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福祉』「介護」的涵義與「介護」服務

2021-02-07 養生大世界

文/唐漣 曾任日本相愛大學  城西國際大學國際人文學部教授

現任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中日福祉比較研究所教授

2018年10月,筆者應海南科學養生協會會長李永春先生及綠島養生科學研究院潘曉軍先生之邀,為在海南創辦國際福祉教育學院制定了總體方案與教學大綱。當年,試圖借海南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打造康養旅居聖地之機,謀求走國際化辦學之路,實行中日聯合辦學,培養符合國際標準的介護人才。目前,該項目雖仍在籌劃之中,不過,我相信乘自由貿易港建設之東風,將來若能在海南創辦成功,必將引領我國介護福祉教育發展,為國內外輸送大批優秀的介護福祉人才。

介護,中文稱作 「護理」或 「照護」。在我國養老事業中,介護問題,尤其是介護人才的培養問題已上升為主要矛盾。目前,日本缺少介護人才37萬,而我國則高達3000萬以上。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介護人才的短缺問題會更加日益凸顯。研究介護問題,首先要搞明白什麼人需要介護?即介護的對象是誰?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需要介護的老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症候群晚期、腦卒中致偏癱與認知症的老人比例最高。

糖尿病症候群晚期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昏睡、心衰、心肌梗塞、腦梗塞與腦出血、糖尿病足、眼部疾病、腎功能不全等;腦卒中致偏癱主要是無法行走、老人長期臥床;認知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則主要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由於病症不同,介護技術亦有所差異。介護人才的培養必須以醫學知識為基礎,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方能擔當及適應介護工作。而介護工作的首要問題是要正確理解「介護」的涵義。

首先, 「介護」一詞是日語的漢字詞彙。隨著我國養老事業的興起,中日兩國在該領域的交流不斷深入,「介護」一詞作為專業名詞,如同 「經濟」「社會」「哲學」等近代由日本傳入的「日式漢字詞彙」一樣,已經移植於我國。


目前,或者直接使用該詞,或者將該詞翻譯為「護理」「照護」,在我國養老業界已開始廣泛使用。不過,「介護」一詞的原意與中文的「護理」「照顧」有著微妙的區別,而正確理解 「介護」的涵義,對於我國養老領域的從業人員有著重要的意義。

「介護」一詞的「介」字,在中文裡屬於象形文字,甲骨文為「」,是指事字,在「人」的四周加四點指事符號,表示裹在身上的護革,即聯在一起的鎧甲片。早在我國第一部詩歌集《詩經》裡便有:「駟介旁旁」「舍爾介狄」等用例。《說文解字》將該字解釋為 「介,畫也。從八,從人。人各有介。」意思為:介字屬於畫(象形),由八字與人字組成,是會義文字,表示人各有其界限。不過, 「介 」作為動詞,它的意思為「居中」「位於」兩者中間,起到聯繫、連接的作用「,含有「媒介」「中介」「介入」「介和(調解,說合)」之意。其用例有「士無介不見,女無媒不嫁。」


除此之外,「介」字還有「 幫助」「佐助」「憑藉」「依靠」等含義,如「介爾景福」「介人之寵,非勇也」「凡所介貳,皆有卓絕之稱」等,皆屬於其用例。再看「護」字,其繁體字為「謹」,是形聲字,意思為:保衛、保護、愛護、袒護、救助等。


日本人熟知兩字的含義,故將這兩個漢字合在一起,組成了「介護」一詞。其意思為:通過媒介、介入、介和來達到幫助、佐助、救助之目的。日本人認為:「介護」的「介」字,就是「媒介」的「介」,所謂「介護」就是「將自己媒介化的一種技術。需要介護的不只是老人,我們需要將眾多的人作為媒介才得以維繫生活,在相互依存的關係網之中才能得以生存。」

從這種意義上來講,介護是人與生俱來或不可缺的行為,所有的社會成員皆須依靠媒介來經營自己的生活,人們皆生活在相互依存的關係網之中。所謂「生活自立」是需要條件的,它受到年齡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尤其是當老年人失去青春活力的時候更需要依賴並置身於相互依存的關係網之中,通過介護者來保障老後的安康生活。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將自己很好地媒介化,才能使他人變為自己的「媒介」。從這個意義上講,「介護」的優劣與介護水平的高低,既取決於介護者,更取決於受介護者本人。


介護的關鍵在於一個「介」字,惟有通過「介」才能將「彼」與「己」,主觀與客觀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將此概念運用於養老福祉上,其涵義根據日本出版的《完全圖解·新介護》一書的解釋,可整理歸結為以下幾點:

介護就是為老人營造生活,生活的主體是老人,以媒介(介護者)為手段或契機,激發老人的潛能與生存機能,使老人由患者變為正常的生活者;為老人尋找生活樂趣,幫助老人從事其想做之事,使老人再度成為生活的主人公。這就是介護所追求的總體目標。

介護就是為老人重新建立相互依存的生活關係網,通過開展結伴、集會、各種娛樂愛好活動,使老人重新燃起生活的欲望;通過人與人的交流獲得正能量,從而激發潛能,克服老年心理障礙,以減少或戰勝各種身心疾患。

介護是由家屬與介護工作者之間的連帶關係而構成,家屬是介護的主角。對於老人來說,家屬是精神與心靈的慰藉之所在,是介護的當事者,而不是介護保險的消費者。良好的家屬關係是介護的基礎。同時,介護的社會化首先要落實於家庭與街道基層組織,家庭與街道基層組織的相互配合,以及街道基層組織的積極援助是優化介護服務之根本。

介護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必須懷有大愛之心,克服權威主義、行政管理主義、拜金主義,必須努力使自己成為老年人的依靠與行動的拐杖,必須成為老年人與社會交流的「媒介」。為此,介護者首先要使自己媒介化,即:熟練掌握介護知識與技能。

介護不同於醫療護理,醫療護理的對象是病人,醫療護理的目的是通過醫療護理手段使病人恢復健康;而介護的對象是老年人,由於老化而引起的各種身體障礙,單憑醫療看護則無法對應,而介護是把握每位老人的身心狀況,根據每位老人的不同需求,為其營造適合於本人狀況的生活。因此,介護的目的就是通過介護手段使老年人能享有尊嚴地過正常人的生活。

老年人的生活受到身體機能、精神與心理、 生活環境三大要素的影響,介護者為了使老年人能夠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需要通過介護手段(即:A準確把握老人的身體機能狀況;B為老人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C幫助老人激發潛能與生活欲望)來進行調節,使老人具有基本的生活行動(飲食、排洩、入浴等)能力。

介護由一整套的科學知識與介護技術、技能所構成,介護者必須經過專業教育與專業培訓及臨場實踐通過國家資格考試,合格者方能從事該項工作。

日本為了規範介護福祉教育,由政府頒布法令來確定其教育內容。其課程設置除了「介護的基本知識、溝通交流技術、生活支援技術、介護過程、介護綜合演習、介護實習」之外,還要開設「發育與老化之理解、認知症之理解、障礙之理解、身與心的結構,人的尊嚴與自立、人際關係與交流、社會之理解」等科目。日本各福祉大學與福祉學部皆根據政府所規定的科目來配備教員,實施完整的介護專業教育。

綜上所述,「介護 」一詞,由中國古漢語中的「介」字與繁體字的「護」字結合而構成;該詞兼有「媒介」「介入」「中介」「介和」「佐助」「愛護」「救助」之意。


而身體的自然老化與老年性身體障礙,並非醫療護理所能解決;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介護」的技能與手段激發老年人的潛能,恢復老年人的行動能力,使老年人重新融入社會,成為生活的主人公,這才是「介護」的真正涵義。



因此,介護不同於醫療護理,將日語「介護」翻譯為「 護理」或「照護」,則不能涵蓋「介護」的所有含義。而且,日本將介護作為老年福祉的重要內容,不僅通過制定法律來提供保障,而且在專業教育與人才培養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與教學內容,值得我國借鑑與參考。

我國目前缺乏大量的介護人才,許多養老機構所僱傭的介護員工大都由農村召集而來。這些員工普遍文化程度較低,雖經過簡單培訓,但距離介護專業要求相差甚遠,很難勝任真正意義上的介護服務工作。因此,組建福祉學院,設立真正意義上的介護專業,培養大批具備專業知識的介護人才,已成為當務之急。(待續未完)


責 任 編 輯:孫久富

新媒體編輯:裴   玥

校          對:吳葉凡

審          核:孫久富


相關焦點

  • 中國養老企業亮相日本介護福祉展覽會
    圖為展會現場    3月15日,由日本BTIX株式會社主辦,中國亞洲經濟發展中小企業促進會、養老產業促進會協辦的日本介護福祉展覽會CareTEX2017CareTEX介護福祉展覽會作為日本介護福祉領域專業的展覽會,每年在東京、大阪各舉辦一次。    日本作為全世界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1/4。同時,由於日本進入老齡化社會較早,日本養老服務行業的發展一直處於較為領先的狀態。
  • 介護福祉士行業介紹及發展前景
    介護福祉士行業介紹及發展前景(介護福祉士)介護福祉士簡稱介護士,是指使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術,輔助身體或精神上有障礙者的日常生活。在日本,介護士通常就職於養老院、老人保健中心、醫院等養老醫療服務機構。日本養老產業自上而下具有領先世界水平的優勢,如日本的養老、養生、醫療科技獲得世界領先的大量諾貝爾獎。中國養老產業剛剛起步,未來銀髮經濟是中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幾十年從事養老產業前途無量。
  • 介護福祉士考試義務化延長五年,如何選擇介護路線
    之前在關於介護的文章裡給大家講過,取得介護福祉士資格證(可以理解為介護證)有三種途徑,一是實務經驗三年,二是福祉系高校畢業,三是在介護養成設施兩年,具體看下圖。對於學歷不夠又想留在日本的人來說,考到介護福祉士資格證可以拿到【介護】籤證,從而留在日本,而三個方法咱們挨個分析下。
  • 外國人怎麼才能去日本做介護?介護福祉證又該如何取得?
    上次我們為大家介紹了日本政府對於促進介護就業的支援政策,有不少朋友都問到了該如何考取介護福祉資格證的問題,今天小美就專門來為大家解讀一下。介護福祉資格證是日本所承認的唯一一個介護職業國家資格證書,主要工作內容為「身體介助」和「生活援助」,介護福祉職業就是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術來輔助身體或精神上有障礙者的日常生活,一般就職於養老院、老人保健中心、醫院及殘障人士服務機構等等。那到底怎樣能獲得介護福祉資格證書呢?
  • 日本介護行業你了解多少?
    介護與我國的護士不同,日本的介護其實就是養老院的護工。也就是:介護福祉士。是指使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術,輔助身體或精神上有障礙者的日常生活。在日本,介護通常就職於養老院、老人保健中心、醫院及殘障人士服務機構,日本有些喜歡在家養老的老人,介護士會為其提供每日上門服務。
  • 婷婷講介護 | 排洩介護--排洩的意義和排洩的機制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排尿介護第一部分理論知識就到這裡,感謝大家收聽。中國北京科技大學日語系及土木工程系雙本科,日本城西國際大學福祉綜合學部本科,福祉綜合學研究科碩士。四年福祉綜合學專業和八年介護現場(居家訪問洗浴、居家訪問介護、日間照料中心、短期入住養老中心、有料老人之家、認知症長者團體之家、醫養結合長者保健康復機構、特別養護中重度長者之家)的介護服務及管理經驗。
  • 細說什麼是日本介護(日本介護工作辛苦嗎)
    細說什麼是日本介護 (日本介護工作辛細說什麼是日本介護 (日本介護工作辛苦嗎)日本因老齡化嚴重,19年4月政府推出了新的政策福利,特定技能,來吸引外國勞動力,那麼什麼是介護,介護主要負責什麼呢。給大家普及下介護的工作內容有很多人說介護就是護工,也有很多人說介護就是護士,但其實都不準確,準確的說介護主要負責老人的飲食起居,和心靈的引導,而護工和護士都主要就職於醫院,護工照顧剛做完手術的病人,負責照顧不能自理的病人,工作較為辛苦,承擔風險也較大。
  • 這裡有介護的最全介紹(強烈建議收藏)
    1『什麼是介護』介護:百度詞條上解釋為看護,照顧的意思。介護是指以照顧日常生活起居為基礎、為獨立生活有困難者提供幫助。其基本內涵為自立生活的支援、正常生活的實現、尊嚴及基本的人權的尊重和自己實現的援助。百度詞條中解釋的工作理念,映入到我的眼帘。
  • 婷婷講介護 | 飲食介護相關的身心技能以及護理常識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這些,下次的內容是在飲食介護方面需要注意什麼,怎樣給長者提供一個較好的飲食環境。擁有中國北京科技大學日語系及土木工程系雙本科、日本城西國際大學福祉綜合學部本科及福祉綜合學研究科碩士的三個本科一個碩士學位。
  • 介護4種籤證類型《日本介護》
    介護4種籤證類型《日本介護》日本介護最近突然火了起來,因為介護工作籤證,高額的工資,以及和日本人同薪同酬的優先待遇,讓很多人都有了去日本做介護的衝動,那麼怎麼樣才可以去日本做介護呢去日本做介護的籤證方式一共有4種,下面給大家分別介紹下,都有哪四種,之間又有什麼區別1;介護特定技能籤證(工作籤證,首籤5年可自願續籤到25年)和日本人同薪同酬,享各種福利,工作三年考取福祉士證書,申請日本永居,可帶家人日本居住2
  • 日本支援介護就業最高40萬,工作兩年免還!介護在日本多吃香?
    支援介護就業最高40萬為了應對大量失業和停業,厚勞省決定支援人們跳槽,從明年開始創辦「介護職就業支援貸款事業」,沒有經驗的人在福祉領域就職將支付20萬日元的支援金,滿足在現場工作2年等條件就可以免除返還。
  • 綜述:日本介護保險制度保障「老有所養」
    該法第一條規定:「因年老而發生的身心變化所引起的疾病等原因,國民陷入需要介護的狀態,入浴、排便、飲食等需要照顧,需要機能訓練和護理,需要療養及其他醫療的,為其提供必要的保健醫療服務和福祉服務,使其能夠有尊嚴地度過與其具有的能力相適應的自立生活……」根據日本現行的《介護保險法》,40歲以上的日本人和在日外國人都必須加入介護保險,通常到了65歲可以享受介護服務。
  • 日本介護問題大匯總!
    介護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的援助,在為老人進行企劃、實踐、測評等一系列支援的同時,幫助老人實現高品質生活。4,怎麼能做介護?介護分技能實習生介護以及留學介護兩種方式,技能實習生介護需要國內的出國勞務派遣機構,留學介護可以自己申請介護福祉士學校或通過其他機構申請。
  • 2020年最後一期介護日語培訓班 開班啦!
    赴日介護是服務型的工作,對日語溝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欲赴日介護,先掌握好語言。想要參加培訓的小夥伴,可以聯繫「介護公眾平臺」的鄭老師諮詢!韓老師簡介:山東師範大學畢業   日語專業本科學歷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深受介護學員喜愛曾在日本愛知縣某研修中心負責教育管理技能實習生「介護公眾平臺」自2017年11月01日操作赴日介護項目,合作的日本高端養老機構,工資高
  • 婷婷講介護 | 人體力學原理
    本系列文章由致力於養老行業人才培養的專業公司北京美心優護、聯合國內領先的輔具用品解決方案提供商瀋陽仁愛暢晚,發起創建的專業照護技術
  • 婷婷講介護 | 誤咽和窒息的預防
    中國北京科技大學日語系及土木工程系雙本科,日本城西國際大學福祉綜合學部本科,福祉綜合學研究科碩士。四年福祉綜合學專業和近八年介護現場(居家訪問洗浴、居家訪問介護、日間照料中心、短期入住養老中心、有料老人之家、認知症長者團體之家、醫養結合長者保健康復機構、特別養護中重度長者之家)的介護服務及管理經驗。
  • 朝日新聞:介護實習生的日語要求將走向何方
    兩人之前曾在中國大連的養老介護機構工作,通過四個月的日語學習通過了日本語能力考試N4,滿足了日本政府規定日語條件。現在的水平是「稍微說慢一點的話,基本上能理解」的程度。兩人晚上和周末休息時仍在學習日語,「日本的介護就像家人一樣溝通交流,我們也想達到這樣的水平」。
  • 去日本做介護就可以!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國家之一,如何解決養老問題將是社會面對的重要任務,所以誕生了日本介護行業。日本介護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不斷發展成熟。隨著日本的老齡化加劇,介護人才缺口越來越大,日本介護已經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職位。
  • 介護真的不好嗎?有長遠打算的朋友請看過來
    也有說「介護能讓沒學歷沒技能的人拿到綠卡,享受日本教育和醫療,說來說去扯那麼多沒用的」。之前有說過,介護是一個單獨的工作籤證類型,也是拿到綠卡的保證,但拿到這個籤證前提是獲得介護福祉士資格證,要獲得介護福祉士資格證就要通過國家級的考試。所以想請問貶低這個職業的人,「端shi端niao」還需要通過國家級的考試嗎?哪個行業又不累呢?
  • 介護就是護工嗎?他們有沒有什麼區別?
    介護,通俗講就是日本的護工,只不過日語中叫「介護」,每次跟諮詢者聊到介護時,也會有人問到,這個介護不就是護工嘛,照顧老人吃喝拉撒的,有什麼好學習的。雖說介護與護工的工作內容有些相同,但是介護的重點在於「介」,而護工的重點在於「護」,那「介」與「護」差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