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什麼都能說,就是從來都叫不好哥哥和姑姑。」
「說話不清楚?去醫院剪個舌系帶吧!」很多家長帶孩子到言語治療科,說孩子平時把「哥哥」說成「的的」,把「蛋糕」說成「蛋刀」……一來醫院,就要求剪孩子舌系帶,但是這樣真的對嗎?
舌系帶太短說不好話?
在深圳市兒童醫院口腔門診,常常有家長帶孩子來說要剪舌系帶,一問原因,往往是說孩子說話不清楚,然後自己覺得孩子的舌系帶太短,覺得剪開能說好話了。
人們認為的所謂「舌筋」,解剖上叫做「舌系帶」,指的是舌頭下面的一條軟組織系帶。大多數新生兒出生時,舌系帶附著於舌腹前部,在以前常被認為是舌系帶過短,會影響兒童的吮吸、咀嚼及言語而去剪舌系帶。但事實上,經過大量的病例觀察,新生兒時附著靠前的舌系帶,並不會影響兒童的吮吸、咀嚼及言語功能。而且,隨著兒童舌體的生長,舌系帶附著相對後移,真性的舌系帶過短很少。所以現在通常不建議在新生兒期剪舌系帶。
在孩子剛學說話的時候,發音也往往不準確,也常常被誤認為是因為舌系帶過短,擔心延誤孩子的語言學習,來醫院要求剪舌系帶。
醫生解釋,實際上,檢查會發現這些孩子的舌系帶並不短。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通常要等到5歲左右才發音準確,在這之前有部分發音不準是很常見的現象,如果到了5歲以後還發音不準,那就需要找找原因,也未必一定是舌系帶的問題,除了少部分的真性舌系帶短造成的影響,絕大部分孩子是不需要剪的。
哪些情況要剪舌系帶?
正如人有高矮胖瘦,舌系帶的長短程度也會有個體差異的,短一點的未必就是有問題。只有舌系帶真的短,而且影響舌運動才需要進行舌系帶松解手術。如果:1、捲舌時舌尖不能觸及顎部,舌前伸不能伸出下唇,舌前伸後舌尖被緊張的舌系帶拉出一深溝;2、兒童發音時,只有「二」這個音(捲舌音)發不準,其他的非捲舌音都能準確發音。只有同時符合上述兩個條件時,才需要手術松解舌系帶。
那如果真的舌系帶短,要什麼時候剪呢?因為在兒童早期發音不準,那個時候是很難判斷舌系帶是否真的有影響孩子的發音的,而且發音不準也大部分會隨著孩子長大而好轉。但如果到5歲左右仍然存在發音不準,而且只有影響捲舌音不準,其他發音正常,排除不良發音習慣,那就到口腔醫生那裡檢查一下,如果確診為真性舌系帶過短,就可以剪一下舌系帶。
那等到5歲再剪,會不會延誤治療,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呢?5歲左右的小朋友,才能配合語音醫生進行準確的語音評估,其中的絕大多數發音不準是發音習慣不好,通過語音訓練即可糾正。這個年齡的兒童,才能理解和配合語音訓練。5歲左右的兒童,發音習慣很容易糾正,因此,5歲手術並不晚,不會導致發音習慣固化而難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