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平臺如何打勝仗?

2020-12-08 騰訊網

【家電網HEA.CN 12月6日微信原創】版權成了當前這個數字時代裡流媒體的癥結,在視頻領域,優愛騰打得死去活來,最後一起落入版權陷阱,為天價影視版權焦頭爛額。而版權戰爭蔓延到音樂領域後,曾經在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在苦撐數年後,也即將在版權的槍聲中應聲倒下。

據業內大V「相徵」爆料,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同時「果殼放大燈」也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已經在北京開會,返杭後將執行人員變動,隨後阿里官方回應「不予置評」。

做音樂的比不過做採買的

和玩成社交軟體的網易雲音樂以及大雜燴的QQ音樂不同,蝦米音樂更像是由音樂愛好者組成的社區,宛如當年的B站一樣硬核。

早期的蝦米音樂對「音樂」的態度更加純粹和務實,平臺並不僅僅是為了聽音樂而設計的,更像是一個放滿了音樂的圖書館,不僅能夠聽音樂,甚至可以找到關於音樂詳盡的介紹資料,可以看到被劃分為數百個細分的音樂流派。

同樣是開放樂評,但蝦米音樂的評論審核更加嚴苛。最重要的標準是,「聊音樂必須認真」,發布的樂評必須在300字以上,和網易雲音樂賣弄文採和情懷的評論區相比,蝦米音樂的才稱得上是樂評。

然而對音樂的堅守,並未讓蝦米音樂得以生存。音樂不僅是一種個人愛好和審美趣味,它還是一種商品,儘管在創辦初期,蝦米音樂的目的是打通音樂人和聽眾,讓聽眾為音樂付費,讓音樂人可以依靠音樂賺到錢。但現實證明,讓聽眾為音樂付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率先開始音樂付費模式的蝦米音樂並沒有在用戶和音樂人處獲得良好的口碑,蝦米音樂採用的是先上車後補票的方式,先從用戶手上收費,之後再用從用戶手上賺到的錢購買音樂版權。這種方法幾乎同時引起了用戶和音樂人的不滿,蝦米音樂遭到左小祖咒等音樂人的連番炮轟與抵制。

隨後版權時代來臨,2015年國家最嚴版權令發布,蝦米音樂被阿里收購,與天天動聽合併成阿里音樂後主動下架了2.6萬首無授權音樂。第二年,QQ音樂合併海洋音樂集團,成立騰訊音樂集團,加大購入版權的力度,開啟版權大戰。2016年TME版權覆蓋率就達到了90%,而阿里音樂只有20%。

之後蝦米音樂開始一路下坡,手握的華研音樂等獨家版權開始逐漸流失,一路邊緣化,直到被阿里拋棄。

版權戰爭的一片狼藉後,在線音樂怎麼走?

燒錢大戰帶來的必然是一片狼藉,優愛騰彼此傾軋,不斷燒錢,最後留下的是天價版權費用。音樂流媒體開展版權大戰,面臨的局面同樣如此。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在接受音樂財經採訪時直言「海洋(音樂集團)當年手上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花高於行業價格的錢忽悠了一堆版權,就要靠版權收費,結果因為這個事一搞,把被人逼急了,騰訊開始動手,我們也開始動手」。

「我們看著很多公司的版權費一年翻十倍……大家(版權方)都說,我先去問問騰訊或者阿里,最後有一邊抬價,另一邊跟著抬,這價格就是這麼被炒起來的。」

在不斷地燒錢中,在線音樂的門檻不斷上升,時至今日,已經沒有新玩家,只有之間出局的,蝦米音樂就是其一。而倖存的玩家,也開始了新玩法。騰訊音樂提前終結了環球音樂的版權爭奪戰,囊括了環球音樂、索尼音樂和華納音樂三大唱片公司的全部獨家版權。2016年的時候,三大唱片公司的份額已經佔據了全球唱片市場的68.7%。

與此同時,QQ音樂在今年推出「銀河計劃」和「S製造」;網易雲音樂也開展了「颶風計劃」扶持音樂人;連抖快也相繼推出了音樂扶持計劃。不同的音樂平臺開始扶持自己的獨家音樂人,培養自己獨家的頂尖高手,形成內容生產端的優勢。不過扶持計劃雖有,但平臺扶持的音樂人被外界認知為「網絡歌手」,雖然在平臺上不缺乏受眾,但卻出圈困難,音樂平臺扶持的音樂人與傳統唱片公司存在不小的鴻溝,音樂人難被主流認可。

直到今年舉辦的臺灣金曲獎,裘徳作為內地唯一一位入圍最佳男歌手的音樂人而被大眾了解。裘徳是流媒體時代的標籤,作為從在線音樂走出來的音樂人,他受到了權威獎項的認可,同時也為在線音樂平臺音樂人提供出圈的範例。對於音樂平臺而言,音樂人是不可或缺的資源,必須樹立標杆人物,吸引主流關注作為重要切入點。

蝦米音樂雖然瀕死,但依然具備一定的參考性。聽眾和平臺最直接的交流手段是音樂,這也是版權對於音樂平臺重要性的體現所在。而蝦米的模式並沒有錯,保持音樂的純粹性,在用音樂吸引聽眾,是一條可行的模式,這也是蝦米音樂用戶粘性極高的原因。在如今,頭部唱片公司音樂版權幾乎由TME壟斷的情況下,其他在線音樂平臺只能挖掘自己的音樂人。

因為只有音樂才能對抗音樂。

家電網

HEA.CN| 最具影響力的深度原創科技門戶

涉獵| 家電、數碼、財經、電動汽車、家用清潔能源、VR、海外科技與投資

時評及投資建議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編輯 / 作者:情懷

— 敬 請 評 論 —

相關焦點

  • 蝦米或將關閉,在線音樂步入寡頭時代
    高昂的版權費用讓王皓意識到,「數位音樂市場這兩年會有很多的變化,會有點類似早期的視頻網站,未來會是一個大資本進入巨頭遊戲的時代,蝦米作為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一些大的集團、大的平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 於是在2013年1月,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收購,成為阿里大文娛下在線音樂市場的重要一棋。
  • ...還是敗給時代?|網易雲|短視頻|蝦米|蝦米音樂|在線音樂|騰訊音樂
    在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發展旋渦中,寡頭市場早已拉開序幕,在版權爭奪和短視頻的強勢衝擊下,蝦米音樂的退出,是輸給了生態,還是敗給了時代?十餘年合縱連橫 音樂平臺陷「馬太效應」戰國時期,齊、秦兩國最為強大,其餘五國在鬥爭中時而對抗、時而聯合,以保證生存和發展。而如今中國的在線音樂市場,同樣有著相似的發展格局。
  • 蝦米音樂,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不過,在線音樂平臺盈利難,已經是業界普遍面臨的問題。在線音樂的版權支出,讓騰訊、網易雲音樂這些平臺都有些叫苦不迭,甚至入不敷出。據艾瑞諮詢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騰訊音樂平臺雖然在全球音樂平臺中都首屈一指,但是付費用戶只是10%,相對其巨額的版權投入,可謂九牛一毛。反觀蝦米音樂的處境,就足見其對於阿里的戰略意義與營收意義是幾何了。
  • 蝦米關停 在線音樂平臺競爭終局?-江西娛樂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但在爭奪版權與流量的大戰中,蝦米音樂連連錯失良機,最終走向被資本拋棄的結局。  背靠大樹終被阿里放棄  「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早在去年11月,備註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相徵在微博上爆料了蝦米音樂將關閉的消息。
  • 「蝦米」走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一、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蝦米音樂成立於2006年,源於網站EMUMO。
  • 壓死蝦米音樂的「最後稻草」:蝦米之死演變成對版權缺失的控訴
    2021年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公告,宣布正式關停。按照這紙公告,蝦米音樂將於今年3月正式退出市場。而蝦米的離開,成為一個時代落幕的註腳。只是,直到蝦米真正死去,行業涅槃一直未能發生。音樂行業的暗流湧動,依舊是版權玩法的天下。憑著版權費用賺到盆滿缽豐的國際唱片公司,對國內的數位音樂平臺依舊虎視眈眈。任何玩家在此生存,都變得越發艱難。誰才是殺死蝦米的兇手?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
    這也讓「小而美而多元」的蝦米音樂一度居於鄙視鏈頂端,成為了小眾音樂愛好者的烏託邦,也是很多人心底的精神家園。▲圖片來自:鋅刻度2010 年,蝦米還開啟過在線付費模式的先河。蝦米平臺當時允許用戶上傳歌曲,聽眾想下載則需付費,這筆錢將被用來支付音樂版權方,形成「UGC 生產模式 + 在線付費模式」的正向循環,從而「讓音樂人賺到錢」。
  • 阿里將關閉蝦米音樂?蝦米音樂為何會如此,歌曲版權成最大問題
    據現有的可靠消息來說,蝦米音樂於明年一月份將會關閉,蝦米的工作人員也將會解散,作為音樂軟體的元老級的存在,蝦米音樂可以說是和QQ音樂,酷狗音樂一起同時代競爭過的,距離成立已經12年頭的蝦米音樂究竟為何將要關閉?
  • 誰搞垮了蝦米音樂?
    04年,以酷狗音樂為代表的P2P音樂軟體面世,可以將所有用戶下載的音樂文件全部整合到主伺服器上。從此用電腦聽歌再也不需要全網去找文件,然後下載到本地。「在線音樂」的時代就此到來。05年,QQ音樂誕生,依託QQ「社交之王」的背景,迅速佔領了市場。同年,酷我音樂盒面世,首先引入了主播電臺、音樂視頻等更加多元化的音樂功能,深受用戶喜愛。
  • 在線音樂「命門」
    但觀察在線視頻、網絡小說等行業,在線音樂的正版收費也是大勢所趨。曾任QQ音樂副總裁、負責版權業務的吳偉林就認為,音樂應該像小說、視頻一樣找到合理的收費模式;於是乎,QQ音樂在2014年首發周杰倫首張付費數字專輯,10首歌售價20元,銷量17萬張。付費專輯/單曲+付費會員包,這成為所有在線音樂平臺最為核心的收入。
  • 蝦米音樂是如何一步步被吃掉的?
    網傳蝦米音樂將於明年關閉!多少人的青春又結束了?近日,有大V在其社交平臺稱,曾風靡一時的音樂軟體「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消息一出迅速鬧得滿城風雨,甚至還出現了不少用戶對於不要關閉蝦米音樂的請求,直接讓蝦米音樂竄上了微博的熱搜榜。
  • 在線音樂」命門「
    但觀察在線視頻、網絡小說等行業,在線音樂的正版收費也是大勢所趨。曾任QQ音樂副總裁、負責版權業務的吳偉林就認為,音樂應該像小說、視頻一樣找到合理的收費模式;於是乎,QQ音樂在2014年首發周杰倫首張付費數字專輯,10首歌售價20元,銷量17萬張。付費專輯/單曲+付費會員包,這成為所有在線音樂平臺最為核心的收入。
  • 在線音樂版權再出新規 付費模式或升級
    此次重點打擊的也是這些小網站,最終留存的是在運營、版權、渠道更有實力更規範的音樂平臺。」  而版權的重金投入也讓在線平臺再次思考其商業模式。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告訴記者,「我們一直認為付費會是在線音樂未來的趨勢。」此次新規出臺,或將推動在線音樂付費模式的升級。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
    蝦米音樂曾有過鼎盛時代:居於鄙視鏈頂端,匯集各路神仙音樂愛好者,聚集在蝦米上用愛發電、指點音樂江山。然而,隨著資本入侵線上音樂市場、版權大戰的掀起,寡不敵眾的蝦米委身資本巨頭阿里。而三年後,王皓決定繼續實現他的音樂夢想,創辦蝦米:「蝦米一直是希望幫助音樂人的,只是五年前我會更多推作品,而今天是做平臺,目標其實都沒有變,我真的希望音樂人可以過得好。」也因此,蝦米開啟了在線付費模式的先河:用戶把歌曲傳上蝦米,聽眾想下載則需要付費,蝦米再拿這筆錢支付音樂方的版權費用。
  • 說唱博主如何看待蝦米音樂的關閉?
    網易雲崛起之後,酷狗音樂(我之前最常用的音樂平臺)被騰訊收購,成立了TME騰訊音樂集團,而蝦米音樂的老闆阿里直接領投網易雲;而在上個月,TME 對環球音樂集團的股份購買力度又加了10%,也就是說TME 手裡已經有20%環球的股份。(有沒有人記得上個月 Lil Wayne 賣 Young Money 版權給環球的事?)長遠來看,這些投資都是有眼光的。
  • 向美而亡:蝦米音樂 死於小眾
    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當被標籤為小眾、專業的蝦米音樂湮滅於數位音樂市場的滾滾洪流,一個時代也該結束了。   1。反智小眾音樂平臺   蝦米音樂成立初期,充滿了爭議。   2007年,王皓創立當時還叫「EMUMO」(EARN MUSIC & MONEY)的蝦米網。網站採用下收費、再解決版權問題的模式。用戶上傳音樂到蝦米網,供其他人免費試聽、付費下載。版權所有方若要索要使用費時,網站再將將收入按版權分成分給所有方。
  • 阿里的音樂夢,止於蝦米?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雖然在今日的在線音樂市場中,蝦米的存在感已經微乎其微,但對於長期關注音樂行業的人,以及蝦米的粉絲而言,「關閉」依然是一個極其令人遺憾的消息。
  • 阿里的蝦米黯然離場,音樂的夢想無處安放
    屆時,蝦米音樂App將從應用商店下架,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也將停止,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將保留至3月5日0點。蝦米音樂官方表示,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早在去年11月29日,就有微博大V爆料稱,「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 網傳阿里巴巴旗下音樂平臺蝦米音樂關站
    而就在近日,微博一音樂大佬爆料,阿里巴巴旗下音樂平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15關閉,蝦米音樂最終還是徹底輸在了版權大戰上,國內音樂行業格局已定,蝦米音樂這次很難翻身了!了解到,蝦米音樂前身是蝦米網,成立於2006年,主打小眾音樂,當時在圈內獨樹一幟,後來被阿里相中,2012 年底全資收購,巔峰時期擁有600萬的曲庫,被阿里大力扶持,準備用來跟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在網際網路音樂市場對標。
  • 曾佔據音樂霸主地位,如今被阿里放棄,蝦米音樂該何去何從?
    70萬以上音樂人入駐,超過1000種曲風流派,2000萬海量曲庫,配以因人而異的智能音樂推薦,一時之間,蝦米音樂被人們稱為「音樂圖書館」。誕生14年的蝦米音樂,是如何跌落的?當時,幾大平臺各把持著一部分獨家版權,曲庫互不相通,為了能痛快地聽歌,很多人不得不同時下載QQ音樂、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等一大堆APP,甚至要花錢買好幾家的會員。誰家版權多,誰就有話語權,誰就能吸引、留住更多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