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說了算?」你真的了解你的情緒嗎?

2020-12-22 檸檬心理課堂

現在大家越來越關心自己的情緒,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但是很多人感受到了情緒卻表達不出來。

我在諮詢中聽到很多來訪者會:

用「我心裡難受」「我睡不著覺」這樣的話來側面性的描述自己的情緒;也有的人受網絡資訊的影響,不管自己真實的感受是什麼,一律用「焦慮」或「抑鬱」來形容自己的情緒。

這都是因為我們對情緒的了解還不夠。

從情緒的產生來說,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基本情緒和複合情緒。

基本情緒也叫原始情緒,它是人和動物共有的,是在進化中為適應個體的生存演化而來的,每種基本情緒都有不同的適應功能,包括:快樂,痛苦,憤怒和恐懼。

同一種情緒也會存在強度差別,繼而細分出不同的情緒。

比如:

憤怒按由弱到強分別是煩惱、生氣和暴躁,負性情緒的強度越高,那我們所體驗到的舒適度就會越低。想想你在暴躁時,身體是不是非常緊繃,大腦可能還會出現短暫的暈眩,這就是情緒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而複合情緒是在基本情緒的基礎上,並在社會情境中經過自我的認知評價而派生,每種複合情緒均以個體的認知評價為中介,由構成自我的文化結構的滲透而形成,它是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

換句話說複合情緒是被教育出來的。

複合情緒是多種基本情緒的結合,比方說:

當你感到信任和害怕時,那你會產生服從的情緒,服從就是一種複合情緒;或者你現在感覺自己很樂觀,那把它拆分開,其實是你體驗到了喜悅和盼望的情緒。

解決情緒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認識情緒。

有科學實驗發現,當人們能夠識別出自己目前處於什麼情緒時,該情緒的強度就會趨於平緩。

因為情緒是我們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和相應的行為反應,通過識別情緒我們可以探知自己的願望和需要。

舉個例子,比方說:

周末在家,你一大早就開始忙活家務,老公睡懶覺,醒了就打遊戲,中午吃飯時老公說了一句今天炒的菜有點鹹,你心裡不舒服,不想跟他講話,甚至想跟他吵一架。其實分析一下,你的不舒服可能是委屈,生氣,厭惡,難過綜合起來的,那再思考一下這些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呢?委屈是你覺得老公批評了你;生氣是你覺得他作為你的老公沒有做到幫助你的責任;厭惡是對他睡懶覺打遊戲行為的不滿;難過是你覺得他不理解你,你被傷害了。

當你把每個情緒都分析完之後,你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你希望的是老公可以幫助你,理解你,不要在小事上批評你。

你理解了自己,這本身就是一種治癒。

如果後續你能就此跟你老公進行充分的溝通,兩個人達成一致意見,那你的這些負面情緒很快就會消散,而不是一直積壓在你心裡。

很多時候我們情緒爆發並不是因為某件事,而是之前的很多件事都讓我們了產生了情緒,但我們沒有去處理,任由它們積壓在自己的心裡,直到突然之間因為某一件小事把那些情緒全部都勾出來。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它只是客觀的傳達我們的感受,如果你總是隱忍不發,刻意忽略它,那它會反覆出現,然後一次次的擊垮你。

邱吉爾有一句名言是:

「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其實不止是抑鬱,很多情緒都像那隻趕不走的黑狗,我們只有越早注意它,傾聽它,理解它,才能越早的控制它,而不是讓它越來越大,大到你被它控制。

本文由檸檬心理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嗎?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嗎?是不是覺得多了解自己的心理多一點,其實一點都不難?哈哈,這個問題咱們不急著回答,既然之前已經聊過了記憶,那受到記憶的影響,最先有反應的肯定是我們情緒。就像回憶起童年快樂的事情,嘴角會不自覺微笑;如果想起了悲傷的經歷,可能我們半天也難從憂鬱中回過神來。我們每天都要和情緒打交道,但是我們真的了解自己的情緒嗎?
  • 健康專家帶你了解,原發情緒和繼發情緒,你有過嗎?
    當你處在一個讓你感到有危險的環境中時,你會因此而感到害怕。恐懼是原發情緒。繼而,你可能會對這個情緒進行審視,產生某些評判,比如「膽小如鼠的人才會害怕」,於是就導致了繼發情緒的產生:更加恐懼,同時還有羞愧和自我厭惡。也就是說,你本來只是害怕而已,但是之後有了想法:「感到害怕是不對的,真可恥!」結果,你就在最初的害怕上又加了羞恥。
  • 你了解情緒的五個特性嗎?
    每當有任何不愉快的情緒產生時,首先,要意識到此刻你正被情緒控制,而不是事情讓你不愉快。也就是說,把不快樂的情緒和不快樂的事情分開看。隨時提醒自己此刻的想法,決定你此刻的心情。四、情緒背後都有支持它的信念當受到情緒覆蓋的念頭深植在內心許久,我們就會從內心相信它是真實的。
  • 述情障礙: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緒嗎?
    人類有流動的、豐富的情緒。然而,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些「無法說出情緒的人」。他們不是冷漠無情,也不是自私;只是無法辨識自己的感受,也無法表達情緒,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情緒。他們的問題,叫做述情障礙。        ……但如果你是一個正常活躍的人,你不僅應該讓別人知道自己在想什麼,還應該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感受如何。述情障礙的特點包括不能識別情感及描述情感、不能與他人交流情感、缺乏幻想和外向性思維。
  • 你真的了解孩子嗎?這些你做到了嗎?
    你有多了解孩子?這個問題,如果換成以前的我來回答,我一定會自信滿滿地回答道「我兒子,我不了解誰了解?」其實孩子想要的並不多,想要真的了解兒子也並不難,只要多給他一點陪伴。周末我帶孩子去放風箏,他很開心,問他為什麼,他說:「我長這麼大,這是媽媽第一次陪我放風箏。」
  • 你真的了解社交恐懼嗎?
    社恐的一大毛病就是內心戲太多,很多時候party還沒有開始,人都還沒有見到,招呼都還沒有打,她就已經會認定人家不喜歡她,會不理她,會冷落她,她會覺得很尷尬。但如果他們經歷了一些尷尬或者是不愉快的情況,讓他們都會覺得是我不好,是我自己不會做人,是我不擅長社交,我以後再也不要受這樣的苦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這樣一種錯誤的歸因方式,也要更加合理理性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成功失敗優點缺點,所以下一次當你的腦海裡出現指責你的聲音,你要嘗試對自己這麼說自己真的公平嗎?
  • 你喜歡在朋友跟前發洩情緒嗎
    難過的時候想哭就哭吧,畢竟這世上真心疼你愛你的也只有那個偉大的自己。有些東西,能不去碰觸的話,還是不要去碰了,喜歡不一定是非要談戀愛的。你為什麼不把微博名字告訴朋友呢?你其實也挺少說什麼見不得人的話,可你就是想囉嗦嘮叨發洩情緒,你說的話大多數沒啥意義,但如果看的朋友多了的話,卻不知道別人會解讀出什麼意思來。你只想有一個地方說話,並且不用小心翼翼不用考慮太多,發你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不用擔心,不會有人覺得弱智,不會有人覺得你是在炫耀,更不會覺得你是在裝逼之類的。好的吧!你只是一個表達欲旺盛的人。
  • 你真的分清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嗎?
    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的種種瑣事,多多少少都會有那麼一點抑鬱情緒。那麼當你聽到「我好像得了抑鬱症」這句話你會怎麼想?是不是覺得這個人真會小題大做,只是不開心就說自己有抑鬱症or這個人是不是他想的太多了?然後來一句「哦,我也抑鬱了」。其實,明明可能只是需要一句安慰就能平息一下他的抑鬱情緒,為什麼要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有抑鬱症?這重要嗎?
  • 曝光|你真的了解小紅象嗎?
    2019年成立至今體量迅速壯大,平臺上線5天日銷售額就突破百萬元,30天用戶數破百萬,假設你成為一名小紅象店主,每周邀請2位會員,一個月就有1600的收入(200X2X4=1600),一年的生活用品輕鬆省4500(1.5萬X30%=4500元)。這些奪目的數據背後你真的了解它嗎?
  • 你知道狗子尷尬的時候會做點什麼嗎?
    就試圖通過動作和表情轉移注意力往往這個時候,就是它的尷尬情緒了狗狗報告之尷尬篇一、狗狗每次幫小主人蓋被子後主人都會表揚它,於是它很熱衷於做這個事。>五、瘋狂刨坑被發現——什麼都沒發生 真的六、腳底打滑沒接到最愛的球球——啥破球我才不稀罕~
  • 你的英語你說了算!
    上了大學之後,小編我慢慢地發現可以說一口流利中國話的外國人真的不少;可不只是只有說相聲的大山這樣少數的老外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不信你在各大視頻網站(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搜索一下,你會發現有很多外國人說的中國話真的很地道。而且最近幾年小編發現有些人說英語比漢語還要難學,所以小編我在想英語到底難不難學?
  • 一個人在食堂吃飯真的不尷尬嗎?
    但有時候我們也會有獨自用餐的時刻,也總避免不了所謂的「孤獨」,你會覺得一個人在食堂吃飯尷尬嗎?你有過一個人吃飯的經歷嗎?今天就來與你聊一聊一個人在食堂吃飯的那些事。她覺得自己最尷尬的事情就是獨自在食堂吃飯被熟悉的人發現。他們往往會帶著難以置信的目光疑惑地問道:「你怎麼一個人在這裡吃飯啊?」
  • 「你說了算」多種說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你說了算」多種說法 2012-11-20 17:00 來源:英語世界 作者:
  • 控制好你的情緒,真的很重要
    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尤為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控制你的情緒,這裡給你幾種好的方法。一旦費蘭西絲了解到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麼,她似乎就變得輕鬆了許多。她說:「我將這些內心的焦慮用語言表達出來,便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糟糕。」找出問題的癥結後,她便不再焦慮,集中精力開始對付它,她開始不斷充實自己,工作上也更加賣力。結果,她不僅消除了內心的焦慮,只由於工作出色被委以重任。
  • 共情,孩子情緒問題解決的開始,你真的意識到了嗎?
    孩子從與我們相處的模式、我們處理自己情緒的模式以及我們和孩子溝通梳理情緒的模式中,學會如何處理他自己的情緒。共情的力量真的有那麼強大嗎?不妨讓我們花點時間想像一下,如果你是生活在一個同理心缺失、沒有共情的家庭裡,生活將會怎樣。你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地方:你的父母期望你從始至終保持積極愉快和平靜的狀態,他們認為傷心或憤怒是失敗的象徵。甚至當你情緒不好時,父母會變得異常焦慮。而你作為一個孩子,覺得父母講的這一切都是正確的,相信壞情緒就是壞孩子的標誌,那麼你也會儘自己所能按照他們的期望去生活。
  • 日本尷尬的「研究生」制度,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今天主要想跟大家聊聊日本尷尬的「研究生」制度。小編也是通過第二種「研究生」的方式進入大學院的,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經驗以及想法,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日本文部科學省關於「研究生」的敘述。
  • 寶寶為什麼不高興、生悶氣,家長你了解孩子的情緒特點嗎?
    是孩子無理嗎?是孩子軟弱嗎?是孩子受了委屈?不是!這是孩子在表達情緒,是孩子情緒活動的一種反應。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情感是我們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主觀感受,是我們內心對外界事物與主觀需要之間關係的一種反映。
  • 你真的了解你的網球拍嗎?
    你真的了解你的網球拍嗎?你知道網球拍的具體構造嗎?準備打網球的你知道如何才能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網球拍,以及後期該怎麼保養嗎?和羽毛球桌球相比,網球拍會更貴一點,所以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並且持久耐用的球拍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 你真的了解情緒嗎?不要讓情緒問題成為孩子未來路上的絆腳石
    抗挫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情緒管理能力。其實,關於情緒,人們想到的往往是開心不開心。但情緒本身及其對人們的影響,要遠超我們的想像。1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大腦現在,腦成像技術的應用,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大腦的活動。
  • 情緒是你訂購的包裹,要善待
    家長課堂中,父母最感興趣的話題,情緒管理一直是高居榜首。或許應該說,最困擾父母的問題就是情緒管理。面對孩子的不聽話,拖拉,哭鬧,叛逆甚至自卑懦弱等等各種挑戰,父母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大吼大叫,怒不可遏。然後,等冷靜下來,又開始後悔自責,覺得自己不是個合格的父母。我想說的是,做合格的父母之前,先做個合格的自己。你對自己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