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高郵市,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可能是雙黃蛋。但實際上,這座小城可不僅僅只是鴨蛋之鄉,高郵的龍虯鎮通過幾年的蓄力和整改,目前已經搖身成為「全國羅氏沼蝦養殖第一鎮」,說起這座小鎮的致富之路,儼然就是一本保護生態還富於民的「樣板」教材。
今天上午,龍虯鎮三蕩河羅氏沼蝦生態養殖示範區宣布正式開捕。這就意味著,當地黨委政府近年來積極探索的生態養殖模式,在今天順利遞交了答卷。據龍虯鎮黨委書記蔣國茂介紹,作為「全國羅氏沼蝦養殖第一鎮」這塊金字招牌確實來之不易,在推行生態養殖之前,羅氏沼蝦不僅品質存在缺陷,價格上也很難賣上去,更為嚴重的是,傳統的養殖模式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越來越嚴重,致使藍藻大量爆發。
為了打破羅氏沼蝦所面臨的困局,當地黨委政府一直在各地尋求新的突破。去年底,羅氏沼蝦最終和華南師範大學生科院的王安利教授成功「牽手」。作為水產養殖領域的權威專家,王安利教授多次來到龍虯鎮實地調研。通過多次採樣和研究,他的科研團隊研發並投入使用了一款生態飼料,水體中的「藍藻」治理得到了有效控制。
據華南師範大學生科院王安利教授介紹,生態飼料有幾大特點,叫節約減排、安全高效、優質保健。具體表現它就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免疫功能和抗病抗逆抗應激能力,然後,可以省50%左右的飼料,節約減排佔50-90%。
為了進一步擴大產量提高品質,當地政府通過統一購苗、統一產品回購等「七統一」管理模式,對羅氏沼蝦養殖生產的各個環節全面把控。經過權威機構的檢測,改良後的羅氏沼蝦未檢出三類有害物質,而且生態蝦體內牛磺酸含量、總胺基酸含量和風味胺基酸含量顯著提高,品質得到極大提升,達到了「超有機」功能水平。看著第一網捕上的蝦已經裝車,一輩子養殖羅氏沼蝦的馮大爺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品質好了很多,也沒有汙染了,價格也賣上去了。」馮大爺連聲說。
揚州高郵市龍虯鎮黨委書記蔣國茂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全鎮通過1000畝來實驗,下一步,他們在更大的範圍再來推廣,通過提升品質,提升周邊的環境。「尤其是治理水汙染,把這個產業能夠很健康、生態地向前發展,真正能把老百姓的口袋豐富起來,價格賣上去,口袋能鼓起來,真正能把它做成富民的產業,健康的產業。 」蔣國茂說。
據介紹,當地黨委政府將進一步探索生態養殖模式,打造龍虯羅氏沼蝦「生態蝦」品牌,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在核心區實行羅氏沼蝦生態健康養殖試點,用1-3年的時間,全鎮水塘養殖面積從3萬畝提升到10萬畝,讓改良後的羅氏沼蝦成為高郵未來的又一張新的名片。
(來源:江蘇廣電揚州中心站/王澤坤 餘樂 查金 蔡源浩 編輯/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