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視角」父母請假陪考:我們不累,陪在孩子身邊才安心

2020-12-11 天眼新聞

「兒子,加油!」   7月7日下午14時許,師大附中考點門口人山人海,家長們把孩子一路護送到「戰場」前。

馬先生和羅女士也在這群「陪考父母大軍」裡,只見他們不時惦著腳尖,用目光護送孩子進去。  當孩子消失在視野裡時,夫妻倆人這才放鬆下來。他們告訴記者,這兩天為了好好陪孩子考試,夫妻倆人都向單位請了假,全程陪在孩子身邊。  「因為我們家住在小河那邊,我怕這兩天考試會堵車,耽誤孩子考試。所以我提前就在考點周邊定了酒店,這兩天我們全家就住在酒店了。」馬先生笑了笑,他的眼裡帶些血絲,但是看起來卻依然精神充沛的樣子。  「您最近是不是陪考,沒休息好?」記者問。  「他比孩子還要緊張些!」一旁的羅女士心疼地揉了揉丈夫的肩,「其實,孩子在高考,我們做父母的也在陪考。孩子有壓力,我們也跟著緊張。」  羅女士告訴記者,從孩子進入高考倒計時以來,夫妻倆人就沒「閒過」。  孩子吃的好不好?營養夠不夠?睡得好不好?這些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小事」,這段時間可是父母的心頭「大事」。  「高考是孩子的重要考試,每個人都要經歷高考,我們也是這麼過來的。」羅女士說,無論這次結果如何,兒子永遠是最優秀的。  孩子,這段時間你的努力,父母都看到了。  「他今天上午和我說,語文感覺有點難,要是考不好怎麼辦?」馬先生說,聽到兒子的話,他沉思些許,不是怕孩子考不好,而是怕他影響後面考試的情緒。  別怕,孩子,父母永遠支持你。  「馬蔚冊,加油!」  夫妻倆人對著鏡頭給兒子加油打氣,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只要努力了,父母相信你,一定會取得自己心儀的成績。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馮晨陽

編輯 胡銳編審 李劼

相關焦點

  • 建議:明日高考陪不陪考家長最好問問孩子
    為了不打擾學生複習,老師坐在教室外,隨時為學生答疑。   高考日與工作日碰車,家長是否請假陪考呢?如果去陪考,是否會增加考生的心理壓力?一項調查顯示,約八成受訪考生表示「不希望家長陪考」;而大部分家長也表示,去不去陪考要看孩子的意見。   考生:陪考會增加壓力   「高考你希望父母來陪考嗎?父母陪考會讓你有壓力or信心?陪考的利與弊各有哪些?」高考臨近,這些問題成為了新浪微博上的熱門話題。截至6月1日,共有400多名網友發表了個人看法。
  • 2019年高考時間已定,陪考家長無需請假,高三黨要做好這些準備!
    2019年高考時間已定,陪考家長無需請假,高三考生要做好這些準備!時間已經進入四月底,2019年高考已進入倒計時階段,高三的考生一直在爭分奪秒的奮戰。時至今日,2019年高考時間已定,打算陪考的家長無需請假,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高考兩天碰到端午節,陪考家長無需請假就能陪孩子參加高考!高考可以說是很多人一生中需要經歷的一個大轉折,考好的考生也許就此就讀985名校,迎來學業和事業的輝煌,稱之為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 中高考城市學生父母總是「花式陪考」,為什麼農村父母卻很少有?
    中高考城市學生父母總是「花式陪考」,為什麼農村父母卻很少有?說到「陪考」現象,這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在現在的中高考中總會出現父母花式陪考的現象,有的穿旗袍、拉橫幅、跳舞等等的方式,但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一個問題,中高考陪考的父母多是城市父母,為什麼卻很少見農村父母的身影呢?下面就為大家來揭秘這其中的緣由。
  • 我和女兒的高考:陪考比高考緊張,報志願不願進體制端「鐵飯碗」
    02女兒很努力,也很懂事,高考前一個月我提出請假去陪她,給她解解壓。女兒翻過來安慰了我好幾天,說她一個人挺好的。就連高考那天我說去陪她,給她做做後勤服務,她也堅決不肯。她說,媽媽,你平時那麼忙,假又不好請,不就一次普通考試嗎,我會記得按時起床,準點進考場。
  • 38歲媽媽陪兒子高考,最終考上二本,優秀的父母用言行影響孩子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近段時間,高考成績公布,很多家長在準備完孩子填報志願的事情,靜候夢想學院錄取的佳音。其實,在高考前夕,父母們很早就開始備戰,每年都看能到父母為了陪考而做出很多的事情。
  • 高考季,陪考的父母暖爆了朋友圈
    又是一年高考季,朋友圈到處是父母陪考的照片。一對父母陪著孩子走向考場,依偎在孩子左右。我想再陪你走一程,一程。天上飄著小雨,陪考父母的臉上卻寫滿了焦慮。連爬23層樓,挨家挨戶敲門疏散,所有人撤離後,他才最後離開。
  • 你高考·我執勤:通江兩位交警「假爸爸」的陪考之路
    正在執勤的楊弘       四川新聞網巴中6月8日訊(王俞茹)高考期間,通江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為進一步落實從優待警舉措,打造「暖心高考」,允許有子女參加高考的民警可以請假陪考。但為了給更多考生和出行者營造安全和諧、暢通有序的交通環境,有兩位交警「假爸爸」放棄陪伴自己的子女,選擇戰鬥在執勤第一線。
  • 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父母要活成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這位媽媽見女兒備考「狀態不佳」,為了讓女兒能用心備考,自己也加入了考研隊伍,不僅成就了女兒,也實現了自己多年了心願。父母給予孩子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關鍵時刻,更是能夠成就孩子。父母不是保姆朋的孩子今年5歲了,已經開始上幼兒園,可朋友總是向我抱怨帶孩子太辛苦了。吃一碗飯要端著飯碗跟在他的屁股後面跑一整個小區,不然就得開《小豬佩奇》看著才能下飯。一件衣服要把主房客房和客廳逛一圈才能順利穿上。我一聽,這種保姆式的育兒,不累才怪。
  • 高考這根弦崩緊了太多天:孩子,我知道你很累,但我們永遠在你身邊
    高考首日,考生在考場內緊張答題,不少家長守侯在考場外,陪孩子共同面對人生大考。看到家長陪考辛苦,武漢二中及省武昌實驗中學考場外,必勝客工作人員給他們送上飲料和比薩,還打出了「必勝」標語,讓家長們身心都輕鬆了下來。
  • 你會陪孩子高考了嗎?
    高考前學校收取考試期間住宿費、餐飲費750元,勸說家長不要陪考,避免給孩子們造成壓力。6.8日下午,學校高考帶隊老師未叫醒午休的孩子,導致其兒子英語缺考。洪媽媽質疑西山學校管理不到位。下午孩子媽媽責罵兒子後,向學校老師和監考考試求情,未被允許進場。小西看了這個考生的遭遇,終於知曉一個問題的答案。10餘年前,我們高考的時候都是老師帶隊,沒有父母的陪伴也挺好的。
  • 【護航高考】「陪考」第一天,警察蜀黍陪你全力以赴
    2020年高考正式拉開大幕莘莘學子為青春、為夢想努力一搏此刻有一波人在認真「陪考」他們就是「高考守護者」——警察蜀黍高考加油!為給高考考生營造一個平安、穩定、安心的考試環境,霑化公安成立高考安全保衛工作領導小組,結合轄區實際,精心組織,充分準備,全力以赴做好高考安保工作,為全區考生保駕護航。
  • 美國教育博士:「不完美的父母」才稱職
    或是「如果你今天因為太忙或太累,沒照著書上的建議做,不用擔心,第二天,你可以重新開始。」書上的理想世界與真實人生不同──人一定會犯錯,不過,這不要緊。承認育兒是種挑戰,會讓父母在育兒時,以更加開放與誠實的態度來面對考驗和磨難。此外,如果父母很幸運地有一群夥伴可以分享自己的不安全感,就不會一味地追求完美。
  • 孩子的學習,父母的「陪」與「不陪」
    如果在孩子出生以後,父母就把孩子留給了爺爺奶奶,到了孩子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才回來。初中回來照顧孩子的理由是,初中生正是性格大變的時候,這個時候,需要父母陪伴在身邊,不然學生可能會染上一身的壞毛病。可事實證明,父母在孩子初中的時候,回來陪伴孩子成長,孩子確實沒有變壞,可是學習成績,卻並不見得好轉。
  • 辦公室實用句型「加班」、「請假」、「代班」、「出差」英文如何...
    打工、實習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想去海外實習或到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們,這些工作上超級實用的英文不能不會啊!fill in for someone 頂替/代理某人的職務當同事請假,需要找人幫忙暫代工作,可以用fill in for 這個短語,因為 fill in 本身的意思是「填空」,與「別人請假不在你補了他的空缺」意思契合。介系詞 for 後面加上代理的對象。
  • 怎麼樣陪伴孩子,才是高質量的陪伴?
    三頭六臂的超人媽媽也會累,超人不會飛,超人時間也不夠,真的,挺累的。每每有這種疲倦感受的時候,我們都特別希望孩子快快長大,但是反過來想,孩子快快長大,我們豈不錯過了他們這段美好且可貴的時光,細想之後,還是覺得從自身的時間安排著手,做一個 「卓有成效的職場父母」。
  • 高考最強「陪考神器」,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號稱史上最難的一屆高考不久前終於落下了帷幕回頭看看2020所經歷的天災、人禍這場註定不平凡的高考考場外的家長披荊斬棘努力為孩子創造良好環境的瞬間同樣讓人難忘和感動在今年高考,鄭州一位陪考家長就引發了全網的關注和熱議
  • 有「自我」的父母,不會需要孩子來榮耀你
    英國心理學家Silvia說過:「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只有一種是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教小寶寶學會獨立,可父母對孩子的依賴卻越來越深了 總有一天,孩子會離開父母,出外打拼,獨自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若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全世界,當孩子不在身邊了,父母的世界也就跟著全塌了。
  • 把孩子養成溫室花朵,到頭來最累的還是父母自己
    諮商心理師、高中職輔導老師郭彥餘在教學現場觀察到,愈來愈多家長不願意和孩子起衝突、事事滿足孩子,最後演化成無力管教的局面。孩子學不會處理失望與挫折,養成了一株株溫室裡的花朵,到頭來最累的還是父母自己。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 「極端性格的背後」那些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如果我們跟孩子相處的細節可以回放,那或許你也會被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可怕模樣驚嚇到。似乎很多父母都在默認:父母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完全是私事。只要沒有明顯的打罵,那麼便不算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為此,我們身邊存在著很多父母,不斷濫用自己的權力,每日裡以「愛孩子」的名義,卻生生把自己的孩子嚇得要命。
  • 為什麼我們「不」處罰孩子?
    身兼三子媽與園長的雙重身份,生活中有壓力、有挫折,但有更多感動與成長,用文字讓大家感受到在育兒的路上並不孤單,願意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改變,身為父母的我們就是收穫最豐富的人。部落格【Mella的幸福蒲公英】,著有《蒙特梭利教養進行式》,並有在線課程《何翩翩:用「蒙特梭利」教養法,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