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2億人挨餓,卻低價賣給中國大米,莫迪是怎麼想的?

2020-12-13 直擊追蹤

讓2億人挨餓,卻低價賣給中國大米,莫迪是怎麼想的?

世界各國經濟受到疫情的嚴重打擊,各行業的生產活動受到嚴重影響。為了擺脫經濟困境,許多國家都在努力增加出口貿易。眾所周知,印度是世界上的農業生產大國。然而,儘管印度的科技能力有限,但其農業生產水平很高,農產品出口量很大。但是印度卻將國內的大米低價賣給我國,那麼下達命令的莫迪是怎麼想的呢?

據環球網報導,中國準備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進口印度大米,訂單涉及10萬噸印度大米。雖然印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米出口國,但中國從未從印度進口過大米。那麼,中國為什麼會主動打破中印之間塵封已久的大米貿易呢?

據中國農業部介紹,中國目前是糧食生產大國,小麥、大米等主食產量大幅增加。但是,為了保證國內的糧食儲備,中國選擇進口印度大米。

當然,增加國內糧食儲備只是選擇進口印度大米的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度大米價格便宜。如今,緬甸、巴基斯坦等國家的糧食產量大幅減少,這勢必會影響全球糧食的市場價格。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不僅不提高大米出口價格,反而降低大米價格,甚至比泰國、越南等大米出口大國的價格低很多。因此,印度可能是想藉此機會搶佔全球大米出口市場。看到這種情況,我國自然有了進口印度大米的想法。

印度雖然是農業生產大國,但印度有十幾億人口。而且,印度的貧富差距極為嚴重,有近2億人吃不上飯。而莫迪寧可讓2億人挨餓,也要把大米低價賣給中國。那麼,莫迪政府為什麼要做出這個決定呢?

首先,印度的經濟在疫情中受損嚴重,所以莫迪政府想藉此機會解決國家的經濟危機。其次,印度沒有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的能力,所以很多農產品堆積在國內,無法轉化為實際效益。由於種種原因,莫迪政府選擇以極低的價格吸引我國的注意力。

因此,雖然印度的經濟實力在發展,但工業發展卻極不平衡。在這疫情面前,印度的經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顯示出綜合國力的薄弱。因此,我國將成為印度經濟復甦的關鍵因素。現在,莫迪政府還敢挑釁我們嗎?

相關焦點

  • 寧可讓2億國民餓肚子,也要向中國低價賣大米,莫迪究竟在想什麼
    但是印度卻把國內的稻米低價賣給我國,莫迪到底在想什麼呢?印度落後於農業發展。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印度的水稻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但其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作物單產遠低於世界標準。農業佔了印度GDP的58%,而農業的二、三產業並不發達,因此大量農民從事農業,「產出少,農民多」是印度農業的一大特點。
  • 莫迪賤賣印度大米,自己不夠吃還搞低價大甩賣,8億農民怎麼辦?
    參與這場大型遊行示威活動的人,他們都是印度的農民,他們不辭旅途漫長來到新德裡,只因為總理莫迪出臺的一系列出口貿易政策和農業政策。雖然印度糧食貿易商籤下的大米出口訂單數額高的嚇人,但報給對方的價格卻是非常低,甚至遠遠低於正常的市場水平,比傳統的大米出口國,比如說越南、泰國這些國家還要低得多。這主要是因為此次出口的印度大米是當做低價原料米來賣的,那麼什麼是低價原料米呢?不同於直接當做糧食吃的優質大米,低價原料米往往用來釀葡萄酒或是製作麵條等食物。
  • 大批印度貨輪抵達中國,莫迪解釋令白宮失望,蓬佩奧抱怨做壞示範
    多年來,在大米進口貿易上,中國一直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國保持著合作。不過,今年受新冠疫情等自然災難的影響,越南等國的大米產量有了明顯的下降,為此,這些國家大米的出口價格暴漲。面對這一情況,中國方面只能另求他路——選擇與印度合作。
  • 邊境士兵挨餓受凍,莫迪卻砸重金買「空軍一號」,難怪軍方不聽話
    近期,據媒體報導,在邊境士兵正在挨餓受凍之時,莫迪卻砸重金購買空軍一號專機,這樣一來,就惹得國內反對派紛紛抗議,稱莫迪花納稅人的錢自我享受,完全不顧前線士兵的感受,也難怪軍方會不聽話
  • 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2020年了為何饑荒人口還能破紀錄?
    今年4月份,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因為疫情衝擊,今年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將有2.5億人遭受嚴重飢餓,比去年多出1億3千萬人,世界饑荒人口數額巨大。
  • 2020年中國大米行業進出口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大米進口量或將...
    2020年1-8月,中國大米出口數量為253萬噸,同比增長22.82%。這與2020年我國開闢了新的大米出口國家有關。以往我國大米出口主要以優質米為主,出口國家(地區)主要集中在韓國、日本、蒙古和香港等,2020年出口至非洲國家的低價大米提高了我國大米的出口量。
  • 印度大批貨輪抵達中國,莫迪解釋令白宮失望,蓬佩奧抱怨做壞示範
    近些年來,由於我國較大的人口基數以及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在各個領域的消費需求都出現了巨大的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片市場,而在大米方面也並沒有例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中國開始進口來自印度的大米,這樣的情況在三十年來還是第一次出現。
  • 大量印度貨輪開進中方港口,白宮憤怒要求解釋,莫迪心裡樂開了花
    導語:由於國際大米價位上漲,大量印度貨輪開進中方港口,向中國輸送大米,白宮憤怒要求解釋,莫迪心裡樂開了花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最近有大批印度貨輪走海運開進中國港口,運輸了大量的大米輸送到中國境內。據了解得知,原來是中國向印度進口了大量的大米,這還是3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而白宮方面在得知消息的時候非常憤怒,要求莫迪給出解釋,不料莫迪心裡卻樂開了花。中國為何要向印度進口大米眾所周知,中國最為亞洲人口大國之一,在糧食方面的需求肯定是非常大的,雖然目前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但是也得做好充分的準備,適當引進他國的大米。
  • 6.9億人還在挨餓!酒足飯飽的我們該做點什麼?
    全球糧食浪費量驚人,仍有6.9億人挨餓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人在挨餓?答案是6.9億!聯合國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飢餓狀態,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8.9億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飢餓影響。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每年全球的食物浪費量驚人。根據2019年10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19世界糧食及農業狀況》,全球約有14%的糧食在收穫後到零售前的一系列環節遭受損失。
  • 莫迪發聲
    據《印度斯坦時報》8月16日報導,莫迪在演講中稱:「本屆政府一直關注我們女兒和姐妹的健康。通過6000多個大眾藥品中心(Jan Aushadhi centre,以低價出售非專利藥物的專營店,由印度政府主導),大約有5000萬女性以一盧比(一片)的價格獲得了衛生巾。」莫迪還表示,「我們致力於為女性賦權。
  • 不好意思,要讓莫迪失望了,近一半印度人吐露心聲,不該抵制中國
    然而近2個月來,印度先是主動挑起中印邊界衝突,在野心受挫後,又仿效美國欲推行對華「脫鉤」,儼然要發起一場印度版的「冷戰」。莫迪當局煽動「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以轉移民眾對其國內日益嚴峻的疫情和經濟衰退危機的注意力的做法一時蒙蔽了很多印度人的雙眼,他們都加入了抵制甚至打砸中國造商品的「狂歡」中。
  • 印度新冠暴增,抗議農民封鎖新德裡,莫迪一聲嘆息?
    據《參考消息》相關報導,成千上萬名決心推動廢除農業改革的印度農民繼續封鎖印度首都新德裡,抗議活動進行了第三周,走在街頭抗議的印度農民又相莫迪政府發起挑戰。自11月下旬開始,印度政府與農民進行了多輪談判,但是啊一直無法取得共識,而此番印度農民為何要與莫迪政府作對呢?
  • 黑龍江大米品牌價值近700億!五常大米蟬聯大米類第一
    去年年中,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發布「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名單」(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報送的以五常大米為代表的5個地理標誌產品,品牌價值評估結果892.96億元,其中,有四個地理標誌產品是大米。
  • 全球2.7億人挨餓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呼籲貝佐斯等億萬富翁伸援手
    據路透社18日報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戴維·比斯利(David Beasley)周四表示,全球大約有2.7億人正挨餓,其中有3000萬人如果沒有得到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救助就會有生命危險。他呼籲全球億萬富翁加緊行動,向這些飢餓人群伸出援手。
  • 直播賣大米 2小時賣出數萬斤 這個80後小哥是怎麼做到的
    直播賣大米 2小時賣出數萬斤 這個80後小哥是怎麼做到的杭州網  發布時間:2019-10-11 11:21:48五常大米,被舌尖上的中國譽為「中國最好的大米」每年的九月中旬開始,五常種水稻的農民就迎來了秋收的日子。都說黑龍江是中華糧倉,而五常卻是糧倉中的糧倉。五常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食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十大先進縣之一、也是全國水稻五強縣之一。
  • 印抗議活動不停,莫迪強調農業改革是為了幫助農民,法媒指明要害
    作者/編輯:尋陽 全文940字,閱讀約需2分鐘 印度總理莫迪雖然近年來在印度軍事部署上用心良苦,但是在邊境上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在國內的農業改革也沒有達到既定目的,還導致國內局勢動蕩不安。
  • 莫迪不能再糊弄人了!印度官方自曝可怕數據:全印8億人或已感染
    而隨後,在報告正式公布後的數小時內,英國媒體就叫破了莫迪的「謊言」:據該媒體得到的預測報告來看,全印度已經有將近8億人感染新冠肺炎。該媒體的預測報告,來自於印度當地的政府委員會,該委員會的工作即是預測印度國內的新冠疫情。根據該委員會提供給媒體的預測報告來看,印度目前的感染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印度當局對外公布的數字,達到了全印度總人口的60%,約7.8億人。
  • 剛被美國加入「黑名單」,世貿又準備調查印度,莫迪的考驗來了
    報導稱,這些問題涉及印度的電子商務政策、數字稅、提高IT產品關稅、援引和平條款超過大米補貼、以及有關豆類、糖和扁豆的農業政策。 印媒稱,這項審查最快可能將在明年1月的第一周進行,由於印度莫迪政府出臺的農業法案在國內引發了大範圍的農民抗議活動,印度目前的農業政策正受到全球關注。美國、加拿大、巴西和紐西蘭等國也對印度對豆類、糖等商品出口補貼上是否存在問題提出了質疑。
  • 他為救人,將天價疫苗低價賣給中國,這個美國老頭值得我們銘記
    B肝病毒對中國的影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30多年前,中國的B肝病人特別的多。為了能夠挽救這些B肝病人,中國的B肝疫苗研究專家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進行研究,只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研究出最好的B肝疫苗。可惜,中方不管如何努力,始終都無法研究出最好的B肝疫苗。
  • 社區新零售:怎麼看以單品大米切入社區消費市場?
    前幾日,剛剛宣布完成2000萬PreA輪融資的社區新零售公司鮮稻屋成為圈內熱議的對象,很多人不理解僅僅賣大米怎麼能在社區市場立足?實際上,多數人都將目光鎖定在生鮮和快消市場,而忽略了生活中最常吃的大米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