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教育子女刻不容緩,父母應以身作則》

2021-03-02 求知家園

求知家園是一個語音唱響的公眾號,是目前最大的有聲讀物公眾平臺,每天原創文章不斷,涵蓋了生活中每個不同有趣的面,請點擊「求知家園」關注我們,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的延伸閱讀。

作者: 歲月靜好~宰乃白

主播:回伊

     

每天清晨起床後,拉開窗簾的一剎那,第一口空氣是那樣的清新舒服,第一縷陽光是那樣的舒心溫暖,感贊安拉,從沐浴安拉的恩典開啟新的一天。當我們擁有一點點的時候,我們就想再要些,當我們得到後,我們就想著更多的,當我們失去所有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有一點點就足夠了。  

  

噩耗不斷,警鐘長鳴,前天又有一個17歲的妙齡少女歸真,假期她到親戚家,早晨起來上廁所,一邊上廁所一邊玩手機,不料被衛生間裡的手提爐的煤煙中毒而亡,當聽到這樣的訊息,無比的嘆息,無比的惋惜!感嘆死亡的臨近,感嘆生命的脆弱,也可惜花蕾一樣的妙齡少女,還沒來得及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還沒來得及走進婚姻的殿堂,沒來得及感受人間的煙火,就這樣永遠的走了,或許,都沒來得及念一句「清真言」,「作證言」,更沒有見過尊貴的經典,沒有聽過經典音律的美妙。甚至最後都沒有叫一聲爸爸媽媽,都沒有看一眼爸爸媽媽和藹可親的臉,聞一聞爸爸媽媽身上獨有的親情味道,而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現在正是假期,天氣寒冷,另外由於疫情又在蔓延。所以我們大家,不上班都待在家裡,無事可幹。因此,手機也成為了很多災難、矛盾、是非的導火索。在這裡,我們共同探討如何正確的引導子女利用閒暇的時間做最有意義的事。

    

一,培養子女堅定的信仰。

清高的安拉說:「當時,魯格曼曾教訓他的兒子說:「我的小子啊!你不要以任何物配主。以物配主,確是大逆不道的。」(31:13)

上述經文中提到魯格曼注重給他的兒子灌輸正確端正的信仰,我們每個人也應該這樣教育子女。我們應該告訴子女,日月星辰,晝夜交替,四季輪迴,萬物枯榮,大千世界都是安拉偉大的創造與精妙的安排,我們應該告訴子女,我們所享受的每一縷陽光,每一口空氣,每一滴水,都是來自安拉的賞賜。我們應該告訴子女,我們每個人的出生性別,成長發育及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成功,都來自於安拉的慈憫與相助。我們要教育子女,讓他們明白每個人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人生的價值在哪裡?真正的幸福又是什麼?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這顆明珠是無價之寶,要使明珠發光發亮,必須時刻擦拭保護。不能使之染上汙點和灰塵,如果你保護不好,可使你痛苦不堪;若保護得當,會使你享受人間的天倫之樂,幸福無比。

清高的安拉說:「凡你所享受的福利,都是真主降賜的,凡你所遭的禍患,都是你自討的。」(4:79)

二,按照我們使者(願主福安之)的生活方式與教育方法去培養我們的子女。

當一個新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時,我們為他取一個安拉喜歡的吉慶的名字。適當的時候,首先教給他偉大的安拉的尊名,教他念「清真言」,「作證言」。教他什麼是信仰,告訴子女,信仰就是口舌承認,心裡誠信及身體履行我們的使者(願主福安之)從安拉那裡所帶來的一切教律,讓信仰的種子在他的心靈紮根發芽,成年後教給我們的子女們禮拜。我們永遠不要咒罵自己的子女,而是一直為他做最優美的祈禱,從道德入手進行教育。道德是人的第二生命,伊斯蘭的道德是敬主愛人,熱愛和平,平等互利,尊老愛幼,愛惜生命,培養教育子女誠實待人,勤奮上進的品德。對子女不能過分溺愛,嬌慣,不能把子女培養成唯我獨尊、滋生專橫跋扈、為所欲為的壞毛病。

使者(願主福安之)說:「教育子女一次強與施糧一升」。

三,要鼓勵教育子女追求知識,勤奮上進,從小培養讀書的好習慣,知識是安拉的屬性之一。知識是光明,知識是力量,安拉讓人類憑藉知識超越萬物。

清高的安拉說:「你說,有知識的與無知識的相等嗎?」(39:9)

使者(願主福安之)說:「求知是每個男女穆斯林的主命」,又說:「求知從搖籃到墳墓」。

因此,積極督促子女上學是件刻不容緩的事,達到學齡送入學校學習,有條件,有能力的還要培養子女上大學深造。千萬不要讓子女失學,學習教門知識治理自身,學習社會科學知識,治理世界。知識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而伊斯蘭的知識則改變一個人今後兩世的命運。為了使我們的子女們熱愛知識,熱愛讀書,首先我們應該告訴他們:我們伊斯蘭不是愚昧迷信,而是人類文明的頂峰。我們穆斯林不僅是賣小吃,宰牛賣羊的。我們有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的精神追求。我們有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有著名的宗教學家,有天文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也有數學家和醫學家等等。我們應該告訴他們,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人是那些歷代的聖賢們,是那些可歌可泣的聖門弟子們(求主喜悅他們),而不是當今的網紅,影星,歌星等等。

四,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良好的榜樣。

古人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我們為人父母做不到按伊斯蘭的方式生活,又怎能要求子女做到呢?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談舉止對子女有很大的影響。首先自己帶頭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孝敬雙親。關心長者,夫妻互敬互愛,給子女灌輸這些優良的品德,要做一個有益於穆斯林群眾和公益事業的人。扶貧濟弱,樂於助人,培養子女樹立為人民服務,當好「代治者」的遠大理想。

為人公正誠實是人們進步向上的階梯,父母保持正直,誠信,良好的品質。只要我們為人父母身上能看到對安拉的喜愛與敬畏,對使者(願主福安之)的聖行的堅守遵行,印沙安拉,子女們的心中會培植信仰的光明和種子。

伊斯蘭教導我們誠實守信,作為父母首先就應做到,包括對我們的子女們坦誠相待。伊斯蘭教導我們微笑,我們就應該笑對人生,對身邊每個人,也包括對我們的子女們微笑。伊斯蘭倡導我們宣揚「賽倆目」,我們就要向身邊的每個人說「賽倆目」包括給我們的子女主動道「賽倆目」。「賽倆目」是天堂裡的語言,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把「天堂」裡最吉慶,最美好的問候說給我們的子女及我們最愛的人?

伊斯蘭要求我們尊重每個人,善待每個人,我們就要善待每個人,善待長輩,善待親朋好友,善待鄰居,包括善待我們的妻子,丈夫,子女們。

伊斯蘭教導我們要分清合法與非法,那我們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只有我們為人父母這樣一點一滴地去遵循伊斯蘭各種教律教規。追隨使者(願主福安之)的偉大品格和完美的德行時,我們的子女們自然就會耳濡目染,受到薰陶。多麼希望我們的子女們看到爸爸媽媽一直在孝敬爺爺奶奶!

多麼希望我們的子女們看到爸爸媽媽在為生活奔波的同時,還堅守禮拜,多麼希望子女眼中的爸爸媽媽是誠實守信的好信士,是勤勞刻苦的求知者,是教門的踐行者、奮鬥者!

據伊本.歐麥爾(求主喜悅他)傳述,他說:「我聽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牧羊人。你們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羊群負責,領袖是牧羊人,要為自己的百姓負責。男人是全家的牧羊人,要對他的家人負責。女人是丈夫家中的牧羊人,要對家庭負責。僕人是主人財產的牧羊人,要為所管理的財產負責。你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牧羊人,要為自己的羊群負責。」(兩大聖訓)

如何培養優秀的穆斯林子女,是一項非常艱巨而又神聖的使命。而我們自身的能力又是那樣的微弱,微弱的像午夜的螢光,像大漠的駝鈴,但是只要我們堅信安拉,凡事託靠安拉,努力按使者(願主福安之)的方式去生活,去教育我們的子女,那麼,印沙安拉!伊斯蘭的明天必將更加輝煌。


相關焦點

  • 從3歲「吃播」談教育責任:父母應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好的父母應該堅持「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論語·子路篇》記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則,謊言或虛偽的行為即便掩蓋再好,也終有敗露的一天。一旦被孩子察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便會轟然倒塌,所謂的尊重、依賴也就無從談起。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明智的父母都會以身作則、以身垂範。欺騙性的許諾,不僅會讓孩子失望,更會讓他們對欺騙本身產生錯誤認識,從而導致錯誤的行為習慣。
  • 求知//​《謹守拜功者的憂慮》
    他會對你炫耀,每年都會做些善事,搭救自己已歸主的某某親人,教育他的兒女記著那些親人的好。對於部分有意譏諷那些從事教門的人,他不直接說明自己是哪些原因不做禮拜,不去聽講,不學習教門。他會開玩笑地告訴你,去清真寺聽阿訇講臥爾茲,不如每天到山上跟咱們村那放羊老者,聽其講的帶勁。偉大的真主啊!雖是笑話,由於祖祖輩輩自小遠離教門常識學習的緣故。
  • 中國教育為何會教出不愛國學生?老師應品德高尚,父母要以身作則
    我們還要看到,在許可馨這樣口出狂言的「熊孩子」身後,一定有不負責任的父母、老師和學校,可以說說,培養出這樣的孩子,既是家庭教育的失敗,也是學校教育的失敗。教育部長的話振聾發聵,說得句句在理:我們的教育,不能只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更應該是道德教育。
  • 合格父母應注重後天教育,全程陪學輔導以身作則,重視言傳身教
    榜樣的力量,家長全程陪學輔導,更應該以身作則全程輔導不見效果,過程中要注重效率很多孩子並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在學作業的過程中,不能夠集中,往往半個小時能夠完成的任務,卻要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才能夠完成,家長全程陪學輔導,講解,檢查等等,似乎每一個環節都沒有落下,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時間,但是就是不見效果。
  • 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母一方是否應承擔子女補課費?
    在本案審理過程中,關於被告焦某是否應當承擔原告主張的教育培訓費用,形成了以下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子女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焦某在父母離婚後,因學習需要在校外培訓產生了一定數額的費用,該費用應屬子女撫養費包括的教育費用範疇,在原定撫養費數額已不能子女實際需要的情況,被告理應與原告父親徐某共同承擔該費用。
  • 一個家庭最成功的教育,是父母以身作則
    有時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卻收效甚微。因為她們忘了,自己以身作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01父母不以身作則,是孩子最大的災難前段時間,鄭州的何先生的車,在車位上被5個熊孩子當成了蹦蹦床。02父母以身作則,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在江蘇宿遷一個小區內,一個熊孩子因為貪玩,故意將一瓶墨水從樓上往樓下潑灑。灑落的墨水全部淋在樓下住戶們晾曬的衣服、被單和小區樓棟的牆體上。
  • 以身作則是父母教育子女最好的方式
    周氏這樣的家族,對子弟不會不重視教育。周祖培專門聘請了浙江紹興大才子李慈銘為西席,教導他家兒子。李慈銘也是目空一切,言語尖刻,喜歡臧否人物。大約周家子弟沒學得李慈銘的才學,倒是把他的名士脾氣學會了。曾國藩在日記中很少對人有訶責之詞,即使非議人與事,也是筆墨含蓄,點到為止。
  • 父母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則,才能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爭吵。更不在孩子面前過分親熱和情意綿綿。不要以冷淡的態度待人接物。要熱情歡迎兒女的同學來家作客。不要開口罵人,動手打人的習慣。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溫暖。不要說謊話,說大話。不哄騙孩子,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要生活上鋪張浪費。不追求過分享受,以引導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要有什麼好的都給孩子吃。
  • 子女教育百年大計,父母必須五不得
    教育好子女是每對夫妻共同的責任。 教育好子女是天下父母對孩子關愛的重要內容。 教育好、關愛好子女也是一件非常重要卻又不易做好的大事情。看世間不少夫妻,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能夠成為有用之才,可謂是嘔心瀝血、含辛茹苦、操碎了心。然而,不是每對夫妻都能夠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好自己的子女的。
  • 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有樣學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會在各個方面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性格、心理、行為習慣,處事方法,思考方式等等,甚至會影響孩子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聲音,飲食的喜好,當孩子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請先不要對孩子進行斥責,應先反躬自省,看一看這些問題是不是也存在於家長身上?
  • 有多少父母能「以身作則」
    我們對子女的期望越來越高,我們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董卿說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你就先成為那樣的父母!看了一個公益短片,名叫《以身作則》很扎心。
  • 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都是無辜的,父母應謹言慎行、以身作則
    對於孩子來說,隨著年齡和心態的逐漸成熟,他會發現原本父母的寵溺嬌慣,會逐漸變成怨恨和憤怒。以前自己想要什麼零食玩具,父母都會笑著、哄著給自己,可是等自己長大了,當自己說錯話、辦錯事的時候,父母就會脾氣暴躁地打罵責罰孩子。但是這樣的教育效果並不好。
  • 一字馬女孩身後的女孩倒地,提醒父母,孩子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這幾天那位高考結束後做一字馬動作的女生爆紅網絡,如果仔細看視頻,有一個情節再次提醒父母:孩子安全教育刻不容緩。7月8日,長沙一中考點,高考結束大門剛打開,一位紅衣女生難掩興奮,邊向外衝邊做出體操動作一字馬。
  • 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以身作則
    教育並不僅僅是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那麼簡單,父母的言傳身教更加責無旁貸。2曾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個父親帶著男孩去看馬戲團的表演。賀拉斯說:「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沒有什麼是比父母的身體力行,更好的教育了。
  • 教育孩子刻不容緩(原創)
    良好的家教家風,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孩子成長能否成才,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如果夫妻關係不好,經常吵嘴打架,孩子心靈受到創傷,缺乏父母家教,孩子慢慢性格叛逆,任性,嬌氣,家長本身沒有處理好家庭關係,失職造成惡果。
  • 父母應不應該幹預子女的戀愛?
    父母幹涉子女談戀愛,這要分分情況。如果子女在校學習期間,特別是中學階段,父母幹涉是對的,因為中學階段,是決定一個人前途命運的重要階段,自己的未來很難預見,這個時候談戀愛,必定影響學習,況且結果是很難成功的。也就是說未成年人談戀愛,自己沒有掌控能力,父母應該幹涉。
  •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子女?可以向歷史上的這幾位父親學習一下
    我們有很多父母,面對孩子們的一些古怪的舉動,選擇了一棒子打死的態度。殊不知,這其實是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和興趣,最終讓孩子變成了只知道學習的應試機器。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想要孩子有所成就,就要以身作則的成為孩子的榜樣。
  • 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為什麼遊泳20分鐘左右應上岸休息一會兒?」……紀老師用大量真實地案例教給大家許多溺水的冷知識,不是一味地說教防溺「不準」「不許」「不能」,而是讓學生了解到「不準」「不許」「不能」這背後的原因,是謂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也。
  • 教育孩子有方法,父母要以身作則,考慮孩子感受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教育孩子有方法,父母要以身作則,考慮孩子感受的父母才是好父母最近在社交平臺上有一則很火的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個小孩在地上哭,而他的媽媽則是站在旁邊一直看著他,據路人說,起初是那個小孩跟媽媽撒嬌,但是他的媽媽沒有答應他,他就開始哭,並且越哭越起勁。
  • 教育子女是夫妻共同的責任,把孩子培養成才是做父母的最大的事業
    他覺得教育女孩子應該是媽媽的責任,所以對孩子基本上是不聞不問。只是孩子要什麼他給買什麼,孩子要的時尚衣服、鞋子,她爸爸花多少錢都不心疼,滿足她寶貝女兒的一切需要。」我無奈地搖了搖頭,我知道她現在無心聽我講更多的大道理。只是簡單說了句:「是啊,孩子的變化與你們夫妻放任自流的態度密切相關,你們確實不是合格的父母。事已至此,今後可要接受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