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叫《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裡面講的故事與印度和巴基斯坦有關,其中有一幕讓小編決定寫下這篇文章,具體內容請看下圖:
看到這裡小編納悶了,從看到這部電影之前,小編一直以為乘法口訣是中國人的專利,外國人都不會的,沒想到印度人也會,為此小編專門去查閱了相關資料:
古代中國
春秋戰國時代不但發明了十進位制,還發明九九表。後來東傳入高麗、日本,經過絲綢之路西傳印度、波斯,繼而流行全世界。十進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國對世界文化的一項重要的貢獻。今日世界各國較少使用希臘等國的乘法。
在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乘法口訣表實物是2002年在湘西裡耶古城出土的3萬多枚秦簡中的一枚,上面詳細記錄了乘法口訣。與今天乘法口訣表不同的是秦簡上的口訣表不是從「一一得一」開始的,而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二半而一」結束。
古埃及
古埃及沒有乘法表。考古家發現,古埃及人是通累次迭加法來計算乘積的。例如計算 5x13,先將13+13得26,再疊加26+26=52,然後再加上13得65。
古文明裡的話,希臘、羅馬、印度、埃及的計數法沒有進位制,他們的乘法表都非常大。巴比倫有進位制,但是是60進位,所以他們要59x59的乘法表。
乘法口訣不止我們國家在使用,在不同的國家要求背誦的乘法口訣位數也是不同的,在法國、美國要求在12乘以12而印度要求背在19乘以19。
古巴比倫
古巴比倫算術有進位制,比希臘等幾個國家有很大的進步。不過巴比倫算術採用60進位制,原則上一個「59x59」乘法表需要59*60/2=1770項;由於「59x59」乘法表太龐大,巴比倫人從來不用類似於九九表的「乘法表」。考古學家也從來沒有發現類似於九九表的「59x59」乘法表。不過,考古學家發現巴比倫人用獨特的1x1=1,2x2=4,3x3=9……7x7=49,……9x9=81 ……16x16=256 …… 59x59=3481 的「平方表」。要計算兩個數a,b的乘積,巴比倫人則依靠他們最擅長的代數學, axb=((a+b)x(a+b)-axa-bxb)/2。例如 7x9=((7+9)x(7+9)-7x7-9x9)/2=(256-49-81)/2=126/2=63.
古瑪雅
古瑪雅人用20進位制,跟現代世界通用的十進位制最接近。一個19x19乘法表有190項,比九九表的45項雖然大三倍多,但比巴比倫方法還是簡便得多。可是考古學家至今還沒有發現任何瑪雅乘法表。
用乘法表進行乘法運算,並非進位制的必然結果。巴比倫有進位制,但它們並沒有發明或使用九九表式的乘法表,而是發明用平方表法計算乘積。瑪雅人的數學是西方古文明中最先進的,用20進位制,但也沒有發明乘法表。可見從進位制到乘法表是一個不少的進步。
歷史考證
2010年12月3日日本「奈良文物研究所」宣布揭曉,在奈良市的平城宮遺址(約公元8世紀)初度出土了寫有與古代中國教科布告實不異的九九乘法口訣的木簡。
出土的木簡長約16釐米,寬約1.5釐米,上面寫著「二九十八、一九如九」。
「如」是古代中國九九乘法中謎底為個位數時使用的漢字。被以為成書於漢朝的算數書《孫子算經》也記實著「一九如九」。對日本古代的官員而言,必需把握讀寫手藝和九九乘法。該木簡年夜概成為剖明奈良期間中國式教科書獲得普及使用的史料。
原來呀乘法表並不是我國的專利呢,在許多國家都有乘法表,只是乘法位數的不同而已,但是99乘法表一定是中國的,希望某國不要再說99乘法表也是你們的就好。
但是有一些歐洲國家,並沒有使用乘法表,還是依靠計算器來算數,
乘法表有望2020年在英國普及
據英國媒體報導,從3月起,英國將會對29所小學的8-9歲的4年級學生進行乘法表測試,參與測試的學生共有7250名。不僅如此,這項測試將於2020年,在全英國普及,2020年將成為強制性考試。
此次推行的乘法表,在中國「九九乘法表」的基礎上改成更適合英國學生的「12*12乘法表」。
根據BBC報導,這項測試將會公開舉行,測試內容是12以內數字的互乘關係,測試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以免給學生和老師帶來額外負擔。
《衛報》稱,這項乘法表測試題可以增強學生的算術技能,而且在上海和新加坡非常受歡迎,近年來正在逐漸在其他國家推行。並且乘法表記誦對英國小學生有難度。
想一想小編小時候背乘法口訣的時候,也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痛不欲生的呢,其實無論乘法口訣出自哪裡,只要它能給人類帶來進步,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