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從小至高中),我家住在村裡的西南角,南面隔著一戶人家就是生產隊的場院,打麥子、養牲口都在這裡,場院外面就是莊稼地。場院在人們眼裡,是個很神聖的地方,因為每到收穫季節,這裡熱鬧非凡,熙攘聲中夾雜著豐收的年景喜悅,異常光彩照人;生產隊偶爾開個社員大會,最佳地點也選在這裡;還有,秋收以後,生產隊看看小金庫裡還有點積蓄,便會請來一個說大鼓書的瞎漢說書,場院裡便會爆發出異常的喧鬧。
秋季的一天,村裡一位趙大叔(模樣頗像水滸裡的魯智深)因為特怕熱,晚飯後拿把馬扎子,獨自坐在場院裡乘涼,忽然,看到一個婆娘挎著一個籃子向場院走來,因為天色已晚,直到走近了才看清原來是林紅大嬸子。
「這麼晚來幹啥?」趙大叔問。
「供養供養!」林紅大嬸說。
「供誰?」
「狐仙唄,」林紅大嬸很神秘、又很莊重地叮囑道,「哎,別出去說……」
趙大叔笑了笑,低頭抽他的煙。
林紅大嬸望南走了走,便放下籃子,將裡面盛的菜饌等貢品擺在場地上,念叨了一番,燒了點紙錢,便磕起頭來。
她磕完頭收拾起東西,便往回走。走到趙大叔身邊時,
趙問:「啥時見過狐仙?」
「我覺察的,很靈的……」
「還不如把好東西給我吃……」趙大叔打諢說。
「不跟你說了,沒正經的……這樣會惹怒狐仙的。」林紅大嬸說完便匆匆往家走去。
趙大叔望望她的背影,剛要再說點什麼,忽覺頭皮一陣發麻,接著緊得難受,張皇四顧之下,忽然看到不遠處有個狐仙蹲在地上,向著他直打量。趙大叔慌了,靈機一動,趕緊趴在地上磕響頭,嘴裡不住地賠「不是」:「我說錯了,我多嘴,該死,該死……」說了幾句後,一抬頭,狐仙不見了。這老趙出言不遜惹怒狐仙,幸好機智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