父子,手裡都拿著香菸。到了扶梯的頂部,父親把香菸往地上一扔,拿腳一踩。兒子緊接著模仿父親的樣子,也地把香菸扔在了地上,瀟灑的拿腳一踩。
場景4
在公共休閒區,一對美麗的母女都拿著解暑的飲料,母親喝完了飲料,隨手就把飲料瓶丟在了地上,小女孩毫不猶豫地也跟著母親一樣把飲料瓶扔在了地上。她們都沒有看到近在咫尺的垃圾箱……
場景5
一對父子嫻熟地跨過馬路中間的柵欄。毫不顧忌兩側川流不息的車輛。一前一後他們熟悉的方式過了馬路。
場景6
在公共洗手間裡。一對兒母女分別打開洗漱池裡的水龍頭洗手。小女孩看到媽媽沒有關水龍頭,頭也不回的就走了,小女孩也顧不上關水龍頭,緊跟著媽媽身後走了。水就這樣靜靜的流著……
場景7
在戶外的牆壁上。父親發揮他畫畫的才能,當做是自家的畫板,在隨意的畫著。孩子也當做是自家的牆壁,跟著一起塗鴉……
場景8
在乾淨整潔的街道上,飛馳而來的轎車裡,坐在副駕駛漂亮的媽媽隨手就把喝完的礦泉水瓶扔在了窗外。坐在後排的女兒也跟著把自己的飲料罐扔在了窗外……
這一個個場景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平常我們跟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時刻在看著,學著。
我們總說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家庭環境。那麼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呢?
1.父母和睦的家庭氛圍。
父母和睦可以對一個家庭很重要。父母的相處模式,是會給孩子呈現出最初的世界觀!父母感情好,形成輕鬆的家庭氛圍。孩子在這樣的氛圍影響下,會有一種愛與被愛的感覺。孩子會養成積極樂觀的性格。
2.經常鼓勵孩子的家庭。
寶貝兒,你真棒,寶貝兒。加油!」
作為父母是否經常對孩子說鼓勵的話呢。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3.父母上進的家庭。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想讓孩子讀書最好的方法是家長先去拿本書看!父母無時無刻都在學習進步,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同樣也是最有效激發孩子上進心的方法!
4.有儀式感的家庭。
孩子的生日,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結婚紀念日,等等等等。生活時刻充滿著儀式感。儀式感也會是周末一家人去公園野餐,一家人一起讀一本書……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情就會讓孩子很有滿足感,很有幸福感。
孔子說,欲教子先正其身!
我們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的時候,
先成為別人羨慕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