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個月內,山東這所高校科研成果3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2020-07-31 青島大學本科招生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近日,青島大學在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3篇學術論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短短一個月內,山東這所高校科研成果3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6月19日,青島大學藥學院王克威教授團隊化學生物學張延如課題組碩士研究生喬振在《Cell》子刊《iScience》期刊發表長文(article),論文題目為&34;。通訊作者為張延如副教授和王克威教授。

該論文設計合成了新型小分子螢光探針,通過自組裝實現了針對多相催化的脂肪酶(lipase) 在均相體系中進行生化活性檢測,並在細胞、組織、活體中得到驗證。該螢光探針可潛在用於對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恢復過程中的療效監測。

短短一個月內,山東這所高校科研成果3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6月26日,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曲麗君教授團隊在Nano Energy(影響因子:16.602)發表題為&34;論文,第一作者為紡織服裝學院博士研究生趙洪濤,共同通訊作者為青島大學田明偉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陶光明教授、曲麗君教授,青島大學為第一單位,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曼徹斯特大學以及江蘇工程技術學院為合作單位。

柔性致動器通常能夠在電、光、熱,溼度和磁等外界刺激下自我變形,但在自主響應系統的實際應用中,外部刺激下的精確實時運動感知也至關重要。然而,現有的柔性致動器通常需要光學系統和圖像後處理來反饋運動狀態的信號,阻礙了柔性致動器的有效和緊湊的傳感能力,更限制了柔性致動器的實際應用。針對柔性致動器在自感應功能集成中存在的問題,曲麗君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電信號-可視化信號雙通道耦合信號反饋的自感應功能集成方案。

短短一個月內,山東這所高校科研成果3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副教授孫彬與團隊合作研發了一款具有高效熱管理能力且可用於實時運動監測分析的高性能柔性可穿戴應變傳感器。7月15日,基於上述實驗結果的研究論文&34;被國際頂級學術雜誌《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接收並發表。物理科學學院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單位和第一通訊單位,第一作者為2020屆物理學碩士研究生譚岑孝,孫彬、黃興溢和張統一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團隊在研究工作中對柔性可穿戴應變傳感器進行了獨特的結構設計:由石墨烯納米帶構成導電網絡在器件發生形變時,電阻信號發生變化,可以用來實時監測人體運動情況;導熱層由摻雜了氮化硼納米片的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TPU)膜構成,可將器件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快速實時傳導到空氣中;熱絕緣層(TPU纖維膜)則可有效防止熱量在器件和人體皮膚界面累積,保障人體安全……該研究工作對於柔性可穿戴器件的製備提供了新的思路,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青島大學始終堅持學術為本理念,推動學術強校戰略實施,學術創新取得諸多進展。未來,學校將凝心聚力,推動學術水平再上新臺階!

關注&34;頭條號,獲取關於青島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青島大學新聞網、青島大學官微

相關焦點

  • 僅10天內,重慶這所高校多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科研成果體現著高校的核心實力。重慶大學作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大力推動學科體系、科研平臺與科研團隊的完善與發展,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斷湧現。近期,重慶大學僅在10天內,就有多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Openness on Innovations and Competition》,在經濟管理類國際公認頂級期刊《MIS Quarterly》第44卷第3期(1049頁至1071頁)上正式發表。
  • 短短20天,安徽這所高校科研成果3次登上國際知名期刊!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在國際著名期刊連續發表三篇論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短短15天,河南這所高校團隊3次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文章!
    學術論文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近日,鄭州大學在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3篇學術論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Materials Horizons2020年8月11日,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金周教授團隊在智能生物基包裝材料領域取得階段性科研進展。相關成果以題為&34;的論文發表在材料類權威學術期刊Materials Horizons。
  • 安徽這所211高校又獲多項新進展,科研成果4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近期,合肥工業大學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4篇學術論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國際著名期刊IEEE Trans.基於這一發現,團隊發展了一種利用極短雷射脈衝(4-5納秒)進行電子自旋初始化的新方法,該方法在實驗中可以將電子自旋的初始化保真度提高約10%,這相當於在相同信噪比的情況下,實驗效率可以提高約20%。該工作7月14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光學會旗下Photonics Research雜誌上,該雜誌2019年影響因子5.720,位於中科院分區I區(物理學)。
  • 成果頻出!僅三個月,先後多次登上國際期刊,南京這所高校"厲害了"!
    論文作為描述學術成果的工具一直廣受大眾關注,其質量與發表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科研水平。近年來,南京林業大學不斷推進學校&34;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縱向發展,學校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研成果不斷湧現。2020年3月以來,南京林業大學又有多項研究登上國際期刊,展現了不俗的科研實力。
  • 河南這所高校團隊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相關成果以"Ultralong and Efficient Phosphorescence from Silica Confined Carbon Nanodots in Aqueous Solution"為題發表於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Nano Today(影響因子:16.582)。
  • 短短一個月,江蘇這所高校取得多項重大科研進展,引起國際關注!
    科研成果體現著一所高校的核心實力。作為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的東南大學,在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學校持續實施"原創能力突破計劃",強化科研戰略布局、加強科研製度建設、優化科研組織管理模式,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川大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又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登上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川大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又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登上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  1、生科學院劉建全團隊發文揭示樹木葉片衰老響應全球變暖的機制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川大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又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登上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
  • 成果頻出!短短兩個月內,多次被國際著名期刊報導,上海這所高校實力不凡!
    良好的科研實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良好的學術聲譽和人才培養能力。作為國家&34;建設高校,華東理工大學瞄準國際科學前沿,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持續提升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僅兩個月,就有多個國際著名期刊相繼報導華東理工大學的科研成果,展現了學校不凡的實力。
  • 山東青年教授:曾訪學滑鐵盧大學,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如今又獲...
    並在論壇上作了題為《以本為本,教研相長——淺談高校青年教師在國家科技發展中的責任》的主題發言報告。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評選的主旨是"植根學術土壤,託起未來之星",在於宣傳中國一大批傑出的青年學者,展示其亮麗的科研成果,推動科研成果的普及與轉化,激勵學界同仁奮進前行。自2015年推出以來,活動取得巨大的成功和熱烈的反響,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 2020年上半年,大連這所高校發表7項成果,涵蓋國際頂級期刊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東北財經大學多年來堅持科研精品化導向,密切結合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及時追蹤經濟改革的前沿和動態,積極服務國家、區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科研成果質量顯著提升,科研精品不斷湧現。2020年上半年,學校在多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陝西這所高校科研成果9次登上國內外知名期刊
    作為教育部直屬、國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始終堅持「頂天」「立地」相結合的科技工作方針,瞄準國際科技前沿,緊扣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發展需要,積極開展面向農業生產實際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
  • 僅1個月內,上海大學6項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推進&34;建設過程中,上海大學始終積極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開展一流的科研,學校重大學術成果不斷湧現。近一個月以來,上海大學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一起來看看吧。
  • 近日,陝西這所高校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近日,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的青年教師楊軍華博士在物聯網領域頂級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題為&34;的學術論文。《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是物聯網領域國際頂尖期刊
  • 這所985高校,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增幅居全國前列!
    南開大學雖然在2012-2015年沒有N&S發文的高校,但在首輪"雙一流"建設期內,完成了從"0"到"10"的突破。 2019年,為慶祝南開大學百年華誕,世界頂級科學期刊Nature推出南開大學百年校慶宣傳特刊,在8期品牌專刊中分別介紹了南開大學的化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多個院系。在2020年過去的8個月內,南開大學的N&S發文數已經達到5篇,距離再創新高僅有一步之遙。
  • 廣州大學連出17項科研新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該期刊是英國著名雜誌《Nature》(自然)於2017年創立的自然科學類子刊,2019年SCI影響因子11.518,是天文學領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廣州大學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單位且為第一完成單位。大質量恆星(超過8倍太陽質量)如何形成是現代天體物理的重要研究課題。
  • 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中國高校在國際權威期刊論文發表...
    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從2017年開始每年定期推出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致力於客觀全面地呈現世界範圍內高校經濟學科的研究力水平以及國內相關科研機構的世界位置。7月8日,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發布一項重要成果,即《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
  • 近日,河南這所"雙一流"高校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相關成果以&34;為題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Small》(IF:11.459)。博士研究生龐青青和牛株琳博士後為共同第一作者,化學院嶽新政博士、劉仲毅教授,材料學院易莎莎青年教師為通訊作者,鄭州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