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中國知網的相關文獻報告了解到這個的18歲以下抑鬱症患病人數已經接近三千六百萬人,(9.8*0.36)*10000000,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沒有自己解決開支的能力,在對抑鬱症的問診治療上都需要依靠父母的支持。
積極支持治療,並向專業人員學習相關知識的,學習怎麼護理。
雖然這部分家長先對較少,但是隨著國家對抑鬱症展開的相關政策,以及新媒體的普及,人們接觸到相關知識的機會越來越多,也會讓家長對抑鬱症逐漸重視起來,積極治療,主動去為孩子創造良好治癒環境的家長一定會越來越多。
不主動去看醫生,如果孩子情況確實影響生活,才去看。
這樣的家長在我們的工作中遇到的有不少,孩子在我們往期做活動的時候,來我們這裡做免費的心理測評診斷,我們通過與家長聯繫告知家長孩子的實際情況。言明孩子處於一個敏感的年紀,又是學習壓力緊張的階段,專業的心理幹預能幫助孩子走出不良情緒困擾,可持有保守態度的父母依然不願意讓孩子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推辭說自己能處理好孩子的心理問題,不需要看醫生。等過一周再聯繫的時候,告訴我們孩子已經好了。
這裡說明一下,未成年人心理疾病的患病原因大部分是來自家庭,部分來自校園人際關係,小部分來自對自身的困擾,治療周期相對需要4個月以上,說句不好聽的,但凡家長能自行解決,孩子患病的人數也不會這麼多了,如果誰有能在一周時間裡就緩解抑鬱症的,我們都恨不得把她當老師。
這部分家長持有反對態度究其原因無非兩點。
一、本身自己就患有心理疾病,將這個疾病當成正常情況,沒方法對這類疾病進行清楚認識,也就是已經出現認知錯誤了。就像沒人能指望一個先天盲人理解天空的顏色和水的樣子。
二、對疾病的產生誤解和恥病感,就像零幾年國內對愛滋病的誤解一樣,人們認為只有不檢點的人才會得這個病,將患病的人等同於小姐和嫖客。這些家長也將心理疾病等同於瘋癲的瘋子(社會學上的瘋子),認為只有瘋子才會有心理問題,家裡的孩子有心理問題會導致全家都沒面子。
這部分未成年患者往往會在患病後的幾年時間裡,由輕度轉向重度,比一般的患者病程進展得快很多。其最後的結果也是最嚴重的。
我們很少能接到這樣的未成年患者,但這個時候中的確存在一些非常惡劣的存在。
常常發生在家庭環境極度惡劣的家庭之中,孩子被父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甚至可能受到父母的暴力虐待,這些孩子往往很難活到有能力看病的年紀,哪怕艱難的活下來,心理也會出現嚴重的情緒障礙。
國內至今虐童資料庫都沒有建設成全國通用的公開版本,對虐童案的處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相關體制設施並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