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教學中的「無聊」與「不無聊」

2021-02-15 周言AND周語

周末無事,無意間看到交大教學信息網上同學們對本人本學期課程的部分主觀評價內容,迅速瀏覽了一遍,全部是正面和積極的,沒有一條負面和消極的,這一點我挺高興,說明我的努力和同學們的感受是「相向而行」的。

 

但最讓我有感觸的卻是這麼一條評價:「周老師的課與『無聊』二字不沾邊,我很喜歡」。

 

「無聊」是關鍵詞。但既然用這種方式提出來,說明這位同學也可能包括很多其他同學在他們的其它課程學習中有著不少「無聊」的感受。

 

作為一個大半輩子都在從事教育的從業者來說,對於這樣的現象我是非常敏感的,本文就來說說這樣的一種敏感感受。

 

1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無聊」的真實感受是什麼?對比一下吧:跟著洪七公學武術就不無聊,還很有趣;而假如要跟著嶽不群學的話,就很無聊,外加心累。

 

無聊不無聊涉及到「身」和「心」兩個方面,當然最後會高度統一在「身心合一」的共同感知上。

 

2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可能會讓同學有強烈的無聊感呢?

 

個人認為,從「無聊」到「有趣」還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中間環節:「不無聊」。

 

「有趣」是高級階段,但從當前的教育現狀觀察,我認為這個階段的到來離我們還比較遙遠,因而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所以本文重點要討論的是為什麼我們的不少課程會讓同學感到「無聊」?這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才會涉及到第二個層次的怎樣才是「不無聊」?又如何才能達到「不無聊」?

 

3

課程無聊的原因有的人可能第一反應是內容單調、形式呆板的緣故。

 

這確實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我認為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內容的真實性、情感的真切性和觀察思考問題的基準性的問題所致。

 

這些個個都是大問題,而且還都是根本性的問題,涉及到信任不信任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話,根本就沒有必要進入到下面討論的「形式」活潑與否的環節。

 

4

從內容的真實性方面來說,學生觀察更多的是老師對所講內容的真實態度如何,有沒有心口不一?有沒有故作附庸?有沒有造作和偽善?……與其說是在鑑定老師所講內容的真實性程度如何,倒不如說他們更多是在觀察老師自身對待真實性的反應如何。

 

這裡沒有任何討巧,沒有任何變通,謝絕各種表演,歡迎本色呈現。

 

5

而情感的真實性則更進一步,學生們觀察的是老師在真實的事件中,在真實的語境下,他們的情感反應是否率真?是否獨具個性?是否能夠在內容真實的基礎上打上鮮明的個人情商烙印?

 

一般來說在這一方面得分比較高的都是有明確「YES」回答的老師。

 

此外,與同學年齡相差不大,具有天然情感親近性的老師,如果再長得帥一點或美一點的話,得分那就更加無敵了。

 

6

而觀察和思考問題的基準性方面涉及更多的卻是從天然的階層不平等怎樣迅速走向自然的認知相平等的過程。

 

但現實中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很難的,關鍵是很多人的「無意識」已經在千百次的社會實踐中打下了深深的本階層烙印。

 

比如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前一階段被議論很多的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與華坪女中校長張桂梅之間的言論對比,分開來看兩個人說的都沒有大錯,但一旦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話,我們顯然能夠明顯看出其中的不協調。

 

這裡最重要的問題是誰向誰更靠攏一些,誰應該更顧及到對方的感情,誰應該更注意到挪移到對方的立場去重新審議同樣的話題。

 

很顯然,從「上位」移到「下位」去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相當重要的。老師和學生之間就經常處於這樣一種上位和下位的關係之中。

 

但又有多少老師能夠經常性的站在下位的學生角度來看待和思考同樣的問題呢?

 

7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不無聊」的可能性。

 

首先必須承認,今天要真正做到課堂的不無聊是挺難的,因為分分鐘秒秒鐘都有更吸引人的東西觸手可及,那就是手機。

 

人類目前的毅力是不能夠戰勝手機的,「機奴」是一種普遍的生存和生活狀態,這個要有一種客觀的和開放的態度去對待它。

 

但我們可以緩解,可以迂迴,可以暫時忘卻,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實在不行的話,就「以毒攻毒」,索性光明正大地使用它,但要是在做更加正經的事情時使用它。

 

8

我所觀察到和實踐著的第一個重要要素就是「氛圍」的快速形成,像雪球一樣,一旦大到一定的程度,它就會自驅動,然後越滾越大,根本停不下來。

 

如果你知道為什麼年輕人喜歡去酒吧,喜歡看球賽,過去還非常喜歡唱KTV,那麼你就會明白我這裡講的氛圍是什麼意思,尤其是什麼意境。

 

毫無疑問的,老師肯定是那個能量啟動中的「第一推動力」。

 

每堂課能夠在熱烈的掌聲中開始,又在掌聲中結束的話,這就自然劃定了一種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的範疇,形成了有區隔的「氛圍」感覺,剩下的就是在這種濃重的年輕氛圍中,同學相互之間的「自激勵」與「自撞擊」了。

 

用他們的眼光和語言去迅速啟動這種氛圍進入的感覺,並在中間不時的進行調節和變化,對抗注意力有限的法則,對抗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對抗孤獨和冷漠,真正做到「時過境未遷」,這是同學感到「不無聊」的最基本的環境保障。

 

9

課堂做到不無聊的第二個方面我認為是要爭取讓大多數同學時時處於一種「不是主人但有主人感」的狀態。

 

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狀態:「主人」雖爽,但責任太大,有壓迫感,大多數中國學生其實在真正負責上是有畏懼心的,「全責全負「對他們來說並不適合。

 

但他們每一個人又都有比較強烈的主導意識和自我表達欲望,我把它稱之為「主人感」。滿足了他們這種內在的主人感,他的五臟六腑就會被調動起來,精神上就會為之一振,課堂的表現就極有可能立即從被動走向主動。

 

這當中,討論「話題」的選擇與討論的「方式」非常重要。

 

年輕人往往對既成事實的東西不大感興趣,但對各種充滿可能性的事情卻會更有感覺。譬如對他們來說,討論離婚要不要冷靜期就永遠沒有討論結婚要不要冷靜期更加的有意義。

 

如果老師能夠做到讓他們覺得上臺時發言和說服的對象永遠是臺下的其他同學,甚至還潛伏著強大的意見不合者,而不是僅僅為了說服老師而取得高分的話,那麼他們的意識和狀態就會處於一種亢奮的競爭情勢,爭取主導別人的「主人感」就會被充分的激發出來了,老師這個時候反而可以處於一種更超脫的旁觀者角色了。

相關焦點

  • 聊聊無聊?
    "在新書《無聊透頂:無聊心理學》(Out of My Skull: 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中,神經科學家詹姆斯·丹克特(James Danckert)和心理學家約翰·D·伊斯特伍德(John D. Eastwood)很恰當地指出了這種認知狀態和"舌尖現象"*的類似之處——感覺少了什麼,但卻說不上來。
  • 無聊了怎麼辦?怎麼打發無聊
    可是有時候也沒有什麼事情,一個人待在家裡實在是太無聊了,哪怕是多一個人也好啊。可是,好多時候不可避免的我們要面對一個人的無聊。所以我們就應該想想一個人的時候要怎麼打發時間了。也可以說是,怎麼把所謂無聊的時間給利用起來。
  • 無聊對大腦有益,幫孩子擁抱「無聊」
    在人啥也不幹的時候停機讓孩子從這種「認知超負荷」中恢復過來,並恢復執行功能(計劃和完成一件事的功能)。這並不是說孩子應該整天坐在沙發上盯著白牆看,但是做10分鐘白日夢,在一段時間內無所事事,有時候只是他們為接下來的事情做準備。
  • 無聊怎麼辦啊,好無聊啊
    無聊怎麼辦啊,好無聊啊,很多時候,人們會感覺到孤獨,會感覺到自己一個人獨處,會感覺到無聊,無聊怎麼辦,讓我幫你解除無聊,告訴你活著不問怎麼辦,只問辦什麼。可能是當下沒事做,沒事情想,感覺無聊。看書,看喜歡看的書,看願意看愛看的書。
  • 父母無聊了去刷抖音,孩子無聊了怎麼辦?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今天這本吉竹伸介的繪本《好無聊啊好無聊》就帶來了其中一個答案:學會和孤獨相處。其實不僅僅是成年人要克服孤獨,小孩子也會陷入獨處的煩惱中。那麼要如何應對呢?一個人幾歲的時候最無聊?01 作者吉竹伸介的成長史吉竹伸介是老朋友了。之前有分享過他的《後來呢?後來怎麼樣了?》《脫不下來啦》。吉竹伸介,繪本作家,插畫家。
  • 無聊辦公室
    (原標題:無聊辦公室)  索尼等日企設立無聊辦公室逼迫員工離職
  • 無聊是現代人的「專利」
    克爾凱郭爾在《非此即彼》( Either-Or)中寫道:「神感到無聊,所以創造了人類。亞當因獨處而無聊,故而夏娃被創造出來。從那時起,無聊就進入了人類社會,並且隨著人口的增長而有著相應的擴張。」尼採認為,上帝在第七天感到了無聊。他還聲稱,甚至是神,都在與無聊進行著無畏的鬥爭。
  • 朋友圈無聊的文案 天天宅在家的無聊說說
    2.吃飽喝足繼續躺著,看了會書,越看越難受,越看越睡不著,原來,我看的是不書服3.沒有這場疫情,我還不知道我是一個大廚4.他們說我在家發黴了,頭髮又油還不洗,我說太難了我家沒有盆,哦怪不得原來我黴難盆油5.現在網上很多人都在抱怨宅在家很無聊,沒事幹,但是換個角度想,光是能安安心心宅在家裡,就已經比50%的人更幸福了。
  • 一個人在家怎樣才不無聊
    雖然是假期,但家裡仍只有我一人,父母皆不在家,小夥伴也各有各的事情要做。更何況,身為一個宅男,也不是多愛出去玩耍的人,一個人在家裡,面對著寂靜沒有喧鬧的空空蕩蕩的房屋,頓時感覺到無聊。真的是很無聊啊,怎麼辦才好,怎樣才能不無聊呢?
  • 一個人能無聊到什麼地步?太無聊了怎麼辦
    一個人能無聊到什麼地步?2014年《科學》雜誌刊登了維吉尼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參加實驗的志願者先接受電擊,電擊很疼,他們紛紛表示「如果能花錢買不被電,那我願意買」。然後,這些倒黴的志願者需要單獨在一個房間裡待15分鐘,房內空無一物,除了電擊器。67%的男志願者和25%的女志願者被無聊逼得電擊了自己,很多人電了不止一次。
  • 因孩子無聊而焦慮?我反而給孩子製造「無聊」的時光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無聊,結果很多時候走到了對立面。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面對無聊,要怎麼幫孩子呢?哲學家羅素在《徵服幸福》一書中一直在強調無聊的潛在價值:「孩子就像是幼小的植物,得不受打擾地待在同一片土壤1993年,英國精神分析學家亞當·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直接指出:「具備適應無聊的能力是孩子發展過程中的一大成就
  • 你現在一定很無聊,來看看他們是怎樣對抗無聊的
    Sayings:我發現,很多人總嚮往有趣的生活,卻無往不陷在無聊的日常之中。有個讀者說,「每天都有零零碎碎的時光,不做點什麼有趣的事就太無聊了。」想想那些我們都容易感到無聊、又沒人陪伴的時刻:獨自在各種場合排隊等候,在上下班的車上,或者一個人在家閒著沒事做時,都是如此。
  • Boring和bored,你無聊還是它無聊?
    英語中有很多詞綴,所以掌握了詞綴的意思,你就可以一次記住一串單詞,今天我們來看看boring和bored的區別:1.Boring(令人)無趣的,乏味的;bored(感到)無聊的 區分他們的關鍵點就在於括號內的內容。boring是事物本身的特點,能讓人感到無聊,而bored則是人的感受;boring可做定語和表語,而bored多做表語。例句: I am bored with the boring book.
  • 豆瓣8.6《解剖無聊》:無聊如深淵,我們終將回報以哲學的凝視
    而在政治領域,政治學家們認為無聊是個體被工作奴役的體現,無聊投射出的是「勞動和自我的配置中的不順利感,個體無望地拘泥於工作理念中。」但多倫多大學哲學教授馬克.金維爾認為這些觀點仍然無法從本質上解釋無聊。
  • 搞笑漫畫:全世界最無聊的扭蛋機,打開之後果然很無聊
    哈嘍哈嘍大家好啊,歡迎來到本期的搞笑漫畫,搞笑漫畫總是能讓人捧腹大笑,讓我們在無聊或者蛋疼的時候能夠獲得開心,也能夠打發時間~~~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小編的搞笑漫畫,只有大家喜歡,才能夠成為小編的動力~歡迎大家觀看本期的搞笑漫畫:全世界最無聊的扭蛋機,打開之後果然很無聊
  • 一個人無聊的時候怎麼辦?
    在人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無聊的時候。那麼當你覺得無聊時,你該怎麼辦?以下方法,給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最開始,你得弄清楚,你為什麼會無聊。大多數人都是因為無事可做或雖然有事,但是由於時間未到拖拉著不想去做,因此而帶來的無聊。
  • 生活的高潮在於無聊
    有趣的事物和新聞圍繞著我,我失去了無聊的機會,只能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去攝入這些信息,就算吃飽了吃撐了,也選不中頁面上那個×。這件事情真的很傻X。2事情的起源並不複雜,在流量越來越貴的年代,每一家公司都期望把用戶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 「無聊」是boring還是bored?
    好想問問有暑假假期的寶寶們,休息那麼久會不會無聊呢?大家都會有感到無聊的時候,「我好無聊啊」用英語怎麼說呢?bored和boring好想都有無聊的意思?Bored表示「感到無聊」,強調的是自己的主觀感受,因此一般強調的都是主語很無聊:I'm so bored.我好無聊啊。I feel bored to death.
  • 索尼設「無聊辦公室」 逼員工無聊到自動離職
    日本索尼公司(Sony)為了讓員工自己離職,竟然設立了「無聊辦公室」,只是要被指派到此的員工,通常就只要在這裡頭看報紙、上網,但下班前要交出一份報告回報今天做了哪些事,希望透過這個方法讓員工無聊到自動提離職。
  • 閒著無聊的心情說說
    十一、 無聊侵襲人身,好似滾滾大潮,人的理智頓時變得蒼白無力。十二、 太貪心不知足脾氣差沒情調偽裝好很愛笑神經質夠無聊愛無能負情商無人懂不需要快樂就好十三、 生命中,再無聊的時光,也都是限量版。十四、 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蘇軾《少年遊·詠紅梅》十五、 再華麗的笑,也掩蓋不了內心的憂鬱與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