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愛耳日|耳機戴多久會損害聽力?

2020-12-17 春雨醫生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愛耳日(世界聽力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大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3400萬是兒童。據估計,到2050年將有9億多人出現殘疾性聽力損失。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經常耳鳴,聽力也大不如從前?有沒有耳機戴一整晚的習慣?是不是把掏耳屎當做特別爽的一件事情?很多生活中細微的小事,可能正在傷害你的聽力。

聽力下降真的是耳機的問題嗎?

2016年6月,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在對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學生調查發現,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已經出現噪聲性聽力損傷的人數超過1000人,佔比接近30%。很多人也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耳機戴久了耳朵就聾了。耳朵聽力受損,真的是耳機的問題嗎?

(圖源:123RF)

要了解耳機對聽力的影響,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聽覺產生的原理,即我們為什麼會聽到聲音?

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範圍是20~20000 Hz,最敏感的音頻範圍是1000~3000 Hz。當聲波低於20 Hz(次聲)或高於20000 Hz(超聲)時人耳是聽不到的。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內耳組成。外耳主要是收集聲音,並把收集到的聲波傳到中耳,中耳鼓膜震動引起聽骨鏈(錘骨、鐙骨和砧骨)的震動,將聲音傳到內耳。內耳的耳蝸是感知聲音的主要結構,耳蝸的基底膜上有一排排的外毛細胞和內毛細胞,毛細胞的作用是把聲音信號轉化為電子信號送給大腦。

當聲波傳到耳蝸時,可引起耳蝸內的淋巴液和耳蝸基底膜的振動,基底膜上的毛細胞表面的小毛就會動起來,這種運動將感受到的聲音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通過聽神經傳給聽覺中樞,人們就產生了聽覺。

(圖源: pixsh.com)

人耳對每一種頻率的聲波都有一個剛能引起聽覺的最小可聽強度和最大耐受強度,前者稱為聽閾,後者稱為最大可聽閾。通常我們所說的聽力就是指聽閾和最大可聽閾之間的範圍,即聽域。

當聲音強度達到最大可聽閾時,刺激產生的不僅是聽覺,而且有可能引起中耳鼓膜的不適或疼痛,甚至還會造成內耳的損傷。人的內耳大約有18 000個聽覺細胞,它們是直徑為0.01 mm的纖毛細胞,特別容易受噪聲影響,而且受損後不能再生。

所以,與其說是耳機影響了聽力,倒不如說是噪音暴露影響了聽力。噪聲對聽力的損傷主要是長期在相同頻率的聲音刺激下,耳蝸血管容易出現血液循環障礙,毛細胞會因為供血供氧不足,進而產生新陳代謝異常,最終導致毛細胞的損傷和脫落。

(圖源:123RF)

嚴重的還會導致螺旋神經節發生退行性病變,從而會導致噪音性耳聾或聽力下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和必要的治療,就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害。

那有沒有戴耳機又不傷害聽力的方法呢?

有的。對於喜歡佩戴內置耳機聽音樂的愛好者,儘量減少佩戴耳機的時間,音量不宜太大,注意勞逸結合。可遵循60、60原則,即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60 min。或者使用質量過關的主動降噪耳機,在比較噪雜的環境中可減小手機的音量,減少噪音對耳朵聽力的傷害。

耳屎需要經常掏嗎?

有人曾把掏耳屎稱為人生三大爽事之一,覺得一天不掏就渾身難受,還有人說掏耳屎會耳聾,從來不敢掏。那這個耳朵裡分泌的東西,到底要不要掏呢?

春雨君對此的建議是,沒必要,最好不要。

耳屎的學名是耵聹,為外耳道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油脂,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黃色素,還含有少量水分和鉀、鈉等元素。耵聹產生後一段時間,會隨著水分揮發變成乾片狀,也可能是黏稠狀,即「油狀耵聹」,均屬正常。

(圖源:123RF)

一般來說,耳屎是會隨著人體的移動、咳嗽、咀嚼等動作自己排出來的,並不會堵塞耳道,也不會影響聽力。經常自行掏耳朵的話,可能會損傷耳道,刺激耳道分泌更多耳屎,甚至鼓膜穿孔導致聽力受損。

而且,這種看著噁心聽著也有點噁心的小東西,對我們的耳朵其實是有保護作用的。

一是抗菌:耵聹含有豐富的脂肪酸,能在耳道皮膚表面築起一層酸性膜,使外耳道處於酸性環境下,可起到輕度抗菌作用,保護外耳道免受感染;

二是保溫、保溼:耵聹可幫助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不讓耳道內的皮膚過於乾燥;

三是防異物入侵:耳道皮膚的細毛被耵聹中的油脂滋潤,可阻擋外界灰塵、防止異物和小昆蟲侵犯鼓膜;

四是防噪:耵聹的存在客觀上緩衝了傳入耳中的聲波,避免耳膜被噪音或劇烈的聲響所震傷。

而且人的耳道可不是直直的一條道兒,讓你看不見地把挖耳勺、火柴棒、棉籤等伸進去又掏出來還啥事沒有。耳的解剖很複雜,可以分為外耳、中耳、內耳,而我們掏的耳朵就是外耳道,彎曲的外耳道直達鼓膜,深度可達1.5~2.5cm。

(圖源:123RF)

自己掏耳朵看不到解剖結構,只能盲掏,掏耳朵的效果不好,也容易誤傷,其他人替你掏耳朵也需要很好的光線才能看清耳道裡面的情況。尤其注意,對於嬰兒和小寶寶,由於耳道較狹窄,力度掌握不好更容易損傷,父母儘量不要為小孩子套掏耳朵。

但如果你是油性耵聹,相對不容易排出,長期積累可能導致耵聹栓塞,出現聽力下降、耳鳴、耳痛的情況,這種情況還是建到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醫生會用專業辦法將栓塞的耵聹取出。

為什麼有的人會經常耳鳴?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耳鳴的經歷,有時耳朵裡會持續響起嗡嗡嗡的聲音,在安靜的場所或者當人過度疲勞、精神緊張時,耳鳴更為清晰。耳鳴原因複雜,是常見耳部和全身疾病的早期信號。

耳鳴可以是任何聲音,單一響聲或者多種聲響並存,比如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鳴聲大小可持續不變,也可變化。耳鳴聲既可持續,也可間歇;可在單耳、雙耳或顱內聞及。

(圖源:123RF)

神經衰弱、情緒不穩以及工作中壓力大會導致耳鳴,患有腎臟、肝臟疾病、糖尿病、結核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當這些疾病導致全身功能紊亂時,也會出現耳鳴症狀。但這種耳鳴一般會隨著這些疾病的痊癒而消失。

此外,藥物中毒,會引起劇烈耳鳴,停藥後即好轉,不影響聽力。

耳鳴通常與聽力損失、噪聲暴露、老齡化和壓力有關,大多數研究報告保守估計成人耳鳴患病率為10%~19%,約1/3的老年人存在對耳鳴的長期感知。《歐洲多學科耳鳴指南》認為,耳鳴多與一定程度的耳蝸損傷有關。

(圖源:123RF)

所以當身體出現耳鳴的症狀,且持續一段時間的話,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早去醫院,配合耳鳴專科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切忌相信街頭廣告、民間偏方。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資料:

[1]WHO,Deafness and hearing loss,2019-03-20,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afness-and-hearing-loss

[2]李淑梅.耳機噪音對人體聽力的危害及其預防[J].生物學教學,2019,44(12):64-65.

[3]央視網,《每周質量報告》 20160612 耳機質量調查,2016-06-12,

http://tv.cctv.com/2016/06/12/VIDEdBuOud1yKF24GpnlKVk3160612.shtml

[4]杜晶豔. 嫌「髒」掏耳朵真的沒必要[N]. 北京日報,2019-09-18(019).

[5]盧兢哲,鍾萍,鄭芸.歐洲多學科耳鳴指南:診斷、評估和治療[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2020,28(01):110-114.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相關焦點

  • 淄博:青少年戴耳機聽音樂不宜超1小時 或損害聽力
    原標題:青少年戴耳機聽音樂不宜超1小時 專家:損害聽力  在嘈雜的環境裡,將音量開到最大,戴著耳機聽音樂入睡等場景,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然而這樣的用耳習慣是否健康,日常戴耳機該注意哪些事情?  2月25日上午,在3月3日全國愛耳日的前夕,記者就此諮詢了淄川區疾控中心的專家,專家表示,戴耳機時間過長或者音量過大,都可能對聽力造成損害。  「我用平板電腦看電影、聽音樂的時候,都是戴著耳機,有時候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睡醒一看,才知道戴了好幾個小時的耳機。」淄川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走在路上會戴著耳機聽音樂,一聽就是幾個小時的時間。
  • 全國愛耳日 五個方法保護聽力健康
    2017年3月3號是全國愛耳日,其主題就是加強社會宣傳,普及耳聾預防和康復知識,以減少耳聾發生。預防耳聾保護聽力尤其重要,那麼你知道保護聽力的方法有哪些呢?  全國愛耳日的由來  聽力與語言是人類相互交流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聽力障礙的陰霾卻襲擾著人類。
  • 愛耳日 超火聽力測試,測測你的耳朵能聽到多少赫茲
    點擊播放 GIF 0.1M3月3日是我國第20個全國愛耳日也是第7個世界聽力日全國愛耳日的主題是關愛聽力健康,落實國家救助制度世界聽力日的主題則為檢查您的聽力Check your hearing那不妨我們現在就來測試一下自己的聽力,來,戴上耳機,仔細聽這段音頻。
  • 戴耳機聽歌不知不覺聽力「受傷」 專家:不合理使用或會早聾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青少年(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 專家:兒童戴耳機看動畫片玩遊戲 長期用耳影響聽力
    圖片說明:來自網絡資料圖  東方網2月28日消息:今年3月3日是第17個全國愛耳日,主題為「關注兒童聽力健康」。昨天,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張家雄教授指出,不少兒童沉溺電子設備,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戴耳機看動畫片、玩遊戲。長期用耳不當會損害聽力,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只關注視力,往往忽視了對孩子聽力的保護。  提到聽力減退或聽力損害,市民往往認為這是老年人才有的困擾。張教授指出,這是一個誤區。兒童一樣會發生聽力損害,耳機使用不當就是其中重要原因。
  • 「不戴耳機就寫不了作業」?娃長時間戴耳機,損害的不只是聽力
    擔心兒子身體狀況的小方媽媽,趕緊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做檢查,一檢查才發現小方的聽力有輕度下降。醫生詢問小方過去有沒有用耳不當的情況,小方媽媽回憶起來,發現兒子非常喜歡戴耳機聽音樂和打遊戲。當我們的耳朵長期暴露在嘈雜尖銳吵鬧的環境中,聽力就會受到損害,並且這種損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種場景:在突然聽到非常響亮的噪音時,耳朵會產生回音甚至耳鳴。當耳朵暴露在高分貝的環境中時,聽力就容易受到輕微損害。
  • 連聽2小時耳機 聽力受損不可恢復?
    3日是國際愛耳日,網傳「連聽2小時耳機,聽力受損不可恢復。」對此,記者進行求證,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孫曉梅表示,聽耳機造成聽力受損的時間長短是因人而異的,屬於慢性損傷。長時間戴耳機,聲波在密閉的空間裡產生共振,對內耳產生不良刺激,容易引起毛細胞受損。同時,在長期的噪音刺激下,內耳毛細胞功能受到器質性損害,是不可逆轉的。
  • 長時間的佩戴耳機會變聾嗎?教你4個好方法,減少戴耳機對聽力的損害!
    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離不開耳機了,用耳機聽歌或者用耳機看電視劇或者用耳機去聽網課,總之,隨便走在路上就能看見戴耳機的行人。不戴耳機,用手機或者用電腦外放,又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很多人都是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說長期佩戴耳機會影響聽力,以及怎樣佩戴耳機才能減少對聽力的損害。
  • 呵護聽力少戴耳機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專家提醒應從0歲開始關注聽力問題,警惕中耳炎引發聽力減退;噪聲汙染的職業防護未跟上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解放軍第309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張延平指出,儘管目前國人對耳朵的保護意識在提高,但整體與歐美國家仍有差距,戴耳機引起的聽力下降,以及職業場所、健身場所等噪聲汙染,都容易被人們忽視。  而在兒童聽力篩查與保護這方面,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杰強調,應從0歲開始關注孩子的聽力,對聽力障礙早發現、早治療。
  • 長期戴耳機,會造成聽力下降!耳罩式耳機優於入耳式耳機
    如今戴耳機的年輕人很多,要麼整天在辦公室,要麼一整天都戴著耳機學習,不少網友發現,戴了一段時間耳機,自己的耳朵聽起來似乎受到了影響。整天戴著耳機會不會引起聽力下降?事實上,長時間戴耳機,的確會影響聽力。
  • 男孩戴耳機打遊戲致聽力受損 別人說話聽不清
    明天是第17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關注兒童聽力健康」,喚起全社會對娛樂性噪聲的重視,樹立聽力保護意識,養成安全用耳習慣。耳鼻喉科專家提醒市民,使用耳機不要超過1個小時。昨天,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鄭國璽說,春節前,他接診了一位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連續戴著耳機打遊戲三個小時後,發現聽力下降,聽不清別人說話,他發現這位小夥聽力受到傷害,這樣的聽力受損,早期治療還可治癒,一旦拖延就會貽誤病情。使用電子產品方法不當導致的聽力受損,臨床上越來越常見。
  • 降噪耳機,會損害我們的聽力嗎?
    「檢查你的聽力」——世界聽力日主題 2、使用降噪耳機,會損害我們的聽力嗎?html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降噪耳機,會損害我們的聽力嗎?」——世界聽力日主題 「許多聽力已受損的人自己並不知情,定期的聽力檢查可以確保聽力損失被及早識別和幹預。」
  • 【每天戴耳機三小時患耳聾】怎樣挑選合適的耳機,保護聽力?
    are-your-kids-headphones-permanently-damaging-their-hearing#8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ews/loud-noises-bad-for-your-health#6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ase-locked_loop匡正.降噪耳機會損害聽力
  • 戴耳機聽音樂聽力下降 聽50分鐘搖滾樂會"輕度耳聾"
    溫州網訊 戴耳機聽音樂,聽力會下降,這是真的嗎?昨天是3月3日國際「愛耳日」,記者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聽力檢測小實驗和數據告訴你真相。  昨天下午,兩名記者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進行聽力檢測。
  • 全國愛耳日|請對自己耳朵好一點
    據世界衛生組織(WTO)最新報導,超過全世界人口的5%,也就是4.66億人患聽力損失,其中包括4.32億成人和3400萬兒童。「愛耳日」最早是我們國家提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新生聾兒數量多,康復需求大,但是,由於經濟條件和技術能力的限制,只能達到年訓2萬名的能力。
  •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都市快報
    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本報訊 今天是第16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安全用耳,保護聽力。 據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由於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或者去酒吧夜總會,全球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的危險。
  • 關注兒童聽力,警惕耳機聲音過高造成損傷
    關注兒童聽力,警惕耳機聲音過高造成損傷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也是國際愛耳日。寶寶的聽力器官非常敏感脆弱,保護孩子的聽力健康,你需要知道這些措施。
  • 損害聽力的7大「黑手」,長期戴耳機算一個,避開了就是好事
    聽力對人們來說至關重要,但生活中的壞習慣卻對聽力帶來一定損傷,如環境和日常噪音、患有慢性病、不停的掏耳朵和過敏等,特別是人們的壞習慣,會對聽力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哪些壞習慣會影響聽力?1、錯誤地擤鼻涕大部分人擤鼻涕時會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擤,這樣會使得鼻涕經過咽鼓管進入中耳,易引起中耳炎,對聽力帶來傷害。正確的方法是單側鼻孔擤鼻涕,不能過度用力。
  • 常戴耳機睡覺造成輕度耳聾 聽力下降已成「都市病」
    紅網株洲站3月4日訊(株洲晚報記者 戴凜 通訊員 王佳明)今天是第15個「全國愛耳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愛耳護耳、健康聽力」。市殘聯介紹,株洲市現有聽力殘疾人5.92萬人,佔全市殘疾人總數的24.16%。有醫生表示,聽力下降已成為一種「都市病」,發病年齡越來越低。
  • 專家提醒:戴耳機聽音樂一天勿超3小時
    ■ 本報記者 符王潤 實習生 孫永超  3月2日上午9時許,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省耳鼻喉頭頸外科醫院一樓大廳內,在由醫院聯合海南省優生優育公共服務中心舉辦的第20次全國「愛耳日」義診活動現場,擠滿了前來諮詢及檢查的群眾。此次義診活動除了為人們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查及聾病遺傳諮詢、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諮詢等,還為100名群眾提供免費的耳聾基因篩查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