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冰消雪融,一場新冷戰悄然升溫——冰上絲綢之路

2020-12-22 海豆芽看世界

北極冰消雪融,一場新冷戰悄然升溫(三 戰略資源基地)

海豆芽譯自《國家地理》網2019年9月號

原作者 尼爾謝伊(Neil Shea) 攝影 路易巴魯(Louie Palu)

一天晚上,我們睡到了睡袋裡,馬文告訴我,他有一次曾試圖離開北極。他在加拿大南方找到了一所有小型發動機修理課程的職業學校。但在那之前幾年,雅各布目睹過他的另一個兒子被從家裡帶走,被迫上了一所加拿大聲名狼藉的寄宿學校,土著知識和傳統在那裡受到殘酷打壓。所以他要求馬文留下來,學習古老的生活方式,維護家族的完整。

馬文並不後悔他的決定,他自己也成了一個父親,成了約阿港的一名志願消防員。他在一家維護電話線的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他慢慢學會了可以從雅各布那裡學到的一切。而雅各布生活的北極卻似乎很簡單、很古老。

馬文了解的這個北極很複雜。機會越來越少,麻煩越來越多。有了社交媒體和網際網路。馬文明白,他的北極正在發生一些新的變化。他讀到過冰蓋正在融化,另一場戰爭很可能在北方發生。他知道氣候已經不同於他兒童時代所知道的了,不一定更加溫暖,但更加不可預測了。

至於一直聽到的淘金熱,他根本沒看到。「都說這一切會發生,」他告訴我:「我並沒真正感到有多少變化。我根本沒感到自己是其中一分子。」他指的是新基礎設施和開採該地區隱藏資源工作的預測。

第二天早晨,我與馬文和另外幾個人一起離開營地去尋找馴鹿。當暴風雪席捲而來,吞沒了我們的狩獵隊伍的時候,把我們帶回營地的正是雅各布,用的方法是GPS結合另外一些因紐特地圖。我自己騎著雪地摩託慢慢地跟著馬文,我的護目鏡裡結了一層冰,差點讓我失眠。不一會,世界變得異常潔白,我再也分不清哪邊是地球的盡頭,再也分不清暴風雪來自何方。

有個時刻,我臉上的巴拉克法拉帽滑動了,露出了一英寸的皮膚。我感到了一陣火辣辣的感覺,好像有人把一枚燒紅的硬幣按在我的臉上,可是我正忙於跟上隊伍。幾個小時後,在我們的帳篷裡,雅各布看了看傷勢。他把拇指按在上面,說:「好了。」

打開這新的前線可以追溯到2007年8月一個風平浪靜的上午,當時兩艘俄羅斯潛艇下潛到14000英尺的北冰洋海底,並在北極點插了一面鈦金屬做的旗子。世界各地播放的海床上的俄羅斯三色旗的圖像,很快引起了西方的譴責。

那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僅僅幾個月後,通過衛星監測海洋的科學家宣布,海冰已經縮小到了從未見過的最小程度。「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北極冰蓋損失,即使最積極的氣候模型也沒有預測到,」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喬納森馬科維茨(Jonathan Markowitz)說:「這次收縮讓每個人都突然明白,海冰在迅速地消失,一些國家決定開始採取行動。」

如今,俄羅斯由於採取的措施最多,已經成為北極地區的主導力量。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能夠在最北方北海域全年運作的艦隊,而且在北極圈以上維持著數十個軍事基地。美國在北極地區只有一個基地,一個飛機場,都在格陵蘭北部租借的土地上。

俄羅斯在北方駐紮了新的軍隊,潛艇活動增加,北極空中也恢復了戰機,現在在那裡例行公事地嗡嗡飛越北約空域。但馬科維茨和另外幾位研究人員告訴我,俄羅斯在北方的活動更多地反映了其內部規劃,而並不反映其全球雄心。

200萬俄羅斯人居住在該國的北極地區,那裡有好幾個大城市,包括摩爾曼斯克和諾裡爾斯克。加拿大和美國北極地區的人口加起來也不到俄羅斯的四分之一。美國最大的北極城鎮是巴羅,現在叫作Utqiavik,住有剛剛4000多一點人口。

馬科維茲解釋說,俄羅斯嚴重依賴開採資源,他們把北極看作「他們未來的戰略資源基地」。

據華盛頓特區斯廷森中心(Stimson Center)的孫雲說,中國人向北極的發展也遵循了類似的以資源為中心的戰略,而不是領土問題。除了其在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合資企業中進行投資外,中國對獲得海上新航線的航行權特別感興趣,那可以把從亞洲港口到歐洲市場之間的運輸時間減少達2周之多。

去年1月,中國政府發布了闡述其北方意圖的白皮書。這本《中國的北極政策》書中,中國把自己描述為「近北極國家」,希望與其他國家合作以建立一條致力於商業和科學研究的「北極絲綢之路」(冰上絲綢之路)。孫雲說:「這得仔細觀察。我願意把中國所說的直譯給你:『我們知道,我們在北極沒有主權,但如果北極有什麼我們可以得到的東西,我們不想被排除在外。』」

(待續)

相關焦點

  • 「冰上絲綢之路」開闢亞歐貿易新航道
    為一帶一路添加新元素  2017年7月,中俄兩國提出要開展北極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今年1月,中國政府發布的首份北極政策文件《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也指出,中國願依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 全球變暖加速了亞馬爾半島天然氣的開發,並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在過去的20世紀這100年時間內,全球平均氣溫大約上升了0.5℃,看起來好像升溫並不顯著,但是給全球帶來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全球變暖開闢冰上絲綢之路雖然目前人類對於全球變暖的最終影響並沒有十分確切的研究,但是從目前的研究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分別是兩極和山嶽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變化、極端性天氣現象多發、
  • 北太平洋海洋發展吉林研究中心(冰上絲綢之路吉林研究中心)成立...
    北太平洋海洋發展吉林研究中心(冰上絲綢之路吉林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首屆東北亞海洋發展合作論壇在長春召開 作者:吳爽    編輯:潘文碩
  • 北極冰來自中國北緯53°的誘惑
    北極冰,來自中國最北疆深山裡,北緯53度的寒地黑土,大興安嶺層巒聳翠,額木爾河潺緩流淌。極地陽光,凍土地帶,晝夜較大的溫差,100天左右的無霜期,賦予了大興安嶺野生藍莓不凡的身份,世界水果之王的桂冠。梧桐茂兮鳳凰來栖,慧眼、惠心、有識、有志,北極冰藍莓酒的創業者,於2011年軔起華章。承繼釀酒傳統,拓展現代工藝,提升藍莓價值,引領行業創新。從此,這座哥德式和巴洛克式風格的古典建築,走進人們的視野,藍莓冰酒的名聲逐漸叫響一次次捧回世界大獎,一次次刷新行業高度。
  • 文化脈絡得天獨厚 旅遊資源豐富多彩 房車遊在甘肅悄然升溫
    文化脈絡得天獨厚 旅遊資源豐富多彩房車遊在甘肅悄然升溫自駕到河西走廊,零距離體驗「大漠孤煙直」的壯美;深入敦煌腹地,尋兩關、探雅丹……近年來,越來越多到甘肅旅遊的遊客喜歡自己駕車我省東西長達1600公裡,古絲綢之路貫穿全境,是中國旅遊資源寶庫,除了沒有海洋資源,擁有中國所有的旅遊資源要素,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山、峽谷溶洞、七彩丹霞、綠洲溼地等遍布全省。甘肅旅遊有絲路文化、黃河文化、民族文化、祖脈文化四大文化脈絡,這四大文化脈絡得天獨厚,其豐度和布局非常適合發展房車旅遊。
  • 有融網帶你揭秘「冰上迪士尼·奇幻之境」杭州站幕後故事
    上周末,「冰上迪士尼·奇幻之境」在杭州黃龍體育館如期舉行。這場享譽全球的迪士尼冰上舞臺劇,臺前幕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且聽有融網給你一一揭秘。此外,據透露此次冰上迪士尼表演秀的演員,都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花樣滑冰表演團隊、世界頂級高空絕技高手、奧林匹克冠軍領銜主演。專業的花樣滑冰技藝、「分秒不差」的完美水準,將花樣滑冰、雜技表演、夢幻舞臺融於一體,盡顯迪士尼童話世界的魅力色彩。
  • 北太平洋海洋發展吉林研究中心(冰上絲綢之路吉林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首屆東北亞海洋發展合作論壇在長春舉行
    來源:吉網7月31日,北太平洋海洋發展吉林研究中心(冰上絲綢之路吉林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首屆東北亞海洋發展合作論壇在長春舉行。會議在吉林日報中央廚房指揮中心,以雲視頻會議、線上線下互動形式進行,來自全國高校、研究機構和智庫的專家學者80餘人參加會議。
  • 「開學經濟」悄然升溫
    隨著新學期的臨近,家長和學生來到書店、文具商店等場所選購開學所用的學習用品,一些商家也備足存貨並推出促銷價格,「開學經濟」悄然升溫。
  • 徵服北極黃金水道 探秘中企船隊開拓「冰上絲綢之路」的九九八十一難
    【環球時報記者 張逸倩】編者按:「我們覺得很自豪,在打造『冰上絲綢之路』上為國家做了貢獻。」2月9日,中遠海運北極航線客戶推介會在日本舉辦,開啟了「冰上絲綢之路」新合作。春節前夕,韓國敏等「中遠海運人」在廣州遠洋大廈向《環球時報》記者講述了「永盛」輪首航北極的經歷,以及正在探索的中國商船北極東北航道的項目化、常態化運行。
  • 碧江「開學經濟」悄然升溫
    又是一年開學季,為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中小學生開始添置新書、新文具,大學生也開始添置新電腦、新手機近日,筆者走訪碧江區多家書店、數碼店、服裝店,隨處可見前來挑選開學用品的家長和學生,「開學經濟」悄然升溫。
  • 探測北極冰結果:洋流速度加快,食物鏈受到幹擾,大西洋氣候突變
    每年,科學家都會使用多個衛星來收集北極的數據,以此來追蹤每年北極冰的覆蓋率變化。雖然能直觀地看到北極冰的面積變化,但其厚度卻很難判斷。ICESat-2探測衛星NASA航天局研發的新衛星ICESat-2就很好的解決了判斷北極冰厚度的問題,從衛星的觀測結果來看,北極冰的面積覆蓋率已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減少了20%,可北極冰的厚度卻在同樣的時間裡沒有太大變化。
  • 案例:一場流經世界的偉大,看融信品牌戰略謀變!
    融信中國第一事業部品牌戰略發布會,給出了答案——流經世界的偉大。為什麼是流經世界的偉大?看似「一點都不地產」的社會化主題,實則和融信中國第一事業部的品牌精神不謀而合。信從海上來,海洋精神不僅寫進了融信的品牌基因,更催生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起航。
  • 「開學經濟」悄然升溫 家長開啟「買買買」模式
    9月1日,是中小學開學的時間,連日來,商家忙著賣貨,家長們急著買,開學經濟火熱升溫  現象:「開學經濟」悄然升溫  8月30日,記者走訪了薩爾圖、龍鳳區等多家文具用品商店,每到一家,都是顧客盈門。  學生們開心,家長們犯愁,商家們高興,開學經濟悄然升溫,也攪熱了實體經濟。
  • 加入銳思賽車跨年冰上賽車訓練營—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冰上飛馳體驗
    本網12月29日訊 銳思賽車機構成立於1999年,至今已接連開展冰上賽車訓練21年,積累了大量冰上賽車和冰雪培訓經驗。今年,銳思賽車跨年冰上賽車訓練營活動將如期而至,繼續為「車迷」朋友奉上一場酣暢淋漓的冰上飛馳體驗。​
  • 出國留學在英國悄然升溫
    而鮮為人知的是,近年來英國學生到海外留學的人數迅速增加,出國留學正在英倫三島悄然升溫。  據英國媒體近日報導,受英國大學學費今年開始猛漲的影響,英國學生到國外留學的人數大幅增加。諾丁漢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有大約2.2萬名英國學生在國外就讀本科以上學位,相當於英國本科以上學生的1.7%。
  • 「開學經濟」悄然升溫
    近日,記者走訪城區各超市、文具店發現,文具、書包等學生必需的學習用品迎來了銷售高峰,「開學經濟」在蓮鄉悄然升溫。
  • 礦晶收藏悄然升溫:水晶、方解石等成爭搶的寵兒/圖
    方解石與輝銻礦。礦物晶體收藏熱在中國悄然盛行。   礦晶收藏謹防贗品   隨著國內礦物晶體收藏悄然升溫,礦物晶體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贗品,而且贗品的製作水平越來越高,這也是礦物晶體收藏者面臨的最大的風險。
  • 記一場老北京的冰上運動會
    上午九點,北京市(時稱北平)第二屆冰上運動會在音樂聲中拉開帷幕。運動會是在中南海公園的南海冰場上舉辦的,這裡冰面寬闊且有高牆遮風,是北平最適合舉辦冰上運動會的地方。北平首次舉辦全市冰上運動會是在1935年1月12日,那屆運動會選拔出了代表北平參加同年1月25日舉辦的華北運動會冰上表演大會的運動員,這兩次冰上運動會的比賽地點也是在這裡。
  • 瑞典網站Shame Plane顯示搭飛機出行產生的碳排放對北極冰的影響
    但是瑞典新網站Shame Plane的研究讓人們通過減少搭飛機出行以拯救北極冰。Shame Plane是一個獨立的項目,「通過純粹的個人好奇心產生」。它計算了用戶下一次搭飛機出行時產生的碳排放會導致北極冰融化的量。該網站可讓用戶選擇飛行的方式 - 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或往返行程 - 以及用戶的出發點和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