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能「以身作則」

2020-08-28 亦瓊說親子

每一個為人父、人母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自己的兒女成才。我們對子女的期望越來越高,我們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


董卿說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你就先成為那樣的父母!

看了一個公益短片,名叫《以身作則》很扎心。

場景1

父子兩人,父親在前面大步流星的過馬路,手裡拿著電話不停地講著。孩子跟在父親身後也拿著電話。兩人在廣角長鏡頭下一前一後,旁若無人地走著……


場景2

一對漂亮的母女坐在自家的露臺上。母女兩人拿出香蕉一人一根悠閒的吃著。吃完香蕉後,媽媽很隨意的就把香蕉皮從露臺扔了下去。美麗的小姑娘看了看媽媽,然後她也把自己的香蕉皮扔在了樓下……


場景3

在上天橋的扶梯上,一對父子,手裡都拿著香菸。到了扶梯的頂部,父親把香菸往地上一扔,拿腳一踩。兒子緊接著模仿父親的樣子,也地把香菸扔在了地上,瀟灑的拿腳一踩。


場景4

在公共休閒區,一對美麗的母女都拿著解暑的飲料,母親喝完了飲料,隨手就把飲料瓶丟在了地上,小女孩毫不猶豫地也跟著母親一樣把飲料瓶扔在了地上。她們都沒有看到近在咫尺的垃圾箱……


場景5

一對父子嫻熟地跨過馬路中間的柵欄。毫不顧忌兩側川流不息的車輛。一前一後他們熟悉的方式過了馬路。


場景6

在公共洗手間裡。一對兒母女分別打開洗漱池裡的水龍頭洗手。小女孩看到媽媽沒有關水龍頭,頭也不回的就走了,小女孩也顧不上關水龍頭,緊跟著媽媽身後走了。水就這樣靜靜的流著……


場景7

在戶外的牆壁上。父親發揮他畫畫的才能,當做是自家的畫板,在隨意的畫著。孩子也當做是自家的牆壁,跟著一起塗鴉……

場景8

在乾淨整潔的街道上,飛馳而來的轎車裡,坐在副駕駛漂亮的媽媽隨手就把喝完的礦泉水瓶扔在了窗外。坐在後排的女兒也跟著把自己的飲料罐扔在了窗外……


這一個個場景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平常我們跟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時刻在看著,學著。

我們總說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家庭環境。那麼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呢?

1.父母和睦的家庭氛圍。

父母和睦可以對一個家庭很重要。父母的相處模式,是會給孩子呈現出最初的世界觀!父母感情好,形成輕鬆的家庭氛圍。孩子在這樣的氛圍影響下,會有一種愛與被愛的感覺。孩子會養成積極樂觀的性格。

2.經常鼓勵孩子的家庭。

寶貝兒,你真棒,寶貝兒。加油!」

作為父母是否經常對孩子說鼓勵的話呢。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3.父母上進的家庭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想讓孩子讀書最好的方法是家長先去拿本書看!父母無時無刻都在學習進步,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同樣也是最有效激發孩子上進心的方法!

4.有儀式感的家庭。

孩子的生日,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結婚紀念日,等等等等。生活時刻充滿著儀式感。儀式感也會是周末一家人去公園野餐,一家人一起讀一本書……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情就會讓孩子很有滿足感,很有幸福感。

孔子說,欲教子先正其身!


我們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的時候,


先成為別人羨慕的父母!

相關焦點

  • 父母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則,才能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爭吵。更不在孩子面前過分親熱和情意綿綿。不要以冷淡的態度待人接物。要熱情歡迎兒女的同學來家作客。不要開口罵人,動手打人的習慣。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溫暖。不要說謊話,說大話。不哄騙孩子,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要生活上鋪張浪費。不追求過分享受,以引導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要有什麼好的都給孩子吃。
  • 孩子沉迷手機有多可怕,制止要講方法,以身作則有多少家長做到
    導讀:孩子沉迷手機有多可怕,制止要講方法,以身作則有多少家長做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沉迷手機有多可怕,制止要講方法,以身作則有多少家長做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有樣學樣
    以往,洗衣服,收拾屋子等家務,欣欣的媽媽都能做得井井有條,引得欣欣平時也很注意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對長輩也很有禮貌。不過最近一段時間,欣欣的媽媽因為工作壓力大,回到家裡難免會有些脾氣,偶爾還會衝欣欣的姥姥、姥爺發火,年幼的欣欣不明就裡,以為姥姥、姥爺惹媽媽生氣了,媽媽不再喜歡他們了,於是欣欣就決定不理姥姥姥爺了,每次老人問話,欣欣都是有一句沒一句的,愛理不理。
  • 一個家庭最成功的教育,是父母以身作則
    因為她們忘了,自己以身作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01父母不以身作則,是孩子最大的災難前段時間,鄭州的何先生的車,在車位上被5個熊孩子當成了蹦蹦床。這群孩子在車頂上反覆踩踏了一個多小時,造成車輛多處損壞。
  •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我們耳邊,時常會聽到父母們說,孩子還小,啥都不懂,沒啥壞心思。但有些熊孩子的「壞」,往往就是建立在「沒啥壞心思」的「藉口」之上。作家鄭執說過一句話:「孩子的惡,才是純粹的惡。」那些被寵過頭了的孩子,熊起來,真的能要命!那些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 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以身作則
    很多父母也難得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留在家中陪伴孩子。但是什麼樣的陪伴才是最有價值的呢?1央視《主持人大賽》中,有一位選手讓我印象很深刻,他是田尹男,一位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大四的學生。令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不僅因為他是年齡最小的選手之一,也因為他站在舞臺上,颱風沉穩持重,節奏張弛有度。他說:「父母的心態言行往往直接影響孩子價值觀的構建。」他的父親就一直是他在主持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在他上大學以前,參加的每一場活動,都必定有他父親的全力參與。
  • 教育孩子有方法,父母要以身作則,考慮孩子感受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教育孩子有方法,父母要以身作則,考慮孩子感受的父母才是好父母最近在社交平臺上有一則很火的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個小孩在地上哭,而他的媽媽則是站在旁邊一直看著他,據路人說,起初是那個小孩跟媽媽撒嬌,但是他的媽媽沒有答應他,他就開始哭,並且越哭越起勁。
  • 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都是無辜的,父母應謹言慎行、以身作則
    可是,為什麼所有的父母,都對嬰兒呵護備至,對已經長大的孩子卻能狠下心來打罵責罰呢?不得不說,照顧小孩子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因為孩子不會說話,思想意識才剛剛開始萌芽,只要父母照顧好孩子的身體,讓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
  • 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才能養成良好素質,別把孩子當父母炫耀的資本
    國家一直在強調每個孩子的素質培養,不單單要在學業上有成就,同樣也要培養孩子的道德素養,然而素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家庭教育,孩子表現出來的教養與父母日常做出的榜樣是有密切關聯的。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才能更好地養成良好的素質。
  • 父母以身作則,改掉 8種不良習慣,咱家孩子也接地氣
    父母以身作則,改掉 8種不良習慣,咱家孩子也接地氣 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啟蒙老師。始終要注意提醒自己,時刻要使用良好的態度和行為為孩子帶來積極正三觀的影響。不要因為自己某些不良的習慣和行為而為孩子的成長埋下隱患。為了保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心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則。
  • 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文/張婷家,是寒冷冬日溫暖的陽,家,是航行萬裡避風的港灣。家給人以溫暖、給人以依靠。一個好的家庭是不能沒有規則的。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初的言行是從父母那裡獲得的,家長良好的修養、行為規範能影響孩子。因此,一個家庭要有良好的家風、家教。「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每個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家風,我認為是家裡人的一種行為,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
  • 求知//《教育子女刻不容緩,父母應以身作則》
    當我們擁有一點點的時候,我們就想再要些,當我們得到後,我們就想著更多的,當我們失去所有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有一點點就足夠了。    噩耗不斷,警鐘長鳴,前天又有一個17歲的妙齡少女歸真,假期她到親戚家,早晨起來上廁所,一邊上廁所一邊玩手機,不料被衛生間裡的手提爐的煤煙中毒而亡,當聽到這樣的訊息,無比的嘆息,無比的惋惜!
  • 「以身作則「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以身作則,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practise what you preach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言行一致He's such a hypocrite!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映射,要以身作則
    而父母作為帶孩子來這個世界上的人,自然而然也是孩子最為親近的存在,所以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孩子對於父母的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並且也是無法控制的。只要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在處理一些問題或者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往往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是受到父母影響而產生的,孩子在家裡度過的時光其實就是在為他們以後的人生定基調。
  • 廣西雙胞胎學霸同分考上清華:父母以身作則才能成就自律的孩子
    哥哥祝爾康(右一)和弟弟祝爾樂(左一)父母以身作則才能成就自律的孩子父母嚴於自律 ,孩子才能自覺。朱木蘭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她的治家之策就是四個字:以身作則。她說:「我對孩子是嚴而不苛。規定的事,一定要做到,尤其要以身作則。」 每天晚飯後,父親都要處理公務,朱木蘭就安排孩子們做功課。大家都不可以看電視,父母也一樣。51歲時,朱木蘭決定攻讀碩士學位,她學習熱情高漲,極其勤奮刻苦,從未曠過一節課,遲過一次到。她的筆記整潔完備,甚至超過那些小她30歲的同學。
  • 育兒先育己,父母別空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以身作則很重要
    會強調只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有出息,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只能夠幹一些比較低級的工作。孩子在爸爸的嚴格管理下成績排名也比較靠前,但是孩子在班級上的人緣卻不是很好,因為孩子總是有一些看不起人。對於成績不如自己的孩子,同事家的孩子很難與其好好相處。老師把這句話傳達給同事,這讓同事覺得有一些驚訝。
  • 好學生現身說法「不過夜」竅門,父母當以身作則
    2、實時限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大多數老師會有暑假作業,集中布置了很多,將很多的作業分割成每一天的小份,按時按量保質完成,讓孩子即便是在家,也能保持著學習的習慣。3、堅持每天閱讀的習慣作為第2點學習的補充,大語文時代,閱讀與寫作的重要不言而喻。
  • 父母請以身作則
    這兩天又有兩條關於學生教育的新聞持續引發熱議。子女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是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請給孩子鬆綁,給孩子獨立空間!父母不要包辦孩子!還給孩子快樂的童年,您給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什麼才是正確的子女教育觀?父母以身作則,請給孩子榜樣!
  • 從3歲「吃播」談教育責任:父母應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努力,遇到自己當年的遺憾時,都能實現願望。所以說,孩子是父母對自己曾經的遺憾的彌補。好的父母應該堅持「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論語·子路篇》記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則,謊言或虛偽的行為即便掩蓋再好,也終有敗露的一天。
  • 學會寬容,以身作則
    學會寬容,以身作則。 寬容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和氣度。側面也表現了一個人的思想水準。相信每個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和他人和諧友善的相處,那麼父母就是他們的榜樣和參照。相信初為人母的都有一個深刻的感覺,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