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亡:蝦米音樂 死於小眾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財華洞察|向美而亡:蝦米音樂,死於小眾

  「終於解脫了,用不著再眼睜睜地看著它一點點再變爛再變爛,終於停下來了,現在只剩回憶。」音樂人王瑞森說道。

  近日,微博認證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發博:江湖傳聞蝦米將在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當被標籤為小眾、專業的蝦米音樂湮滅於數位音樂市場的滾滾洪流,一個時代也該結束了。

  1。反智小眾音樂平臺

  蝦米音樂成立初期,充滿了爭議。

  2007年,王皓創立當時還叫「EMUMO」(EARN MUSIC & MONEY)的蝦米網。網站採用下收費、再解決版權問題的模式。用戶上傳音樂到蝦米網,供其他人免費試聽、付費下載。版權所有方若要索要使用費時,網站再將將收入按版權分成分給所有方。

  這種做法旋即激起左小祖咒、李志等人的抵制。他們認為蝦米是在用盜版賣錢。王皓則說這種經營模式只是在培養用戶的付費習慣。

  蝦米網的經營理念與王皓早期經歷有關。大學剛畢業時,王皓和朋友在杭州租了一個百二十平大房子,工作日在網站上賣樂器,周末則請樂隊朋友來聚餐,組織他們去演出。大學的時候,他是樂隊的吉他手。畢業之後,他還是以音樂謀生。

  2001年開始,杭州的大學陸續搬離了市區。地下樂隊流失了相當部分的大學生聽眾。杭州獨立音樂人很多為了生計而放棄了音樂。2003年,王皓也關掉網店加入了阿里。四年之後,他離開阿里創立EMUMO,目標是在搭建音樂播放平臺的同時,培養用戶的付費習慣,幫音樂人賺錢。

  當時行業正經歷盜版音樂在PC端野蠻增長時期。

  蝦米創始團隊屬性決定了它本身的音樂推送是反智的。初期蝦米網推薦權重傾向小眾音樂。公司介紹,「市面上90%的用戶都喜歡王菲,那王菲的音樂就不需要推薦了——要推薦的是剩下的10%。」。蝦米網當時有近600萬曲庫裡有5000多個獨立音樂人的歌曲,每天被聽到的比例在11%左右。

  在知乎網站「你為什麼堅持使用蝦米」的問題下面,有用戶回答,是因為蝦米曲庫有精確的音樂人、專輯、曲風、歌單分類,冷門音樂、小眾歌曲基本都可以搜到。另外,蝦米上面的樂手信息、專輯信息也比較完整,只要是叫得上名的樂手,都會有完整的介紹。

  一位2014年曾面試蝦米音樂的人士回憶,當年他到蝦米麵試,面試官問的都是專業的音樂問題。例如有沒有關注臺灣金曲獎,以及臺灣民歌運動的發起者是誰等。當時的蝦米內部員工都是「硬核」的音樂愛好者。

  有評論認為,網易雲是普通人聽歌的軟體,蝦米音樂是愛樂人聽歌的軟體。蝦米站在鄙視鏈的最高端,它和網易雲互相鄙視。而它們兩個都絕對鄙視騰訊音樂

  如此音樂的平臺被主流市場拋棄,外界普遍認為是阿里收購的錯。

  2。阿里錯付了蝦米

  2013年,蝦米音樂的註冊會員數量達到2000萬。這一年,蝦米音樂開始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接觸唱片公司並向其支付版權費用。當時的蝦米音樂用戶付費率不足千分之五。蝦米一年的費用支出是收入的十多倍之多。

  也是在這一年,蝦米音樂接受了來自阿里巴巴的收購要約,被收編入阿里音樂事業部。王皓重新回歸阿里巴巴

  這是王皓的音樂理想向現實的一次商業妥協。

  一年之後,王皓認為數位音樂市場即將會類似早期的視頻網站一樣,大資本介入進入巨頭遊戲時代。蝦米作為獨立的音樂平臺,唯有跟大的集團在一起才會更安全些。

  王皓的預測並沒有錯,但是也沒有完全正確。2014年,騰訊音樂掀起音樂版權大戰。QQ音樂、海洋音樂與阿里音樂(包括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各斥巨資籤下唱片公司的網際網路獨家代理權。蝦米如果沒有答應阿里的收購要約,大概率倒在音樂版權大戰。

  版權大戰持續了整整三年。期間騰訊QQ音樂合併了海洋音樂,成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騰訊音樂與阿里音樂的版權大戰打到17年下半年,直到國家版權局出面約談主要網絡音樂服務商,要求服務商全面授權廣泛傳播音樂作品為止才停下來。

  這時候的音樂版權價格竟被推高了10倍,結果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在2018年年中成為擁有200多家唱片公司超過2000萬首歌曲的中國最大音樂版權曲庫。2019年,騰訊音樂集團內容庫內的歌曲數目已增至4000多萬首。

  阿里音樂則在同期(2015年7月)迎來新的董事長和CEO高曉松及宋柯。同年12月,何炅出任阿里音樂CCO。

  第二年,阿里音樂高層錯將重心放在天天動聽改版的阿里星球。產品涵蓋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直播等多種功能,但最終卻因功能太多違背用戶聽音樂的使用習慣不到一年便停止更新。

  天天動聽原有用戶大量流失到其他平臺,蝦米亦因為運營、維護不受重視而遭到原有用戶拋棄。用戶減少之後,唱片公司更青睞與騰訊音樂合作。

  而蝦米的創始人王皓也在當年(2016年)初離開他一手創辦的蝦米,加盟同屬阿里旗下的釘釘。臨調任前,王皓在朋友圈寫道,有些行業註定要死去,我乾脆等他涅槃好了。

  他說,「我投身這個行業已經八年了,初衷是想讓這個行業跟上時代,但是現在行業現狀已經荒誕到令人髮指。」

  可惜王皓最終沒有等來他想要看到的涅槃。2016年底,他曾短暫回歸蝦米糰隊,但不久就離開。現在據媒體披露,他已在東南亞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王皓在新浪微博的ID叫做「孩子氣的南瓜」。「南瓜」出自他年輕時候喜歡的美國樂隊The Smashing Pumpkins。資料顯示,The Smashing Pumpkins玩的是alternative pop/rock (另類流行/搖滾)音樂。

  現在,新浪微博上已再找不到「孩子氣的南瓜」的用戶ID。而「孩子氣的南瓜」的蝦米截止去年上半年下載量市場份額已經萎縮至不足7%;在線試聽量市場份額為9%。同期,QQ音樂的佔比分別為30.4%和54.3%。

  蝦米曾經絕對鄙視的QQ音樂能霸佔在線行業第一,這應該是王皓所不希望看到的。他大概率也不會想到,在回歸阿里之後,蝦米音樂會是一直不受重視的角色。

  3。蝦米音樂,死於小眾

  目前在線音樂市場頭部玩家按派系劃分,可分為騰訊系(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網易系(網易雲音樂)。

  騰訊系產品以版權構築護城河,並圍繞在線音樂打造網絡K歌、視頻直播、社交等業務。傳統的會員訂閱收入只佔在線音樂服務一部分,而在線音樂服務只佔公司總收入32%左右。換言之,即使掌握了全行業最多的版權和在線用戶,騰訊音樂的收入都沒有也不能只依賴會員付費業務。騰訊音樂集團的版權護城河更多是為消費頻次及變現能力更高的社交娛樂服務引流。

  而網易系的網易雲在版權方面先天有所欠缺,但在社區化運營方面做得比QQ音樂好得多。在不斷改版之後,網易雲的「雲村」旗下有雲圈、廣場等模塊,以音樂社交建立用戶粘性。去年網易雲APP的用戶人均運行時長是30.9分鐘,居行業其他競品第一。同期的QQ音樂只有9.8分鐘。

  蝦米音樂和兩大頭部玩家相比,既沒有騰訊系的豐富版權內容和變現渠道,也沒有網易雲成熟的社區運營。它的護城河在於專業的音樂內容和足夠的小眾音樂儲備——但就是這「小眾」害了蝦米音樂。

  2018年,蝦米音樂的APP用戶數只有5317萬人,而QQ音樂及網易雲分別有3.36億人及1.63億人。

  在數位音樂行業,版權是核心競爭力。蝦米沒有主流音樂的版權,少眾音樂市場只能容納小部分用戶。唱片公司看到平臺用戶少,更不願與之進行版權合作。長此以往便形成負反饋循環,蝦米音樂越來越成為封閉的小眾社區。

  蝦米音樂很純粹,它裡面沒有直播等很容易賺錢的模塊,也沒有網易雲複雜的社區生態。它就是一個算法做得很好,時常給人推薦意想不到好音樂的平臺。

  但這樣反智的平臺也是反市場的。

  市場終究是逐利的。2019年9月,阿里宣布以7億美元領投網易雲音樂。阿里巴巴也許還有音樂夢想,但它的夢並沒有託付在蝦米音樂上。

  回頭看蝦米音樂之死,原因出在哪裡呢?好像是高曉松和宋柯當年全力打造阿里星球,讓蝦米錯過了版權收購以出圈的時候,也好像是王皓當年答應將蝦米賣身給阿里的時候。

  也許都不是。問題可能出在最初「EMUMO」網站誕生之後,初創團隊堅持推送小眾音樂的時候。小眾音樂是更純粹的音樂,但不一定是市場喜歡的音樂。

  蝦米音樂,生於小眾,死於小眾。

(文章來源:財華社)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殺死蝦米音樂的不是高曉松,而是全民k歌
    因此,當媒體曝出,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將於近期關停(蝦米音樂在去年夏天被劃到了阿里創新事業群,但無論是從屬性還是歷史上看,我們仍視為文娛業務。拒絕抬槓),儘管蝦米音樂官方對此表示「不予置評」,但仍然有越來越多蝦米用戶真情實感地向這個軟體告別。當然也是時候告別了,據全現在向業內人士求證,蝦米音樂最快可能下周就將正式關停。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
    這次,蝦米音樂是真的要倒了。今天,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 2 月 5 日停止服務。3 月 5 日 0 點及以後,用戶將再也無法登錄蝦米音樂。蝦米音樂危在旦夕的傳聞,一個月前還鬧得沸沸揚揚,現在,它的故事終於掀開了終局。蝦米的日出:小眾音樂之父在中國只有兩類音樂:流行音樂和不流行音樂。蝦米創始人王皓曾說過。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
    @果殼放大燈也爆料,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阿里巴巴回應不予置評。知道這件事的我,第一時間打開蝦米,把我喜歡的小眾音樂人方拾貳等人的歌都下了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 阿里的音樂夢,止於蝦米?
    /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雖然在今日的在線音樂市場中,蝦米的存在感已經微乎其微,但對於長期關注音樂行業的人,以及蝦米的粉絲而言,「關閉」依然是一個極其令人遺憾的消息。
  • 說唱博主如何看待蝦米音樂的關閉?
    來自蝦米音樂的經驗分享稍微了解一點我們這音樂環境的人,都知道蝦米是「小眾音樂愛好者」的棲息之地,誇大點說,蝦米就好比供鳥類駐足休憩的最後一片溼地;縮小來講,就單純我的垂直領域——嘻哈音樂來說,即使離我有一段時間了,但我還是知道蝦米音樂有過非常輝煌的一段時期。
  • 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死了
    謝謝蝦米讓五月天陪伴了一半人生。」——啊土阿豆土豆「宇宙那麼大,可為什麼我找不到比你更好的音樂網站和app呢?」——西湖邊的蝦仔你最最最可愛回顧過往,蝦米音樂生前也曾輝煌過,甚至一度能與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兩位巨頭扳手腕,而這也離不開它對音樂的專業與執著。
  • 網傳阿里巴巴旗下音樂平臺蝦米音樂關站
    而就在近日,微博一音樂大佬爆料,阿里巴巴旗下音樂平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15關閉,蝦米音樂最終還是徹底輸在了版權大戰上,國內音樂行業格局已定,蝦米音樂這次很難翻身了!了解到,蝦米音樂前身是蝦米網,成立於2006年,主打小眾音樂,當時在圈內獨樹一幟,後來被阿里相中,2012 年底全資收購,巔峰時期擁有600萬的曲庫,被阿里大力扶持,準備用來跟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在網際網路音樂市場對標。
  • 蝦米音樂關停 網際網路告別「小而美」
    不管忠實用戶有多麼不舍,對於蝦米音樂來說,這似乎早已被認定為一個「該來的時刻」。許多人總結了蝦米的死因:戰略失誤、版權失守、用戶萎縮、創始人離局……蝦米曾經被認為是在合適的時機做了合適的選擇,但事後來看,即便是選擇委身阿里巴巴這樣的巨人懷抱,也最終沒有逃脫「香消玉殞」的悲劇命運。如果從1999年九天音樂、星空等國內最早一批數位音樂網站開始算起,數位音樂在中國已走過21年。
  • 蝦米音樂是如何一步步被吃掉的?
    網傳蝦米音樂將於明年關閉!多少人的青春又結束了?近日,有大V在其社交平臺稱,曾風靡一時的音樂軟體「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消息一出迅速鬧得滿城風雨,甚至還出現了不少用戶對於不要關閉蝦米音樂的請求,直接讓蝦米音樂竄上了微博的熱搜榜。
  • 蝦米音樂2月告別
    1月5日,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月5日關停,原因是「業務發展上的調整,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業內人士解釋,音樂商業場景服務,即比如在線背景音樂、車載系統、線下空間、智能終端等等。這一消息,令眾多蝦米用戶直呼「難過」「不舍」。
  • 今天,蝦米音樂宣布關停,這次真的要說再見了
    曾經是無數小眾音樂愛好者的棲息地【蝦米音樂】,涼了。關於蝦米關停的消息,其實小雷上個月有所耳聞,只不過蝦米親自官宣停止服務那一刻,感覺還是挺微妙的。先給還在用蝦米的小夥伴們劃重點,蝦米將在2月5日停止服務。在這之前,咱們可以儘量減少損失,已經充了會員趕緊去申請退款,有收藏歌單的也趕緊把歌單轉移到其他音樂App。
  • 誰搞垮了蝦米音樂?
    即便你沒有用過蝦米音樂,這兩天也一定看到了它的訃聞。起因是上周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用戶發微博稱,他聽說蝦米要關閉了。同時,一些關於蝦米音樂將執行人員變動,團隊面臨解散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 蝦米音樂,要風乾了嗎?
    蝦米音樂危在旦夕。 據音樂大V@相徵爆料,據江湖傳聞,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果殼放大燈也爆料,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
  • 是什麼原因導致:運營12年的蝦米音樂,元旦之後便要關閉?
    這條毫無徵兆的爆料「一石激起千層浪」,讓一些關於「蝦米音樂將執行人員變動,團隊面臨解散」的消息也不脛而走。「蝦米音樂將關閉」的話題隨即登上了熱搜。曾經的蝦米音樂,它不僅是小眾音樂愛好者的基地,更是擁有2000萬註冊會員的音樂巨頭。
  • 蝦米或將關閉,在線音樂步入寡頭時代
    與之對應的,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對此,阿里巴巴和蝦米音樂方面對媒體回應稱「不予置評」。 儘管還沒有確定的消息,蝦米音樂可能關閉仍然引起了熱議。
  • 「蝦米」走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一、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蝦米音樂成立於2006年,源於網站EMUMO。
  • 「蝦米音樂」死亡:真實原因浮出水面
    今年,這個成立13年的老牌音樂平臺將徹底告別了大眾,也讓聽著網絡小眾音樂成長起來的一代90後感慨「爺青結」。如今的音樂平臺版權大戰似乎已經大局已定,但不可否認,不管在哪個網際網路大廠的生態體系中,音樂平臺都是一個尷尬的存在,成本高,難盈利,用戶的付費意願始終沒有得到預想中的水平。也許真正適合在線音樂發展的模式還沒有出現。
  • 蝦米音樂1月或將關停,曾經鄙視鏈的最頂層現在快涼了!
    11月29日,網上開始流傳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停的消息,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返回杭州後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了。這部分小眾樂迷群體對蝦米音樂的惋惜與挽留之情多是出自兩個方面,一是蝦米音樂用戶自上傳的音樂,助蝦米形成了「小眾音樂俱全」的特性,蝦米若是就此退出市場,這些小眾音樂資源也將隨之消失。二是其精準的算法推薦功能,不少樂迷反映相較於其他音樂平臺,蝦米音樂更能「讀懂」自己的心。
  • 蝦米音樂即將關閉?官方不予置評,網友這麼說……
    11月30日凌晨,「@相徵」再次發微博表示自己也是聽說蝦米音樂要解散,「我也不希望它停,我也有好多記憶都在蝦米……」 由於蝦米音樂在2019年6月從阿里大文娛重新劃歸,歸屬到了阿里創新事業群下,11月30日,有媒體向阿里巴巴方面進行求證,相關人士回應,「不予置評。其他消息我們也在了解求證中。」
  • 創始人、用戶、員工,蝦米音樂背後的三重故事
    音樂理想上,蝦米確實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好的音樂流媒體平臺之一。蝦米做了中國當時最好的音樂推薦系統,那時候豆瓣音樂只記錄用戶大概3-4項,但蝦米需要記錄幾十項用戶記錄。而天天動聽省下來的這部分版權費用,給蝦米拿下了田馥甄、林宥嘉等歌曲的版權,這些歌手正當紅,吸引來了一些用戶。但是蝦米原來是一個小眾音樂平臺,拿到了當年最火的版權,反而失去了一些獨立音樂人的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