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父母應注重後天教育,全程陪學輔導以身作則,重視言傳身教

2021-02-08 楠嫣說教育

在步入小學校園的時候,就需要學習很多科目,數學,語文和英語這三個科目比較重要,是應試考試必考的科目,學習過程注重學習態度,而學習結果時注重學習成績。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孩子的語文成績不理想,每天陪學輔導,但是學習成績卻上不去,其實在孩子存在根本問題以外,家長是否也應該反思教育問題!

榜樣的力量,家長全程陪學輔導,更應該以身作則

全程輔導不見效果,過程中要注重效率

很多孩子並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在學作業的過程中,不能夠集中,往往半個小時能夠完成的任務,卻要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才能夠完成,家長全程陪學輔導,講解,檢查等等,似乎每一個環節都沒有落下,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時間,但是就是不見效果。

不能夠換位思考結合實際,學習計劃在時間分配上不合理

很多家長在做學習計劃的時候,往往堅持幾天後就很難再繼續執行下去,家長們在做學習計劃的時候並沒有做到換位思考,更沒有結合實際,從實際出發,在時間的分配上面,按照成年人的時間分配,執行計劃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問題,家長也沒有及時的解決,最後逃避問題,也很難在執行下去。

家長沒有與時俱進,輔導過程中用錯誤的經驗指導

很多家長或許是名校出身,或許文憑很高,還有一些家長學歷不是很高,他們在教育的過程中並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教育是不斷的改革更新的,用錯誤的經驗指導,而不是真正適應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是越來越高的,每個同學都應該制定個性化的方案,真正找到適合他們的方式,而不是利用父母的經驗來進行錯誤的指導在,最後只能起到反效果。

合格的父母不僅要天生的力量,更是重要的是後天自我教育

很多時候並不是缺少陪伴時間,而是缺少用心陪伴

家長們在陪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的時候,輔導陪學時間都是有的,但是由於長期枯燥,玩電子產品,只能說明並沒有做到用心去陪伴。

多給予鼓勵讚美,少批評指責

每個同學都希望能夠得到來自父母的認可和肯定,他們希望在自己成長的時候,或者做一件成功的事情時得到父母的誇讚和鼓勵,家長多給予鼓勵也能夠讓他們產生比較樂觀正面的性格。

孩子學習生涯中,老師承擔重要角色外,家長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創造良好學習環境,言傳身教具有很大影響力

很多同學在小學階段,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面的,老師的教學也是一樣的,但是成績卻有很大的差異,很多家長非沒有覺察到,在教育的過程中,言傳身教的影響是很大的,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習慣,對於寫作業比較拖拉的同學來說,父母在某一方面或許也是拖拉的,他們受到影響後,形成了不好的習慣,所以這更是一種教育的反思。

加強情緒管理,正面積極輔導,不要不耐煩或是呵斥

家長在輔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管理,正面積極的去輔導,用好的態度教育,不要有問題就出現不耐煩的語氣和呵斥的話語。

培養克服困難的能力,不要輕言放棄

在輔導的過程中,遇到學習困難後,會產生放棄的心理,家長應該幫助跳出困難處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適合的學習方式,這樣在今後遇到困難後,也不會只知道退縮,更加有迎難而上的勇氣。

老師承擔教書育人的重任,在學校期間又該怎樣進行教育,做到雙管齊下?

懂得溝通技巧,注重說話方式,語言也是一種藝術

學生時代開始,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那麼在教育上老師要懂得溝通技巧,很多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意識,並且很在意同學對他的看法,所以老師要注重說話的方式,更不要當著全面的同學惡語相向一位同學,老師要能夠懂得教育,有時候語言也是一種藝術的美。

注重自身修養,敢於說教,對事不對人

老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那麼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要能夠敢於說教,事情上對事不對人,做到公平有愛心,注重自身的修養,做一個內心大度的老師,對於一般的小問題,不要一追到底,適當的時候也要能夠尋找臺階。

【筆者寄語】

每個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那麼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學校的教育之外,家長的教育也是非常關鍵的,並且對孩子具有很大的影響,合格父母應注重後天教育,全程陪學輔導應以身作則,重視言傳身教,無論是在學習成績上還是性格方面,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更要懂得教育的意義。

今日話題:作為家長,你在輔導陪學的過程中合格嗎?

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你有用心陪學輔導嗎?歡迎關注小編,為您分享更多教育知識(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教育孩子的金鑰匙
    而有些學生曾經學習習慣還算不錯,但疫情期間父母工作繁忙,日常起居由爺爺奶奶照料,孩子的學習狀態一落千丈。通過這個現象,我們可以分析出一些問題。孩子的自控能力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優秀,爸爸媽媽的陪伴與督促,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是舉足輕重的。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言傳身教,來源於健康的親子關係。
  •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這幾天輕鬆悠閒,不斷想起Jason的這句話,更加體會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曾國藩在家書裡講道:「吾夫妻居心行事,各房及子孫皆依以為榜樣,不可不勞苦,不可不謹慎。」一句話,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謹言慎行,為孩子樹立好榜樣。我和娃兒爸從不看電視(有電視未安裝),也不刷手機玩遊戲。在單位忙工作,回家陪孩子或者一起做家務,有空閒便學習讀書。
  • 言傳身教,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其實早期的武亦姝也是非常厭學的,在父母的逼迫下,每天放學都要學識字,背古詩,忙的不可開交。來自父母過大的壓力,讓小武亦姝早早產生了厭學的逆反心理,作業總是草草應付了事,自己也成了老師眼裡的「差生。」直到有一天,武亦姝的父母通過一次對朋友的拜訪,改變了自己的教育觀念。朋友的孩子非常愛看書,連工具書都能看的津津有味,這不由引起了武亦姝父母的好奇。
  • 爸爸每天上班前陪兒子晨讀,言傳身教,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別人家的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給予孩子優良的環境和家庭教育,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性格特徵,這些都是我們做父母的所要學習的事情。所以父母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時,不妨想想自己是不是「別人家的父母」,這樣一來,就知道自己到底應該給孩子採用何種教育方式了。
  •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隨著社會進入網絡時代,人際交往越來越多,情商也越來越被重視,高情商顯然已經成了通往成功的必備素質了。所以,要想造就一個優秀的孩子,就得從小重視培養情商!個人認為,想要培養出孩子的高情商,首先就得讓她學會清楚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關於這一點,父母的以身作則尤為重要!一般父母脾氣暴躁的,孩子也會比較毛燥。像我們家就是,有了二胎的我,越來學沒耐心了,整天各種發脾氣,各種想打人,各種想摔東西,整個一個行走的炸藥桶,最近發現我家大寶,生氣起來也特別愛摔東西,脾氣也見漲,我想,跟我有很大的關聯!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情商,請從父母做起!️️️
  • 藏在《三字經》裡的育兒經: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字經》作為國學啟蒙的經典著作,其內含的許多傳統教育方法和為人處世的守則都是值得我們去多多學習的。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使得人們對快餐式文化非常熱衷,往往忽視了決定一個人成就的其實是長久的積澱。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加注重才藝類的灌注式學習。古老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對於幼兒的啟蒙教育,更多的注重培養完善的人格。
  • 一個家庭最成功的教育,是父母以身作則
    周末晚上,陪女兒讀到這樣一則故事:有隻母蟹,覺得小蟹橫著走路很難看,便對它說:「孩子,你怎麼不直著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著您的樣子走的呀。」有時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卻收效甚微。因為她們忘了,自己以身作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01父母不以身作則,是孩子最大的災難前段時間,鄭州的何先生的車,在車位上被5個熊孩子當成了蹦蹦床。
  • 「神仙母女」考研同時被錄取: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曾說:「教育意味著用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心喚醒另一顆心。」說教一千遍,不如自己用實際行動親自去做,以身作則影響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01 言傳家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所學校。言傳,在家庭教育中,是最基本的教育。
  • 教育孩子有方法,父母要以身作則,考慮孩子感受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教育孩子有方法,父母要以身作則,考慮孩子感受的父母才是好父母最近在社交平臺上有一則很火的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個小孩在地上哭,而他的媽媽則是站在旁邊一直看著他,據路人說,起初是那個小孩跟媽媽撒嬌,但是他的媽媽沒有答應他,他就開始哭,並且越哭越起勁。
  • 求知//《教育子女刻不容緩,父母應以身作則》
    (31:13)上述經文中提到魯格曼注重給他的兒子灌輸正確端正的信仰,我們每個人也應該這樣教育子女。我們應該告訴子女,日月星辰,晝夜交替,四季輪迴,萬物枯榮,大千世界都是安拉偉大的創造與精妙的安排,我們應該告訴子女,我們所享受的每一縷陽光,每一口空氣,每一滴水,都是來自安拉的賞賜。
  • 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有樣學樣
    欣欣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女孩,從小媽媽就很注意對他的教育,聖賢故事天天講,還教導欣欣要尊重長輩,注重禮貌。以往,洗衣服,收拾屋子等家務,欣欣的媽媽都能做得井井有條,引得欣欣平時也很注意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對長輩也很有禮貌。
  •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女副校長用行動給「家長們」上了一課
    大家也都知道,在以前的時代能夠吃飽就非常不錯,就更別提浪費了,新學年開始也就代表著學生又成長了一步,這個成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成長更代表著思想上又有了新的進步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而在這一天,引導的好,而這個引導將改變他的一生甚至一生都會產生重要的意義,現在的社會上很多網紅吃播,看似大快朵頤的表面下,她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博人眼球
  • 白巖松談教育:不是當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父母,言傳身教最重要
    這種事情說白了,孩子的脾氣得改,得教育,但家長才是最先要做出改變的人。白巖松說:不是當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父母。現在很多父母衡量孩子的標準從良心變成了成績,那麼出現任何怪狀都是正常的。以我不算成功也不算失敗的經驗來看,教育最大的挑戰是父母在做什麼。
  • 快遞員含淚送女兒到清華報到:好的教育,就應該是父母言傳身教
    看來好的教育,就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當中,你是怎樣的人,孩子勢必也是怎樣的人!可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她卻非常的上心。每到傍晚我總能看到她帶著孩子一起在小區樓下練習寫毛筆字,她練字的筆是那種比較大的直接寫在地上的筆,墨水則是一桶清水。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她總是陪在孩子身邊。不僅孩子練,她也跟著練。她的這種行為感染著孩子,那孩子有時一練就是兩三個小時,從來都不喊苦和累。
  • 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對孩子最好的教養,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但就是這樣簡單的一件事,卻成為很多爸爸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最好模板。的確,隨著時代進步,越來越多父母認識到自己的言行對於孩子的影響,他們會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去教育孩子父母能從哪些方面入手,對孩子言傳身教呢?01、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一個成人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肯定會引起旁人的側目,並被認為是一種沒有教養的行為。同理,一個孩子在公共場所撒潑打滾的畫面,肯定也不會美好。這時候,想要教育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不要在公共場所做出不合時宜的事情。
  • 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文/張婷家,是寒冷冬日溫暖的陽,家,是航行萬裡避風的港灣。家給人以溫暖、給人以依靠。一個好的家庭是不能沒有規則的。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初的言行是從父母那裡獲得的,家長良好的修養、行為規範能影響孩子。因此,一個家庭要有良好的家風、家教。「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每個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家風,我認為是家裡人的一種行為,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
  • 好的教育,從來不是送孩子去名校,上補習班,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孩子從小就有模仿父母進行學習的行為,當他們在無意間認同父母的行為或思想時就會做出類似的行為。父母的好習慣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福氣。好的教育,從來不是送孩子去名校,上補習班,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想要教育好別人,首先要教育好自己。良好的家庭教育,並不是給孩子最好的一切,而是要父母以身作則。教育專家們普遍認為:父母以身作則,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企業家俞敏洪曾說過:「我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價值觀是樂於助人,使我終身受用。
  • 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諧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名校」
    曉琴是個明白人,沒上過幾天學,每天工作十分辛苦。她覺得自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所以從小就特別注重小孩的教育。小孩寫作業不會做時,她會拿著題去找隔壁的大學生小王幫忙解答。雖然自家條件不夠好,但是小孩學習方面的用品從來都沒差過。城裡的小孩都有點讀機,她平時省吃儉用,花了自己一個月的工資為小孩買了一臺。小孩喜歡跳舞,她就積極地給小孩找舞蹈老師。
  • 地鐵站,這位奶爸火了,網友: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導讀:地鐵站,這位奶爸火了,網友: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地鐵站,這位奶爸火了,網友: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時候有人會說:「這個孩子和他父母真像!」—言傳身教就是教育
    即使輔導班能夠採取一對一的方式,學得更具針對性。但高中生能夠扛住學業壓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集體氛圍的感染!這個教育片段同樣也能夠雄辯地證明父母的言傳身教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可貴之處!良好學風的感染而父母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一個以身作則的榜樣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