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警示結核病怎麼回事 張文宏是誰個人資料 結核病又是什麼

2020-12-17 海峽網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表示目前全球的結核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中國每年發病數為86萬人左右,是當下新冠肺炎患者的十倍,希望大家慎重對待。

延伸閱讀: 國家衛健委:2020年全國肺結核發病率要降至55/10萬以下

當前我國結核病流行形勢仍然嚴峻,是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位居全球第2位。

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醫保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2019—2022年)》,到2020年,全國肺結核發病率要降至55/10萬以下,死亡率維持在較低水平(3/10萬以下)。在醫院工作中,咳嗽、咳痰兩周以上的患者,必須開展結核病篩查。

國家衛健委介紹,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近年來,防治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全國結核病疫情持續下降,報告發病率從2012年的70.6/10萬下降到2018年的59.3/10萬,治療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但是,當前我國結核病流行形勢仍然嚴峻,是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位居全球第2位,每年新報告肺結核患者約80萬例,位居甲乙類傳染病第2位,部分地區疫情依然嚴重,學校聚集性疫情時有發生,耐藥問題比較突出,患者醫療負擔較重,防治任務十分艱巨。

行動目標是,到2022年,結核病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防治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防治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防治措施不斷加強,規範化診療水平穩步提高,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水平明顯上升,發病和死亡人數進一步減少,全國肺結核發病率降至55/10萬以下,死亡率維持在較低水平(3/10萬以下)。

1.發病率高於100/10萬的省份,年遞降率不低於4.4%;發病率在55/10萬至100/10萬之間的省份,年遞降率不低於2.9%;發病率低於55/10萬的省份,年遞降率不低於1%。

2.全民參與防控結核病的良好氛圍初步形成,公眾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

3.篩查力度進一步加大,新診斷技術得到推廣應用,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比例提高到50%,成功治療率達到90%。

4.重點人群防控工作不斷深入,學生和老年人群結核病篩查比例明顯提高,重點地區農村貧困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5.利福平耐藥結核病防控工作得到全面加強,全國所有地市開展耐藥結核病規範化診治工作,病原學陽性肺結核患者耐藥篩查率達到90%以上。

《行動計劃》主要將開展6項具體行動。

一是全民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行動。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針對不同人群分類指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營造全民參與結核病防控的良好氛圍。

二是結核病診療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最大限度發現患者,對咳嗽、咳痰兩周以上的患者,必須開展結核病篩查,非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將肺結核患者和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至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按照要求,結核病診療和防治核心指標將被納入對定點醫療機構績效考核中。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相結合,做好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患者全程規範管理率達到90%。

三是重點人群結核病防治強化行動。擴大對病原學陽性患者的密切接觸者、65歲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愛滋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的主動篩查覆蓋面。以縣(區)為單位病原學陽性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篩查率達到95%。有條件的地區要將結核病檢查列為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工入職體檢的檢查項目,提高入學新生結核病檢查比例。

四是重點地區結核病扶貧攻堅行動。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籤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原則,將符合條件的貧困耐藥結核病納入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對發現的患者做到及時治療、規範管理。

五是遏制耐藥結核病防治行動。擴大耐藥結核病篩查範圍,最大限度發現耐藥患者。擴大耐藥診治工作覆蓋面,提高治療質量,做好隨訪管理,完善相關保障政策。

六是結核病科學研究和防治能力提升行動。加強科技攻關,加大研發力度。加快結核病防治信息化建設,健全服務網絡,逐步實現結核病防治信息互聯互通,促進防治服務能力有效提升。

相關焦點

  • 張文宏警示結核病怎麼回事?張文宏警示結核病說了什麼?結核病的危害
    張文宏警示結核病今日(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目前全球的結核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中國每年發病數為86萬人左右,是當下新冠肺炎患者的十倍結核病(TB)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能造成生命危險的傳染性疾病。結核病的傳染性很強。它的傳播主要是由於肺病患者通過咳嗽向空氣中釋放肺部的結核菌。-旦有人把這些飛沫吸入肺部,結核菌就會駐足並開始繁殖。易感人群就是生活貧困、居住擁擠、營養不良、社會經濟落後、HIV感染等是 人群結核病發的原因。
  • 張文宏:硬核醫生的「無核」之戰
    耐多藥結核病被張文宏稱為「最難啃的骨頭」,是指肺結核患者同時對異煙肼和利福平這兩種最為有效的抗結核藥物產生耐藥,其傳染性強、治療難度大且治癒率較低。2019年,中國約有6.5萬新發耐多藥結核病患者,佔全世界總數的14.2%。由於缺乏強有效的治療方案,耐多藥結核病已成為我國結核病控制的難點和重點。
  • 張文宏談中醫藥抗疫說了什麼 張文宏個人資料簡歷
    4月4日18:00,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邀請張文宏教授與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進行在線交流,回答海外同胞們關心的疫情發展、個人防護等熱點問題。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中醫藥在這次防疫過程中確實發揮了作用,而且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但如果要問中藥作用大一些還是西藥作用大,這是很難區分的。就像你考上了裡昂大學、巴黎大學,到底是你爹起的作用大一點還是你媽起的作用大一點。」張文宏提醒,中藥雖好,但不能自己亂用,需要有資質的中醫生給你提建議。
  •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預防結核病有6個大招,得謹記於心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新冠肺炎、流感這樣的常見傳染病之外,結核病也是非常需要重視的一種傳染病。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目前全球的結核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中國每年發病數為86萬人左右,是當下新冠肺炎患者的十倍,希望大家慎重對待。那麼,結核病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應該如何預防呢?
  • 對話張文宏:我只是說出了真相
    我們工作的對象是傳染病、感染性疾病,影響的不是個人,而是對社會群體。如果不能發揮對社會的影響力,就不能充分反映這個學科的特點。我很少參與非醫療領域的活動,但是我希望喚起整個社會參與公共衛生建設的熱情。如果我的「出圈」對於匯聚社會力量、社會資源有貢獻的話,我非常願意去做。
  • 張文宏午夜髮長文解析|疫苗|張文宏|...
    【張文宏:新冠病毒變異在意料之中 未來也許要調整疫苗】22日凌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發微博長文,指出應如何看待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變異是否會讓疫苗失效等焦點問題【詳情點擊】(@張文宏醫生)
  • 結核病早期症狀 有這些症狀小心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因為結核病大都發生在肺部,所以結核病又叫肺結核,結核病會傷害大家的身體,那麼請問結核病早期症狀是什麼?結核病的預防怎麼做?治療結核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結核病早期症狀感覺乏力,早上起床反而比較累,下午也有比較明顯的無力症狀,但是到了晚上卻不能控制的興奮,甚至失眠。沒有其他原因的情況下,身體慢慢的變得消瘦,體重下降。
  • 接種了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為什麼結核病依然在人群中傳播?
    我們幾乎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就接種了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但是結核病依然在人群中傳播。難道是疫苗沒有效果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一探究竟。一、什麼是結核病?說到結核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肺結核。其實,結核病是由於感染了結合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疾病的統稱,感染的範圍可能是全身範圍的,只是肺部最為常見,佔所有患病總量的80%至90%。現階段已知的結核桿菌不僅能入侵人體的呼吸系統,還可以通過消化道和破損的皮膚等部位侵入人體,造成腸結核、骨結核以及結核性腦膜炎等症狀。
  • 張文宏新書向多國提供免費版權怎麼回事?張文宏新書內容是什麼
    「復旦大學」微信公眾號3月28日消息: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新著《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嚴峻形勢,中國經驗彌足珍貴。在這場全球與傳染病抗爭的戰鬥中,及時總結和分享經驗、開展國家間的互助與合作尤其重要。
  • 結核病知識百科
    肺結核什麼是肺結核?肺結核俗稱「肺癆」,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結核分枝桿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結核菌侵犯什麼臟器叫什麼臟器的結核,如侵犯腦膜叫腦膜結核,侵犯骨骼叫骨結核,侵犯腎叫腎結核等。肺結核病佔各種類型結核病的80%以上,且肺結核是結核病傳染的主要類型。肺結核常見症狀是咳嗽咯痰,痰中帶血,其他常見症狀還有低燒、夜間盜汗、午後發熱、胸痛、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咳嗽咳痰兩周或痰中帶血,可能得了肺結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結核病早期症狀 結核病的前兆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出現咳嗽的現象是非常正常的,有的人感覺咳嗽沒什麼,就選擇不治療,但是長時間變成乾咳、咳嗽帶血、疲勞消瘦等現象,小心是患上結核病,那您知道結核病早期症狀是什麼嗎?您知道日常結核病治療方法是什麼嗎?今天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結核病的預防的知識。
  • 「最美教師」張文宏:全球抗疫曙光乍現,「希望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他是張文宏,是連續9年蟬聯復旦專科聲譽排行榜榜首的華山感染科主任,是全國感染病學科的領跑者,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是中國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防癆協會結核與肝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結核病腦膜炎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結核病為何難治?人類如何有效攻克結核病?
    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和南非等7國佔據全球結核病負擔的64%。作為一種古老的傳染病,世界各國一直在與結核病鬥爭。儘管多年來,科學家們在診斷技術、藥物開發、治療手段都取得了眾多成果,但結核病依然是十大致死原因之一,僅次於愛滋病。據2017年國家衛計委疾控局數據顯示,中國處於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行列。
  • 張文宏和「華山感染」的硬核感染力
    張文宏說,「我們醫生年中無休,不過大家都習慣了,疫情來了這是職責所在。」  關於他個人,張文宏不願多說。有媒體詢問,他迅速轉移話題:「聊我就不用了,我只是農村孩子,畢業留在上海,就這樣。」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章濱雲說:「中國的很多防控做法,包括個人的防護辦法,很適合發展中國家。」  張文宏愛做科普、會做科普,疫情來臨後,他兩年前一堂「人類如何抵抗傳染病入侵」的公開課被不斷轉發,被網友點評「大專家講硬科普」「一秒都無法快進」。  很多網友記住了那些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經典傳染病,也記住了張文宏講到H7N9禽流感時那句「那一刻我對愛情產生了懷疑」。
  • 《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發布:結核病預防和治療是關鍵
    央視網消息:專家表示,徹底消除一種傳染病需要三個必要條件——診斷、治療和疫苗,在前兩者已經有效實現的情況下,結核病疫苗的研發至今還是個難題。而被稱為 「出生第一針」的卡介苗,不但預防種類有限,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保護力度也在逐漸減弱。
  • 張文宏帶來最新消息
    4月25日上午,張文宏做客人民日報直播間,帶來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的最新消息,並對大家最關切的「新冠肺炎疫苗什麼時候上市?」、「新冠肺炎疫苗安全麼?」、「是否人人都需要接種?」等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中國新冠肺炎疫苗已進入二期臨床研究張文宏介紹稱,中國目前有兩個疫苗研發進度走得比較靠前。
  • 關注愛滋病 不能忽視結核病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  結核病與愛滋病的關係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愛滋病(AIDS)患者並髮結核病,是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愛滋病和結核病雙重感染是一個互相促進病變進展、惡化,迅速導致死亡的過程。HIV陽性患者感染結核菌後,結核病發病率較HIV陰性者高30倍。
  • 張文宏這樣說
    就大家普遍關心的新冠疫苗、預防接種等問題,人民日報對話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哪裡有什麼做小白鼠的事情,想做小白鼠,我們的流程都是不允許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只能加快審批的速度。 新冠肺炎疫苗是不是人人打取決於這四點 張文宏醫生表示,現在疫苗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沒有出來,三期臨床試驗全世界都還沒開展,所以拿不到疫苗保護效果的數據。
  • 張文宏直播談防疫:目前沒有充足證據證明新冠病毒會通過空調系統傳播
    5月18日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登陸阿里健康在相互寶開設的名醫面對面頻道,通過直播的方式與超百萬用戶「雲端」相會。在1個半小時的直播裡,張文宏金句頻出。網友也熱情滿滿,通過彈幕刷屏、點亮愛心的形式表達對他的喜愛。「國內疫情將會怎樣發展?」「疫苗什麼時候能夠研製出來?」「可以出去旅遊了嗎?」
  • 小鎮青年張文宏
    1969年的這邊沒有什麼娛樂,甚至沒有正事。三年前「文化大革命」爆發,瑞安中學停止招生,「停課鬧革命」。在那個時代,不讀書的小鎮青年可以從事的職業,很狹隘——大體上,工或農。賈樟柯在《三峽好人》的電影裡還指出了小鎮青年後來的另外一種發展方向:閒。閒則生事。等我回來哦,我去雲陽砍個人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