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頻出!短短兩個月內,多次被國際著名期刊報導,上海這所高校實力不凡!

2020-08-25 華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

良好的科研實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良好的學術聲譽和人才培養能力。作為國家&34;建設高校,華東理工大學瞄準國際科學前沿,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持續提升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僅兩個月,就有多個國際著名期刊相繼報導華東理工大學的科研成果,展現了學校不凡的實力。

1、《德國應用化學》報導學校在抗粘附和抗植入異物反應研究領域的突破性成果

3月13日,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以&34;為題,報導了材料學院劉潤輝教授課題組在抗粘附和抗植入異物反應研究領域的突破性成果,並被評審專家評為該期刊發表論文總數的前10%的論文。這類新型抗粘附和抗植入異物反應高分子材料有望用於解決臨床中普遍存在的植入材料異物反應難題,在植入材料和裝置、藥物遞送等多個相關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張東輝是該成果的第一作者,劉潤輝教授是單獨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等基金的資助。

2、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報導學校卟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綜述文章

3月19日,應國際能源環境領域知名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邀請,解永樹教授課題組發表了題為&34;的綜述文章。近年來,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解永樹教授課題組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

該綜述是由博士生曾凱雯在解永樹教授指導下完成。論文撰寫過程還得到了田禾院士的悉心指導和朱為宏教授的大力支持,並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科技重大專項、上海科技國際合作等項目的支持。

3、Journal of Immunology報導學校細胞焦亡調控膿毒症急性腎損傷分子機制研究新成果

4月1日,美國免疫學會會刊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線報導了學校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劉琴教授課題組在細胞焦亡調控膿毒症急性腎損傷發生分子機制方面的新成果。

急性腎臟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造成膿毒症患者死亡的關鍵因素。然而,國際上對膿毒性AKI發病機制的解析仍然是重症醫學和腎臟病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因此,系統研究膿毒症導致腎臟損傷的關鍵信號,對於解析膿毒症AKI發生的病理生理特性具有重要意義。

生物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王壯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陽大海副教授是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劉志紅院士團隊等的悉心指導與幫助。研究得到了團隊張元興、劉琴和王啟要教授的大力支持。該工作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科研項目資助完成。

4、Science Advances報導學校在高分子自組裝領域新突破

4月15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Gerald Guerin教授報導了一種利用CDSA技術來製備2D和3D多圓環結構的方法,該文以&34;為題發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系統地描述了如何通過嵌段共聚物的CDSA技術製備類花粉狀的3D組裝體。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為第一單位,Gerald Guerin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

5、《先進材料》報導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超分子彈性體材料研究新進展

4月30日,學校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曲大輝教授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34;的獨特概念,在超分子聚合物彈性體領域取得了新進展,相關成果以&34;為題,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該工作由博士生施晨宇在曲大輝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並得到了田禾院士的悉心指導。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基礎科學中心、上海市重大科技專項等項目資金的支持,表徵工作得到了華東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的大力支持。

6、《德國應用化學》報導學校在環境化學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5月9日,Angew. Chem. Int. Ed.(IF: 12.712)以&34;為題,在線報導了學校邢明陽教授課題組在環境汙染控制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該論文以華東理工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碩士研究生朱玲俐同學為第一作者,邢明陽教授為通訊作者。該論文還得到了歐洲科學院院士張金龍教授的指導。該工作得到了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材料生物學與動態化學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7、Chem. Mater.報導學校在高分子材料基因工程上的新突破

5月13日,學校林嘉平教授團隊在耐高溫樹脂的設計方法上取得了突破,建立了適用於高性能聚合物設計的材料基因組方法,大大加快了樹脂的研發速率,有望改變以試錯為主的傳統材料設計方法。該工作以&34;為題發表在材料化學領域重要刊物Chem. Mater.

該工作由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生朱峻立、碩士生楚明在王立權副教授的指導下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了林嘉平教授和耐高溫樹脂領域著名專家杜磊教授的全程指導,以&34;為目標,既發展理論設計方法,又面向實際應用需求,推進高分子材料基因工程的高質量發展。

未來,華東理工大學將繼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以更加昂揚向上和積極進取的姿態,開拓創新,勤奮求實,向著&34;的目標不懈奮鬥!


關注&34;,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華東理工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成果頻出!幾個月內,多次被國際著名期刊報導,華東理工實力不凡
    良好的科研實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良好的學術聲譽和人才培養能力。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華東理工大學瞄準國際科學前沿,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持續提升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僅兩個月,就有多個國際著名期刊相繼報導華東理工大學的科研成果,展現了學校不凡的實力。
  • 成果頻出!僅三個月,先後多次登上國際期刊,南京這所高校"厲害了"!
    論文作為描述學術成果的工具一直廣受大眾關注,其質量與發表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科研水平。近年來,南京林業大學不斷推進學校&34;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縱向發展,學校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研成果不斷湧現。2020年3月以來,南京林業大學又有多項研究登上國際期刊,展現了不俗的科研實力。
  • 實力爆發!短短20天,安徽這所高校科研成果3次登上國際知名期刊!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在國際著名期刊連續發表三篇論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硬實力!僅10天內,重慶這所高校多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科研成果體現著高校的核心實力。重慶大學作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大力推動學科體系、科研平臺與科研團隊的完善與發展,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斷湧現。近期,重慶大學僅在10天內,就有多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Openness on Innovations and Competition》,在經濟管理類國際公認頂級期刊《MIS Quarterly》第44卷第3期(1049頁至1071頁)上正式發表。
  • 實力出眾!短短15天,河南這所高校團隊3次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文章!
    學術論文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近日,鄭州大學在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3篇學術論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相關成果以題為&34;的論文發表在材料類權威學術期刊Materials Horizons。第一作者為碩士研究生範國超,通訊作者為劉旭影教授、劉浩副教授和陳金周教授,鄭州大學為唯一通訊作者單位。
  • 2020年上半年,大連這所高校發表7項成果,涵蓋國際頂級期刊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東北財經大學多年來堅持科研精品化導向,密切結合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及時追蹤經濟改革的前沿和動態,積極服務國家、區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科研成果質量顯著提升,科研精品不斷湧現。2020年上半年,學校在多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僅1個月內,上海大學6項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推進&34;建設過程中,上海大學始終積極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開展一流的科研,學校重大學術成果不斷湧現。近一個月以來,上海大學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一起來看看吧。
  • 短短一個月內,山東這所高校科研成果3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近日,青島大學在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3篇學術論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6月19日,青島大學藥學院王克威教授團隊化學生物學張延如課題組碩士研究生喬振在《Cell》子刊《iScience》期刊發表長文(article),論文題目為&34;。通訊作者為張延如副教授和王克威教授。
  • 上海交大五本期刊入選中國高校傑出•百佳•優秀科技期刊
    上海交通大學期刊中心《納微快報(英文)》入選「中國高校傑出科技期刊」,《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入選「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能源前沿(英文)》《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三本期刊入選「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 上海英文學術期刊已進入國際頂尖評價體系
    多種上海英文學術期刊拿下多個國際影響力排行榜第一 學術期刊是科學評價、學術交流、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也是國家創新成果積累和科技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認為,上海學術期刊已經成為上海文化發展的"金名片"之一。 作為中國期刊出版的發源地和重鎮,上海一直走在全國期刊發展的前列。
  • 實力硬核!安徽這所211高校又獲多項新進展,科研成果4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近期,合肥工業大學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4篇學術論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國際著名期刊IEEE Trans.基於這一發現,團隊發展了一種利用極短雷射脈衝(4-5納秒)進行電子自旋初始化的新方法,該方法在實驗中可以將電子自旋的初始化保真度提高約10%,這相當於在相同信噪比的情況下,實驗效率可以提高約20%。該工作7月14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光學會旗下Photonics Research雜誌上,該雜誌2019年影響因子5.720,位於中科院分區I區(物理學)。
  • 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中國高校在國際權威期刊論文發表...
    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從2017年開始每年定期推出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致力於客觀全面地呈現世界範圍內高校經濟學科的研究力水平以及國內相關科研機構的世界位置。7月8日,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發布一項重要成果,即《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
  • 西安石油大學教授研究成果被國際科技機構報導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近日,西安石油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劉科滿教授的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科技機構「工程進展(Advances in Engineering,簡稱AIE)」以「井場噪聲評估技術提升EM-MWD性能」為題進行專題報導。
  • 這所985高校,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增幅居全國前列!
    2016-2019年,中國內地共有10所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N&S發表10篇以上的論文。南開大學雖然在2012-2015年沒有N&S發文的高校,但在首輪"雙一流"建設期內,完成了從"0"到"10"的突破。
  • 河南這所高校團隊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相關成果以"Ultralong and Efficient Phosphorescence from Silica Confined Carbon Nanodots in Aqueous Solution"為題發表於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Nano Today(影響因子:16.582)。
  • 在這兩大全球排名中:上海這所高校均入圍全球400強!
    8月15日,軟科正式發布了2020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所高校上榜,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上海大學排名全球第351名,內地高校第40名,較上一年度全球排名提升68名,內地高校排名提升3名。
  • 上海交大七本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
    報告報導了我國學術期刊被國際期刊引用的他引總被引頻次(TC)、他引影響因子(IF)和影響力指數(CI)等重要的期刊評價指標,遴選了CI排名TOP 5%的期刊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TOP 5-10%的期刊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 近日,河南這所"雙一流"高校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相關成果以&34;為題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Small》(IF:11.459)。博士研究生龐青青和牛株琳博士後為共同第一作者,化學院嶽新政博士、劉仲毅教授,材料學院易莎莎青年教師為通訊作者,鄭州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 高校頂級期刊發文統計來啦!北大不是第一,這所高校力壓群雄
    前言一所高校科研實力是否強大,不光要看培養出人才的多少,學科建設的評價,還有頂級期刊文章的數量。如果一所高校在頂級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比較多,自然這所高校的科研成果就比較有分量,實力也相對較強。我們熟知的全世界最頂級的期刊有兩個,一個是《Nature》,另外一個便是《Science》。
  • 東北大學蔣忠中教授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期刊錄用
    近日,工商管理學院蔣忠中教授作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Making the Most of Regret: Workers』 Relocation Decisions in On-Demand Platforms》被管理類國際頂級期刊Manufactu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