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
鯉魚豬蹄湯。
材料:鯉魚1條,豬蹄1隻,適量的通草。
做法:活鯉魚洗淨,去掉內臟,但不要去魚鱗。豬蹄洗淨和鯉魚一塊兒放入鍋裡加水,再加入15克左右的通草一起煮。每日2次,連服3天。
【問診記】
前段時間,我去看望一位剛剛做了媽媽的朋友。朋友是典型的事業型女性,為了工作一再推遲婚期,在雙方父母以及男友的一再勸說下,去年「五一」終於步入了神聖的婚姻殿堂。婚後不久,她就懷孕了,全家人歡喜不已。
剛剛做了媽媽的朋友,正躺在床上享受著初為人母的喜悅,雖然是一臉的疲憊,但是看到身旁胖嘟嘟的笑臉,臉上還是寫滿了幸福,見到我就忍不住興奮。
我笑著問:「你現在感覺怎麼樣?吃飯還行吧?奶水下來了嗎?」
「吃飯倒是沒有問題,就是奶水一直下不來,正想給你打電話問問情況呢。」
聽到我的問候,朋友這才想起了當前的主要問題。
「乳房有什麼感覺,發脹嗎?」
「感覺到乳房有點兒脹,並且有輕微的疼痛感。」
「這沒事,讓寶寶儘快吮吸乳汁,就是乳汁下不來也要讓他吸,或者用手輕輕擠擠,這樣乳汁才能儘快下來,越是不吸下奶越慢,等乳汁排出後,你說的乳房脹痛感覺就消失了,不用擔心。」
其實,有的產婦在產後兩三日出現乳房發脹,甚至疼痛難忍現象,都是正常的。這是因為,產後媽媽的乳房開始大量分泌乳汁,同時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也開始擴張。這時,如果乳汁出不來,就會造成乳腺管淤塞不通,導致乳汁充盈淤積成塊,如果嬰兒吸不出奶,乳汁一直下不來,就會引起乳房脹痛。有的乳房脹痛在乳汁出來後自行消失,但是情況嚴重的,就要進行治療。乳房淤積根據程度不同,可分為四級,其治療方法也不同。
比如有的時候媽媽覺得乳房會有輕度的發脹感覺,這屬於正常現象,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只需要讓寶寶儘量地吮吸就可以了,如果寶寶不餓,不肯吮吸,用吸奶器吸出也可以緩解症狀。
如果媽媽覺得乳房不僅有發脹的感覺,還觸摸到有硬塊兒,並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這個時候媽媽也不用驚慌,這是由於乳汁過多,乳房充盈,同上,讓嬰兒吮吸就可以逐漸緩解疼痛,或者用吸乳器將過多的乳汁吸出。
但是如果乳房膨脹得非常嚴重,感覺有硬塊兒,疼痛得非常厲害,並且皮膚出現水腫現象,表面發熱,就需要到醫院治療。
因為乳頭下垂低平,如果衛生保持不好,乳頭就會因讓嬰兒吮吸而發生水腫,或者發生破裂,乳汁不能順利流出來,造成乳房淤積,媽媽會感覺到特別疼痛。這時應該去醫院及時檢查,查清病因,對症治療。
如果乳房淤積現象不能及時解決,就會造成乳腺管阻塞。還有乳罩太緊,乳頭在乳罩的壓迫下,摩擦加劇,也會造成乳腺管堵塞,甚至會引起奶水少或無奶的現象。因為乳汁排出困難,以至於腫脹更加嚴重,媽媽會出現皮膚水腫、發硬、發熱,嚴重的人可看到紫紅色的小斑點;同時媽媽的體溫會上升,乳房疼痛得更加厲害,這個時候應該停止哺乳嬰兒,及時到醫院就診,以防引發乳腺炎。如果及時處理,則可在兩天內逐漸恢復。
【小偏方】
這裡有一個食療小偏方——鯉魚豬蹄湯。鯉魚1條,豬蹄1隻,適量的通草。先把活鯉魚洗淨,去掉內臟,但是不要去掉魚鱗,然後把豬蹄洗淨和鯉魚一塊放入鍋裡加水,再加入15克左右的通草一起煮。豬蹄和通草都具有通氣下乳的功效,每天喝2次,一連喝三四天差不多就能恢復。
出現乳房淤積、發熱、疼痛的媽媽,可以部分熱敷,端一盆熱水放在膝蓋上,然後把有硬塊的乳房放到水裡浸泡,水一冷就要換熱水,一邊浸一邊按摩乳房,慢慢地把硬塊裡的積奶擠出來。
也可以採用按摩的方式,可以用木梳子梳理乳頭,把木梳子用微波爐加熱,然後一遍遍地梳理乳房的硬塊。從乳房根部一直梳到乳頭,用力不要過大,因為媽媽皮膚很薄,注意不要損傷皮膚。輕輕地從四周向乳頭方向按摩,使乳汁排出來。感染比較嚴重的時候,可以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千萬不要因為疼痛而不去按摩或者吸乳,否則淤積會更加厲害,最後發生乳腺炎。
總之,產後媽媽乳房發脹疼痛是很常見的症狀,是母乳餵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之一。但如果處理的方法不正確,則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從而使媽媽焦慮不安、心情煩躁,導致分泌乳汁減少,降低了母乳餵養的效率。如不及時治療,還有可能引起乳腺炎,不僅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嚴重妨礙嬰兒的哺乳與生長發育,所以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