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三流家長作保姆,二流家長做教練,一流家長做榜樣。」
這番話能夠區分家庭教育的幾個層次!
作為一名高中一線教師兼班主任,我曾經問過班級一個比較調皮的孩子這樣一個問題:你經過一個小長假,假期在輔導班學習和平時在學校學習有什麼差別?都是學習知識,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體系,進程都一樣。
老師的言傳身教引領良好班風
這個孩子想了好久,從他靈光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還是覺得在校學習好的篤定!
然後我話鋒一轉:「在學校學習一個班64個同學,比較擁擠;在輔導班一對一,學習效果不是更好嘛?」
教師與學生談話就是一種言傳身教
他似是而非的點點頭。由於這個同學平常課堂上缺乏規矩意識,隨意地給周圍同學說話,擾亂課堂紀律,他猛地一想,在輔導班雖然享受到了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但相比較於每天在學校的時間更長,與同學的情誼更深。他說:「我更喜歡在學校學習,因為在學校學習有朝夕相處的同學。」
我的本意是想讓這名頑皮的同學懂得在校學習的美好!即使輔導班能夠採取一對一的方式,學得更具針對性。但高中生能夠扛住學業壓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集體氛圍的感染!
這個教育片段同樣也能夠雄辯地證明父母的言傳身教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可貴之處!
孩子的成長需要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挑戰——一部分源於外在的挑戰,另一部分源於內在成長中心靈的衝突!
良好學風的感染
而父母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一個以身作則的榜樣性作用!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父母,讓孩子懂得自律、共情,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熱愛讀書,終身學習的父母,讓孩子懂得擁抱知識,心靈高貴;
勤儉持家,辛勤勞動的父母,讓孩子明白稼穡之艱難,發奮進取。
因為言傳身教,就是孩子對周圍最初的認識。例如學校良好學風的營造,同樣是老師們言傳身教,辛勤耕耘;同學們感召於老師的嚴謹認真,求真務實的治學風範,刻苦努力,比學趕超從而共同營造了良好學習氛圍,形成了一種磁場,使得每一個在這個班級裡的同學都受到感染和鼓舞,自覺地扛住壓力,實現自我超越!
而家庭氛圍亦是如此,家裡打麻將,鬧哄哄的,而孩子學習一定需要一個安靜的氛圍,才能沉浸學習。這樣吵鬧的家庭氛圍,家長會特別的焦躁,同時這種焦躁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無法保持專注!
家裡打麻將——孩子無法專注
唯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心靈才能影響心靈。人和人的陪伴就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每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良好家風傳承——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如果我們的家長、老師扮演保姆形象——只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或者「教練」形象
——只會對孩子提各種各樣的要求,而沒有照顧孩子的情緒,沒有通過榜樣的激勵鼓舞。那麼,孩子沒有模仿參照的對象,很有可能性,孩子將缺乏目標引領,將缺乏主動性和創造力,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我是「紅纓飛鴻」,一名優質學習教育內容提供者,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收藏、關注」,獲取更多優質內容,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不竭動力~(點擊連結,到我的主頁獲取往期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