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未成年人患上心理疾病,家長都是懷著怎樣的態度來對待的呢?

2020-10-05 心理探

我們通過中國知網的相關文獻報告了解到這個的18歲以下抑鬱症患病人數已經接近三千六百萬人,(9.8*0.36)*10000000,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沒有自己解決開支的能力,在對抑鬱症的問診治療上都需要依靠父母的支持。


那麼家長對孩子患病抱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積極態度

積極支持治療,並向專業人員學習相關知識的,學習怎麼護理。

雖然這部分家長先對較少,但是隨著國家對抑鬱症展開的相關政策,以及新媒體的普及,人們接觸到相關知識的機會越來越多,也會讓家長對抑鬱症逐漸重視起來,積極治療,主動去為孩子創造良好治癒環境的家長一定會越來越多。


保守態度

不主動去看醫生,如果孩子情況確實影響生活,才去看。

這樣的家長在我們的工作中遇到的有不少,孩子在我們往期做活動的時候,來我們這裡做免費的心理測評診斷,我們通過與家長聯繫告知家長孩子的實際情況。言明孩子處於一個敏感的年紀,又是學習壓力緊張的階段,專業的心理幹預能幫助孩子走出不良情緒困擾,可持有保守態度的父母依然不願意讓孩子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推辭說自己能處理好孩子的心理問題,不需要看醫生。等過一周再聯繫的時候,告訴我們孩子已經好了。

這裡說明一下,未成年人心理疾病的患病原因大部分是來自家庭,部分來自校園人際關係,小部分來自對自身的困擾,治療周期相對需要4個月以上,說句不好聽的,但凡家長能自行解決,孩子患病的人數也不會這麼多了,如果誰有能在一周時間裡就緩解抑鬱症的,我們都恨不得把她當老師。


反對態度

這部分家長持有反對態度究其原因無非兩點。

一、本身自己就患有心理疾病,將這個疾病當成正常情況,沒方法對這類疾病進行清楚認識,也就是已經出現認知錯誤了。就像沒人能指望一個先天盲人理解天空的顏色和水的樣子。

二、對疾病的產生誤解和恥病感,就像零幾年國內對愛滋病的誤解一樣,人們認為只有不檢點的人才會得這個病,將患病的人等同於小姐和嫖客。這些家長也將心理疾病等同於瘋癲的瘋子(社會學上的瘋子),認為只有瘋子才會有心理問題,家裡的孩子有心理問題會導致全家都沒面子。

這部分未成年患者往往會在患病後的幾年時間裡,由輕度轉向重度,比一般的患者病程進展得快很多。其最後的結果也是最嚴重的。


極端惡劣態度(推測的)

我們很少能接到這樣的未成年患者,但這個時候中的確存在一些非常惡劣的存在。

常常發生在家庭環境極度惡劣的家庭之中,孩子被父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甚至可能受到父母的暴力虐待,這些孩子往往很難活到有能力看病的年紀,哪怕艱難的活下來,心理也會出現嚴重的情緒障礙

國內至今虐童資料庫都沒有建設成全國通用的公開版本,對虐童案的處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相關體制設施並不完善。

相關焦點

  • 家裡有抑鬱症等心理問題的孩子,家長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孩子
    家裡有一個心理問題的孩子,家長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就來詳細講講這個問題。孩子有心理問題,無論是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強迫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還是人格障礙,家長不著急那是不可能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 教師對孩子的嚴格,不同的家長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對待?
    教師的教學,因為嚴格,你們是贊成呢還是不贊成?有些家長覺得,還是嚴厲好的,對他們孩子的習慣養成是十分有利,但是呢?有一部分家長就覺得,老師過於嚴厲,會使自己的孩子太怕,太怕老師,太怕學習,太怕學習,從而產生一種怕學厭學的行為。
  • 那些患上心理疾病的人,有個共同特點:不夠「自私」
    但如果一個人長期壓抑自我,讓整個心理都無法獲得滿足和釋放,那麼導致的結果必然也就是產生痛苦,最終患上心理疾病。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當一個人害怕自私,害怕照顧自己的感受,那麼這個人也不會是一個完整的人,會產生各種問題。
  • 心理測試 ▎你是否患上心理疾病了?
    大家總是擔心自己的身體會生病,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心理也可能會生病呢?你是否有心理障礙呢?測一測就知道了!
  • 患上焦慮症或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一點都不可恥
    —— Sangu DelleSangu Delle,一名非洲企業家,他在TED上的演講分享了自己患焦慮症的經歷,以及他從這段經歷中所學習到的重要的一課,他要為心理健康問題正名或者說」去汙名化」面對巨大的壓力,我患上了焦慮症。甚至有段時間我什麼都做不了,只想躺在床上流眼淚。醫生建議我和心理健康專家談談自己的壓力和焦慮,我很排斥,我的內心生起一股深深的羞愧和恥辱。我怎麼會有心理健康問題呢?no no no! 我可是一個充滿陽剛之氣的非洲男人啊!誰都會碰到一些問題的,我只需要戰勝它就可以了!
  • 患上心理疾病,你最好帶著症狀生活,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文/老K 患上神經症的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對於每個人來說甚至是災難性的。 比如抑鬱症會讓人喪失欲望和活力,焦慮症讓人無時無刻處於驚恐害怕的狀態,強迫症讓你天天思考那些無意義的事情等等。
  • 心理學家說:對待心理困擾,採取的態度是,當作尊貴客人
    他曾患腎癌17年,經多次手術,即使70多歲古稀之年,依然筆耕不輟,用心感受每一天,樂在其中。他把疾病當朋友,每次去醫院,都會幽默地把看病稱為「看老朋友來了」。他認為疾病不請自來,有時會發脾氣,所以順著它們的意思,該怎麼治就怎麼治,善待這些「朋友」。
  • 患上心理疾病,你最好帶著症狀生活,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原因就是我們的欲望,每個人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是優秀的,面對症狀自己怎麼能允許呢?所以極力去抗拒。可現實情況卻是,症狀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沒有真正去解決深層次問題,這些症狀永遠不會消失,反而你越抗拒越嚴重,越要求完美越嚴重。
  • 對待少兒英語應該持什麼態度呢
    對待少兒英語學習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態度呢?認真,嚴肅,苛求,隨意?家長對待孩子的學習應該認真,讓孩子養成認真的習慣,不要過於嚴厲 ,過於嚴厲,孩子心裡會產生懼怕和逆扛心理,會敬而遠之;當孩子犯錯了也不要大發雷霆,不能因為生活中的其他不順心的事情,而遷怒於孩子;負面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比較大而且比較深遠;所以正面的情緒,孩子習以為常。
  • 每一次模擬教學,都要懷著上臨床、面對真實病人的心情來嚴謹對待
    每一次模擬教學,都要懷著上臨床、面對真實病人的心情來嚴謹對待。陳怡綺談到,醫學教育既是專門性的教育,也是綜合性的教育,涵蓋了患者診治與技能、醫學知識、基於實踐的學習與提高、人際關係和溝通能力以及專業素養。
  • 青春期哪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讓家長頭痛?
    這種狀態當然會讓家長們倍感欣慰。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尊心,所以很容易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因此,他們煩惱日益增多,隨之而來就可能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疾病。那麼,青春期哪些精神或心理疾病讓家長頭痛?
  • 孩子患抑鬱症,不上學,不和人交流,家長都快瘋了,應該怎麼辦?
    近一段時間,很多家長朋友們諮詢我,說孩子患抑鬱症,把自己關在屋裡,和任何人都不交流,有的孩子已經休學。現在休學兩年的都有。讓他去醫院,根本不去,說自己沒病。特別在疫情期間,各學校都開通了網課,可是,我的孩子,根本就不上課。我該怎麼辦啊!還有的家長說,給孩子找了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疏導好多次,沒有什麼效果,甚至現在連諮詢師也不見。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玩遊戲。
  • 未成年人成長的心理健康密碼——「認識自我 . 納自我」講座
    未成年人成長的心理健康密碼——「認識自我 . 納自我」講座 曲江圖書館 曲江圖書館微信號 QJQTSG 功能介紹 韶關市曲江區圖書館坐落於地址,交通極為便利,我們的業務活動有:提供圖書文獻科技情報服務,我們將以國家級信用為你提供相關業務,歡迎大家與我們聯繫。
  • 心理研究所│對待孩子的最佳態度:和善而堅定
    心理研究所│對待孩子的最佳態度:和善而堅定 2020-01-07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這樣的極致根本不存在,四季輪迴、日夜交替都是不完美的存在。做為生長在這個不完美世界上的人來說,不完美才正常,一味的最求完美是患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比如抑鬱、焦慮、強迫都是過度追求完美的結果。在我從事心理諮詢工作中,大部分前來求助的都是因為過度追求完美而造成的心理困擾。這些人的主要特徵就是:超我強大,對自己嚴格要求,在學習和工作中不能有任何瑕疵。
  • 學生患精神病,毆打保安該不該問責,看看這3種教育態度
    因此,在生命未終結的時刻,都不要怠慢了自己。先以你的態度來肯定未來的自己,感染身邊的人,接下來一起初探一下當人們出現心理上的問題該以什麼教育態度是看待?我為大家分析一個令人深思的真實新聞事件。8月,據新聞報導,江蘇省某初一學生出校門時與保安發生爭執,事後診斷該學生患上「抑鬱症及應激性精神障礙」,事件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回應。
  • 患上附件炎疾病需要留心啥呢
    核心提示:婦科疾病可以包括一般的婦科炎症、婦科良性腫瘤和婦科惡性腫瘤。拉薩陽光婦產醫院作為拉薩地區婦科醫院,雲集了一批具有豐富醫療經驗的婦科醫生,下面拉薩陽光婦產醫院的醫生為大家科普患上附件炎疾病需要留心啥呢   婦科疾病可以包括一般的婦科炎症、婦科良性腫瘤和婦科惡性腫瘤。
  • 你是怎樣的「培訓班家長」?
    你是怎樣的&34;?最近找了一份培訓班的兼職,工作不算辛苦,只需要在周六周日上課的時間負責協調老師學生上課下課就行。因此就驟然多了很多機會接觸到各色人等,尤其是學生家長。通過和他們的日常相處,也算是初步了解了大部分家長給孩子們報班的初衷了,歸納起來基本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其一、目標不明,盲目跟風型。
  • 兒子剛上高中,就被確診抑鬱症,作為家長我該怎樣幫助他
    這是一位網友的問題,相信也是很多有同樣問題家長的疑問。對於患病的抑鬱症未成年人,我想家長最重要的一定是情感的支持,充分的理解,不要抱怨,更不要要求孩子「堅強」。去治病,病好了孩子當然就會回歸原本的樣子。
  • 寧夏舉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巡講活動
    此次活動由七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擔當主講,共在全區五個地市十幾個縣區進行了21場講座,一萬多名學生、3000名家長和教師聆聽了講座。  近年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學生、老師的重視。未成年心理健康知識巡講活動與此一致,旨在培養未成年人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