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來源丨每晚推一本好書的熊貓君(ID:maishukuangmo)
作者丨熊貓君
特別鳴謝
本期主播:天舒
阿爾貝·加繆 誕辰106周年
(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
在很多人的心中,加繆是當之無愧的文化偶像。
說起這個44歲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奇才,大家腦中先蹦出來的都是:
哲學、虛無、荒謬、存在主義、局外人……以及,英俊且優雅的個人魅力。
法國BVA調查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在「20世紀作家中誰最讓你心動」這類問題上,加繆拿到了4.5的高分,薩特只有0.8。
加繆與薩特
但在當時,加繆似乎永遠是一個邊緣人。
他就像自己筆下的「局外人」,一生都在這荒誕的世界中格格不入。
01
1914年,加繆出生的第二年,父親應徵入伍,在一戰的戰場上不幸身亡。
當局甚至連完整的遺體都無法寄回來,只寄回了遇難者體內的彈片。
母親大受打擊,雙耳輕微失聰,整日沉默。
迫於生計,她不得不帶著孩子回了娘家,生活在阿爾及利亞的一個貧民窟裡。一起擠在這裡的還有外祖母和舅舅。
家裡沒有自來水,沒有電,也沒有書。
為了養活孩子,母親四處打零工賺錢。而荒謬的是,其中還有一份是在彈藥廠,負責填充彈藥。
在生存面前,母親的溫柔、疼愛全都是無稽之談。
她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就是在外祖母用鞭子抽打孩子們的時候,說一句「別打腦袋」。
童年時的加繆
加繆的代表作《局外人》中,開篇第一句就是震驚世界的「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主人公默爾索參加母親的葬禮,全程卻昏昏沉沉,沒掉一滴眼淚。甚至第二天就和偶遇的女同事約會。
也正因為如此,在後來他過失殺人時,法庭因為他如此不近常理的冷血表現,判了他死刑。
但事實上,看到後面才能明白主人公默爾索對母親真實的愛。
他十分清楚,不論是他媽媽還是他自己,並不期望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而且也不期望從任何人那裡得到什麼。
他也十分清楚,生活和死亡,都意味著什麼。
媽媽已經離死亡那麼近了,該是感到了解脫,準備把一切再重新過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哭她。
也許在默爾索身上,加繆投射了自己對母親的情感,一種帶著悲憫、理解和彆扭的孺慕之情。
他曾在散文中說母親「從未給過愛憐」,但他也在獲得諾獎之後說,「媽媽,我此刻最想念你」。
02
1934年,年僅21歲的加繆娶了西蒙娜·伊埃為妻。
西蒙娜·伊埃
西蒙娜在當地很有名,她驚人的美貌和離經叛道的舉止,導致「當她走在大街上,阿爾及爾的年輕人都能認出她」。
但讓加繆更感到苦惱的是另一個問題。
為了減輕痛經之苦,西蒙娜的家人從她14歲開始就給她服用嗎啡。毫不意外地,西蒙娜由此養成習慣。
據說為了獲得毒品,她甚至會和診所醫生私通。
加繆的一個朋友說,加繆是抱有一種「天使的心態」,費盡心思想將自己的愛人從泥潭中拯救出來,可惜最終於事無補。
兩年以後,他們分手,又過了幾年正式離婚。
這段感情的破裂對加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此他更加敏感、情緒化,帶著一種報復性的傲慢。
他在給密友的信中曾說:
我所熱愛和忠實的第一個人逃離了我,因為毒品,因為背叛。
也許許多事情都緣於此,緣於空虛,緣於對更深刻痛苦的恐懼,然而我已經接受了如此多的痛苦,但是從那之後,反過來,我逃離了所有的人,從某種程度上說,我想要所有人都逃離我。
他一度拒絕長久專一的兩性關係,即使和第二任妻子弗蘭西娜·弗爾結婚以後也沒有停止過沾花惹草,同時愛著幾個女人,和情人的關係幾乎是公開的。
在第一段婚姻失敗時,他正在寫自己的長篇處女作《快樂的死》,一本灼熱而充滿才氣的小說。
但因為失戀的痛苦、當時社會的動蕩、政局的混亂,他將這本書擱置在一旁,將主人公的名字梅爾索稍作修改,寫了自己最經典的代表作《局外人》。
擁有人人豔羨的財富、不斷尋找人生下一個快樂源泉的梅爾索,變成了游離在人類社會規則之外、用最真實的心透過塵埃直擊世界本質的默爾索。
03
1957年,因為《局外人》,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但這項文學界的至高榮耀,也無法讓他真正快樂。
1957年12月10日,斯德哥爾摩,加繆在獲得諾獎後
彼時加繆陷入了文思枯竭的打擊,長達幾個月之久。
他不是任何重要團體推舉的候選人,而且當時大家普遍都覺得諾獎是應該用以褒獎一位作家的畢生文學成就,但加繆不過才44歲。
所以當他得到獲獎消息時,震驚到臉色發白,連連說應該是法國文學大師馬爾羅獲獎才對。
接著新一輪的打擊隨之到來,所有和加繆不合的作家、批評家在各個陣地開始了冷嘲熱諷,刻薄地在報紙上諷刺道:
「人們不禁要問,加繆是不是開始走下坡路?瑞典科學院有沒有錯把僵化老朽封為文學新人?」
在當時動蕩的時局下,人們似乎忘了加繆從來都只是一位文學家,他獲得諾獎是因為他的文學成就。
但不論如何,加繆還是將獲獎作為他人生新階段的起點。
他買了喜歡的房子,創作新作品——「整個思想真正的開始」《第一個人》。
更重要的是,他還重返自己熱愛的戲劇創作工作,成立了自己的劇團,從充滿妒忌和較量的作家圈子躲到像大家庭一樣的劇團中,和演員們一塊吃飯喝酒。
加繆在一場排練之後親吻女演員
似乎一切都在朝著輕鬆的方向行進。
直到1960年,那場荒唐又詭異的車禍發生,年僅47歲的加繆當場去世,現場還有未完成的《第一個人》的手稿。
關於這場車禍,文學界曾提出了各種質疑。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加繆非常厭惡開快車。
他曾說過:
「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比死在路上更愚蠢的了。」
但,就像薩特為這位曾經的朋友寫的悼詞中所說的:
對於所有愛過他的人來說,他的死包含有一種難以忍受的荒謬性。
加繆一生都在用文字清醒地、平實地描述這世界的荒誕。
他曾說自己沒有任何一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以自己為原型,但他始終和默爾索一樣,都是一個局外人。
他作品中常常彌發著令人窒息的孤獨感,每一個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的人,都能在加繆的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他也曾為「融入」做過努力,得到的卻是痛苦不堪。他在筆記中寫道:
有幾年我想讓所有的人滿意,強迫自己像眾人一樣生活。
我為此說了許多不得不說的話,即便在感到被孤立時也是如此。
可到頭來還是一場災難。……
現在我必須建立一種真實的生活。
《局外人》是他看透了社會規則的本質之後,對這個荒誕的世界作出的最冷峻也最驕傲的反擊。
沒有「人之常情」的默爾索,要比所有在虛偽、懦弱、麻木中生活的人,更知道如何以一顆最原始的真心去熱愛世界。
他在《局外人》中,為有著同樣感受的人發聲: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
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
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
一切特立獨行的人格都意味著強大。
在那個把控文化的人和物都浮躁地聚攏在巴黎左岸的年代,加繆竭盡全力,將自己從沙龍聚會、社會名流、榮譽勳章中剝離開,拒絕成為偶像,拒絕一切形式的捧譽,成為真正的局外人。
但那又怎樣?
就像加繆自己說的:
在隆冬,我終於知道,我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04
《局外人》摘錄
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
一定要讀《局外人》
▼
當我不想聽對方講話的時候,
我就做出贊同的樣子。
▼
我也沒有時間,
去對我不感興趣的事情,
再發生興趣了。
▼
我們從來不能改變生活,
無論如何,
生活都是一樣的。
▼
我可能不確定
什麼是我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但我非常確定
什麼是我不感興趣的事情。
▼
到頭來,
人什麼都能習慣。
▼
多少健康的人,
都或多或少希望過
他們所愛的人死去。
▼
人永遠也不該演戲。
▼
真正的毛病是衰老,
而衰老是治不好的。
贈書福利
在人類文學史上,《局外人》以其獨特的視角展示了世界的荒誕性,成為二十世紀整個西方文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作品。「局外人」也由此成為整個西方文學/哲學中至為經典的人物形象和至為重要的關鍵詞之一。
《局外人》
作者:阿爾貝·加繆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現在,21君給大家謀福利啦,免費送書!
如何獲得?
在本期周末讀書下面留言,獲得點讚數前2名(點讚數需不少於50)的讀者將獲得贈書一本,同時,21君會在前二名以外挑選部分留言走心的讀者,也免費贈送《局外人》一本。
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機會,每四期連續贈書的活動中,同一讀者只能獲獎1次(同一微信ID、手機號、地址均視為同一讀者)
我們將在明晚的夜讀中公布獲獎名單喲~獲得贈書的小夥伴記得按照時間留下你的地址,逾時不候喔~(所以點讚前2的截止時間是11月8日20:00-21:00之間喲~註:準確的時間以21君的截圖為準;如遇突發新聞也有可能提前截圖。)
本文來源 /每晚推一本好書的熊貓君(ID:maishukuangmo)
本期主播 / 天舒
配圖來源 / 《局外人》等
本期編輯 / 阿巷;實習生 思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