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害了很多人?其實正確理解和應用定律,能避免問題發生!

2021-01-07 KIKI伍岱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例子:比如你到超市買了很多東西,你心裡有種想法等下可能拎不了。恰恰在你把東西搬進車裡,或者從車裡拿出來的時候,就會有東西從袋子裡掉下來。

這是很出名的「墨菲定律」的一個現實例子。

「墨菲定律」,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和「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的墨菲定律

那麼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在1949年提出,指的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有很大機率會出錯」,即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

我在管理工作中曾經碰到這樣典型的「墨菲定律」案例。比如我團隊裡有過一個下屬,她為人非常粗心,每次發給外聯單位的郵件,都會出現錯別字,而我曾經在心裡有過一閃而過的念頭:這個人負責產品,可能會出現包裝上的錯誤。但是這一閃而過的念頭,並沒有引起我的重視,因而終於有一次,她所負責的產品,恰恰就在包裝上出現錯別字,印刷出來後造成了損失。

順著上述例子看下來,我們會知道,其實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心理。凡是可能出錯的事情,很大概率都會出錯,這句話其實指的就是當你有一閃而過的念頭時,說明你已經感覺到出錯的概率,但是你依然沒有措施或辦法去避免這個概率時,就必然會出現錯誤。

墨菲定律害了很多人?

墨菲定律是一種客觀存在。曾經有人故意對這個定律進行挑刺,說墨菲定律好像是「算命」一樣,認為墨菲定律和算命,其實背後原理都是一樣的,就是通過控制你的關注點,進而控制你的思想,讓你的人生被規定好的劇本一樣,一切有規律可循,無論你做了什麼,總有一個壞事發生的概率,而且只要有可能,就一定會發生。

其實這種想法是沒有對墨菲定律的內在意義準確理解,只是通過字面上的理解和電影裡的故事,泛泛了解,並不能真正理解墨菲定律對於精益管理、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指導意義。

就我個人看來,假如當時在我頭腦裡閃過「她有出錯可能」的念頭時,我能採取措施,去避免和防止問題的發生,就有可能避免錯誤。然而那個時候,我還並沒有了解墨菲定律。

經過多年管理經驗積累,以及對墨菲定律的理解,我認為可以從這些方面,來避免工作中的問題發生。

如何運用「墨菲定律」,在工作中避免問題發生?

首先我們把墨菲定律做更深的分解,讓其更加具體化,從而落實到可以指導我們的每個關鍵點。

墨菲定律原文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我們做一個拆解,即把它分為:1、事情有變化的可能性。2、變壞可能的概率,以及這個概率總會發生。只要從這兩個方面訓練,就有可能規避工作中發生的問題。

第一、事情有變化的可能性。

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對未來事件的預判,而這個念頭可能是很微小的,小到一閃而過,很難被捕捉。而我們如何訓練自己捕捉住一閃而過的念頭呢?我覺得有兩個辦法:一是我們定時給自己一些獨處、冥想的時空,即某個時間段,放鬆自己在一個單獨的空間,準備白紙和筆(我一般是在白板上寫),然後讓心裡的念頭迸發,然後一一記錄下來。二是當有一個念頭閃過時,可以隨手記錄在手機裡,或者你觸手可及的筆記本,以便回頭翻查。這些念頭,其實很可能就是火種:不管是好的事情還是壞的事情,其實都是你曾經一閃而過的靈感。

第二、變化可能的概率,以及這個概率總會發生。

如何讓變化可能的概率縮小,乃至趨近於0,這就是本定律重要著力點所在。比如我前面舉的下屬的例子,假如她日常發郵件、發朋友圈出現錯別字的概率超過90%,那麼她在工作中重要事項的出錯概率其實已經接近100%。為什麼?因為其實這是她一向的習慣,而不好的習慣,往往在工作中也不能避免。對於外聯郵件的錯別字都不以為然,在重要工作中,這種習慣也很容易帶入進去,所以她出錯的概率其實非常高,只是早晚的問題。

所以對於這樣的下屬,主要有三個措施規避:1、幫助她日常養成好的習慣,即督促、要求其在日常溝通、對外聯繫等方面,都不許出現這樣的問題,可以適當設置一些獎懲機制。2、對於該同事負責的重要工作,一定要多幾道把關環節,即多一些工作細心的同事,覆核工作細節,避免出錯。3、減少這類型員工參與到很重要的工作事項。只有這樣,才能把你感覺可能發生壞事的事情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問題的發生。

現在,當我分析以往的工作案例後,我就會更加對下屬提高要求,並且告知他們這是為了養好工作習慣,避免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出現問題。

以上就是我對「墨菲定律」這個管理及心理學方面的重要定律,相關的理解以及在日常中的相關應用分析,看完文章的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和我交流探討!

關注我,了解更多職場乾貨!

#上學時的那些墨菲定律#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是什麼?該如何理解?
    生活中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都是存在且很多人都在經歷的。不要抱怨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與比你更糟糕的人相比,你要幸運得多。與墨菲定律並稱的還有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 . 墨菲定律的來源 1949年,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對他的某位運氣不太好的同事隨口開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壞。」
  • 什麼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並不深奧,其實很簡單!
    說到「墨菲定律」,很多人都認為那是一種深奧的,難懂的理論,很高大上!其實「墨菲定律」非常的簡單,在生活中處處出現!什麼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其實就是一種高級的心理學效應問題!是由美國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愛德華·墨菲提出來的!因此叫做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什麼?「墨菲定律」核心就是每一件事都會出現兩個結果,好與壞!
  • 為什麼墨菲定律這麼準?
    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概率原因 初次看到墨菲定律會覺得真是神準的概括,但這應該和人的選擇性記憶有莫大關係,不順的事總是比順順利利的事給人最深的印象和記憶。 而且分析下概率就知道,假如你在超市,排隊總會感覺自己排的隊常常會很慢。
  • 被歪曲的「墨菲定律」的真正意思
    怎麼可以稱為有名的定律呢。歪曲的本義是為了博取巨大瀏覽量,同時將墨菲定律「魔法化」墨菲定律,本來是用來經營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就像一則寓言故事。讓人警惕在生產經營中的各種漏洞,即刻修補它就能避免事物的發生。其實翻譯成中文,與其最對應的就是中國的《亡羊補牢》的故事。
  • 《墨菲定律》:倒黴的事往往越擔心就越會發生,其實是這3點原因
    這樣的事情很多,相信很多人也都有這樣的共鳴。墨菲定律適用的範圍非常廣泛,它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社會及自然現象,每時每刻都在生活中發生著,只是你沒注意到而已。為什麼墨菲定律讓人覺得如此精準,甚至是讓人心神不寧呢?主要原因有3點01.心理作用其實,墨菲定律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心理學效應。
  • 墨菲定律
    什麼是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亦稱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
  • 唯心主義和墨菲定律的關係
    主義的基本含義,是在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這個哲學基本問題上,認為精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精神決定物質,物質是精神的產物。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表現形式: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萬物是由它產生(派生)出來的。
  • 神奇的定律:關於墨菲定律,你想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創造墨菲定律的這個人是一名美國工程師,曾為美國空軍MX981項目效力。這個項目的目的是測試人類在快速減速時對重力的抵抗力。有傳聞說,在1949年的某一天,他發現某個傳感器接線不當,便調侃做這項工作的員工,他說:「如果有任何錯誤的方式去做事,你總是能找到這個方法。」
  • 很多人理解中的《墨菲定律》絕非如此,都錯了
    什麼是墨菲定律?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只要這個概率有一定程度發生,不管可能性多小,隨著時間的增長,終有一天會真的發生。「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 命中注定擔心的事一定會發生?看看《墨菲定律》黃金法則怎麼說!
    「墨菲定律」被稱為人類社會千百年思想和智慧的結晶,是不可不知的黃金法則、不可不用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智慧。這些其實都是墨菲定律跟你開的玩笑。墨菲定律無處不在,當你忽視它的存在,就會受到它的懲罰;當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就會受助於此,只因防患於未然。
  • 墨菲定律——為什麼總是怕什麼來什麼?
    墨菲定律起源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有一次,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參加一項實驗,其中有一個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 墨菲定律內容墨菲定律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 墨菲定律註解
    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就一定會出錯墨菲定律:唯有計劃周全,方能避免失誤醞釀效應:「不思考」也是一種思考方式控制錯覺定律:相信直覺,但別迷信直覺羊群效應:「從眾」和「盲從」的臨界點在哪裡巴納姆效應:似是而非的「真理」一無是處
  • 考不好難道是因為墨菲定律?
    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你做過的題總是會出現,做錯的題也總是容易出錯,或許你覺得這有些「靈異」,其實這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叫「墨菲定律」。     喜歡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同學應該對「墨菲定律」不會陌生,這個定律讓很多同學驚出一身冷汗,簡直準得不要不要的!
  • 墨菲定律:我所擔心的,真的發生了
    ,好像人類就是世界的主宰,一切問題都可以被解決,但墨菲定律的出現給人們提了醒,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端,我們出錯的概率也會越大,哪怕只有很小的概率。 這些內容被廣泛運用在安全管理,精密工業,航天航空等領域,其實,墨菲定律在很早之前的就出現過,甚至導致了一個國家的滅亡。 1485年的一天,國王查理三世跟他的對手亨利伯爵進行最後一戰,這決定未來英國的統治權。 查理三世派人給自己最喜愛戰馬裝馬掌釘,那個馬夫害怕時間太長引起國王責罰,不停催促鐵匠。
  • 西方文化三大定律之一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在 1949 年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定律內容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這個定律指出,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墨菲定律的由來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某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 年與其上司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 MX981 火箭減速超重實驗時,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這部劇能大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劇情精彩,人物性格鮮明,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情節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另一方面是劇中主角顏值創新高,演員本身的魅力加分;同時,該劇以一段愛情中的人物之間的糾葛,闡釋了一個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定律,就是「墨菲定律」,使得全劇能引人思考,有了深層次的哲學探討,不至於淪為口水劇。
  • 墨菲定律:越擔心的事越容易發生,很多人都逃不過,你中了幾條?
    墨菲定律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內容,而有一個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很多人在感情中,都曾與它有所觸碰。不知道是否有人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知道身邊有一位異性可能喜歡你時,即使你越避免和他接觸,你們卻總能有所接近,甚至越來越靠近。
  • 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墨菲定律是什麼鬼,很多人竟然還不知道
    我們總是說「上的山多終遇虎」,「禍不單行」,其實「墨菲定律」便是講的這麼一個道理。趕著去參加重要會議時,卻發現計程車不是有客就是不搭理你; 而平常不需要出粗車時,大街上又到處都跑著空車;一個月前不小心打碎了浴室的鏡子,仔細檢查和衝刷後也不敢光著腳走路,等過了一段時間確定沒有危險了,不 幸的事還是照樣發生,你還是被碎玻璃扎了腳。
  • 聊聊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似乎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社會現象,越害怕發生的事情,就越會發生。比如,第一次穿新鞋,很快會被踩一腳;忘記帶雨傘的那一天,一定會下雨;難得逃一次課,剛好碰上了老師點名;等公交車,要等的那路車卻總是最晚來;開車上班,走哪條車道,那條車道就最慢。這就好像一個魔咒,讓人無處躲藏。
  • 墨菲定律在績效評價中的啟發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墨菲定律揭示:任何項目都有存在問題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我們從積極的方面來理解和運用墨菲定律,也許可以發現更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