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不正經」科學家告訴你,有這項能力娃一輩子不無聊

2020-11-03 神奇麻麻在哪裡

Cindy說: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土根上興趣班的事情:7個興趣班我只給兒子留了1個,只為這件事……有媽媽留言裡提到了娃的內驅力的問題。



如果把學習比作長跑,來自孩子內心的「驅動力」,會比我們爸媽的「外推力」更能陪他堅持下去,走得更遠。


很多媽媽問,那我們平時如何在生活中去保護孩子的「內驅力」呢?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觀察世界的方式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前不久看到一位獲得過2次「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胡立德,妥妥的「學霸」!但他恰恰是在我們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日常生活當中,發現了很多科學道理。


比如,你知道成人、小孩、動物的排尿時長是一樣的嗎?



你知道袋熊便便是什麼形狀的嗎?



你知道為什麼下雨天,蚊子不會被雨滴拍死嗎?……



正是這些看似「不正經」的發現,讓他先後兩次獲得了在哈佛大學頒發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者都是貨真價實的諾貝爾獎得主),還有3次「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 ——菠蘿科學獎,他的研究還影響著很多不同的領域。



這位「逗比」的科學家也讓我看到了,「好奇心」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長遠!保有好奇心的孩子,才能激發出源源不斷的「內驅力」,且一輩子都不會覺得無聊。


胡立德和他的兩個孩子


1

太太的狗、兒子的尿、女兒的睫毛……

全是他的研究對象

胡立德每研究一個項目的契機,既親切又有趣,因為他都是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的:老婆養的狗,兒子尿尿,女兒的睫毛……這些我們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事,他也能用來「搞事情」。



01

你知道一隻淋溼的狗,

搖擺甩水多少次,才能把自己弄乾嗎?

胡立德第一次見他太太時,她帶著她前男友送的情人節禮物——一隻咖啡色的貴賓犬。


雖然他和這隻狗互不喜歡,但他卻發現這隻狗有著驚人的甩水能力。他用高速攝像機拍下狗甩水的錄像,發現1秒鐘,狗居然可以甩水4次!


好奇心驅動著他繼續深究:自然界的其他動物,甩水頻率也這麼快嗎?它們都是如何讓自己的身體保持乾燥的。

後來他發現,越小的動物甩水越困難。如果老鼠需要甩幹自己,它們一秒鐘要甩30次才行。這是因為老鼠的毛髮半徑小,甩水離心力小,它需要甩得更快,才能把水甩出去。


他的好奇心又把這種自然界的現象,重新拉回到日常生活中:為什麼一隻狗可以在1秒鐘之內甩掉身上70%的水,但是洗衣機卻需要幾十分鐘才能把衣服甩幹呢?

這不是因為洗衣機不好哦,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設計很容易幹的衣服。狗的毛髮是很容易幹的,但我們的衣服,像牛仔褲、棉質的,很多都是不容易幹的。所以,如果我們想節省能源,我們就需要再去尋找衣服設計的靈感。



02

「為什麼哺乳動物的排尿時間是21秒」?


除了太太的狗,兒子的到來,也為這位「奶爸」帶來了很多靈感。有一天,他在給兒子換尿布的時候,兒子突然滋了他一臉,他就很好奇,這麼小的小孩怎麼能尿這麼多?


後來他算了下,娃尿尿的時間和自己尿尿的時間,竟然是差不多的。之後他又繼續去動物園觀察,結果發現從小狗到大象,哺乳動物排尿的平均時長都是21秒,哪怕膀胱的大小相差100倍!正是這個發現讓他第一次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



這個「小便定律」讓一些泌尿醫生拍手稱讚,因為之前他們要用一個很貴的機器來測量人尿的速度,現在好了,他們可以從排尿時間來判斷一個人的膀胱是否健康比如年輕人尿尿是21秒,但80歲以上的老人就需要30秒以上)。



03

睫毛為什麼這麼長?


女兒的出生又為他增添了新的研究素材。他發現,女兒睫毛很長,他就很想研究一下,睫毛有什麼用?

之後他帶著學生去博物館,測量各種動物標本的眼睛和睫毛。他們發現,無論什麼哺乳動物,平均的睫毛長度都恰是眼長的1/3,從老鼠到大象都是,而這個長度,恰好是保持角膜滋潤並避開灰塵的最理想的長度。


人會有一點點區別,因為人有了太多的方法可以保護自己,但動物們幾乎都遵循這個規律。這個發現甚至還吸引了時尚雜誌的關注。胡立德說:「這個研究的主要原因是有了女兒之後,我決定要學著從女性的視角來看看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樣。」


除了從家人身上獲得靈感,胡立德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研究。


04

蚊子為什麼不會被雨滴砸死?


你有看到過雨天的蚊子嗎?雨滴速度是蚊子的10倍,重量是蚊子的50倍,蚊子穿梭在雨滴中就像是行人過高速路,為什麼蚊子不會被雨滴擊垮呢?


胡立德研究發現,蚊子很「聰明」,如果砸中的是翅膀,蚊子就會向那一側傾斜50度,讓水滴順著翅膀滑走;如果砸中了身體,蚊子則不會抵抗,而是迅速隨著水滴一起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很快和雨滴側向分離,恢復正常飛行。


蚊子遇到雨滴很像是在「打太極拳」,不去抵抗,受到的力反而並不大

「蚊子和雨滴」的研究,還被運用到了微型飛行器的製作上。


05

袋熊的大便為什麼是方形的?


還有關於袋熊…便便的研究,袋熊拉出的便便居然是正方形的這是因為它們大腸末段的彈性並非軸對稱,而是軟硬交替排列的。



這一發現讓他再次獲得了2019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的時候,他還和隊友們一臉認真地宣布:「現在終於證明,圓形的通道也能生產出方形的物品!」


袋熊和它的便便(並不是豆腐乾哦)


06

貓是如何清潔自己的?

我們都知道貓很愛乾淨,經常給自己「洗澡」,早已見怪不怪了。但到了胡立德這裡,他就在想:貓的清潔能力咋這麼強呢?



然後他開始研究貓的舌頭,並且還觀察了其它貓科動物,包括山貓、美洲獅、雪豹、老虎和獅子的舌頭。



他發現貓的舌頭上有290多個舌突起。貓舔毛的動作,很像我們用梳子梳頭髮。



這個從貓舌頭獲得的靈感,被應運到了仿照「貓舌頭」梳子的設計上——用3D印表機列印40根類似於貓舌突起一樣的齒,放在柔軟的矽膠上。這把梳子不會纏住頭髮,並且非常好清潔。


胡立德扮演成貓咪上臺領獎


看到胡立德這麼多有趣好玩的發現,再一次感嘆,原來在我們「平平無奇」的日常生活裡,還藏著這麼多的未知啊!

胡立德也說過,自己曾幼稚地以為,幾乎所有的科學問題都已經有了答案,後來讀到博士才發現,人類只是解答了很小一部分自然的奧秘,許多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往往有著很深的科學道理。


他還研究昆蟲是如何在水上行走的,研究成果還登上了《自然》雜誌封面


2

對萬物保持好奇心的孩子

一輩子都不會覺得無聊

胡立德不僅做的研究很有趣,他本人也是個「有趣」的人。上臺領獎的時候他的行為也非常搞怪:頭戴馬桶蓋、cos成方形便便、扮演成貓咪,甚至還在領獎臺玩翻起了跟頭……



雖然他的身份是教授、是流體力學專家、是科學家、是2個孩子的爸爸……但無論是年齡和還是身份,都阻擋不了他那顆「愛玩」、「好奇」的心。


和學生一起疊羅漢拍照


他說自己旺盛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得益於從小爸媽對他好奇心的保護。他的父母是移民,研究生時期去美國求學,做的是化學研究的,他一出生就進入了科學的世界。

5、6歲的時候,周末他會被媽媽帶去實驗室,媽媽會教他做細菌培育實驗,把唾沫吐在一個瓶子裡,細菌會越長越多。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他10歲的時候,學校要求他們寫自己的書,要寫200頁。他第一次熬夜,自己定題目、做研究、打字、畫圖。媽媽看他這麼用功,也沒有睡,起來幫他把照片貼起來,第二天媽媽還要去上班,但她從來不抱怨。


他喜歡大自然、喜歡研究動物,也是因為從小受爸媽影響。小時候,爸媽會經常帶他們去露營,去釣魚,讓他觀察形形色色的動物,並且總是鼓勵他的好奇心。蟲子為什麼可以在水上行走,蛇怎麼「飛」,魚死掉了為什麼還可以遊泳……爸爸一直告訴他,大自然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好奇心」是會傳染的,胡立德說他爸爸就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平時也有很多「稀奇古怪」想法。他的爸爸花了20年,在院子裡種了二十多棵果樹,會用各種奇怪的方法來養樹,比如在樹上貼一點肥皂,防止鹿來啃樹,也會「餵」 廚餘垃圾給他的樹吃。


爸爸媽媽也給了他很大的成長自由,大部分時間讓他自己玩,自己學。小時候他看見媽媽很多書,他也跟著讀。

哪怕考大學的時候,他收到了兩份offer,一個是令人羨慕的醫學院,一個是去麻省理工做基礎的科學研究,他遵從自己的興趣,選擇了後者,爸媽也尊重他的選擇。



現在他自己變成了2個孩子的爸爸,他又把自己的有趣、好奇心傳給孩子們。他留過長發,會和女兒梳一樣的小辮子出門。



也經常帶孩子們一起親近大自然,抓蟲子,觀察植物,爬樹……



孩子們從小看著爸爸匪夷所思的行為長大,對一切也充滿了好奇。兒子甚至還會問他,男生為什麼喜歡跟女生親親這樣的問題,他問兒子:「你要跟女生親了嗎?」兒子說不要。他會告訴兒子說:等以後你的身體會變化,你就會覺得這個事情很美麗。

孩子們的問題他都會耐心地回答,雖然他說,其實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最難的,像他自己作為科學家去各地演講,每次演講後的提問環節,最難回答的問題就是小孩問的:蜜蜂會打噴嚏嗎,昆蟲會睡覺嗎,昆蟲會做夢嗎,最快的昆蟲是什麼,最慢的昆蟲是什麼?……小孩子天然有著旺盛的好奇心。

哪怕有時孩子的問題,他也不知道答案,但他會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角度一起來討論。他覺得,作為爸媽,如果可以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就已經很成功了。

胡立德一家


Cindy最後說:

前幾天諾貝爾獎揭曉,2位女性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和珍妮弗·道德納(Jennifer Doudna)因為研究「基因剪刀」技術,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簡單來說,這項技術能夠讓你在任何希望的地方切割DNA,對治癒遺傳性疾病、抵禦入侵病毒都將有著革命性的影響。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說:「好奇心、求知慾和理解力一直是我生命裡強大的驅動力。」



好奇心、求知慾,珍貴且強大的!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擁有它們久一點,再久一點。


最後媽媽們也來說說,家裡的娃是個「好奇心」寶寶嗎,追著你問過哪些問題?娃有沒有一些「新發現」,是我們都沒注意到的?

相關焦點

  • 京都大學被稱為「科學家的搖籃」,學生們卻如此「不正經」!
    今天要介紹的大學,是日本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但是這所大學的學子畫風卻是非常「不正經」。這所大學就是七所舊制帝國大學中的第二所,被譽為「科學家的搖籃」的京都大學。四、校園生活走在京大的校園裡,你可以看到這些美景。但是如果你來到京大本部的「吉田寮」時,你就會發現畫風突變。1913年吉田寮修建落成,到現在已經有多年的時光。現在的吉田寮,已經成為了京大學生的藝術創作作品。
  • 七張圖告訴你,人這「一輩子」是很累、很無聊的……
    作者:羅大人導讀:七張圖告訴你,人這「一輩子」是很累、很無聊的……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曾寫過一本書叫《人生不過如此》正因人生不過如此,正因人生很無聊,我們才需要用一些東西來充實自己,讓人生變得更有意義,讓人生變得有價值。
  • 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這位爸爸打球帶娃兩不誤,網友:娃活著就好
    導讀: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這位爸爸打球帶娃兩不誤,網友:娃活著就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這位爸爸打球帶娃兩不誤,網友:娃活著就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第一位化學元素發現者,不正經的科學家亨尼格·布蘭德
    在我們的印象之中科學家們總是嚴謹而又嚴肅的,但是在實際的生活當中,那些科學家們往往可能是最不正經的那個。就讓我們來講述一下那些歷史上的科學家們做過哪些不正經的實驗吧。我們第一位要介紹的科學家叫亨尼格·布蘭德,這個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說到磷元素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元素周期表中序號15的磷便是由他發現的。其實比起科學家,更嚴格來說亨尼格·布蘭德是一名鍊金師。
  • 「一輩子不生娃,老了會是什麼感覺?」3位過來人告訴你真心話
    在老人的眼裡,傳宗接代是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婚後不生下一兒半女,你的人生就不完整,是不孝順的行為。但時代在改變,有些人的思想很前衛,他們選擇了一輩子不生娃。那麼他們老了會有什麼感受呢?這些年他們過得很幸福,時常一起去旅遊,兩個人也很少有矛盾,是大家眼裡的模範夫妻。面對「一輩子不生娃,老了是什麼感覺?」這樣的問題,李奶奶表示:「王爺爺是個老頑童,這些年一直是這個樣子,他覺得自己的性格不適合養孩子,所以覺得沒孩子也挺好的。但是我是女人啊,一輩子不能當媽媽,難免會有些遺憾,不過既然決定了,就不要後悔。」
  • 用皮膚細胞製造出精子卵子來生娃?英國科學家正在認真討論
    一晃,40年過去了,現在Louise Brown變成了一個健康的中年女子,而這項曾經飽受爭議的技術遍布全球,美國每年有2%的嬰兒利用試管嬰兒技術生出來。在全球,有超過650萬嬰兒通過這項技術出生.....
  • 微信裡,這樣和你聊天的男人,多半都不「正經」,不會對你有真情
    一上來就「查戶口」這樣的男人你剛跟他認識他就開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詢問你。你多大了,是上學還是工作,有沒有男朋友等等。遇到這樣的男人問你做我女朋友怎麼樣,直接拒絕就是了。剛認識你什麼都不了解,連你名字都不知道就談感情的男人能有幾分真心,能有幾分認真呢?這樣不認真的態度何必一直聊天呢?
  • 談談教學中的「無聊」與「不無聊」
    但最讓我有感觸的卻是這麼一條評價:「周老師的課與『無聊』二字不沾邊,我很喜歡」。 「無聊」是關鍵詞。但既然用這種方式提出來,說明這位同學也可能包括很多其他同學在他們的其它課程學習中有著不少「無聊」的感受。 作為一個大半輩子都在從事教育的從業者來說,對於這樣的現象我是非常敏感的,本文就來說說這樣的一種敏感感受。
  • 一本不正經的大腦:腦子是個好東西,你想不想了解它?
    我們"在水裡無知無覺地飄飄蕩蕩,直到機緣巧合之下,大家一紮堆,變成了多細胞生物;又一不小心,開始用化學信號交流;經過了無數個世代,終於具有了神經節;於是,"我們"擁有了記憶能力,能夠學習了;又歷經滄海桑田,人類終於有了一顆"高貴"的大腦。有腦子和沒腦子的生活可是截然不同的。
  • 娃在幼兒園不午睡,這位媽媽的做法,讓孩子一生受益
    導讀:娃在幼兒園不午睡,這位媽媽的做法,讓孩子一生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在幼兒園不午睡,這位媽媽的做法,讓孩子一生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正經」的女人,大多都有這些「臭」毛病,遇見遠離
    就比如某些不正經的女人。剛接觸的時候或許還覺得她是個不錯的女人,但當你相處久之後,就會從一些細節上觀察出,其實她們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之前那些好印象,都是她們故意偽裝出來,你沒有及時看清她們所致。那些「不正經」的女人,身上大多都有這些「臭毛病」,遇見要遠離。
  • 《歡樂頌》:「正經與不正經」的現實值得一看
    《歡樂頌》中曲筱綃說道:做人太正經自己最累,比如關雎爾;假正經別人累,比如樊勝美;不正經所有人累,比如白渣男;做人沒正經但有真本事,別人都說你真性情,比如安迪。關關,文靜溫柔,是一個家境良好的乖乖女,同時也是前五百強企業實習生。
  • 為什麼這屆孩子越來越無法忍受無聊?除了給娃手機,還能做點啥?
    掐指一算,不少娃宅家已經小半年了,不知道諸位老母親血壓可還好啊?還記得剛剛宅家運動的時候,全網挑戰做涼皮、做蛋糕,人們以此來排解無聊的情緒。可是娃不行啊,有事沒事嘴裡的口頭禪就變成了:「媽媽,我好無聊啊,你陪我玩會兒吧!」前段在家工作最忙的時候,娃總會「媽媽媽媽媽媽~」連環轟炸,讓你啥啥都幹不了。
  • 科學家們是有多無聊!將圓周率計算到31.4萬億位,有什麼意義
    科學家們是有多無聊!將圓周率計算到31.4萬億位,有什麼意義數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我們從小的時候都開始學習它,大家對於圓周率想必也並不陌生,簡單來說,圓周率就是一組沒有盡頭的數字,古往今來大家都以計算圓周率為樂趣,而最新的媒體新聞表示,谷歌這家公司已經可以將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點後的31.4萬億位,當然了,這樣的一個數字也只是表示機器計算能力的高水平。也有人表示,科學家們是有多無聊!
  • 有個「不正經」的老師是怎樣的體驗?已笑哭......
    "不正經"的老師又是怎樣的體驗呢?想知道有個「不正經」的老師是什麼體驗?小編覺得等這個小朋友長大就可以回答了還有被逼得拿喇叭上課的老師學生得有多鬧騰啊這位同學,你怎麼還好意思說?一個拿著大喇叭上課的博士。
  • 隔輩育兒不科學?這位奶奶的帶娃方式風靡全網,她的秘訣在哪裡
    這位硬核奶奶的帶娃方式風靡全網,你覺得怎麼樣?生活處處是教育,這位奶奶還會把幾雙鞋打亂擺放,然後讓孩子一雙雙正確配對,鍛鍊認知、觀察等能力。年輕父母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老人帶娃存在的不足,拎清利害關係,想辦法改善。有些老人喜歡用電視哄孩子,可長時間下來,對孩子的視力、智力等都不好;另外,老人帶娃也不講究孩子不同時期的發育重點,全程下來就是吃飽穿暖不磕碰;溺愛也讓孩子自理能力差,渾身壞習慣,容易叛逆又心理脆弱。
  • 李白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卻遊山玩水非常自在,錢是從哪來的?
    和很多詩人屢遭貶謫不同,李白似乎更像是自己隨性的生活,官職俸祿都成為他隨意丟棄的身外之物,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的李白是遊山玩水交朋友的忠實踐行者。李白似乎一直在遊山玩水,給各個朋友寫詩篇,歌頌友誼歌頌大好河山。
  • 孩子不具備這項能力,很容易吃虧,在幼兒園就有體現
    文|淘媽之前聽一位朋友說了他們那邊一所幼兒園的一件事:有個孩子因為年齡小,自理能力比較差,尤其是吃飯的時候很慢。開始老師還耐心地等孩子,或者是餵孩子。後來老師就不耐煩了,為了讓孩子能快點吃飯,直接上手打了孩子。
  • 不上班,帶娃媳婦還給發工資,這位男子的經歷讓人羨慕了
    文\好孕姐某乎上有一個問題「男人辭職在家帶娃的請說說是什麼感受?」一位王姓爸分享自己在家帶娃的經歷。他說,當初因為雙方老人不能幫忙帶娃,他和老婆面臨「誰來帶娃」的問題,考慮到自己的工資比老婆低,老婆事業還處於上升期,所以他決定辭職在家帶娃。當然,一開始老婆是不理解的,覺得一個大男人不上班,在家帶娃說出去讓人笑話。但是,在他的勸說下,老婆同意了。
  • 住青旅的人都不正經,正經的都去住酒店了?荒謬!
    偶然間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說「住青旅的人都不正經,正經的都去住酒店了」?說實話,感到好笑。也許問問題的人和很多看川藏線窮遊女的一樣,都是被一群不懂裝懂的所謂自媒體給誤導了。川藏線窮遊的人,閒哥說過多次,這裡不再敘述。先談談什麼是青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