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王鑫鑫
在城陽區人民醫院,創傷顯微外科如同「第二個急診」,病人多因突發性的外傷骨折等急症緊急入院,肉體痛苦至極,情緒焦躁難耐,面對這樣的情形,護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給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孫小健護士長帶領創傷顯微外科護理組從患者最根本的利益需求入手,從細節處著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提升病人的滿意度。如科室自編自導拍攝了《創傷骨科病人出入院宣教》和《創傷骨科病人檢驗檢查健康宣教》兩個宣教視頻,把科室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貼在病房門上,患者掃一掃就可以觀看……繁重的護理任務讓許多女護士吃不消,有的累出了腰傷,有的低血糖。但是,這幫「女漢子」從不叫苦叫累,心懷患者,堅守前行。
別出心裁!
科室自編自導拍攝健康宣教視頻
護理工作事無巨細,有無數個細節需要向患者交代,一旦交代不清就有可能出現意外,創傷顯微外科也不例外。術前檢查需要空腹嗎?空腹也不能喝水嗎?骨折術後多久可以下地活動?活動時應該注意啥?面對患者的十萬個為什麼怎麼做,城陽區人民院創傷顯微外科護理組想了一招:拍視頻!把患者們能想到的以及想不到的,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更加直觀立體形象精準全面地傳達給患者,讓他們瞭然於胸。
於是,由科室的骨幹護士自編自導拍攝的《創傷骨科病人出入院宣教》與《創傷骨科病人檢驗檢查健康宣教》兩個宣教視頻出爐了!宣教視頻將短視頻、圖片、文字有序地編織在一起,內容貼近病人的實際需求,配有輕鬆舒緩的音樂,通過宣教視頻的觀看,消除了病人住院的陌生感,解決了病人的疑惑,彌補了護士日常健康宣教中存在的不足,受到了住院病人的一致稱讚!
不僅如此,護理組還連同VTE小組(靜脈血栓預防小組)製作的《如何預防下肢深靜脈的健康宣教》視頻一併放入科室的微信公眾號,並把二維碼貼在了每個病房的房門上,患者只需掃描病房門上的二維碼或者護士胸卡上的二維碼即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隨時觀看宣教視頻。
這樣的宣教形式非常新穎,不僅提高了宣教的有效率,也擴大了覆蓋面,讓更多的患者學習到了解到這些知識,對病情的恢復更加有利。
在宣教方面,除了視頻外,護理組還別出心裁地想了其他一些「花招兒」。完善和修訂健康宣教手冊,每個病房放置專科疾病健康指導手冊,以方便患者隨時取閱,並且每年對宣教手冊內容進行更新。製作了創傷骨科病人飲食指導卡片,內容涵蓋骨科病人常見的11種飲食類型,解決了住院患者詢問頻次最多的飲食問題;製作了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宣傳單頁,放在走廊病房的宣教架上,方便患者隨時取閱;製作了術前溫馨提示,懸掛在病人的床頭,便於患者掌握術前護士宣教的注意事項。將3D列印骨折實體模型應用在骨折病人的康復鍛鍊指導中,使護士的健康宣教變得更加直觀、具體,提高了患者功能鍛鍊的科學性和依從性。
安全第一!
2019年全年無護理差錯事故發生
在醫療護理工作中,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這也是孫小健護士長跟組內成員反覆強調的。為了確保患者的安全,創傷顯微外科護理組特制定護理質量查檢表,確保護理品質持續提升。為了更好地做好科室護理質量控制工作,2019年3月末4月初,根據護理部各項工作的檢查標準結合科室的臨床工作實際,製作了《查對制度符合率查檢表》、《健康教育符合率查檢表》、《五項風險+靜脈留置針落實符合率》、《消毒隔離符合率查檢表》、《護理文書符合率查檢表》《藥品管理符合率查檢表》等九項查檢表,內容涵蓋了大部分護理工作的核心制度及工作要求,使質量控制更具有方向性與計劃性,數據便於統計,通過數據分析就能輕鬆找準工作中的薄弱點與漏洞,及時查找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確保了護理安全。
同時完善科室質量控制體系,做到專人專項控制,監督和查找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因落實核心制度不到位而出現的護理問題,護士長負責全面的護理質量監控,發現問題及時提醒並記錄在案,利用晨會、科會及科內微信平臺,隨時對出現的問題及特殊事項進行溝通交流,使大家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工作動態,每月對出現的問題按照PDCA的思路進行總結分析,並提出整改措施。發現問題並及時杜絕,本年度無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確保了住院患者的安全。
以技服人!
護理組優質護理收穫患者一致好評
護士長狠抓關鍵點的管理。孫小建指出,關鍵時段是指交接班時間、中午班、夜班、節假日。這些時段工作人員少,護士易分心出錯,患者易產生不滿情緒;關鍵環節是術前、術後、危重、搶救等較繁忙、處置較多環節;關鍵人員是指危重病人、手術病人、病情特殊變化病人,還有護低年資的護士、實習護士、常出現差錯的護士;特殊病人是指轉科和轉院的病人、有醫療糾紛傾向的病人,實踐證明,這些人員身上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抓好關鍵點合理調配護理人力資源,是保證護理安全的關鍵。
定期舉行應急預案演練。針對科室易發生的突發事件,科室每月舉行一次護理應急預案演練,如:患者發生輸液及輸血反應的應急預案演練、患者突發心跳呼吸驟停的應急預案演練、病房發生火災的應急預案演練等,通過演練使大家掌握突發事件的處置流程,完善各項預防預警機制,將損傷降低到最低,確保患者的安全。
根據三級醫院等級評審的要求,規範了備用藥品、高危藥品及急救藥品的管理。急救設備的管理完好率100%。
優化護理工作流程,縮短新入病人的臨床接待及處置時間。將原來「責任護士按照病區接待新入病人」的工作流程優化成「責任護士按照順序接待新入的病人」,這樣就改變了一名責任護士同時需要接待多個新入病人的工作弊端,流程改變後新入的多個病人由四名責任護士按順序分別給予接待,這樣就縮短了新入病人的等待時間,同時也充分地利用了護理人力資源,護士的工作量更加均衡,工作效率提高,受到了新入病人的一致好評!
此外成立了以科主任為組長,護士長及副主任為副組長的「7S」管理小組,在2018年「6S」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內涵,更加注重節約、素養與安全意識的培養。科室的工作環境煥然一新。根據三級醫院評審的相關要求,重新整理了各項護理檔案,做到條目清晰,內涵豐富。為了方便查找,將檔案按順序進行編號並且將內容列表列印,粘貼在檔案櫥門上。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