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鄒璐徽
距離成為國內首家外資絕對控股的大型全牌照保險集團,華泰保險只差臨門一腳。
6月23日,君正集團(601216.SH)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華泰保險集團通知,銀保監會已同意其將所持華泰保險約15.31%股份以73.87億轉讓給安達天平再保險。
轉讓完成後,君正系公司持有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比例由22.36%降至7.05%,安達系公司合計持有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比例達從從30.9%到46.2%。
據君正集團去年11月公告顯示,此次轉讓獲批之後,其將進一步轉讓最後的7.05%股份,屆時曾為二股東的「君正系」將完成股份的出清,「安達系」持股將超過53%,取得絕對控股權。
但最後一步的股權轉讓並非想像中容易,其受到了中小股東的阻攔,儘管如此,安達的107億已經迫不及待躺在了君正集團的帳單上。
「安達系」增持之路
華泰集團是一家集財險、壽險、資管、基金牌照一體的綜合性金融保險集團,註冊資本金為40.22億元,總部設在北京。
外資股東「安達系」入股華泰保險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近兩年來,由於監管政策對於外資限制的逐漸放寬,「安達系」多次增持,逐漸形成「安達系」、內蒙首富杜江濤旗下的「君正系」和楚商艾路明旗下「當代系」的三足鼎立局面。
2019年底,監管政策進一步放開。銀保監會於當年11月宣布將合資人身險公司的外資股東比例放寬至51%;12月6日,銀保監會宣布自2020年元旦,正式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外資比例限制,為中外合資保險企業加速布局提供了更大的推動力。
在這一背景下,曾依照規定達到20%外資控股上限的「安達系」繼續強勢增持。去年3月,安達百慕達的獲批增持6.18%股權,使得安達系持股提升至26%以上,由於超過25%的中外合資劃分線, 華泰保險集團成為我國第一家合資保險控股集團。
8個月後,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等8家小股東出清股權,安達系增持10.93%的股權,持股比例上升至30.93%。
同年11月,二股東君正系宣布「出清計劃」,謀求部分華泰股份的公開出售,在未徵集到合適的意向購買人之後,君正集團找到了安達系公司安達天平再保險作為新的轉讓人,按照交易協議將分兩步出清:君正先以73.87億元向安達轉讓15.3068%股權,若上述轉讓獲得銀保監會批准,君正再繼續以34.02億元轉讓剩餘的7.05%股權。
君正集團公告
如今,第一步股權轉讓已獲監管批准,安達入主華泰,僅剩最後7.05%的股權轉讓。
臨門一腳曾受阻
雖然第二步股權轉讓被視作華泰保險外資「入主」的關鍵時刻,但並不順利,在其獲銀保監會批准之前,此筆交易就兩次受阻。
根據華泰保險公司章程,單一股東控制股份超過50%的需要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且超過五分之四表決權的特別決議通過。
而在今年2月29日,華泰保險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中,《關於君正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向安達天平出售華泰保險股份的議案》遭佔股21.4336%的9家股東否決,否決率高達99.2343%。
為進一步控制華泰保險掃清障礙,據財聯社報導,安達保險在今年3月再次召開股東大會,發起章程修改動議,希望刪除全體股東對公司控股權變更的審議權利。但公司章程修改需三分之二股東投票通過,然而當場有36%反對票,章程修改仍然未能成行。
據每日經濟新聞當時報導,股東方人士投反對票的意見主要出於稱「對安達系在股份尚未交割情況下就強勢幹預華泰治理的不滿」。
另有聲音認為,最大的顧慮還是華泰財險與安達財險的同業競爭關係。安達是全球最大的財險集團,此前在國內已經擁有經營財險業務的全資公司,假設安達入主華泰保險,安達方面未來將如何平衡,以避免子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
交易出現轉機?
不過,雖然遭到中小股東否決,但界面新聞查閱君正集團以及安達保險的最新數據後發現,兩步股權轉讓的全部價款已經到位。
據君正集團4月30日披露的2020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已經收到安達保險支付的轉讓華泰保險股權履約保證金107.74億元。此外,安達保險今年一季報也顯示,2020年1月,其已就收購華泰保險22.4%股權支付了15.5億美元價款,交易預計將在2021年底最終完成。
君正集團一季度報告
此外,在傳出中小股東否決章程修改後,界面新聞發現,銀保監會於今年4月披露了一紙核准華泰公司章程修改的公文。
雖然修改細節暫未披露,但結合款項到帳來看,這是否意味著,安達保險在剩下7.05%股權的轉讓上已解決內部章程上的程序問題?
2019年財報顯示,華泰保險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57.25億元,其中保險業務收入142.98億元,投資收益21.50億元;全年實現淨利潤14.04億元,同比增長168%,在此之前,華泰保險淨利曾連續4年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