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陪娃就怕孩子無聊?多給孩子些「無聊」時光,對孩子有好處

2020-12-12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無聊"不一定是荒廢時光

在我們的印象之中,"無聊"似乎總是一個很貶義的詞。

大多數父母不想看到他們的孩子無聊。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每天每一分鐘都能過上充實、有目的和有意義的生活。但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的作息時間很緊,或者有點鬆懈,當他們感到無聊和不安時,他們永遠不會學會如何處理內心的不安。

拉塞爾說過:"孩子們必須運用他們的想像力和自己克服無聊的能力。孩子就像幼苗。當它們靜靜地放在同一塊土地上時,它們的生長才是最好的。

許多人害怕無聊,家長們總想著孩子們無聊空虛就想著一直去陪他們。但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人喜歡獨處,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必須獨處。所以你必須讓孩子們學會獨立,給他們一些無聊的時間,讓他們去適應這個時間段。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學會面對和處理無聊和閒散的時間。

事實上,人們不必每天都匆匆忙忙。一顆平和的心能感受到世界的美麗。孩子們需要觀察自然界真正的樹葉、昆蟲、陽光、光線和雲層。家長應該給孩子無聊的時間,學會不打擾他們。

二."無聊"給了孩子們創造的機會

英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弗萊德·林恩·弗萊說:"父母的作用是讓孩子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知道如何用能讓他們快樂的東西來充實他們的空閒時間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如果父母總是把孩子們的時間按照自己的想法排的滿滿當當,他們就很難學會自己安排時間。但如果一個孩子能在"無聊"中找到快樂,在"無聊"中學會自己安排自己應該做什麼,他們才能更快的成長。

在發表在《英國心理學會心理學家雜誌》上的一項有趣的研究中,給與被研究的孩子兩個塑料杯,並且要求他們學會發掘出塑料杯的不同用途。在第一個實驗中,一半的孩子被要求複製電話號碼15分鐘。結果,後面的孩子就想出了更多使用塑料杯的方法。通過這個研究說明,像這樣無聊的事情也可以在不經意之間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在第二個實驗中,一半的孩子被直接給予塑料杯任務,另外的孩子則被要求去讀書。結果表明,重複性閱讀任務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負責這項實驗的曼恩博士說,閱讀可能比寫作需要更少的注意力,給孩子一些"無聊"的空間和時間,孩子們的大腦就會自己轉動起來。

同時,一位稱號為"創造大師"的心理學家提出創造力來自白日夢這個觀點。研究無聊和想像力之間關係的特雷莎·貝爾頓博士認為,無聊是創造出內心刺激的潛在動力。只有內在的激勵才能帶來真正的創造力。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能夠自主的"無聊"中呆一段時間,他們的創造力就可能會被激發,自己就能發現出許多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三.如何正確安排孩子們的時間

1999年,德國公共衛生部門創造了一個將孩子放置在無玩具環境下的研究實驗計劃:

在實驗之中首先把教室裡所有的玩具都收起來,只留下桌子、椅子和毯子。第一天,孩子們都不知所措,不知到該做些什麼。他們只能坐在一起目目相望。第二天,孩子們自發地開始把桌子和毯子當房子玩,把椅子當火車玩。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研究人員為孩子們提供了少量真正的玩具。在後面的環境下孩子們總能讓有限的玩具發揮最大的娛樂功能。

在明星應採兒的訪談中她曾提到:錄製完《爸爸要去哪裡》後,Jasper的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一個變化是以前的Jasper總是對玩具喜新厭舊玩具,一個新買的玩具沒玩多久就要扔了不玩了。但自從錄製完回來後,居然發現現在的 Jasper能夠安靜地坐一個角落中看著插頭玩十分鐘。也許能夠發生這種轉變的緣由是拍攝的地方在農村,缺少現代化娛樂和玩具,但孩子從這段時間中學會了如何去應付無聊的環境,在他們的腦海中則有了更加富有創造力的環境。Jasper的經歷只是中國版的德國"無玩具幼兒園"實驗!

因此,我們也就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給家長一些建議:

1.摒棄"無聊"就是浪費時間的觀念

對孩子的時間我們不要幹預的太多。尤其是在節假日,讓孩子的行程空一點,哪怕是娃一天只玩一個小水坑呢。經常帶孩子去海邊的母親一定有一種特殊的感觸,一把孩子放進沙灘之中,他可以不用休息的玩上一個下午。

事實上,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孩子們真的無聊,而是成年人覺得孩子們是無聊的,就會去幹預孩子們單獨玩耍的時間。

2.處理兒童與玩具的關係

心理醫生建議:孩子15個月大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把一些玩具放在孩子周圍,讓他自己玩耍,然後再起身離開。但還是要注意寶寶的安全,讓孩子學會自己玩樂。我們可以準備一些教育玩具給孩子們組裝和拆卸,比如樂高積木。

但真的沒時間照顧孩子時,也不要把孩子放在 "電子保姆"裡,可能有時候孩子真的很無聊,但我們不能通過依賴這些東西去消耗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時光。對孩子來說,電子產品很容易上癮,如果沒有這些刺激,孩子們會變得不安,失去自控能力。

3.幫助孩子找到解決無聊的方法

在孩子不無聊的時候,和他們坐下來,問他們喜歡做什麼,並做筆記。他會想畫畫,研究某個玩具,出去遛狗等等,這樣能夠讓孩子記住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發現孩子處在一個空虛的無狀態時,就讓他把他以前寫的單子拿出來,讓他選一個他現在想做的。

後來,當孩子們自己安排時間的時候的時候,他們總能有豐富的想像力和興趣去想很多辦法。

幫助孩子們計劃他們的業餘時間並有效地利用它是很好的。家長的適度參與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使親子關係更加和諧。但如果覺得孩子時時刻刻都要按照自己的安排來行動那則是錯誤的想法,不妨給孩子一些"無聊"的自處時間與空間。

教育孩子要摒棄"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最高標準是專注於一個度。孩子們的無聊時光,就像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無字天書"一般,似乎是一種什麼都看不到的東西,但其中的奧秘,其中的想像力與內涵是無法估量的。

不可否認,被"雞血"媽媽教育的孩子可能會有更多的知識、更多的關注和更多的信心。而一個懂得如何讓孩子適當"發呆"的母親,可能會教育孩子變得更有創造力、更快樂、更健康。

這麼長時間,請給孩子們一些"無聊"的時光!

我是小A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因孩子無聊而焦慮?我反而給孩子製造「無聊」的時光
    前兩天,聽一位同事吐槽,她家娃才三歲多點,好像看手機上癮了一樣,一旦沒人陪著玩,就想著動畫片、ipad和手機。過度旅行、刺激的種類過多,對孩子來說都不是好事,也會讓他們在長大之後無法忍受豐美的單調。」,無聊是一個可以讓孩子思索生活的機會。」
  • 不怕哭不怕鬧,就怕孩子喊無聊,當孩子覺得無聊時家長該怎麼做?
    最近一段時間,相信很多成年人都深刻體會了什麼叫做無聊無趣沒意思,並且幾乎每天都在和這種情緒作鬥爭,常常叫苦不迭。&34;這件事確實有點難搞,不過我們今天要聊的是關於孩子的&34;,常能聽到母嬰群裡有寶媽抱怨:不怕孩子哭也不怕孩子鬧,就怕孩子突然&34;,當媽的一下子就手足無措了。家裡有那麼多玩具繪本,孩子小小年紀怎麼就會無聊呢?
  • 為什麼這屆孩子越來越無法忍受無聊?除了給娃手機,還能做點啥?
    掐指一算,不少娃宅家已經小半年了,不知道諸位老母親血壓可還好啊?還記得剛剛宅家運動的時候,全網挑戰做涼皮、做蛋糕,人們以此來排解無聊的情緒。可是娃不行啊,有事沒事嘴裡的口頭禪就變成了:「媽媽,我好無聊啊,你陪我玩會兒吧!」前段在家工作最忙的時候,娃總會「媽媽媽媽媽媽~」連環轟炸,讓你啥啥都幹不了。
  • 父母們不要給孩子太多玩具,請讓他們保持適度的無聊
    去親子館玩、上潛能開發班、才藝課……即便閒賦在家,大人也義不容辭地陪孩子看書、玩玩具,就怕孩子愁眉苦臉地說:「我好無聊……「但是,現在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當孩子感到無聊時,往往是誘發他們內在潛能和創意的好時機!著名的育兒學者蘿拉‧馬可汗教授 (Dr. Laura Markham) 在親子網站 Aha!
  • 「媽媽,宅家好無聊」,這些高質量陪伴必殺技,破除網癮「魔咒」
    尤其是一些有小孩的家庭,生性好動的萌娃們天天宅在家都快崩潰了。但對於一些從小被「放養」的孩子,興許很享受爸爸媽媽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溫情時刻。這個特殊假期,或許能讓他們度過一段有意義的時光,拉近大人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 孩子總說「無聊」,家長怎麼破?
    對於學齡前和小學的孩子,我從不相信他們真的會感到無聊。其實他們真正想說的是:「我想讓你幫我做些事,我自己不想去做。」無聊正是孩子發展創造力的好機會,而創造力正是促進孩子自立性發展的最關鍵的品質之一。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的開心快樂當做自己應盡職責的一部分,並且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觀念:生活就應該是令人激動興奮的,因為別人就是那樣的。
  • 【名思教育】父母們不要給孩子太多玩具,請讓他們保持適度的無聊
    (限名思校區)許多盡責的家長,總喜歡規劃孩子有多採多姿的生活。去親子館玩、上潛能開發班、才藝課……即便閒賦在家,大人也義不容辭地陪孩子看書、玩玩具,就怕孩子愁眉苦臉地說:「我好無聊……「但是,現在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當孩子感到無聊時,往往是誘發他們內在潛能和創意的好時機!著名的育兒學者蘿拉‧馬可汗教授 (Dr.
  • 無聊對大腦有益,幫孩子擁抱「無聊」
    ,尤其是城市孩子,他們的日程表被安排得太滿了,孩子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玩的時間都不夠,更別提無聊了。實際上,時不時感到一點無聊,不僅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大有益處,對心理健康和學習能力發展都很重要。無聊的好處
  • 孩子無聊怎麼辦?放著不管就對了!
    她就這樣無聊的,默默地玩了2個小時,非常專注。還有一天,我和芽爸各自佔據一間臥室,在家辦公。芽芽突然大叫一聲:「媽媽,好無聊啊!不知道做點啥。」我心情煩躁的同時又有點內疚,很想抓緊時間把手頭上的事情弄完,然後陪她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 孩子也需要「無聊」的時刻
    送完娃去到美術教室,樓下一杯咖啡準備工作!但工作前,不寫些和孩子相關的文字,特別是0-6歲孩子的成長,你會發現,父母不能無為,需要有為,需要設計他的環境,主題,因為孩子是無法獲知和選擇環境的;但不能太有為,不少家長恨不得一個人把孩子的世界全部填充完,每個時間都不能浪費。
  • 智慧口袋英語啟蒙課堂:孩子無聊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更有創造力
    前幾天,有個朋友突然拋來這麼一個問題:「我家孩子這段時間越來越黏人了,動不動就喊無聊,讓我陪她玩,她已經上幼兒園了,而我也不可能時刻陪著她,該怎麼辦呢?」現在大部分家長都由於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時間的時間也相對減少,很多時候,不得不讓孩子自己玩。這時候就需要孩子學會如何應對「無聊」或者正確使用無聊。
  • 孩子整天喊「媽媽,我好無聊」,竟然是好事?
    「媽媽,我好無聊啊!」大多數家長聽到這句話都想馬上幫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君君有個朋友曾經和我這麼說:「你知道嗎?我不怕孩子搗蛋,也不怕孩子不好好學習,最怕的是他說自己好無聊。」我聽了覺得很疑惑,朋友和我解釋了她的想法,因為這句話讓她覺得孩子的時間在一點一點地被浪費,而主要原因是自己沒有給他安排好行程,所以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相信大部分家長面對「爸爸媽媽,我好無聊啊!」
  • 請讓他們保持適度的無聊
    作者:寶寶知道 遊戲與早教請給孩子多些無聊的時光!許多盡責的家長,總喜歡規劃孩子有多採多姿的生活。去親子館玩、上潛能開發班、才藝課…即便閒賦在家,大人也義不容辭地陪孩子看書、玩玩具,就怕孩子愁眉苦臉地說:「我好無聊「...但是,現在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當孩子感到無聊時,往往是誘發他們內在潛能和創意的好時機!
  • 孩子宅家天天喊無聊?其實它可以滋養孩子的感官,孵化創造力
    ,天天吵著鬧著喊無聊啊!還記得小時候,父母整天家裡家外地忙碌著,很少有時間管孩子,更不可能專門把時間騰出來陪孩子。那時許多人家裡幾乎沒有玩具,更沒有電視,孩子卻整天都玩得開心極了。快節奏的生活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喪失了「停下來」的能力。
  • 為何孩子無法忍受無聊?除了給孩子玩手機,你還可以這樣做
    電子產品影響孩子視力。現代社會的孩子從小接觸電子產品,加上長時間的使用,這造成越來越多的孩子年紀尚小便戴上了近視眼鏡。不少學齡前的孩子戴上近視眼鏡,這其中少不了電子產品造成的負面危害。專家表明,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對孩子的視力發育產生極大影響。
  • 孕婦在家養胎感覺無聊?過來人稱,快別無聊了,你有很多事可以忙
    這時候媽媽如果在孕期看一些書,那麼對孩子以後肯定是有好處的。並且當我們看書的時候,我們也知道了應該如何對待出生後的寶寶,或者說應該如何對待幾個月以後的寶寶,我認為這些都是對我們有幫助的,還可以幫助我們打發時間。
  • 親友常見的這種逗孩子陋習,無聊至極還傷害孩子。你遇到過嗎?
    可可媽覺得很煩惱,雖然知道這個「要錢」應該是開玩笑的,但是孩子哪裡懂,當然是催著爸媽轉錢了。但轉來轉去真的很浪費時間和精力。3、該陋習對孩子的潛在傷害另外,這樣跟孩子開玩笑,就真的只是一個玩笑而已,對孩子的心理完全沒有傷害嗎?其實是有的,其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方面:1)孩子會覺得很困惑。
  • 兒童教育:「無聊」對小孩原來並非壞事
    然而,英國教育專家則指出,其實一定的無聊時間對孩子來說並非是件壞事,可以激發想像力和潛在創造力,對培養未來生活技能有好處。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心理學資深講師、《無聊科學》一書的作者桑迪·曼恩(Sandi Mann)是這方面的專家。
  • 其實二胎媽媽帶孩子好處也很多
    生二胎不是一句口號,也不能頭腦一熱就生,一些年輕的媽媽因為生了二胎都辭職回歸了家庭,每天照顧著兩個孩子的衣食起居,還要兼顧家庭的瑣事。還有些媽媽有婆婆的幫忙,自然沒有那麼累,但也有些家庭所有的責任都攤到了媽媽一個人的身上,這時候媽媽每天肯定都很疲憊。
  • 全世界人們都在傷感無聊 也許只有這一類人心裡多了一份高興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已經有30多天,在這30多個日夜,大多數人經歷著病痛、離別、無奈和傷感,我們都能夠感同身受,全國上下都處在緊張焦慮的狀態下,卻有這樣一類人內心是開心的,那就是寶媽。此次疫情持續一個多月,老公們在家也不難出門上班,一起陪寶媽坐月子,這無疑是世界上最開心的坐月子,30天有的42天不出門,想想都後怕,這時候一家人都在家陪著,這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