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做兒童教育和心理工作已經五年了,我發現當代很多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他們的日程表被安排得太滿了,孩子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玩的時間都不夠,更別提無聊了。
實際上,時不時感到一點無聊,不僅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大有益處,對心理健康和學習能力發展都很重要。
一定的待機時間,對大腦非常重要。孩子們在感到無聊時,往往會激發創造性的思維。
在人啥也不幹的時候,大腦內部並不是靜止的,往往非常活躍。如果我們急於為孩子們安排好每一分鐘的任務時,我們實際上剝奪了孩子以下的機會:
持續不斷地受到外部刺激,會讓大腦筋疲力盡。停機讓孩子從這種「認知超負荷」中恢復過來,並恢復執行功能(計劃和完成一件事的功能)。
這並不是說孩子應該整天坐在沙發上盯著白牆看,但是做10分鐘白日夢,在一段時間內無所事事,有時候只是他們為接下來的事情做準備。
大腦也可以從無聊中受益,不僅對孩子,對大人也是如此。下次當你沒什麼事情想刷手機時候,請允許自己無聊一會兒,看看雲彩發發呆,做幾分鐘白日夢。
在這個資訊時代,我們的大腦充滿了信息和幹擾。因此在無聊時放空自己是一個寶貴機會,可以幫助我們超負荷的大腦放鬆並減輕壓力。
無聊激發了人們對新東西的追求。
沒有無聊,人類就不會去冒險,不會尋求新發現。而好奇,不斷尋找下一個新鮮事物,才使得人類越來越聰明。
最新研究表明,當人們沒有專注於做什麼事情時,大腦並不會陷入低速狀態,相反負責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區域會非常活躍。
你有沒有在無所事事的時候,突然在腦子中蹦出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主意?這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大腦在後臺高速運行,想要幫我們解決問題。
在一項研究中,人們被安排去做無聊的任務(例如,閱讀報告或參加乏味的會議)。枯燥的任務導致了受試者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研究表明,通過無聊活動,人們會想出有用的想法。在沒有外部刺激的情況下,我們會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並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在人的思緒四處飄的同時,大腦正忙於思考未來的方向和目標。研究證明,思緒亂飄通常著眼於未來,並且真的可以幫助孩子選擇下一步的活動。
並且,無聊會激發對新目標的追求。無聊是一種情緒信號,表明人們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無聊不僅意味著無趣和沒有挑戰,而且還意味著無法滿足自己的期望和願望。無聊可以鼓勵人們去追求自己更滿意的目標和項目。
當人們感到無聊時,會努力尋找自身存在的意義。愛爾蘭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在無聊時候,更有可能尋求利他的行為,以幫助他人來幫助自己獲得生活的意義。
課堂學習往往容易讓孩子感到「無聊」。學生如果在課堂上感到無聊,會導致走神,脫離課堂。專注和自我調節的能力與應對無聊的能力相關。
那麼如何學會應對無聊呢?首先孩子要有機會學習和無聊相處。如果孩子的每一分鐘都被填滿了,他們如何有機會去學習忍耐無聊的技能呢?
所以,需要給孩子一些機會去學會忍耐無聊,這也是培養自我控制技能(調節思想,情緒和行為)的好機會。
好了,關於無聊我們就說到這裡。放心地給孩子無聊的機會吧~
兒童學習能力提升、智力開發及注意力提升,課程諮詢請諮詢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