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三原一九三七》

2020-12-23 陝西法制網

昨天回看了CCTV6播放的電影《三原一九三七》,深深被吸引了,一是三原各界支持抗戰的無私奉獻、不畏犧牲的偉大精神感染了我,二是因為很少看到有具體描述西安事變期間國共軍隊在西安聯合活動的場景。

三原原萃堂東家原錫鶴幾乎傾其所有購買抗戰物資捐贈給即將奔赴抗日前線的國軍和八路軍,堅決支持其在國軍的二兒子原銘德和一心想加入八路軍的孫子原興厚前往抗日第一線,後來還組織自己鏢局的二十個強壯人員加入八路軍,民族大義和誠信在以原錫鶴為代表的三原各界人士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深深感動,這才是有著幾千年文明的中國人民應該有的行為。

(圖片源自網絡)

作者/來源:親射虎850716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紅色電影《三原.一九三七》首映儀式在奧斯卡星光國際影城舉行
    紅色電影《三原.一九三七》首映儀式在奧斯卡星光國際影城舉行11月16日下午3點,紅色電影《三原.一九三七》三原首映式在三原縣奧斯卡星光國際影城隆重舉行。三原各界群眾、新聞媒體等100餘人參加了首映活動。該片總策劃嶽亮、衛華、孫景宏、何銳,主辦:中共三原縣委、三原縣人民政府,承辦:陝西拾畝原影業有限公司,三原獨家上映:奧斯卡星光國際影城。
  • 電影《三原.1937》12月21晚八點十五分在央視電影頻道上映
    1936年秋後,三原富甲一方的百年老字號「原萃堂」老東家原錫鶴一家,禍不單行。先是長孫原興厚押運外省經營銀兩歸陝途中被劫,後是長子天津辦貨死於「七七事變」。從此,原家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捆綁在了一起。
  • 《被遺忘的一九三七》臺北試映引發討論
    [內容速覽]紀錄片《被遺忘的一九三七》上周剛在臺北試映,便在試映會現場和網絡上引發起討論。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二十六日電(記者 劉舒凌 黃少華) 紀錄片《被遺忘的一九三七》上周剛在臺北試映,便在試映會現場和網絡上引發起討論。
  • 啊,三原!
    三原,三原……自從拿到省農行三原幹校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心裡就無數次念叨著這兩個陌生的字眼。從陝南到關中,需翻越莽莽秦嶺。那時的秦嶺,在我的心中,不僅是地理概念上的南北分界線,同時,也是精神意義上的人生制高點。翻越秦嶺,無論工作還是學習,抑或是發表文章,都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
  • 《崩壞3》三原積木怎麼得 三原積木獲取方法說明
    崩壞3 聖誕節 元旦 2017年度遊戲 抽卡 2017中國遊戲風雲榜 2018手遊排行 耐玩 熱門 男生 特色 元宵手遊 男生精選 類似碧藍航線 acg 爆肝 act live2d 大小:1.23GB 更新:2018-05-10 崩壞3三原積木怎麼獲得
  • 三原往事
    一九九O至九二年,我在三原幹校學習兩年,距今約三十年,皆已成往事。如今憶起,收穫甚豐。然歲月不語,往事留痕。           (一)坎坷入學路   僅入學,可是費了周折的。   三原幹校全稱是陝西省農行三原幹部職工培訓學校,號稱是農行地方的黃埔軍校,建校後一直招收農行幹部職工。作為信合人,早已羨慕至極,趨之若鶩。
  • 三原縣教育大縣,離不開鞠躬盡瘁的一線教師們,教師節來臨,三原環球國際影城我們願意……
    秦漢以後,三原長期為京畿之地,因受鄭國渠、漢白渠灌溉之益,民殷物阜,素有八百裡秦川「白菜心」之美譽。三原縣,自古文教昌盛,歷史上先後出現過學古、宏道、嵯峨、正誼四大書院,素有「陝西文化大縣」之美譽。近年來,三原教育秉承傳統,開拓創新,全縣教育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 愛成都,樹三原風尚;迎大運,揚青春讚歌
    ----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隆重舉行2020~2021學年度上期開學典禮沐浴晨光,新學年充滿了朝氣與希望,秋風送爽,三原外國語學校青春飛揚,築夢啟航。九月,我們迎來了新學年,新徵程,也即將迎來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 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教師招聘公告
    學校簡介三原教育公司成立10餘年來,以共創、共擔、共贏為核心理念吸引人,以一流的薪資福利留住人,以全新的事業感召人。現擁有教職工近1000人,其中大學本科以上人員佔比85%,具有中高級職稱人員佔總人數的75%。公司全資擁有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
  • 劉峻岭談陝菜 說《三原美萃》
    她農業發達,交通便利,商業繁榮,明代右副都御史馬理曾著文稱讚道:「三原天下商旅所集,凡四方及諸邊服用,率取給予此,故三原名顯天下。」「隨著歷史的發展,三原菜點更是博採眾長、匯萃南北於一身,使三原的菜餚、糕點、小吃得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色。」《秦菜之花.三原食萃》一書分四個章節和附註,敘述了三原飲食文化、三原的菜餚、三原的糕點、三原的小吃和三原宴席的特點。
  • 柏社地窯,清峪水庫,三原北塬留下春天的美好
    常常走過三原平坦塬地的風景,城隍廟、周家大院等風景,泡泡油糕、金線油塔等小吃,三原留下的是厚重人文的印象。春末自駕去三原北部黃土高原間的柏社與清峪河,地窯四合院傳統建築,衛星水庫的靜謐水景,將三原的另一種文化與風景印在腦海。
  • 鹹陽三原:「天下地窯第一村」 地平線下的古村落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韋釗 趙妮) 「見樹不見村,見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這是對鹹陽三原新興鎮柏社村最形象的描繪。這裡典型的下沉式地窯民居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媒體及多個電影製作組的青睞,柏社村也成了眾多鄉村遊愛好者慕名的「網紅村」。
  • 三原的「萬有引力」,贏在口碑!今年高考,理科實驗班班平606
    三原招生,年年火爆!今年小升初,三原計劃招685人,三原附小直升306人,對外招生379人,網報1175人,搖號錄取百分百比為32.25%。7月20日,學校招生工作官宣結束,共上萬人線上、電話、到校諮詢。
  • 2019年7月25日,三原市民有話說
    "三原老張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因此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希望三原交警部門及時清理霸佔公交站臺停車位的違停車輛。七、三原老張微信公眾平臺網友     @那個男人     反映自己一直在外地工作,今天剛回到三原,在大慶路農行門口停車位停車時,一個收費員馬上過來收費,我告訴收費員只停幾分鐘,給親戚放個東西就走,結果收費員說停
  • 清河灣廣場看中國書法之鄉——陝西三原
    ——于右任李靖,三原人,軍事家,封衛國公。李靖為唐王朝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著有《李衛公兵法》《李靖六軍鏡》等兵書。馬理,明正德甲戌年進士。曾任吏部稽勳主事、稽勳員外郎,稽考功郎中光祿卿等職。其學識和文章聞名全國。賀瑞麟 ,清末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與山西芮城薛於瑛、朝邑楊樹椿並稱「關中三學正」。
  • 三原:古龍橋臥龍飲澗 新龍橋飛虹空懸
    中國網9月25日訊 在三原縣城北清峪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名曰:龍橋。俗名「三眼橋」,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橫跨於三原南北兩城間的清河河谷半坡上,是由當時的工部尚書溫純集資倡導修建。那時的橋面兩側建有兩排房屋,青堂瓦舍,精巧典雅,鋪門口都掛著招牌,胭脂、水粉、針線、木梳、吃食、雜貨、銅器、鐵具,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各色行人接踵摩肩,仿佛一幅三原的《清明上河圖》。
  • 涇三高是一家——涇陽、三原、高陵美食匯總
    地址:高陵縣老屈莊(210國道) 三原美食 三原老黃家 「三原老黃家」似乎成為三原縣的一張名片,久負盛名的「老黃家的小吃」吸引著眾人的好胃口。無數吃貨跋山涉水,都要去三原吃上一回。疙瘩面、泡泡油糕、金線油塔是店裡的招牌小吃。
  • 三原疙瘩面:一面三吃,頗有講究
    在三原的一家飯館看到「疙瘩面」這個名稱時,腦中立馬出現的是一份疙瘩湯,以為會是很相似的食物。誰知,服務員端上來後,才發現自己望文生義,大錯特錯。擺在我面前的是三個碗,一個碗中是酸湯,一個是份肉臊子,還有一個碗中是所謂的「疙瘩面」。之間碗中放著幾個用麵條完成一個個猶如髮髻似的東西。
  • 三原辦學史上發出的首份錄取通知書,原來長這樣
    三原教育就是在本世紀初這樣的背景下創辦起來,並向第一位優秀學子發出了首份錄取通知書,可謂應民生之需順勢而為,匯聚到了民辦學校團體,履行起自己的歷史使命。,作為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成立以來的首封錄取通知書,它的使命就是要踏上旅途,一路顛簸,抵達第一位三原少年的手裡。
  • 三原法院:忙碌的一天,充實的一天
    九月十八日,對於三原法院法官段哲來說是一個普通工作日,是忙碌的一天,但也是充實的一天,有成績的一天。經過一天從早到晚的忙碌,終於成功調解了一起承攬合同糾紛案。作者:三原法院 呂鑫編輯:孫鈺穎責編:李鵬總編輯:姚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