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相比較於「高中語文」來說,的確要簡單許多。一般來講,初中語文的成績保持在110—120分左右算是正常水平。一旦低於這個分數標準,那麼就說明學生的語文水平相對較低;到了高中以後,語文成績可能就會稱「斷崖式」下降,將會嚴重拖其他學科的「後腿」!
一、問題分析:
剛才已經說過,初中語文比高中語文要簡單許多,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只能考得七八十分,說明語文學習方面的確存在較大問題。由於沒有更多的問題描述,我只能根據自己平時的經驗來判斷該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問題,僅做參考:
1.卷面成績所反映的問題:
初中語文成績總是在七八十分說明作文成績基本是穩定的,如果作文總分是40分,學生可能在24—30分左右;如果作文總分55分,學生可能在30—36分之間。作文比不其他題型,如果這一次發揮不好,下次有可能把分掙回來。
由此可推算,學生的選擇題和問答題丟分比較多。如果沒有讀懂課文或沒找到方法,那麼選擇題和問答題不可能有所謂「超常規發揮」,那基本上都是「實力」的體現!
2.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導致學習效率不高的原因,包括學習興趣不夠,學習動力不足,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閱讀積累不夠,拿到試卷後不能讀懂文章,答題沒有方法等等。
總的來說,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為三個:興趣、態度、方法。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雖然每次考試都不及格,但是也有七八十分,說明學生在「態度」上並不完全是「放棄」的態度,主要問題可能在「興趣」和「方法」兩個方面。
二、相關建議:
我曾教過多個學生,初中時語文能考120分以上,到了高中,甚至都考不及格,常常維持在八十幾分。按這個參照來看,初中語文考七八十分,到了高中可能只能考到五六十分了。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長期如此,學生語文成績差對語文學習也就沒有什麼興趣了,沒有興趣就不會認真語文,於是陷入了「惡性循環」。學生最終會放棄語文學科,因為他總是在語文學科上遭受到嚴重打擊,學生的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並不想大人們所想像的那麼高。
那麼,面對這樣的學生和這樣的情況,到底該怎麼去改變呢?在這裡,我有幾個建議提供參考:
1.首先要求學生上課一定要記好筆記(端正好學習態度)。
很多學生因為自己語文課聽得懂,所以就不做筆記,這是不對的。你看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一定有一本甚至多本內容非常詳細、書寫非常工整的筆記本。
語文學科的筆記種類很多,包括:
①老師講課過程中提到的名人名言,以及對名人名言的解釋;
②詩詞名句,作者出處和含義;
③重點、難點、考點等內容的勾畫及備註;
④答題的方法、步驟。
這些內容上課都無比將它們記錄下來,最好買一個專業的課堂筆記本來記。
記好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學生思想開小差,注意力分散,甚至打瞌睡;另一方面是為了積累知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所記錄的知識內容記下來之後,學生要經常去複習、消化、鞏固。
2.購買課外語文閱讀資料,讓學生練習寫作「文本解讀」(培養興趣、訓練方法)。
語文學科的學習基本上可以用兩個詞語來概括:「閱讀」和「寫作」。而在這兩者之中,「閱讀」又是基礎,「寫作」是以「閱讀」為基礎的語言、思維的運用。因此,語文成績不好,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學生「閱讀能力較差」這個原因。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除開首先端正學習態度外,還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練習寫作「文本解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學生拿到一篇課文,完成文章四個部分的解讀和歸納:
①解讀題目(含義,文體類別);
②寫作對象歸納(文章有時是一個寫作對象,有時是幾個寫作對象)
③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後寫什麼);
④歸納作者的寫作目的(作者寫作這篇文章是為了表現什麼?)。
通過對「文本解讀」的長期訓練,學生不但能夠讀懂文章,而且能夠提升語文探討的興趣,快速的集中注意力。讀懂了文章,後面的做題就相對容易多了。
3.家長進行合理的要求和引導(避免「急於求成」心態)。
如果家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先帶著學生一起完成這些基本要求,包括一起到書店購買書籍和材料,一起閱讀文章,一起探討其中的問題。切忌「用監督、命令的心態去要求學生」,那樣會適得其反。
如果家長文化水平較低,無法和學生一起閱讀文章和探討文章中的問題,那麼至少可以陪學生一起到書店去購買書籍和材料吧,這樣至少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多用語言或眼神去鼓勵學生,面對孩子遇到的問題要理解,不能用「這麼簡單就完成不了」的口吻責怪學生。
最後,家長在對學生的要求和幫助過程中,儘量避免「急於求成」這種心態。語文學習是長期學習和積累的過程,絕不是三天兩頭可以提升的,也不是一個兩個「錦囊妙計」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少的心理阻礙和方法阻礙,這些問題家長都要有所「預見」,都要儘可能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不要明顯地給學生太大壓力,進行適當的要求和引導,相信學生,這樣學生的成績才會一步步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能將「成績焦慮情緒」表現在孩子面前,那樣會傳染給孩子的。
結束語:
提升語文有很多方法,本文只是提供了其中幾種。但是無論什麼建議,「閱讀和積累」一定是語文學習的奠基石。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本文重點推薦了「文本解讀」的訓練方法,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