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課、逃學、離家出走,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如此叛逆暴躁?

2020-12-22 羊駝媽媽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跟很多的家長聊天的時候,發現孩子一到青春期,家長就開始各找焦慮,孩子這個時候總是非常的強調自己的想法,強調自己的個性,一言不合就會跟家長說自己有代溝或者說家長思想古板根本拿不能理解自己。

如果家長剛好與孩子的想法相反,孩子就會非常的暴躁,拒絕跟家人進行溝通,寧願在家裡面發呆,寧願一個人看小說都不願意跟家人進行長久的溝通,這讓很多的家長都很無奈。

明明自己都是非常想了解孩子的生活,想要跟孩子走得更近,但是孩子卻總是躲避自己的主動溝通,家長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了,你微笑著追問吧,孩子覺得你別有用心;

你嚴肅的詢問,孩子又覺得管得太寬,因此作為家長也非常的為難,孩子在青春期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溝通呢?

而遇到了喜歡曠課、逃學的、喜歡離家出走的孩子,家人更是無語,家裡面總是隔山差五的要上演一次貓捉老鼠的遊戲,很多家長又都是雙職工家庭,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和時間跟孩子玩這樣的遊戲,導致很多家長都是心力交瘁。

而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又害怕孩子沒有溝通而跟別人學壞,走上犯罪違法的道路,說到這裡不得不說青春期的孩子真的是讓人非常的難教,非常的難帶。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這麼的叛逆和暴躁呢?

第一、缺少家人的陪伴。

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因此孩子慢慢漲到青春期的時候,自主意識逐漸的提高,發現家長根本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可能有一些奇思妙想。

但是家人覺得都是非常的不靠譜的,甚至有的家長認為你只要學習好就好了,別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其實自己並不是想要好好學習,而是自己對於別的事情比較感興趣。

長大了不想考大學,只想作為一名工人或者是自己做生意,而家長並不明白孩子的心思,導致孩子覺得家人不理解自己,自己又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因此導致孩子離家出走。

第二、家人習慣性的暴力解決問題。

很多家長因為自己的學識問題對於孩子的掌控都是通過暴力來進行解決的,孩子一出現與自己的觀念不符的行為或者想法就會直接採取暴力的行為進行質押,導致孩子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

而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發現自己的體力可以與家長進行對抗或者自己能夠在外面尋找到一份安寧的時候,孩子就會容易選擇離家出走。

因此,如果家裡面的家長習慣性的通過暴力解決問題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反思這樣的行為可能導致孩子出現一系列的行為問題。

千萬不要簡單粗暴的進行問題的解決,這樣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呢,我們要多多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那麼我們知道了孩子青春期出現離家出走等粗暴行為的原因之後,我們就要想想怎麼去解決孩子青春期的問題,我們需要通過以下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第一、耐心的溝通。

我們都知道在一個家庭裡面如果希望整個家庭氛圍都是非常和諧的話,那麼就是希望整個家庭的氛圍都應該是和諧的,所有的人溝通都是平等的並且是非常的耐心的。

如果大家習慣性的溝通都是喜歡進行爭吵,或者必須只能聽取一個人的,那麼整個家裡面別人的觀點就不能得不到發表,同時相互之前也不能進行了解,導致大家都是各自主導各自的事情。

而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是希望自己能跟家人一樣平等的進行溝通的,因此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能有效的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

第二、家長多多的去進行學習。

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每一個人在特定的時代,在特定的家庭都會有不同的成長軌跡,而我們的很多加戰很喜歡將自己的那一套的成長方法套用在孩子的身上。

但是因為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家長的生活方式或者已經跟不上現在孩子的生活方式了,因此家長還是需要多多的學習前言的科技,不說非常的了解,至少能有所耳聞。

多去了解新生代孩子的一些生活方式,一些思考問題的方式,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成長問題。

這樣就不會導致孩子覺得跟家長有很大的代溝,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跟家人說,而遇到了分歧的時候青少年也不會因此而離家出走,讓家長操心了。

其實這兩點是非常關鍵的,孩子很多時候青春期暴躁、離家出走,變成問題少年都是家人引起的。

因此我們家人還是需要多多的去從自身分析一下是不是自己有什麼不好的行為習慣,是不是自己的某一些想法的確比較的落後。

為了防止孩子青春期叛逆,我們從孩子的小時候就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尊重孩子。

不管是什麼場合,我們都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面子,不要認為孩子就是家長的附屬品,而是要承認孩子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有自己的自尊有自己的面子觀念,不能過多的對孩子進行說教。

第二、學會跟孩子交朋友。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大人就是大人,孩子沒有長大是不會懂事的,其實不是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展現了每個人的不同了,我們家長需要跟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的想法,成長軌跡,跟孩子一起成長,才會和孩子不產生任何的隔閡。

第三、正面引導,積極鼓勵孩子。

孩子都是喜歡模仿的,也是喜歡被鼓勵的,作為家人需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同時自己也要多多的鼓勵孩子。

說了這麼多,大家千萬不要被孩子青春期的暴躁行為嚇到了哦,因為好好的培養,孩子青春期也沒有那麼可怕,那麼平常是怎麼跟孩子溝通的呢?

-----------------------

我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共同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寶寶們可以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雞飛狗跳的青春期!叛逆、離家出走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雞飛狗跳的青春期!青春期叛逆到底是個什麼鬼?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叛逆、離家出走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他們到底想要怎樣?我心裡暗驚:可怕的青春期要來了!這麼叛逆!怎麼辦?怕,沒有用啊!我得想招對付他啊!我得想辦法幫助他減少青春期叛逆行為啊!我得趕緊為我們倆的情感帳戶增加儲蓄啊......那麼,叛逆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表現的那麼明顯?
  • 花季少女曠課逃學離家出走 蒲城民警開導知途迷返
    近日,安曉剛帶領民警在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中進行入戶走訪,了解到金星村曹某正在上初中的16歲的女兒經常逃學、曠課,並多次在未給家人打招呼的情況下離家出走。眼瞅著孩子就要誤入歧途,荒度美好年華,曹某夫婦既擔心,又無奈,便向安曉剛道出了他們的苦惱。在聽到曹某夫婦地傾訴後,安曉剛很是觸動,他決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挽救這個青春少女。
  • 孩子曠課、逃學怎麼辦
    孩子曠課、逃學是厭學、恐學的表現。  曠課、逃學的孩子,多數學習吃力。  這些孩子一聽學習就頭痛,曠課、逃學可以暫時躲避一時,心裡輕鬆一陣兒。有的在街上閒逛,有的去玩感興趣的東西(如遊戲機等),有的可能離家出走,有的想放棄學習出去打工。實際上,這些孩子的處境十分難受,既可氣,又可憐。
  •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那麼,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呢?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不喜歡被人從頭管到腳。對於家人和老師的教導,他們根本就聽不進去,有時候忍不住了,他們還會和別人頂嘴,別人說他們一句,他們就回別人十句,他們總是會有一大堆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犯下的錯。總之,他們會把所有反對他們的人看成是敵人,並且會一直和他們對抗下去,給人一種不見棺材不掉淚,不跳黃河不死心的感覺。
  • 孩子曠課逃學怎麼辦
           孩子本來就是孩子自控能力差,沒有很好的辨別是非的能力,或者由於家庭原因,學校原因,孩子就會出現曠課,逃學的情況,孩子曠課,逃學,作為家長該怎麼管理教育呢?
  • 叛逆少女拉黑父母,離家出走已長達11天仍未找到
    到了十幾歲的年紀,孩子就會進入青春期,他們會變得很叛逆,經常會與家人鬧矛盾,甚至可能會離家出走。對於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多給予寬容和關愛,不然孩子離家出走找不回來,一旦發生意外情況,那可就悔之晚矣。 近日,武漢一名13歲少女於9月12日凌晨,偷偷拿走父親的100元錢後離家出走。如今11天過去了,警方曾短暫與女孩取得聯繫,卻仍未找到女孩身在何處。
  • 孩子厭學逃學曠課怎麼辦?如何制止你的孩子逃學?
    孩子逃學曠課怎麼辦?如何制止你的孩子逃學?中學生叛逆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厭學逃學就是其中一種表現,只是為了看看他們能逃脫什麼懲罰。 逃學可能是他們挑戰規則和父母的一種方式。 在孩子上中學的某個時候,他們可能會試著逃學。更重要的是,逃學的青少年可能會受到吸菸、喝酒或使用其他違禁物品的誘惑,或者他們可能會因為破壞公物或偷竊而惹上麻煩。
  •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家長很頭疼?理解和溝通才是解決之道
    孩子不愛學習,愛玩遊戲,有時還和外面不好的朋友抽菸喝酒。只要被他父親知道,輕則一頓謾罵,重則一頓胖揍。 他從初二時開始逃學,甚至離家出走,每次出走都是受「刺激」了。或是被父母批評打罵了;或是被老師同學「冤枉」了。好不容易把他找回來,教訓半天,他都不說話,父母急了,有時又拳腳相加,導致他再次離家出走。
  • 馨香智慧:孩子逃學厭學,還想離家出走脫離父母?蔣長英教你2招
    馨香智慧:孩子逃學厭學,還想離家出走脫離父母?蔣長英教你2招現今有不少家長有如下的苦惱:孩子小時候還很乖,也很聽家長的話,但是越往後,家長管束不住了,跟家長對著幹,說東,a偏往西,各種反叛心理越發增多,一言不合就開始甩臉子,出現逃學、厭學的心理,還想擺脫父母的管束,甚至還跟父母大打出手等等。
  • 家裡有叛逆暴躁的孩子,如何才能他溫順懂事?
    同事向我傾訴她的兒子現在非常叛逆,總是和她對著幹,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甚至離家出走。她說現在孩子的狀態就是在學校不努力學習,老師的話也不聽,對父母的話更是非常的反感。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是非判斷的能力,對於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充耳不聞,脾氣很暴躁。同事感到焦頭爛額,覺得自己非常失敗,自己把全部的愛都給了他,為什麼他就不能理解做父母的心呢?
  • 離家出走、夜不歸宿...是孩子叛逆還是「心理問題」?
    故事的主人公在情緒的困擾下,做了很多她的父母眼中的「叛逆行為」,比如夜不歸宿、離家出走、發生危險的性行為,她的父母非常生氣,每一次抓到她犯錯誤,就狠狠地揍一頓,關在家裡禁足希望她悔改。那時,有人曾經建議她父母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她父母說:「她就是叛逆,管管就好了。」
  • 即墨16歲孩子2月1日晚離家出走:青春期的孩子到底該拿你怎麼辦?
    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離開家在外面,父母不知道該有多擔憂和後悔。孩子離家出走,一定是雙方發生了大的矛盾和衝突,讓孩子一時衝動,做出了離家出走的行為。很多父母為青春期的孩子的教育大傷腦筋。我家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我也曾經非常困惑和無助。孩子到了12歲後,以前乖巧、聽話的孩子,像是變了一個人,對我的話開始不耐煩,多說幾句,他就發脾氣,要不愛理不理。
  • 兒子離家出走,媽媽這樣跟他說|你不得不懂的青春期孩子心理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脾氣暴躁,容易衝動,一言不合就跟你吵,動不動就要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仿佛成了青春期的一個標誌性舉動。 一個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離開家門,家長肯定是不放心的。吵歸吵,對孩子的愛仍然還在。現在的孩子是在蜜罐子裡長大的,離家出走,身無分文,要怎麼活下去?父母想都不敢想。
  • 逃學被副校長批評 三女生害怕被開除離家出走
    20日13時許,李女士回到家中,正準備吃中午飯,突然發現一張放在餐桌上的白紙,她展開一看,險些暈過去,原來這是女兒小麗離家出走前留下的信……  出走信  我想學校不適合我們了   「爸爸、媽媽,我給你們寫這封信也很無奈……我並不是一個讓你們省心的女兒……老師把校長找來,說我們逃學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朋友的女兒自小乖巧懂事,不但學習成績出色,還能主動幫父母做家務。可是一到13歲,忽然間就開始無心上學,越是臨近考試越是叛逆厭學。她甚至還交了一個男朋友,整天跟著抽菸喝酒,深夜才回家。
  • 為什麼有些孩子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現象?
    在很多家庭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孩子叛逆的情況。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都會擔心。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避免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或者有哪些方法把已經出現叛逆現象的孩子,通過改善不再叛逆了?關於青春期:我們的偏見和誤讀進入青春期後,有很多孩子變得暴躁、不聽話、不努力學習,甚至染上各種吸菸、酗酒的壞習慣。然後許多父母就錯誤地認為,只要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就會變得叛逆。等到自己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許多父母就會像遇到敵人一樣,變得很痛苦。
  • 膽大,13歲叛逆少女離家出走,父母報警,姑娘說出了一個特殊理由
    青春期,一個充滿各種幻想和叛逆的時間段,我們都曾有過這個階段,現對於以前,我們80後那時候基本是傻呵呵的,頂多是抽菸打架,熱血的年紀,無腦的青春期,這個時間段記錄著我們最無知,最叛逆,最有活力,最不安分的躁動的記憶,如果是一個13歲的青春期少女,她們現在的夢想,可能 就是出去看外面的世界,13
  • 「壞小子」逃學曠課, 數學零分卻被清華大學所錄取! 為什麼?
    他少年聰慧,卻絕對談不上所謂的」乖孩子「,打麻將,抽菸,逃學曠課,無所不做。 他精研明史,著書立傳,《胡惟庸黨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明代之農民》、《朱元璋傳》等一系列史學佳作均出自他手。
  • 叛逆少年教育機構_志強教育
    叛逆少年教育機構,志強教育,  重慶志強教育針對8-17歲心理、言行失常、早戀網戀、叛逆偏執、沉迷、自卑自閉、逃學厭學、離家出走、不懂感恩、與父母老師溝通困難、親情冷漠、自理能力差、不懂人際交往等「問題」青少年,通過心理認知輔導、行為素質矯正、人文心理疏導、禮儀孝道、感恩國學、法制講座、健康訓練、思想教育等八位一體輔導,全面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習慣
  • 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長應該怎麼做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出現叛逆應該屬於正常現象,很多家庭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卻成了硝煙不止的戰場,父母孩子都很疲憊。面對孩子的青春期,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幾點: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