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留下不少歇後語,有關他的幾乎佔了半壁江山

2020-12-25 文化小特噠噠噠

歇後語,作為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語言形式,短小、風趣,涉及到歷史很多的典故,讀懂這些歇後語,對我們了解古代文化、歷史有很大的幫助。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

不過,歇後語一般算得上是草根間流傳的俏皮話,並未真正的廣為流傳(官方流傳)。現在社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其使用率日益降低,這也是社會發展的流程,不過其中蘊含的歷史典故仍然是需要我們牢記的。

歇後語

三國時代,作為現如今人們幾乎最為熟知的歷史時期,留下了很多的歇後語典故。這些歇後語也很好的幫助我們了解三國歷史,不得不說,小的時候沒有接觸過歷史的時候,我們就潛移默化的學習著三國時代的歷史,相信更多的人是先知道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之後了解和學習三國時期的歷史的吧。

周郎妙極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大家很清楚這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二氣周瑜的故事。孫權假意和親實為取回荊州,但是吳國太卻看上了劉備,和親成功,荊州卻又取不回來。

周瑜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寓意為眾人拾柴火焰高,一般認為「皮匠」指的就是「裨將」(副將),蓋因由語言傳播,而非文字,普通百姓又不知道什麼是「裨將」才造成這個誤會。

諸葛亮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徐庶因為自己的母親被曹操請走,不得已放棄在劉備這裡謀前程的想法,到了曹操陣營。自古忠孝難兩全。沒想到徐庶進了曹軍陣營後,未獻一計,一身風骨。令人欽佩。

馬謖用兵——言過其實 紙上談兵的典範,除了趙括就算得上是馬謖了。自負才氣逼人,卻無實戰經驗,有了馬謖失街亭的典故。後來更是引發諸葛亮的空城計。

等等。

不過有關一個人的典故是最多的,那就是——張飛。

張飛

《三國演義》中張飛幾乎是招不到人討厭的,他性格直爽,有勇有謀,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因此關於他的歇後語更是數不勝數。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這個典故主要是說張飛擒嚴顏、義釋嚴顏。攻巴郡時候,張飛用計謀讓假張飛代替自己上山打柴,張飛算好嚴顏吃了自己的計謀,來了個螳螂捕蟬,生擒嚴顏。並且張飛大局為重,親解其縛,正中高座,納頭便拜,感染嚴顏,才使得他投降,為拿下西川做出巨大貢獻。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細) 這個歇後語也是廣大群眾對張飛的謀略的認可,張飛不僅僅是個粗人,還懂得穿針引線這個代指細膩的活。可見張飛並不單單是個勇士還有文士這方面的天賦。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這個典故不知道有沒有,出處不明。想必也是因為張飛這個勇猛的漢子,並且家裡也是賣肉的,喜歡喝酒,對他來說吃豆芽可不就是小菜一碟了嗎。

還有很多很多,不一一贅述了,其中有典故的和沒典故的都存在。張飛賣針——人強貨扎手、張飛上陣—— 橫衝直撞、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張飛拆橋——有勇無謀、張飛戰關公——不念舊情、張飛騎老虎——人強馬壯等等。

歇後語經過多少年的變化,已經漸漸跟不上現如今的說話方式了。淘汰是談不上的,更多的由現如今的事情概括總結出網絡語言。像「我爸是李剛」、「扶老太太過馬路」這都能算得上是另類的歇後語,不過並非有實際的歇後語存活的時間長。

經典不會磨滅,只是默默的流傳。

以上。

部分資料、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裡的歇後語有很多,可是不少都和蜀國有關,因為作者偏心
    在《三國演義》裡面,有很多流傳後世的歇後語。不過,看得比較多了之後,就會發現這些歇後語不少都和蜀國有關。這是為什麼呢?《三國演義》裡的與蜀國有關的歇後語有:草船借箭,坐享其成。這是說蜀國諸葛亮的。阿鬥當皇帝,軟弱無力。這是說劉備的兒子的。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這是說劉備的結義兄弟的。
  • 10個三國歇後語,給孩子講歷史故事的時候要真假分明喲
    誠然,三國這段歷史之所以比較火爆,和小說《三國演義》以及影視劇的「宣傳」分不開,另外還有一些常用的歇後語,也讓三國的一些故事深入人心。比如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馬謖用兵——言過其實等等。不過,大多數歇後語都是基於小說而來的,和歷史真實情況還是有所區別的。
  • 三國故事,三顧茅廬,三國歇後語
    明代人陳際泰《太乙山房文稿》中,回憶起這樣一件事:大概是在他孩童時,從舅舅那裡借來《三國演義》,蹲在院中的牆角,一邊曬太陽,一邊津津有味地翻讀。看著看著入了迷,母親叫他去吃粥,他不應聲,過了一會兒,喊他去吃飯,他還是頭也不抬,沒答聲。
  • 三國的歇後語大全,可以實用,你聽過多少?網友直呼:還能這麼玩
    三國的歇後語大全,可以實用,你聽過多少?網友直呼:還能這麼玩三國是一個很多人喜歡的時代,三國不僅留下了眾多的江湖義氣,膾炙人口的故事,還留下了眾多的歇後語,這些有諷刺的,也有誇張的,但更多的是你沒有聽過的,一起來看下三國歇後語大全,你聽過多少,有網友直呼:還能這麼玩。
  • 趣味三國歇後語大全,僅發一次,果斷收藏,講給孩子聽!
    趣味三國歇後語大全,僅發一次,果斷收藏,講給孩子聽!語文是三門主科最為重要的科目。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語文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考試考點難度也大幅的提升了。其中也會考到很多課堂上不會講的知識點,比如說:歇後語,諺語等等。
  • 前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三國時期也不遜色,但結局卻差不多
    前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三國時期也不遜色,但結局卻差不多三國時期最精彩的就是這些群雄之間互相爭奪的故事,他們為了自己的權利不斷地向對方發起挑戰,如果能夠成功奪得的會是兩份權利,如果失敗,那麼這一輩子就不會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 盤點那些與三國有關的動漫,Q版三國引人爆笑,SD敢達中二爆發
    說起三國我們也都十分的熟悉,雖然說有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加大英雄色彩部分存在,但怎麼說三國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經典時期之一。這麼一個豐富經典的歷史,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動漫、遊戲、歷史的改編。如果近幾日有玩遊戲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全面戰爭:三國》的遊戲發售,引起國內玩家的追捧,甚至在國外也引發不少的熱議。
  • 【志載清河】與清河有關的歇後語趣談
    【志載清河】與清河有關的歇後語趣談 2020-07-0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謀士三國時期的「最強大腦」,諸葛亮排第五,第一曹操都要聽他的
    謀士三國時期的「最強大腦」,諸葛亮排第五,第一曹操都要聽他的縣各上其縣中豪傑若謀士、居大夫重厚,口數多少——《墨子·號令》謀士這個詞在古代的時候專指一類人,中國古代將民分為四種:士、農、工、商,讀書人一直是排在最前面的,讀書人一般都想考取一個功名,這樣就能輔佐君王成就一番事業。
  • 與鼠有關的成語和歇後語都有哪些?
    今年是鼠年,學生特意總結了一些與鼠有關的成語和歇後語,希望能夠與各位進行互動交流學習。鼠目寸光,這個成語一般形容一個人目光短淺,做事情的格局不夠大,看事情不夠遠,為了一時的利益,而忽視長遠的計劃。貓哭耗子-假慈悲,貓本來吃老鼠,老鼠死了貓去哭,肯定就是裝的,一般我們都用來比喻不懷好意的人,與之相近的的歇後語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比如說某個人做了傷害你的事,卻跑過來安慰你,讓你想開點,不要再折磨自己了,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是假慈悲,或者可以說這個人心術不正。
  • 荊州在三國前和三國後都沒有那麼重要,為什麼在三國時期就很重要
    一、背景介紹其實大家在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都已經知道我要說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就是荊州,這裡要說的不是荊州的這一作城池,而是要說的是「荊州」這個三國時期的一個州。大家其實可以對比前後歷時可以看一下,荊州在漢以前沒啥名氣,在漢以後地位也不是特別重要,但是在三國時期,曹、劉、孫為這個地方爭的是頭破血流的。
  • 「好舞蹈」選手類型失衡 民族舞者佔半壁江山(圖)
    「好舞蹈」選手類型失衡 民族舞者佔半壁江山(圖) 2014-07-01 11:02:22縱觀十強學員,民族舞者佔據半壁江山,炫舞階段一度出彩的眾街舞高手僅剩一組獨苗,而備受期待的院團首席們更是不見蹤影,如此失衡的戰局引發了網友的討論和猜想。  首席接連落馬 院團舞者水土不服  《中國好舞蹈》作為目前中國電視螢屏上最專業的舞蹈真人秀節目,除了有不少草根舞者希望藉此平臺闖出名聲,節目同樣也吸引了許多頂級院團的舞者前來參賽。
  • 名著《三國演義》中的歇後語:看了就懂,懂了就樂,句句經典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澱、淬鍊、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其中歇後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後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 與食品有關的歇後語,幽默風趣漲知識
    歇後語是我國漢語言的一大特色,也是語言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詼諧、幽默、機智、諷喻,被廣大群眾在口頭和書面中廣泛運用。現將我幾十年來在群眾中聽到的一些與食品有關的歇後語抄錄如下。1、溼手抓芝麻——哪有不沾的。
  • 【歲•粵歇後語篇】「盞鬼」歇後語
    ^_^ 繼之前的美食篇,這次小編為大家帶來廣式歇後語!說到歇後語,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等等!這百度上抄來的無聊語句是腫麼回事!這絕對不是我們的風格!廣式歇後語是廣東文化的一部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最chok,最勁爆,最盞鬼的歇後語,讓大家從不一樣的角度了解廣東!
  • 一島分三國:佔地越多越貧窮,小國只佔0.8%卻最富有
    但一島分三國的,全球只有加裡曼丹島這麼一個,也就是中國古籍中所記載的婆羅洲島。世界上最大群島是兩萬多座海島組成的馬來群島,又分大小巽他、摩鹿加、巴布亞等分支群島,總面積達255萬平方公裡。歸屬大巽他群島的加裡曼丹島就佔了74.33萬平方公裡,類似於拿下此島等同於半壁江山的重要性。
  • 三國時期,有個人把呂蒙斬於馬下,但是他後來因為什麼原因離開呢
    這些人的名字以及他們的事情被其他的人流傳下來,在電視劇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皇上在那個時代是權力的象徵,他的話便是制度。在歷史的記載之中,關於皇上的有很多記載,而且我們聽說的也很多。但是在一個時期有很多的英雄人物存在,並且他們的事情與他們的故事都被我們給流傳了下來,而且還變成了我們現在的電視劇,用真實的人物來表現出來,這個時代便是三國時期。
  • 德雲社開箱,九字科佔半壁江山,6個節目期待之中又意料之外!
    標題:德雲社開箱,九字科佔半壁江山,6個節目期待之中意料之外! 2020年12月1日德雲社在北展劇場正式啟動開箱慶典。 6個節目,光九字科的就佔了半壁江山,從中也能看出郭德綱是真有意要捧一捧這些小角兒們。
  • 三國時期,四位大臣出自今開封市一帶,其中一位是東吳丞相!
    開封市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在漢末三國時期,今河南省開封市一帶地處中原之地,同樣出了不少人才。彼時,四位大臣出自今開封市一帶,其中一位是東吳丞相!
  • 當《三國演義》遇上歇後語
    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