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如何應對月經禁忌和「衛生巾貧困」?莫迪發聲

2020-12-17 環球網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五分之一的英國女生曾因月經遭到校園霸凌,近一半的美國女性經歷過月經羞恥,2016年的報告顯示只有15%的尼泊爾女孩在使用衛生巾,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估計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十分之一的女孩在月經期間缺課……許多地區的貧困女性無法獲得安全的經期用品,許多文化將經期女性視為「不潔」和「不吉利」的人,月經禁忌和經期貧困現象存在於世界各地。

而在月經禁忌根深蒂固、許多地區依舊貧困的印度,情況正在漸漸變化。就在今年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首次在獨立日演講中提到月經健康問題,也讓月經羞恥和經期貧困問題得到廣泛討論。與此同時,印度政府正在推廣一盧比(約合人民幣0.09元)一片的廉價衛生巾計劃,印度民間和演藝明星也參與到社交媒體活動之中,呼籲打破月經禁忌。

莫迪在2020年獨立日活動上發表講話 央視網 圖

總理演講首談月經問題

當地時間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獨立日演講中強調應當消除月經禁忌,這是印度總理首次在獨立日講話中談到月經健康問題。

據《印度斯坦時報》8月16日報導,莫迪在演講中稱:「本屆政府一直關注我們女兒和姐妹的健康。通過6000多個大眾藥品中心(Jan Aushadhi centre,以低價出售非專利藥物的專營店,由印度政府主導),大約有5000萬女性以一盧比(一片)的價格獲得了衛生巾。」莫迪還表示,「我們致力於為女性賦權。一些女性在海軍和空軍中擔任著戰鬥職務……女性正在成為領導者。」

《印度斯坦時報》評論稱,莫迪在獨立日講話中提到衛生巾,這向印度13億人口傳遞了一個強有力的信息:月經就像吃飯和睡覺一樣,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也需要被正常對待。

在印度,對於月經和女性衛生用品的汙名化使女性不敢公開談論這一話題,許多女孩也因為缺乏月經意識等原因輟學。《印度斯坦時報》評論指出,在某些地區,經期女性被認為是「不潔」的「賤民」,不能參加宗教和社會活動;在衛生用品廣告中,血液會被天藍色的墨水替代;由於尷尬,藥劑師和商店老闆在出售衛生巾時會用舊報紙和不透明袋子將其包裹。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人們也對經期女性持有虛弱、能力不足、更加情緒化和敏感的偏見。

據新德裡電視臺今年5月的報導,2015年至2016年印度全國家庭健康調查估計,在印度3.36億有月經的女性中,大約只有1.21億(約36%)的女性在使用衛生巾。而如果女性無法獲得經期衛生用品,可能會增加患宮頸癌、生殖道感染、B型肝炎、真菌感染和尿道感染的機率。

「一盧比一片」的衛生巾計劃

在這次「破天荒」的獨立日演講後,莫迪政府也意欲擴大廉價衛生巾計劃。據印度新聞網站「The Print」8月28日報導,莫迪政府計劃投入12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12億元)擴大原有計劃,以確保全印度各地都能買到廉價衛生巾。

據報導,印度化工和化肥部的兩名高級官員證實了這一計劃,而該部門下設的印度醫藥部正是負責在大眾藥品中心內銷售廉價衛生巾的機構。莫迪政府2015年推出了「總理大眾藥品計劃」(PMBJP),在全國設立名為「大眾藥品中心」的專營店售賣低價藥品,衛生巾此後也被納入其中。

該計劃採用的是印度衛生巾品牌Suvidha(印地語,意為「方便,舒適」)。Suvidha品牌於2018年推出每片2.5盧比的衛生巾,自2019年8月開始,印度政府對其進行零售折扣補貼,Suvidha衛生巾開始以每片一盧比的價格在全國6550家大眾藥品中心銷售。據報導,這種衛生巾還可以生物降解。

補貼後折合一盧比一片的Suvidha衛生巾

化工和化肥部的一名官員介紹稱,印度每月衛生巾的使用量為50億片。根據衛生巾的生產成本(每張2.5盧比)來算,該計劃每年需要花費大約1200億盧比。這名官員還表示,相關部門現在打算擴大該計劃的規模。

這名官員稱,在過去的兩周裡,有關部門已經舉行了一系列會議,對該計劃進行了初步探討,其中包括要求擁有資產較多的個人和企業「認領」村莊,並幫助向印度各地的貧困婦女分發衛生巾,以實現普及衛生巾的目標。這名官員說,企業可以將「認領」鄉村或地區作為其企業社會責任(CRS)的一部分。

但是這一廉價衛生巾計劃還面臨不少挑戰。據「The Print」去年8月的報導,一些大眾藥品中心的低價衛生巾常常斷貨,分銷物流環節存在問題,另外並非所有人都能知道這一低價衛生巾計劃。上述化工和化肥部的官員也於近期承認:「政府需要確定最佳的全國衛生巾分銷機制,必須考慮到分銷渠道很少的偏遠農村地區。」這名官員還說,除了指導如何使用衛生巾、處理使用過的衛生巾之外,農村地區的婦女可能需要有人鼓勵她們使用這些衛生巾,此外還需要找到有效的使廢舊衛生巾處理機制。

除了印度政府主導的大眾藥品中心,印度地方官員也將目光投向了學校。據《印度斯坦時報》8月27日報導,為了在女生中推廣個人衛生觀念並鼓勵她們上學,印度北部的北阿坎德邦傑莫利縣(Chamoli)的公立學校將安裝衛生巾自動售貨機。

傑莫利縣的地方長官斯瓦蒂·巴達烏裡亞(Swati Bhadouriya)8月26日要求在女生人數最多的學校安裝衛生巾自動售貨機。她說:「男孩和女孩之間沒有區別,只有當女孩得到救助,社會才能存續。這一信息需要傳播到每個村莊,讓人們意識到平衡性別比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列出縣裡女生最多的學校,並在這些學校安裝衛生巾自動售貨機,以鼓勵女孩來上學。」

寶萊塢和板球隊聲援

2018年,印度電影《印度合伙人》(又名《護墊俠》)上映,在印度國內外掀起了關於月經話題的討論。該片根據印度一位草根企業家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主人公衝破層層阻力,發明低成本的衛生巾生產機,為印度農村的經期衛生觀念和女性生活帶來變革的故事。在製作電影之外,寶萊塢也有許多明星在繼續關注月經問題。

據《印度斯坦時報》8月30日報導,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間,一個致力提高月經衛生意識、名為「人類為了人道」(Humans For Humanity)的非政府組織為保證宣傳活動照常進行,在社交媒體上啟動了「紅布運動」,旨在打破月經禁忌。參與者只需要在手腕上系一塊紅布,拍照上傳至社交媒體並加上該活動的話題標籤,就可以參與其中,包括寶萊塢知名演員和歌手在內的許多用戶紛紛支持這項活動,並在明星之間形成了連鎖效應。

報導稱,印度女演員庫布拉·薩伊特(Kubra Sait)表示:「談論月經健康是極其重要的。我非常感謝印度的電影製作人和製片人,他們把這一話題從印度帶到了全世界。」薩伊特還強調了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她認為把月經相關討論普及到每一所學校也至關重要,這樣女生和都可以談論這個問題。

另一位支持這項運動的女演員迪維婭·塞特·沙阿(Divya Seth Shah)認為,數個世紀以來的社會禁忌讓月經變得不可言說。「是時候改變了。月經是我們長大成人的儀式,讓我們真實地、有尊嚴地看待它。」

拉賈斯坦皇家隊球員展示印有衛生巾品牌商標的球衣 拉賈斯坦皇家隊社交媒體視頻截圖

在印度體育界同樣有挑戰月經禁忌的行動出現。今年8月,印度板球超級聯賽的拉賈斯坦皇家隊(Rajasthan Royals)與印度衛生巾品牌Niine籤署了贊助協議,該品牌商標將出現在這一男子板球隊的球衣上。拉賈斯坦皇家隊發表聲明稱,板球是印度最受歡迎的運動,「這為探討健康問題、推動社會改變提供了理想的平臺」,並且能夠「幫助教育男性」,以「增強相關意識」「促進理解」。Niine公司負責人也說,此次合作可以幫助「消除許多人對衛生巾和經期的尷尬情緒」。

相關焦點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被遮蔽的全球「月經貧困」
    對於「散裝衛生巾」的討論,將長期被忽視的「月經貧困」問題拋到了大眾眼前。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月經貧困」何以產生?身為男性,是否可以對這個問題置身事外?撰文|肖舒妍月經貧困: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印度也曾將經期衛生用品劃入「非必要物品」稅級,稅率高達14.5%,使得一片衛生巾的價格在5盧比(約合人民幣 0.47 元)至12盧比(約合人民幣 1.13 元)之間,作為對比,當時的印度人均月收入不到一萬盧比,貧困人口的生活費只有每天32盧比,一天三片的衛生巾支出就能抵上全天的生活費。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被遮蔽的全球「月經貧困」和女性生理剛需
    對於「散裝衛生巾」的討論,將長期被忽視的「月經貧困」問題拋到了大眾眼前。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月經貧困」何以產生?身為男性,是否可以對這個問題置身事外?印度也曾將經期衛生用品劃入「非必要物品」稅級,稅率高達14.5%,使得一片衛生巾的價格在5盧比(約合人民幣 0.47 元)至12盧比(約合人民幣 1.13 元)之間,作為對比,當時的印度人均月收入不到一萬盧比,貧困人口的生活費只有每天32盧比,一天三片的衛生巾支出就能抵上全天的生活費。
  • 全球數千萬女性仍身陷月經貧困,最懂衛生巾的卻是愛善天使張帆?
    在印度農村,許多婦女甚至使用諸如舊抹布、穀皮、幹樹葉、草、炭灰、沙子和報紙等不衛生的材料,剪裁成能用的形狀反覆地使用來應對吸收自己的經血。由於缺少衛生用品,再加上學校缺少衛生間,不少女學生經期都羞於出門,無法上學。經期不方便成為印度女孩輟學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這一批貧困的女性,也因此,很難找到可靠工作。在非洲,每10個女性裡,就有1個在月經期間用不上衛生巾。
  • 用「散裝衛生巾」的中國女性,正承受著你難以想像的月經貧困
    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是指:受落後觀念、月經稅和貧窮等因素的制約,女性無法在生理期獲得用於生理期衛生管理的基本物資。 從世界範圍來看,「散裝衛生巾」對於正在遭受月經貧困的女性來說,甚至算「還不錯」的選擇。
  • 全球公益組織是如何對抗「月經貧困」 與「月經恥辱」的
    全球公益組織如何與「月經貧困」「月經恥辱」鬥爭?文 | 中南屋調研團隊(張玉丹 黃泓翔等)你知道什麼是「月經貧困」和「月經恥辱」嗎?——26歲女性Gauri向ActionAid說出她的心聲"02 印度:發明高性價比衛生巾製造機在印度,「月經貧困」與「月經恥辱」問題同樣存在。
  • 「月經貧困」成熱點,如何讓農村女性實現「衛生巾自由」?專家和...
    「散裝衛生巾話題突然這麼火,我們的團隊成員都覺得奇怪,在我們看來,所謂『月經貧困』在農村實在是由來已久了。」9月1日,被稱為「衛生巾王子」的愛尚天使董事長張帆對今日女報/鳳網記者這樣說道。無法迴避的「月經貧困」出生於1987年的張帆被稱為「衛生巾王子」,他創辦的衛生巾品牌「俏妃」85%的門店分布在鄉鎮。
  • 大山裡的衛生巾禁忌
    清幽和她的志願者同伴們,要把車廂裡的衛生巾,送往位於山頂的一所鄉鎮中學。在那裡,有三百多名女中學生,她們都到了需要使用衛生巾的年紀。但是,這些住校的女生,很多人並沒有覺察到自己對於衛生巾的需求。在每個月的經期,她們有各種各樣的應對辦法,有的是用奶奶給弟弟扯的尿布,有的是用衛生紙,甚至還有用用過的作業本的。
  • 月經貧困,困住全球4000萬女性
    2013年開始,她和學生一起創立非營利組織The Pad Project,並拍攝紀錄片《月事革命》,第一次將「月經貧困」一詞曝光在主流媒體。月經貧困,泛指女性因為買不起衛生巾等用品,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嚴重時女孩甚至會因此輟學。
  • 2毛錢/片的散裝衛生巾測評:我對月經貧困有了新的認識
    無法用上衛生巾的她們月經貧困,指的是受到觀念和經濟因素的影響,女性在經期不能獲得經期所需的衛生產品,從而導致的繼續貧困的情況。在印度,只有36%的來月經的女性有條件使用衛生巾,也就是說,僅在印度一個國家,就有2.3億女性經歷著月經貧困,她們只能用舊衣物、樹葉、草木灰甚至牛糞來處理月經。
  • 散裝衛生巾的背後「月經貧困」:3片等同於印度人一天生活費
    其中有兩位買過的朋友就表示「生活有難處」「我有難」,不難看出,衛生巾看似不貴,但有錢的話誰想這樣子,而則這場爭議的背後,更多是買不起衛生巾的「月經貧困」。 儘管如此,仍有不少網友認為衛生巾的安全才能確保私處健康,但這對於「月經貧困」的女生來說,兩毛錢一張衛生巾,已經是「奢侈品」,因為女生一個月的經期,一天最少都要3張。
  • 「月經貧困 」 超出想像
    河南省中醫院女性生殖門診主任醫師鄭瑞君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衛生巾適不適合人體使用,要看它是否合格達標。相比於包裝完好的衛生巾,散裝衛生巾更容易在運輸過程中被汙染,出現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從而導致使用者出現婦科炎症等疾病。但是希望大家認識到,很多女性確實因為生活條件問題,用不起更貴的衛生巾,希望社會能夠給予更多的幫助。
  • 兩毛一片"散裝衛生巾"刷屏:5億女性正在經歷「月經貧困」
    據統計,全球有18億女性正經歷月經,其中5億多婦女無法獲得經期用品,而在印度貧困的中東部,該比例達到80%,有些貧困地區的女孩甚至用粗糙衛生紙、棉襪來當衛生巾,作為婦產科醫生我知道,這有多麼「不衛生」。
  • 在測評了2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後,我對月經貧困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這款衛生巾的表面非常粗糙,比起我常用品牌的無紡布表面,它的材質介於紙和無紡布之間,並不細膩,用手一摸,感覺會有一些不平整的地方。無法用上衛生巾的她們月經貧困,指的是受到觀念和經濟因素的影響,女性在經期不能獲得經期所需的衛生產品,從而導致的繼續貧困的情況。在印度,只有36%的來月經的女性有條件使用衛生巾,也就是說,僅在印度一個國家,就有2.3億女性經歷著月經貧困,她們只能用舊衣物、樹葉、草木灰甚至牛糞來處理月經。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愛善天使關注的不僅僅是衛生用品的匱乏
    在印度農村,許多婦女甚至使用諸如舊抹布、穀皮、幹樹葉、草、炭灰、沙子和報紙等不衛生的材料,剪裁成能用的形狀反覆地使用來應對吸收自己的經血。由於缺少衛生用品,再加上學校缺少衛生間,不少女學生經期都羞於出門,無法上學。經期不方便成為印度女孩輟學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這一批貧困的女性,也因為此,很難找到連續的可靠工作。在非洲,每10個女性裡,就有1個在月經期間用不上衛生巾。
  • 穿過的襪子被當作衛生巾,貧困女孩的「月經貧困」令人心疼
    導語每個人出生就被分配好了不同的家庭和命運,有些孩子出生就含著金湯匙吃喝不愁,而有些孩子出生就面臨著貧困,有些貧困的畫面讓你難以想像。襪子、草稿紙、破布條成了貧困女孩的衛生巾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雲南貧困山村的助學活動中大家都在積極地給孩子們發放書包等物品,一名女孩哭訴著請求說:「我不想要書包,能不能給我一包衛生巾?」
  • 英格蘭通過法案,免費為所有女性提供衛生巾,「月經貧困」不再有
    2020年了,很多都想不到,即便是英國如此發達的國家,還有人買不起衛生巾。前段時間因為一個網友曬出「散裝衛生巾」,在網絡上引起轟動。21.9元100片衛生巾,平均每片2毛錢,有網友評論質疑:這麼便宜能用嗎?底下有人回應:「我有難處。」「月經貧困」也是世界性的問題,網上有一組數據:全球用不起衛生巾的貧困女性,有4000萬。
  • 被忽視的「月經貧困」 :中國女性一生需要在衛生巾上花多少錢?
    我國的衛生巾行業是個集中度較高的行業,排名前十的廠商銷售額佔到82%。恆安國際的淨利率最高,相當於1元錢的收入中,淨利潤0.2元。歐洲最昂貴的國家冰島,以4.44元/支的價格位居榜首,這個價格幾乎相當於越南(0.78元/支)的5.7倍。而中國(1.48元/支)則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水平,略高於美國和英國。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有產品沒有外包裝,3片抵印度人全天生活費
    對於「散裝衛生巾」的討論,將長期被忽視的「月經貧困」問題拋到了大眾眼前。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月經貧困」何以產生?身為男性,是否可以對這個問題置身事外?月經貧困: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印度也曾將經期衛生用品劃入「非必要物品」稅級,稅率高達14.5%,使得一片衛生巾的價格在5盧比(約合人民幣 0.47 元)至12盧比(約合人民幣 1.13 元)之間,作為對比,當時的印度人均月收入不到一萬盧比,貧困人口的生活費只有每天32盧比,一天三片的衛生巾支出就能抵上全天的生活費。
  • 藏在散裝衛生巾裡的不止「月經貧困」,女孩無知,比沒錢更可怕
    藏在散裝衛生巾裡的不止「月經貧困」,卻被很多人忽略了一條小小的帖子,卻在網上掀起了驚濤駭浪,網友的熱議聲五花八門,但不管是哪種聲音,都將藏在散裝衛生巾的背後的「月經貧困」暴露了出來。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不是一個新詞,它是指很多女性因為觀念落後、稅後價格和無知等原因,在生理期無法用上衛生用品的困境。
  • 明知故問 | 都2020年了,女性離擺脫「月經貧困」還有多遠?
    不少女性因為難以承受衛生巾的價格,而陷入「月經貧困」。表面來看,「月經貧困」帶來的最被放在聚光燈下的問題就是圍繞衛生巾和女性健康衛生用品的定價、短缺、質量問題,但忽視更深層次的女性健康、女性教育、家庭等問題,讓不少人覺得重視和關注這種話題是「小題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