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CNET報導,在距離我們大約603光年遠的蝘蜓星座中,有一顆被稱為HD 97048的著名年輕恆星,其周圍環繞著由氣體和塵埃構成巨大原行星盤,在熾熱的圓球周圍形成巨大的環和間隙。隨著碎片堆積,「原行星盤」是新行星可以形成的地方。然而,天文學家很難在年輕恆星系統的圓盤內找到系外行星,因為中心的恆星是明亮而活躍的,掩蓋了它們的存在。
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沒有直接尋找一顆行星,而是決定深入了解原行星盤的「間隙」。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其質量大約是木星質量的兩倍,在HD 97048周圍的氣體和塵埃中「開闢出一條小徑」。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天文學家、研究主要作者Christophe Pinte說道:「這有點像你在水流的中間放了一塊石頭。巖石會擾亂水流並產生波浪。」
該研究發表於周一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通過研究原行星盤中的氣體,詳細介紹了該行星的「運動檢測」。運動檢測只是說明天體運動的一種奇特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該團隊使用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來深入研究氣體在原行星盤中的運動方式。該團隊之前曾使用ALMA以這種方式使用研究另一顆恆星HD 163296。
去年,天文學家通過研究一氧化碳氣體的運動並注意到原行星盤中的奇怪「扭結」,在HD 163296附近發現了多個行星。 「這是尋找系外行星的一種迷人方式,」南昆士蘭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Jonti Horner說道。「[它]允許我們搜索行星,主要的系外行星搜索技術非常偏向於尋找:遠離它們的主星的行星。」
Pinte表示,HD 163296與HD 97048非常相似。與之前的工作不同,這次團隊檢測到氣體在原行星盤間隙內的移動。Pinte說先前對HD 97048的觀察顯示它有兩個大環,中間有一個巨大的間隙,這就是團隊發現新行星的地方。
「我們發現這顆行星位於這兩個環之間,」Pinte說道。「新的結果是在間隙內檢測到這種氣體速度偏差,因此我們有證據表明行星正在造成間隙。」
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能夠證明原行星盤中的間隙可能是由大型年輕行星穿過原行星盤時造成的。
計算機模擬支持了團隊所看到的內容,但Pinte指出,關於原行星盤中的間隙如何形成可能仍然存在其他的理論。天文學家認為,「雪線」、溫度太冷以至於分子凍結,或者從恆星發出的磁場可能會導致不尋常的間隙。但是,可以排除對該特定發現的替代解釋。「行星產生的波在氣體速度上具有非常獨特的特徵,」他說道。
Horner認為這可以更好地表明我們在行星系統形成過程中可能會看到的「結果的多樣性」。Horner解釋說:「這是一個比太陽系中任何一顆行星都大的行星,在更大質量的圓盤中,圍繞著比太陽更大質量的恆星。研究這樣的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各種恆星圍繞行星形成的所有過程。」
Pinte的團隊將繼續關注HD 97048,希望能夠獲得這個星球的圖像。ALMA和歐洲航天局的甚大望遠鏡都將有助於更好地描述氣體如何流過原行星盤 - 以及可能潛伏在那裡的「嬰兒」行星。目前,該方法只能探測大約木星(或更大)大小的行星,但將來天文學家可能會發現潛伏在這些年輕恆星系統中的更小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