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向我傾訴她的兒子現在非常叛逆,總是和她對著幹,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甚至離家出走。
她說現在孩子的狀態就是在學校不努力學習,老師的話也不聽,對父母的話更是非常的反感。
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是非判斷的能力,對於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充耳不聞,脾氣很暴躁。
同事感到焦頭爛額,覺得自己非常失敗,自己把全部的愛都給了他,為什麼他就不能理解做父母的心呢?
同事說感覺孩子非常不懂事,自己無論採用什麼樣的辦法,孩子就像一隻刺蝟,根本不願意和她進行交流溝通,她覺得非常無奈焦慮。
她的孩子長得非常帥氣,今年16歲了,見面也會向我打招呼問好,在外人眼裡非常有禮貌。
孩子總是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叛逆這麼嚴重,怎樣才能讓孩子溫順懂事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對於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尊重孩子非常重要。我們要把孩子當做一個大人來對待,不能總認為他是一個小孩子,什麼都不懂。
孩子從出生就對外界有敏感的反應,到了三歲左右,已經完全能夠感知別人對他的態度。
如果你習慣用說教訓斥指責的方式來對待他,會激起他內心的反感和叛逆,他會覺得自己在你心中沒有什麼地位。既然自己得不到尊重,得不到認同,那麼自己就會一意孤行,漠視你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你對他多一些尊重,他就會感到自己被重視,也願意和你進行交流和溝通。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如果犯了錯,就懲罰打罵指責,孩子十歲以下可能會忍受,但是青春期十五六歲以後,得不到你的關愛,就會對你產生仇視心理。
我們都希望別人用溫柔的態度對待自己,孩子也是一樣,如果有人溫柔地對待他,他的內心也會變得非常的溫柔,態度也會溫和平靜。
如果整天居高臨下對孩子打罵訓斥,你在孩子心中就會沒有地位,你說出來的話,孩子會認為無足輕重,對你沒有認同感。所以和孩子平等相處,對於孩子的成長才有好處。
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榜樣的力量,父母的舉止言行,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知書達禮溫文爾雅,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學著你的樣子,去和別人交往。
脾氣暴躁的家長教育不出懂事溫順的孩子,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出現了叛逆,家長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低聲教育遠遠勝過呵斥指責,要用溫柔的態度去感化孩子,熱心總會把堅冰融化。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在學習上,家長都要做一個正能量的人,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如果家長懶惰拖沓沒有進取心,就不要指責孩子沒有按照你的願望去成長。
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和孩子相處,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大的學問,遇到問題不要總是指責孩子,要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