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外資保險安達集團(簡稱CHUBB)「入主」華泰保險集團正在推進,過程中還涉及到其在華業務的整合。
23日晚媒體消息稱,安達集團全資持股的位於上海的安達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安達中國)擬註銷,或與華泰保險集團合二為一。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安達中國確有併入華泰的計劃。相關原因主要是,為了滿足「同一家公司不能成為兩家保險公司的控制類股東」的監管規定。目前,CHUBB在中國已經100%持股安達中國,對華泰保險集團持股也已增至46.2%,是兩家保險公司的控制類股東,必須調整。
其選擇的調整方式是,把安達中國和華泰保險集團合併,準確地說,是把安達中國併入華泰財險。據記者了解,安達中國與華泰財險近日已共同召開渠道客戶答謝會,半正式地向客戶傳遞了兩家公司會合併的信息。
安達中國、華泰財險將合併
目前,外資保險安達集團CHUBB在中國有兩大保險布局,一是100%持股的安達中國,二是持股46.2%的華泰保險集團。
對兩家保險主體持股超過1/3,這已不符合相關監管要求——2018年發布實施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規定,對保險公司持股1/3以上的都為保險公司的控制類股東,同一家公司不能成為兩家保險公司的控制類股東。因而,安達集團必須調整在華布局,以符合監管要求。
要滿足監管要求、只「控制」1家保險主體,安達集團可以合併旗下2家保險公司,也可以出售其中1家。安達集團選擇了前者,即把安達中國與華泰保險集團合併。準確地說,是把安達中國併入華泰保險集團旗下財險板塊的華泰財險。
另據記者了解,12月22日晚,華泰財險與安達中國在上海一起召開了渠道的客戶答謝會。據參會企業人士稱,這相當於雙方半正式地跟客戶說明了以後兩家公司會合併的信息。
據業內人士分析,安達中國與華泰財險作為兩家財險公司,業務也有互補性和協同性。
安達中國的業務比較特殊,沒有車險,都是工程險、責任險、家財險、意外險等,合併到華泰財險,可以與華泰財險有一些業務上的互補,也可以發揮出業務協同效應。
回顧安達中國的發展,1994年,安達設立了在中國的第一個代表處。2000年,安達在中國設立上海分公司,後經原保監會批准改建為全資子公司。目前,安達中國註冊資本金7.551億元,在上海、北京、廣東和江蘇省設有分支機構。
與諸多外資財險公司的路徑類似,安達中國主要發揮外資股東優勢開展業務,規模保費和經營範圍有限。2019年年報顯示,安達中國年保費收入10.07億元,淨利潤1919萬元,累計虧損2.82億元。
安達集團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財產及責任保險公司之一。安達中國也主要深耕責任險、工程險等非車險業務方面,未涉足車險領域。
數據顯示,2019年安達保險保費收入貢獻前五大險種分別是責任保險、企業財產保險、貨運保險、意外及健康保險以及信用保險。其中,責任保險和企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51億元和1.46億元,在保費收入中的佔比達到35.06%和14.5%。
有保險業人士分析,安達中國併入華泰保險可能也是變相提高安達集團在華泰集團股權份額的一種方式,目前比較關鍵的細節是如何估值。
安達中國2019年的淨資產為5億元,每股淨資產僅為0.66元。不過,保險公司股權交易中的估值取決於多種因素,如果安達謀求絕對控股權,則必然付出相應的控制權溢價。
安達集團正推進控股華泰保險集團
安達中國與華泰保險集團擬整合,背景正是安達集團對華泰保險集團持股不斷提高,超過了1/3的關鍵持股線。安達集團對華泰保險集團持股不斷提升,與安達集團推進控股華泰保險集團有關。
安達集團與華泰保險的淵源已久。華泰保險集團由1996年成立的華泰財險改制而來,早在2002年,借著中國入世的春風,安達系就已入股華泰保險。2002年7月,3家安達集團公司受讓部分股東股權成為華泰保險股東,當時合計持股達到22.13%,成為彼時華泰第一大股東。此後,持股比例多年維持相對穩定。
2018年以來我國金融加速對外開放以來,安達集團對華泰保險集團持股提升取得突破。2019年3月,安達集團4家公司對華泰保險集團的合計持股提升至26.2%,突破了25%的關鍵股權比例,使得華泰保險集團性質從「中資」變為「中外合資」。
2019年11月,安達集團又宣布獲批對華泰保險持股增至30.9%。此後,安達集團跟華泰保險集團二股東「君正系」籤訂協議,擬分兩步收購對方所有持股,依次收購15.31%、7.05%股權。今年6月,第一步收購已獲批,安達集團對華泰保險集團持股比例達到46.2%。
下一步7.05%的股權收購交易是否獲批,安達集團對華泰保險集團持股能否達到53%,還待定。
不過,保險業人士認為,不管安達集團控股華泰保險集團的這一步是否獲批、何時獲批,安達集團都要調整業務布局,改變目前是兩大險企「控制類股東」的局面,以滿足監管要求。因此,上述調整是必答題,而非選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