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部收益率irr怎麼算
很多人肯定覺得這有什麼好講的,現在一大堆人科普,用excel裡求irr的公式=irr()一拉不就出來了,更簡單點直接用「內部收益率計算器」小程序,分分鐘解決。
但是你真的了解內部收益率irr計算背後的邏輯嗎?
舉個例子:
你們家親戚準備開個火鍋店,說特別賺錢,於是想說服你一起投資。
親戚和你說,你第一、第二年每年投資100萬,第三年分你200萬,第四第五年分別再分你50萬。
為了說服你,親戚給你說了一個概念叫內部收益率,說風投都用它,同時寫了一個現金流表:
親戚解釋說內部收益率irr是:【資金流入折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折現值總額相等、淨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
講人話就是設折現率為x,把淨現金流每一期的數字用折現率x一一折現到第一期,令所有數字相加等於0,這時候折現率x就是內部收益率。(雖然依舊很複雜)
接著很牛叉的在紙上列了一個方程式:
這個方程式的解x就是淨現值為0的收益率,也就是內部收益率。
解這個方程式很複雜,所以一般用「內部收益率計算器」小程序快速求出irr。
2.內部收益率irr到底代表了什麼?
接上面的故事:
親戚告訴你,手算出內部收益率太難,於是小程序「內部收益率計算器」求出了是22.9%。
年化收益率是22.9%,難道不比放在餘額寶裡面香?
你看這這麼高的收益,為了保險於是算了一遍:
第一年投資的100萬,到第五年項目結束後,獲得的收益是100*(1+22.9%)^4=228萬;
第二年投資的100萬,到第五年項目結束後,獲得的收益是100*(1+22.9%)^3=186萬;
二者相加355.5+258.9等於414萬。
你算完大吃一驚,前兩年投了200萬,到最後竟然能拿到414萬?
可之前親戚承諾也只有300萬,這剩下的114萬哪去了?
各位知道為什麼少了114萬嗎?
其實求解內部收益率最關鍵的前提就是要默認【資金具有時間價值】。
所以如果把第三年拿到的200萬和第四年拿到的50萬以22.9%為收益率再投資出去,加上第五年當年收入的50萬,就等於414萬了。
這樣真正的內部收益率irr下圖裡這樣計算的。
其實在真正的內部收益率irr計算裡會有一個隱含條件【收益再投資】,大家若是把irr理解成年化收益率,把每期投入按年化收益率22.9%折到項目結束,就存在隱含假設【收益再投資】,這時候求出來的irr越高,此種理解方式越不合理。
做個總結,如何正確理解內部收益率irr
第一種角度:
將內部收益率當成年化收益率,在項目中的投入都按這個收益率來進行複利計算,一直到項目結束,這樣會得到一個理論上的收益。
但是這裡會有一個隱含假設【收益再投資】。
只有將項目期間得到的收益同樣以內部收益率進行再投資,最終得到的收益才會等於你前期的投資在複利計算下最終得到的理論收益。
這種理解角度的缺陷在於內部收益率越高,【收益再投資】的假設越不合理。
第二種角度:
仍然將內部收益率看成年化收益率,但是僅僅是尚未回收的本金利息和的年化收益率。
因為項目後續是不斷開始返還收益的,所以實際上在這個項目中投入的資金並不是一直這麼多的,是存在一個【投資回收的過程】的。
項目在全周期內始終處於一個投資回收的過程中,就避開了【收益再投資】這種蛋疼的假設。
所以一個投資項目的內部收益率要想合理,那麼這個項目必須在整個周期中始終處於一個投資回收的過程。
其實投資一旦扯上【收益再投資】,所有東西都變得沒有意義。那麼我們只有避開它,irr才有意義。因此我們在求解內部收益率irr的時候,基本上第一期會設置為負數,後續現金流均為正的這種狀態,通過將現金流提前規整,使求解過程符合邏輯。
無論是銀行理財,股票,貸款,保險年金,都可以用這個「內部收益率irr」算一下,當然也只能作為參考,因為還有許多不可控因素。
最後,祝大家的財務更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