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
——《窗邊的小豆豆》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撥亂了教育的神經,延遲開學的同時,直播網課成為了常態。學生在「興奮」的同時,家長們卻不堪其擾,盼望著神獸們早點開學該有多好!
上學——歷來都是中國學生最討厭的事情,是為「厭學」。人們不禁要問:有沒有一所學校,能讓學生在放學之後依舊不願意回家,而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著早一點到學校去?
巴學園便是。
v 1.唯一突破1000萬冊的教育書籍
「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學校,是真實存在的一所學校。1937年,小林宗作校長創辦了巴學園,故事的主人公小豆豆(本書作者黑柳徹子)就曾在此讀書。
許多年後,作家身份的黑柳徹子將自己在巴學園上學時的一段真實故事創作成了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
書籍一經出版,便在全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窗邊的小豆豆》引進中國後,連續72 個月登上全國暢銷排行榜,銷量已經超過 900 萬冊。2020年4月,該書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在巴學園,人們驚嘆於教師蹲下來和學生一樣高的時候,學生被平等的對待;驚嘆於每個學生都是自由的天使,學生被獨立的對待;驚嘆於每個孩子都是「聽話」乖寶寶,學生被溫柔的對待。
人們驚嘆,教育竟如此純粹!
v 2.一次感動全世界的入學面試
小林宗作校長與小豆豆初次見面的情形被視為經典。
在遇到小林校長之前,小豆豆是一個被勒令退學生,身上有一串讓老師談之色變的標籤:調皮搗蛋、缺少紀律、屢教不改乃至帶壞風氣,在來巴樂園面試的路上,小豆豆竟然想長大以後做一個電車售票員。
巴學園門口的兩棵活樹充當起了校門,校名的牌子歪歪扭扭地掛在其中的一棵樹上,就連教室都只是六輛破敗不堪的電車,很難想像這是一所正規的學校......小豆豆在見過校門和電車教室後,驚呼「我非常喜歡這個學校」。
小林校長的入校面試很特別,不是刻板的一問一答,而是留下豆豆一個人,傾聽小小的她自由講述自己的樂趣與煩惱,聽了整整四個小時。
「……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親的人。因為小豆豆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人用這麼長的時間來聽自己講話。而且在這麼長時間裡連一個呵欠也沒打,絲毫也沒有厭倦的表示。」
在小豆豆終於無話可講的時候,小林校長用溫暖的大手摸摸小豆豆的頭,說:「從今天起,你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了。」小豆豆非常高興,因為從出生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認真地聽她說這麼長時間的話。小林校長讓小豆豆徹底釋放了自己的好奇。她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歡的人。
v 3.最好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小林校長總是小心翼翼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讓孩子產生我比別人差的自卑感。
所以在《尾巴》這一節故事裡,當校長發現女老師隨意地問高橋君有沒有尾巴時才會那麼生氣。
小林校長為了讓像高橋君、泰明這樣身體有缺陷的孩子能夠去掉自卑心理,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讓大家都不穿泳衣到池子裡遊泳,就是為了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當大家都光著身子一起玩耍的時候,這些孩子對自己身體的羞恥感就在不知不覺中消除了,這樣就不會使他們懷有自己比不上別人的劣等意識。
再比如開運動會的時候,小林校長特意為天生矮小的高橋君設計了適合他的比賽項目,讓他可以取得好成績。
小林校長說:「你們大家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事情,大家都是一樣的。」
德國著名的教育家雅斯貝爾斯的一句話概括:「最好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v 4.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
小林先生始終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相信學生鼓勵學生,他不停地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一直對身材矮小的高橋君說「你絕對能做到」。
這樣無論是小豆豆還是高橋君都能健康地成長,長大後擔任「使人際關係和諧」的工作的高橋君「的確沒有因為身體上的缺陷,而懷有自卑的心理」。
從《後記》中可以知道巴學園的其他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不管遇到怎樣的狀況,不管擔任怎樣的職務,都能滿懷自信地有責任地應對。先生是成功的。
v 5.下一次,我們辦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呢
戰爭期間,巴學園的電車教室被炸彈炸中,美麗的巴學園付之一炬。
小林校長站在大路上,和平時一樣,穿著走形的西裝,一邊看著火焰舞動,一邊對站在身邊的兒子說:
「下一次,我們辦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呢?」
這一刻,小豆豆正躺在擁擠的疏散列車上。望著黑乎乎的窗外,她回憶著分別時先生說過的話:「還會再見面的。」
遺憾的是,直到小林宗作先生去世,他的重新創辦學校都沒有實現,世間再也沒有了一所叫巴學園的學校。
v 6.如果巴樂園發生在我們這裡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我時常在想,如果巴樂園發生在我們這裡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媽媽我長大以後想當檢票員,這樣就可以收集所有人的車票了!」
氣急敗壞的媽媽大聲的訓斥:「不好好讀書,你以後就真的只能當檢票員了,你看看這些檢票的、掃地的、理髮的,都是小時候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只能做這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是啊,做一個公交車售票員?這絕非「後浪」所為。
......
面試的時候,校長並不會親自出馬,而招生主任一定是要先面試家長的,家長這關是必須要過的。
無論是出於學校教育的無力,必須讓「合格」的家長參與進來,還是僅僅出於學校和家庭必須門當戶對,家長在當今的學校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時候,你甚至已經分不清,究竟受教育的是孩子,還是家長?
廢舊的電車教室早就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被信息化、混凝土包裹的現代化教室,學生們一手一個平板,老師通過講臺上的電子白板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