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第一個開打新冠疫苗的英國提出警告,過去曾對疫苗、藥物和食物有過嚴重過敏記錄的人,最好先不要打新冠疫苗,施打地點也必須備妥俗稱強心針的腎上腺注射劑,以及相關的急救設備。
任何疫苗從研發到開放施打,通常得花費超過10年時間,新冠疫苗卻因為疫情告急,不到2年就上路。這樣安全嗎?第1支新冠肺炎疫苗在英國開打,已傳出打完針引發過敏的案例。
國家健保局NHS兩名員工接種後不久,就出現過敏症狀。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人有嚴重過敏的病史,已經接受腎上腺素注射治療,並無大礙。目前還有1人也出現疑似過敏的不良反應。
(英國90歲的婦人瑪格麗特.基南,是全球首位接受新冠疫苗接種的人。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接種疫苗引發嚴重過敏比例相對低
英國藥物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指出,疫苗引發的嚴重過敏反應實屬罕見。「多數人都不會遇到,多半都是不良反應,很快就緩解。」MHRA主管芮恩(June Raine)說,像是阿斯匹靈、部分抗發炎藥物,以及麻醉藥物,也會引發嚴重的過敏反應。
密西根大學過敏免疫專家貝克(James Baker)指出,兩起過敏反應不算尋常,因為輝瑞新冠疫苗是第一支使用mRNA技術製成的疫苗,不含有會誘發過敏反應的蛋白質成分。有專家也初步懷疑,新冠疫苗成分裡,有一種名為聚乙二醇PEG的成分。PEG主要是用來穩定疫苗和保存,其他類型的疫苗並未使用過,有可能是引發過敏的原因之一。(推薦閱讀:疫苗關鍵9問:關於疫苗,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根據輝瑞疫苗第3期的試驗報告,在4萬2千名接受兩劑疫苗或安慰劑的兩組試驗者中,曾出現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累、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畏冷或嘔吐。有過敏相關反應的比例很低,分別是疫苗組0.63%和安慰組0.51%。輝瑞也指出,在第3期試驗人選中,已經排除有嚴重過敏史、以及對疫苗成分有過敏反應的人。
疫苗接種的副作用
一般接種疫苗之後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腫痛、皮膚起紅疹或發癢、發燒、喉嚨腫痛、呼吸不順、吞咽困難等,多數反應不會持續太久,必要時可使用止痛藥和抗過敏藥,以緩解症狀。一般施打疫苗,也都會建議注射20~30分鐘後,沒有任何不適反應之後,再行離開。
較嚴重的狀況是對疫苗產生急性過敏而休克、呼吸困難,必要時需施打腎上腺素針劑,加以急救與照護。
MHRA之前就預告,新冠疫苗在施打後6~12個月的期間,預期每1億劑的疫苗中,約有5萬~10萬人,會出現不良反應。
由於新冠疫苗從研發到開放施打短短不到2年,一般疫苗動輒需要10年以上的時程,也讓疫苗的效用問題引發質疑。MHRA也指出,主管機關在評估新冠疫苗的過程中,已經確定施打的副作用,比不打疫苗要輕微許多,才會核准開打。
(新冠疫苗從研發到開放施打短短不到2年,一般疫苗動輒需要10年以上,有關疫苗效用、人體接種的後續反應,都成為觀察重點。圖片來源/ 陳德信攝)
英國:這幾種人先不要注射
目前MHRA已經加注建議,過去曾對疫苗、藥物和食物有過嚴重過敏記錄的人,暫時先不施打輝瑞的新冠疫苗。施打地點也必須具備妥俗稱強心針的腎上腺注射劑,以及相關的急救設備。
歐美各國施打新冠疫苗的進程,並未因為過敏事件而有變動,各方都寄望疫苗扭轉疫情現狀,儘早恢復日常生活的步調。不過醫療專家也提醒,雖然數據顯示新研發的新冠疫苗防護效果超過9成,但體內的保護力能持續多久時間、以及接種疫苗的人,身上還帶有多少病毒量,目前都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接種疫苗後口罩仍不可不戴
「很多人以為接種疫苗之後,就能擺脫口罩,這是不正確的。」史丹福大學免疫學家泰爾(Michal Tal)澄清。接種疫苗之後,體內複製病毒的能力會降低,而且也減少感染後演變成重症的機率,但不代表人體從此不再傳播病毒,甚至接種的人沒有表現出症狀,反倒成為無症狀傳播者。
「所以在密閉的群聚空間,還是要戴上口罩,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泰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