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教你捶拓篆刻邊款

2020-12-19 書畫探索

篆刻邊款的捶拓技法,應源於碑拓技藝,是碑拓技藝派生出的一個分支,是傳拓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篆刻藝術的蓬勃發展,愛好、學習、從事篆刻藝術人數的日益增長,篆刻藝術的展覽、賽事也愈來愈多,印屏設計已成為篆刻家們展示篆刻藝術的重要載體,而邊款拓片則是展示篆刻藝術和印屏設計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全國書法篆刻展」,還是「全國篆刻藝術展」,但凡有篆刻參與的大型展覽,在徵稿函上,均有邊款不得少於兩方(或四方)的要求,可見邊款對於篆刻藝術展示是不可或缺的。

邊款,是篆刻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如國畫和書法的落款一樣,起到對本體的補充完善和詮釋作用,篆刻藝術亦然,印款也是篆刻藝術的延伸。邊款拓片在篆刻展示上,又起到紅黑平衡的調劑作用,以其黑色反襯印蛻的紅色,又以印蛻的紅來襯託邊款的黑色,加之黑色邊款又置於白色宣紙之上,正好是黑白相間,陰陽相對,符合了人們對色彩的基本審美取向。

那麼,邊款捶拓技藝是什麼時間出現的呢?

上世紀初,敦煌莫高窟第十七號藏經洞出土了唐太宗的《溫泉銘》刻石拓本、歐陽詢的《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柳公權的《金剛經》等唐初拓本,從這些拓本的墨色、字口看,唐初的碑拓技法已相當成熟,由此可見碑拓技藝應在隋唐以前便產生了。

唐拓本唐太宗《溫泉銘》

唐拓本歐陽詢《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

而印章背款則是在隋代官署印上最早出現的,直至宋代,官印在背部鑿款已為常態,但在這一時期並未見到捶拓背款的資料。目前所見最早私印邊款是,一九七一年從南京江浦縣悅嶺宋墓中出土的「張同之印-野夫」兩面印,有四面款十六字:「十有二月,十有四日,命之曰同,與予同生」款文,但這也未必就能證明捶拓術已應用到拓邊款上。

宋鑿款

隋鑿款

「張同之印-野夫」兩面印

真正以捶拓術用於篆刻邊款之上,應在文人參與篆刻創作的明清流派印發端時期,這一時期葉蠟石於篆刻上的普遍使用,印側刻款變得及其容易,署款已蔚然成風,再者,印譜的盛行也促使了邊款捶拓術的發展。

文彭《琴罷倚松玩鶴》(附款)

前人於捶拓技法方面,積累總結出了可貴的經驗,如拓碑帖方法主要有「撲拓」與「擦拓」,墨色濃淡有「蟬翼」與「烏金」拓之分。拓器物方法有「穎拓」,也稱「影拓」。這些捶拓方法在所拓主體時,還原了所拓對象的本來面目,較好的表現了所拓對象的精神面貌,在照像術尚未出現的古代,捶拓術為傳播歷史信息,宣揚文化思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

蟬翼拓

烏金拓

而印款的拓制方法,無論是從上紙還是著墨及整個捶拓過程,都是由拓碑術派生而出的,可以說是縮小版的碑拓術,印款捶拓術的推廣普及,為篆刻藝術的發揚光大,為印譜的流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近些年來,因參加篆刻展覽及出印譜的需要,筆者對印章邊款的捶拓技法越來越重視,認為,一方捶拓講究的邊款,不但能夠很好地詮釋印面,同時也能為整個印屏增添光彩,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又參照碑拓以及平時捶拓其他文物的經驗,總結出以下幾種新的邊款捶拓方法。

一、虛實對比法。這種方法也可以說是將「烏金拓」和「蟬翼拓」相結合的拓法。此種拓法可將原本較死板、缺乏墨色變化的款面,拓得更加生動一些。具體拓法是:先把整個款面輕拓一遍,使其成為所謂的「蟬翼拓」,而後把需要留虛的部分用紙遮擋,再把需要留實部分二次重拓,使之成為「烏金拓」即可。

二、留白法。這類款面往往字少而空間過大,如全面上墨拓出,難免通體漆黑一片,顯得僵死而無生氣,而只把有字部分和印石輪廓拓出,其他部分則留出空白,則使款面既有印側的基本形狀,又有款面上的文字,還顯現出空靈之感。

三、重點部位強調法。如造像拓片,佛像部分低於碑石平面深陷其中,而不易捶拓,因此,著墨就淡,與墨色重的文字部分形成濃淡對比,顯得佛像虛化而神秘。受此啟發,邊款上的造像也可如法炮製,先把印面整體輕拓為蟬翼效果,再把佛像部分用紙遮擋,最後把其他部分用重墨拓成烏金效果,使之在同一款面上形成濃淡對比,這樣一帖富於變化突出佛像部分的造像邊款就拓出了。

西魏《荔非廣通合邑子五十人造像碑》

四、一款多拓法。這種拓法適合有一定詩情畫意的薄意作品,特別是晚清林清卿的薄意作品,最宜此拓法。可根據薄意所刻畫面場景內涵,用不同的拓法,或「蟬翼」、或「烏金」,或蟬翼和烏金相結合,以拓出和印面內容相統一的境界來。如圖所示,用同一印章薄意,拓出夜深幽靜、煙霧縹緲、秋風蕭瑟、寒江獨釣等不同境界。也可以將現代內容的款,用此法拓出,如筆者所刻「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一印邊款,可用「烏金」「蟬翼」混拓法,拓出晴天、傍晚、霧霾等效果,增加其場景不同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林清卿薄意作品

夜深幽靜

煙霧縹緲

秋風蕭瑟

寒江獨釣

晴天

傍晚

霧霾

五、擬碑帖剪裱本粘貼法。此種拓法最簡單易行,即把印款常態拓出,分行剪下,按照內容順序,再分段留出一定的空白,粘貼在一起,便形成了和碑帖剪裱本相同效果的拓款,這樣的重新組合,比常態拓出的款會在形式感上略勝一籌。

以上所介紹的是自己根據多年的拓款經驗,總結出了一些不同於常態的拓款方法。當然,欲將邊款拓出最佳藝術效果,充分體現出作者在邊款上的內容表達,創作思想,藝術追求,還需根據不同款式,不同對待,因款制宜,設計出適合於該款的捶拓方案。一方好的款拓會最大限度地起到綠葉作用,彰顯襯託印面所表達之主題,使印蛻和款拓形成高度統一,完美體現出篆刻藝術的誘人魅力。

原載《書法》雜誌2019年第9期

相關焦點

  • 想提高你的篆刻水平,就要學會如何刻篆刻邊款!
    學篆刻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邊款藝術是整個篆刻藝術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邊款藝術的發展是一個很必要的一個發展過程,它與石質印材的發現、應用有極其重要的關係。大約在隋唐宋元時期,官印邊款之所以文字簡短,可能因為所用質地堅硬的金、玉等印材有關,與當時印章仍以實有關。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邊款藝術幾乎是與流派印章的興起步的。在明代的文彭、何震在這一領域內是傑出的拓貴了鄧石如、丁敬之後,歷代篆刻家在邊款創作中以用刀風格及種類的變化而各顯神通。
  • 邊款拓印篆刻講堂三十六
    篆刻講堂三十六邊款拓印邊款刻完,將款字拓印出來,與紅色印章同排於印譜中,呈現出紅印墨款,兩相輝映,使觀者細細品賞,得到美的享受。如果拓印不佳,反而會破壞印面的完整,所以對邊款的拓印,大家應該多多練習,已達到精美的程度。與印章的鈐印不同,拓印的工序相對複雜一些,練習之時大家要更加小心在意。
  • 學習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邊款法
    一些同學會提問題:老師,你講講邊款的刻法吧;網上甚至還流行《一張圖看懂篆刻邊款刀法》這樣的圖片;但我們相信,如果對邊款做深入的了解並做了初級的練習之後,大家就不會有「短時間學會邊款」這樣的想法了,因為邊款實在是個龐大的學習內容。
  • 篆刻入門:篆刻的邊款應當如何定位
    這是這套課程的第11課,主要講篆刻署邊款的相關問題。雖然早期的戰國古璽、秦漢印之上無邊款出現,但隨著篆刻藝術的蓬勃發展(邊款的歷史,請看我們篆刻史部分的文章,不在本系列課程之內),在一方印刻好的印上署上邊款,已經成為篆刻創作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一方印刻完了,沒有邊款就不算是完整的作品。
  • 篆刻名家邊款欣賞,高清原石66枚!
    刻邊款,篆、隸、草體多用雙刀。行楷多用單刀,即一刀一筆。鐫刻邊款,可按筆順刻。明人文彭所刻邊款,沿用了刻碑帖的方法,即先將字寫在印章上面,然後用雙入正刀刻出,字體線條流暢,但缺乏蒼古之氣,今人運用很少。黃易沿習丁敬用單入切刀法刻邊款。
  • 篆刻入門之—必不可少的邊款練習
    作為篆刻的最後一道工序,刻邊款的練習對初學者來講尤為重要,但通常都被初學者們忽略了。他們認定篆刻印底是學習的要點,篆刻邊款比較輕鬆,殊不知篆刻邊款也是大有學問在的。今天小牧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通常的邊款類型。
  • 篆刻入門心得:三分鐘教你看懂邊款!
    文人篆刻印章興起於明代,那時文人們紛紛親自動手開始刻章。先前小牧有跟大家講過印章如何臨募、如何學習漢印等,今天小牧就跟大家講一下邊款這方面的知識。邊款說白了就是刻在石料側面的款識,那在這小小的印面裡藏著什麼樣的學問呢?
  • 篆刻傳拓技藝展示體驗活動舉行
    12月4日上午, 「禮敬中國文字 傳承中華文明」——篆刻傳拓技藝展示體驗活動在山東美術館舉行。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特邀多位傳拓技藝專家,在山東美術館一樓大廳現場展示篆刻傳拓技藝,並將拓片贈送給前來觀展的市民。
  • 學篆刻,新手如何刻印章,篆刻具體步驟,刻印如何快速上手
    如何能將印章鈐拓出印的神韻,篆刻小站鈐印心得體會,剛刻好的印面上還有石屑,要用牙刷輕輕洗淨。刻邊款所謂邊款,一般泛指刻於印側或印背的文字、題記,篆刻名家邊款欣賞,初學者鐫刻邊款,最好使行楷小字。先將印章要刻的一面用墨塗一遍,這樣能看清用刀的效果。
  • 篆刻印章的邊款
    關注我們,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愛上寫字 篆刻興起於先秦,盛於漢,衰於晉,敗於唐、宋,復興於明,中興於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今天給大家帶來南京市博物館藏印中的名人印章。
  • 篆刻邊款技法大全
    篆刻課堂以下是正文:一、邊款的內容:3、同治之後有大師趙之謙卓犖之才,把邊款藝術推上了巔峰,創造了以陽文作邊款,並配以漢畫像,北魏造像等形式。他的楷書邊款,早年與浙派相近,大概在三十歲左右開始在書法上追宗北魏龍門的碑刻之風,所以邊款的筆勢結字也形成了自文、何以來嶄新的形體。
  • 篆刻教學(適合初學者)
    下面再介紹如何鈐印及拓邊款,這也是使用印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三步:鈐印剛刻好的印面上還有石屑,要用牙刷輕輕洗淨。 第四步:刻邊款及拓邊款刻邊款如刻一面邊款,應當是刻在印面的右邊,蓋印時其款就在左邊,這樣只要根據邊款方向也可以避免印章位置蓋顛倒。具體的刻法是:用刀角切刻下去,「點」以刀上鋒側勢切刻,「橫」以刀鋒由右向左下行刀,下刀時略重,「豎」下刀時略重,「轉折」一般單刀刻,轉折處分兩刀完成,有時看起來像一刀。懂得單刀楷書邊款刀法後,多臨多練即可掌握。
  • 篆刻入門心得:如何製作篆刻印屏,教你簡單又實用的方法
    相信喜歡篆刻的書友們都知道,印屏是我們在篆刻作品展覽的一種重要形式,所以製作印屏已經成為我們篆刻愛好者參展時不可忽視的環節。當然,一副製作精美的印屏不僅僅是對觀賞者的尊重和負責,同樣也是我們篆刻作者的創作水平和創作的態度體現。
  • 篆刻步驟?刻印如何快速上手?
    剛刻好的印面上還有石屑,要用牙刷輕輕洗淨。刻邊款所謂邊款,一般泛指刻於印側或印背的文字、題記。先將印章要刻的一面用墨塗一遍,這樣能看清用刀的效果。如刻一面邊款,應當是刻在印面的右邊,蓋印時其款就在左邊,這樣只要根據邊款方向也可以避免印章位置蓋顛倒。
  • 篆刻課堂●刻印章的步驟
    從今天起,中國書法報小編將陸續編撰整理一系列關於中國篆刻文化、技法方面的內容,選題篇目相當宏大,是系統地了解、學習篆刻的好機會。今天重點是教新手如何很快的上手刻印。如果您是篆刻高手,可以轉發給新人學習,如果您也是新手,那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篆刻具體步驟?刻印如何快速上手?
    剛刻好的印面上還有石屑,要用牙刷輕輕洗淨。刻邊款所謂邊款,一般泛指刻於印側或印背的文字、題記。先將印章要刻的一面用墨塗一遍,這樣能看清用刀的效果。如刻一面邊款,應當是刻在印面的右邊,蓋印時其款就在左邊,這樣只要根據邊款方向也可以避免印章位置蓋顛倒。
  • 五一篆刻班,金石印坊帶您正確打開篆刻之門
    篆刻與書法是什麼關係。印章與篆刻是什麼關係。臨摹與創作是什麼關係。邊款與印文是什麼關係。刻刀與石頭是什麼關係。如何刻邊款、拓邊款。山人老師精彩語錄摘選(語出16期篆刻培訓班期間)絕大多數初學者是在刻字,而不是篆刻。篆刻,篆佔七分,刻只佔三分。
  • 捶拓紙影 流芳傳教 | 樂清傳拓學社成立
    近日,由樂清傳拓學社主辦的捶拓紙影·流芳傳教傳拓技藝邀請展在樂成街道北大街崇禎巷3號開展,引來不少市民觀展。前不久,樂清傳拓學社成立,由陳旭宇發起,現有10多名社團,平均年齡40多歲。他們喜歡拓印,還將定期開展公益課堂,希望這門技藝折射出更加璀璨的傳統文化。
  • 中國文化常識趣聞:書畫藝術之篆刻和拓本!
    在篆刻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幾個重要的時期:一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月,這一時期的篆刻藝術的第一個高峰期,後世稱之為「古代篆刻藝術時期」,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金、牙、角等;二是唐、宋、元時期,在這一時期,篆刻處於藝術發展的衰微時期,主要是由於楷書的廣泛應用,它取代了篆書成為官方字體,直到元末才出現了轉機。明代是篆刻藝術的復興時期。
  • 篆刻、版畫、溼拓畫……這個中學給學生們辦了個作品展
    本次展覽是學校藝術教學工作、學生藝術創作成果的一次集中交流與展示,也是學校「青印·篆刻」、「創刻」版畫、「水光瀲灩」等創意課程的匯報展出。展出的近百幅作品涉及版畫、硬筆書法、溼拓畫、扎染、篆刻及工藝創作等眾多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