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家帶你了解,原發情緒和繼發情緒,你有過嗎?

2020-12-20 半糖好物種草

學會給感受打上標籤之外,注意到一種情緒是原發的還是繼發的也很有用。當你體驗到一種自動浮現出來的情緒時,我們稱之為原發情緒。繼發情緒指的是那些作為對原發情緒的回應而體驗到的情緒,也就是對於感受的感受。

當你處在一個讓你感到有危險的環境中時,你會因此而感到害怕。恐懼是原發情緒。繼而,你可能會對這個情緒進行審視,產生某些評判,比如「膽小如鼠的人才會害怕」,於是就導致了繼發情緒的產生:更加恐懼,同時還有羞愧和自我厭惡。也就是說,你本來只是害怕而已,但是之後有了想法:「感到害怕是不對的,真可恥!」結果,你就在最初的害怕上又加了羞恥。也就是下面這個公式:

恐懼+接納=恐懼

恐懼+不接納=恐懼、羞愧、自我厭惡以及更多恐懼

你可曾有過一開始焦慮,後來又為自己感到焦慮而羞愧的體驗?或者因為抑鬱而抑鬱?抑或先是感到悲傷,然後因為感到悲傷而憤怒?當我們去關注一個情緒的時候,尤其要去覺察這個情緒到底是原發的還是繼發的。

有一個方法能助你躲過隨之而來的大量繼發情緒,就是去關注哪個情緒是最先出現的,並且去注意那個情緒給你帶來的思考和感受。通過帶著接納的態度去認可,即承認自己的感受,你就會更少產生繼發情緒。

認可包括把你的情緒正常化,比如思考一下:「我因為沒有得到那個晉升機會而感到悲傷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有這種感受很正常。」但是,這不代表你可以認可自己玻璃心的脆弱行為,或者認可自己魯莽草率的行為。比如,如果你正在改善自己暴怒的脾氣,卻說:「我大吼大叫完全合理,因為我真的很生氣。」

不認可的反應包括評判或者不接納自己的情緒。在本章最開始的例子裡,如果你在雜貨店裡注意到自己感到不開心,可以對自己承認:「今天已經發生了這麼多事,感到不開心再正常不過了。」當然你也有可能會想:「我對這通愚蠢的電話太小題大做了。我太敏感了,真是一驚一乍的可憐蟲。」一旦有了這樣一個不認可的反應,之後會產生怎樣的繼發情緒呢?估計是更多的悲傷和羞愧難當。

在這裡暫停一下,回憶一下自己曾有過強烈情緒體驗,並跟其他人進行討論的情境。這可能會很有幫助。你能回憶起自己在分享之後感覺好多了的情況嗎?對方都說了和做了什麼呢?

你能想起一個在分享自己的情緒之後反而感覺更糟糕的例子嗎?我打賭當你分享情緒體驗之後感覺更好,是因為對方認可了你的感受。當一個朋友用接納的態度聆聽你的情緒體驗,並對你說「誰都會有這種感覺」時,你會感到被認可了。

與之相反,如果你被打斷,或者被告知「你太敏感了,這有啥可難過的」時,就會讓你感到不被認可。當我們自己對自己不認可的時候,也會產生如同我們對他人講述自己的情緒體驗而不被認可時一樣的感覺。

看完之後,原發情緒和繼發情緒你都了解了嗎?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相關焦點

  • 情緒自我檢測你的情緒健康嗎?
    了解自己情緒受傷程度的方法之一是指出,特定的情緒指標,並了解自己與他們的關係,特定的情緒指標,並了解自己與他們的關係個,有至少四個指標,第一個是愛自己的程度。過去經驗裡有多少次你因為少數人的公然否定或忽視,影響你原本安定的自我平衡,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自我關愛離開被霸凌的關係,或者是我們看不起自己,隱約認為自己只值得受到傷害,換個角度,在情感中犯錯後你是否能好好道歉,我們需要多少自負感?
  • 你了解情緒的五個特性嗎?
    當我們反應過度或是痛苦持續很久,可以問下自己,我目前的感受,是否讓我想起以前曾在何時、何處,與誰有過類似的感覺。反之,那些經常發無名之火的人,多半也是曾在哪裡受過打擊或傷害。嘗試著了解他的成長背景,他的恐懼,才會發現:那些不懂去愛的人,也是欠缺被別人愛的人。
  •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嗎?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嗎?是不是覺得多了解自己的心理多一點,其實一點都不難?哈哈,這個問題咱們不急著回答,既然之前已經聊過了記憶,那受到記憶的影響,最先有反應的肯定是我們情緒。就像回憶起童年快樂的事情,嘴角會不自覺微笑;如果想起了悲傷的經歷,可能我們半天也難從憂鬱中回過神來。我們每天都要和情緒打交道,但是我們真的了解自己的情緒嗎?
  •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你被自己的情緒「綁架」過多少次?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你被自己的情緒「綁架」過多少次?而這種情緒困境就如同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控制你。 當壞情緒成為常態,人的狀態也會在壞情緒的催化下,一步步走向下坡路。不僅會令自己的身心遭受重創,還會傷到身邊最親密的人。只有學會掌控情緒,適當對自己進行心理調適,才能避免情緒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那麼,心理調適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 頭痛,也分原發和繼發
    □記者 喜月霞 實習生 王沙沙    1個小時,門診來了7個頭痛患者  5月23日上午,是鄭州人民醫院腦科醫院主任醫師袁學謙的專家門診,記者應邀在一旁聽診。  「大夫,我頭痛得難受。剛才在外面候診時,我實在痛得受不了,看前面排隊的人太多,我就先到急診科拿了點止痛藥,按說明書要求吃了3片。」
  • 情緒不好就會引起脂溢性皮炎你知道嗎?
    情緒不好就會引起脂溢性皮炎你知道嗎?綜合調理,避免記憶力過大。  產生脂溢性皮炎的原因是什麼呢?  1、飲食是過於肥胖和油膩,糖,脂肪,酒精,辛辣和油膩的食物,內分泌機能障礙,消化機能障礙。  2、痤瘡。青少年在青春期易發生的,稍不注意就用形成痤瘡。而痤瘡如果不能及時治癒,或治療不當,可引起脂溢性皮炎。
  • 你有過被情緒困住的經歷嗎?
    如果有過,那你一定要抽5分鐘讀完這篇文章。要想從消極情緒中走出來,一定要了解認知是如何影響情緒,進而影響生活的?情緒ABC理論是這樣解釋的。A是事件發生,比如說錯過航班,工作失誤,考試失敗;B是你對這件事的看法,如果你認為這些事你不能接受,你會很生氣,很自責;C就是你不良的情緒的結果,是由前邊的A和B導致的。你可能暴飲暴食,或對親密的人發洩。
  • 你真的了解你的情緒嗎?
    這都是因為我們對情緒的了解還不夠。從情緒的產生來說,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基本情緒和複合情緒。基本情緒也叫原始情緒,它是人和動物共有的,是在進化中為適應個體的生存演化而來的,每種基本情緒都有不同的適應功能,包括:快樂,痛苦,憤怒和恐懼。
  • 「情緒型進食」的坑你踩過嗎?
    你會因為情緒不好而大吃大喝嗎?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那你也許正在深受「情緒型進食」的困擾。前天總算說是可以了,我當時就感到心花怒放,趕緊和涉及的相關人員分享了這個好消息。然而…昨天打開電腦,突然發現一個信息發來說又出問題了,又要我們重新做一遍。
  • 孩子的情緒健康你清楚嗎?會教育的父母,要怎樣應對孩子鬧情緒?
    最近有一位媽媽諮詢,無意間看到8歲的兒子畫的一幅「爸爸的畫像」,畫裡爸爸是一個張牙舞爪的「怪獸」。誇張、怪異的畫風讓這位媽媽有點擔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她找來兒子耐心地詢問原因,兒子哈哈笑了起來,說因為下午爸爸朝他發火了,他很生氣,就在本子上這樣畫爸爸。
  • 不要讓壞情緒綁架你的心理健康!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驗?熬夜加班時,會煩躁不堪;出了差錯,會傷心自責;一人獨處,會孤獨寂寞…但是您知道嗎?壞情緒不是你對世界的反擊,而是你的心靈生病了!爭吵、煩躁、憤怒…這些常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壞情緒,也許會讓你的壽命大大縮短。精神困擾讓人少活20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表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 心理學:「情緒型進食」的坑你踩過嗎?
    你會因為情緒不好而大吃大喝嗎?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那你也許正在深受「情緒型進食」的困擾。前天總算說是可以了,我當時就感到心花怒放,趕緊和涉及的相關人員分享了這個好消息。然而…昨天打開電腦,突然發現一個信息發來說又出問題了,又要我們重新做一遍。
  • 孩子鬧情緒,你有分清是哪種「情緒」嗎?
    你是否有留意到,孩子一遇到重大事件,比如重要考試、大型比賽等,就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你是否有發現,孩子心裡如果一直放不下某件事,他的便秘情況就會變得嚴重?其實這都是與孩子的情緒有關,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腸胃功能。早在1915年,非常有影響力的生理學家Walter Cannon就指出,動物受到驚嚇時腸胃功能會發生變化。
  • 情緒測試|你是容易被情緒勒索的人嗎
    勒索者 被勒索者情緒勒索,一定要有一個勒索者和一個被勒索者。這場戲,如果只有勒索者,而沒有被勒索者,就無法唱成。也就是說,情緒勒索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遊戲,所以當你被勒索的時候,通常也是你給了對方機會!
  • 對情緒的情緒影響了你的情緒?
    去年4月底,我曾經發了一篇求助文,懇請大家填一份問卷。當時我們有了一些想法和推論,需要通過調查確定是不是具有普遍意義,同時我們承諾有了結果之後會通過直播、科普文章的方式告訴各位。拖了這麼久,先跟當時積極伸出援手的您說聲抱歉。欠大家的,一定會還,只是結果過於瑣碎,有涉及到大量專業名詞,一篇文章無法完全涵蓋,我大概會分3-5篇文章逐步介紹,敬請期待。
  • 情緒健康度評估:你的情緒是否穩定?
    要想用正常的心態和人交往,和別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首先必須保證自己有健康穩定的情緒,如果你總是神經質似的忽喜忽悲,那麼別人就無法適應、也懶得去理你。所以健康穩定的情緒是人際交往中必須培養的交際素質。試做以下測驗題,看看你是否已具備健康穩定的情緒
  • 嗨,你覺察過你的「負面情緒」嗎?
    ----無憂小編----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負面情緒裡包含著非常多重要的信息,打開這個信息,真正的了解自己。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所謂真正的「負面情緒」。每一個情緒都是一種語言,都是帶著信息來與我們溝通的。當我們帶著覺知,而不是無意識去看這些情緒的時候,就會發現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也不存在真正的「負面情緒」。
  • 你的孩子愛發脾氣嗎?控制情緒的小tips,你和孩子get了?
    你的孩子愛發脾氣嗎?一提醒孩子遊戲時間結束了,他就手裡攥著玩具不撒手,還大喊大叫;一讓孩子寫作業,他就衝你生氣抱怨「又要寫作業!作業麼多!我不寫!」具體來說,我們可以讓孩子在心裡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我是否曾經得到過尊重並得到我想要的東西?」如果孩子誠實地回答了這些問題,通常就不會那麼生氣了——「嗯,有時候我是被尊重的,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雖然不是一直都這樣。但有時是!這次好像也一樣!」
  • 十個媽、就有九個後悔結婚?不!情緒和健康都是自己調試的
    老人幫忙帶孩子是心疼、不幫忙帶又是本分,但很少有媽媽可以明白這一點,很多的不平衡都體現在帶孩子的艱辛、生活的抱怨裡,但這些抱怨和情緒上的不平衡又有什麼用呢?無非是自己越來越生氣、生活越來越糟糕罷了。因為帶孩子的早晚不分、時間顛倒,米露和他的丈夫也時而爭執不休,你抱怨不幫忙帶孩子、他抱怨上班太累,你說帶孩子太累了、他說不就是帶個孩子嘛、有什麼累的……當理解不能彼此、沒有了昔日的甜言蜜語時,米露不僅僅要承受一個人帶孩子的艱辛、還要面臨家庭婚姻的變質危機,實際上像米露這樣變質的生活、感情,在一個家庭的運轉裡實在是太平常了
  • 蔡康永親自示範:如何通過寫情緒日記,了解和宣洩自己的情緒?
    情緒日記是蔡康永在情商課當中為大家推薦的一個了解自己情緒的小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且發現深藏在心底的,常常不為我們所知的情感需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和大家分享過了,不知道你有沒有嘗試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