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食品有關的歇後語,幽默風趣漲知識

2020-12-18 哆來咪美食匯

歇後語是我國漢語言的一大特色,也是語言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詼諧、幽默、機智、諷喻,被廣大群眾在口頭和書面中廣泛運用。現將我幾十年來在群眾中聽到的一些與食品有關的歇後語抄錄如下。

1、溼手抓芝麻——哪有不沾的。

比喻有些人利用職權之便貪佔錢物,多被農民用來比喻一些不廉潔的村幹部。

2、芝麻餡湯圓——又甜又香。

常被用來比喻某些很得寵的人。

3、馬尾穿豆腐——不值得一提。

比喻事情很糟糕。

4、芝麻開花——節節高。

比喻日子越過越紅火。

5、豆腐掉進灰窩裡——吹不掉、打不得。

豆腐掉進灰窩裡,沾了一身灰,吹不掉又打不得;一打豆腐就爛了。比喻無計可施。

6、刀切豆腐——兩面光。

比喻有些人會說話,不得罪人,兩邊討好。

7、叫花子的口袋——樣樣有。

叫花子挨家乞討,討的吃食都裝在一個布袋裡,樣樣都有,比喻小而全。

8、叫花子背不起三鬥米——自討的。

三鬥米很重,叫花子背不起,但這是他自己討要來的。比喻有些人自作自受。

9、雞蛋放進椎窩子——穩噹噹的。

比喻好事已成,不會有問題。

10、老鼠拖雞蛋——大頭在後。

比喻事情才剛剛開始,大部分工作還在後面。

11、老鼠吃灰面——一張白嘴。

比喻一些人只會說不會幹。

12、老鼠吃香油——一張油嘴。

比喻油嘴滑舌的人。

13、猴子吃生薑——又想吃,又怕辣。

比喻有些人患得患失。

14、猴子掰苞谷——掰一個,掉一個。

比喻做事丟三落四,沒有恆心。

15、豬八戒吃人參果——整個吞。

比喻貪心重,一人獨吞。

16、狗吃粽子——無解。

粽子被粽葉包裹著,又用繩子扎著,狗想吃又解不開粽子。比喻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17、青石塊上放鱔魚——溜之大吉。

青石板是光滑的,鱔魚也是光滑的,把鱔魚放到青石板上,能不溜之大吉嗎,

18、烏龜吃大麥——糟蹋糧食。

大麥有芒,烏龜不會吃,吞不下肚去,只會糟蹋糧食。比如一個不會抽菸的人卻拿著一支煙在抽,一邊抽一邊嗆,這就叫烏龜吃大麥。

19、罈子裡捉烏龜——手到擒拿。

比喻唾手可得。

20、油條打鼓——不懂(咚)。

比喻不在行。

21、油條加豆漿——對路。

比喻事物搭配得當。

22、敵敵畏加辣椒麵——毒辣毒辣。

比喻心狠手辣。

23、瞎子吃湯圓——心中有數。

瞎子雖然看不見碗裡有幾個湯圓,但吃了幾個,心中是有數的。

24、蕎麥裡的刺芥花——人家不誇(垮),自己誇(垮)。

這句歇後語,一般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是自誇自,不知道來歷。我請教山區老農後,才知道來歷。蕎麥是一種晚秋作物,耐旱耐寒,但產量低,是救災作物。因而到了秋天,一般雜草都怕寒枯死了,田裡只有刺芥(大棘)這種秋天開花的雜草。在刺芥開花的時候,也開始打霜了,它的葉子一片片地掉(垮),最後只剩下一個枯杆頂著一朵枯萎的花。不用農民除草,它也會自己垮掉。所以說蕎麥田的刺芥花,人家不垮它,它自己垮掉。

25、和尚吃豬油——開葷。

按照佛門的清規,和尚是不能吃葷的,但和尚卻偷吃了豬油,所以說開葷。比喻得到了某種享受,吃了某種稀罕東西。

26、豬油燈盞——撥一下,亮一下。

過去沒有電燈,煤油燈也是在民國以後才有的。人們都是用食用油(菜油或棉籽油)點燈,晚上婦女們在燈下紡紗織布納鞋底時,要不斷用頭上的簪子撥燈捻子,燈才能亮些。如果用容易凝固的豬油來點燈,則更要頻頻地撥捻子。所以說,豬油燈盞,撥一下亮一下。比喻有些人做事缺乏主動性,要別人經常督促,常見於大人教訓小孩。

27、上樓梯吃甘蔗——步步高,節節甜。

比喻日子越過越好。

28、銅壺煮餃子——肚裡有貨卻倒不出來。

比喻有些人肚子裡有學問,但語言表達能力差。

29、韭菜炒豆芽——理不清。

比喻事情頭緒繁雜,理不清楚,也比喻有些人寫文章條理不清。

30、吃稀飯淘湯——各有所好。

吃稀飯一般是不淘湯的,如果淘了湯,也不礙事,只是各人的喜愛罷了。比喻各人有各人的愛好。

31、嗡鼻子吃衝菜——好得哄。

嗡鼻子人說話鼻音特別重,往往把字音念錯。衝菜是遠安的傳統小菜,有一股衝味,嗡鼻子人吃了,鼻子更嗡,但衝菜很好吃,嗡鼻子人說衝菜好吃便說好得哄(很)。

32、竹筒倒豆子——一乾二淨。

意思是做事要乾脆利索。

33、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姜子牙釣魚用的是一張直鉤,直鉤是很難釣起魚來的,全憑魚兒自己上鉤。這句歇後語的意思是:我的貨就這個貨,價就這個價,買不買由你。

34、水裡趕團魚——越趕越深。

在水裡捉團魚,團魚往深水裡跑,是捉不到的。形容一些愛賭博的人輸了錢,總想翻本,結果越輸越多。

35、黃瓜打鑼——去了大半天。

黃瓜又脆又嫩,拿來當鑼捶,敲一下就斷了大半頭。形容事情很糟糕,也形容人到中年,萬事皆休。

36、玉米盆子裡洗澡——糊裡糊塗。

形容頭腦不清醒。

37、架上的葫蘆——懸著。

形容事情懸而未決。

38、草地裡的冬瓜——白大了。

冬瓜到了秋天就成熟了,又白又大,這時冬瓜藤子都萎了,地裡長滿了雜草,冬瓜一個一個像枕頭一樣睡在草地裡,看上去又白又大。這句歇後語的意思是我雖然年紀比你大,但各方面都不如你,白白地虛度年華,無所作為。

39、吃青豌豆米吐皮——吊氣。

剛上市的青豌豆米本來就很嫩,根本不用吐皮。如果吃青豌豆米還吐皮的話就是奢侈浪費,鄂西方言叫吊氣,吊兒郎當。

40、孔夫子吃飯——禮性大。

孔夫子崇尚周禮,吃飯也有許多講究,有很多禮儀。形容某些迂腐之人講究多餘的禮儀。

相關焦點

  • 常用歇後語大全,疫情期間在家玩起來,既增進感情又漲知識
    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後語。
  • 與十二生肖有關的風趣歇後語,你知道幾個?
    歇後語,是人們在長期的日常語言中創造的一種形象的語言生動、風趣幽默的語言形式。那麼,就與雅俗君一起來看下,關於十二生肖動物都有哪些有趣的歇後語呢?扯不出來老牛上了鼻繩——跑不了    老牛拖破車——搖三擺牛鼻子穿環——讓人家牽著走  牛吃捲心菜——各人心中愛12、鼠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老鼠見了貓——骨頭都軟了老鼠拉木鍁——大頭在後邊  老鼠吃貓——怪事老鼠鑽到風箱裡——兩頭受氣與這些動物有關的歇後語
  • 民間歇後語20句,幽默風趣,讓你開懷一笑!
    民間歇後語20句,幽默風趣,讓你開懷一笑。1. 天津的蘿蔔——心裡美指人心地善良。2.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怎能到口。
  • 茶知識:茶圈歇後語,茶桌上的小妙趣!
    關於歇後語,很多圈子都有,這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話語,不但體現著「說話」的藝術,還寓意深刻,往往凝結著許多智慧,短小精悍,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幽默風趣,耐人尋味。在茶圈,同樣有著這樣一些歇後語。《1》與情景有關的涉茶歇後語遇到想要讚揚的人或事:阿慶嫂倒茶——滴水不漏口渴遇見賣茶人——正合適春茶尖兒——又鮮又嫩
  • 放屁的歇後語
    歇後語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農村流傳的十句損人歇後語,損人不吐一個髒字,幽默又針針見血
    十句損人的歇後語,損人不吐一個髒字,幽默又針針見血!文/農夫也瘋狂歇後語也是民間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小時候很多人估計也學過不少的歇後語,比如:外甥打燈籠——照舊、竹籃打水——一場空,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等。這些歇後語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經驗積累和智慧總結出來的,它們都普遍言簡意賅,幽默搞笑,並且還具有警人喻世的作用。
  • 帶你了解什麼是歇後語
    許多人對歇後語不太了解,但日常生活中卻經常運用,特別是口頭語時不時會冒出一兩句。其實歇後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在生活實踐中所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一、歇後語的組成:一般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二、歇後語詼諧幽默罵人不帶髒字 。
  • 歇後語:品味生活明曉哲理
    歇後語是中國 勞動人民 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 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 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 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 漲知識 I 俗語、諺語、歇後語、成語,老祖宗的智慧,區別很簡單
    ■ 歇後語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 歇後語歇後語由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 諺語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的總結。
  • 風趣幽默才是撩人法寶,8招讓你人見人愛
    風趣幽默不只是點頭附和,他們總能給一段談話帶來新的話題,分享有趣的知識和逗人開心的金句。你的知識面越廣就越能夠掌控談話走向,把人們領入你了解的領域,讓他人對你產生敬佩的感覺。堅持閱讀,了解新聞熱點事件,參加講座,觀看紀錄片等等都能使你開拓眼界、增加知識面。
  • 語文知識:和中秋有關的「歇後語/成語」集錦,家長收藏
    在這金桂飄香的美好節氣裡,米媽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中秋、月亮的歇後語、成語。有關中秋的歇後語:望江亭上度中秋 ———— 近水樓臺先得月趕在節上八月十五過端陽 ————遲了八月十五吃元宵———— 與眾不同八月十五吃年飯 ———— 還早哩八月十五的月亮 ———— 年年都一樣八月十五的月餅 ———— 人人歡喜八月十五種花生 ———— 瞎指揮八月十五團圓節 ———— 一年一回八月十五看龍燈 ———— 遲了大半年八月十五漲大潮
  • 三國時期留下不少歇後語,有關他的幾乎佔了半壁江山
    歇後語,作為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語言形式,短小、風趣,涉及到歷史很多的典故,讀懂這些歇後語,對我們了解古代文化、歷史有很大的幫助。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不過,歇後語一般算得上是草根間流傳的俏皮話,並未真正的廣為流傳(官方流傳)。
  • 學會這些歇後語,笑死人不償命,哈哈!
    我們知道,歇後語是我們中國語言的一個特色,是千百年來民間流傳的一種語言形式,歇後語一般以短小、精簡、幽默、風趣、形象,最大的特點就是諧音比喻,一般歇後語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起到的是像是謎語的謎面一樣,而後半部分就像是謎底,說明事物非常的形象,如果在生活中與人交流,開玩笑,經常能用到一起歇後語
  • 這些歇後語你都知道嗎?
    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由廣大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生活氣息。歇後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而歇後語之所以能在中國風靡,不管老女老少誰都能來上幾句,跟它的語言魅力和趣味性分不開,我們都知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打破砂鍋——問到底」這些耳熟能詳的歇後語,有些已經成為我們日常使用得口語,但還有些歇後語就比較難猜的,比如:「八仙聚會——?」
  • 盤點日語中常見的歇後語(一)
    歇後語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表達形式,並帶有俏皮話的特點。眾所周知,漢語的歇後語膾炙人口,具有強大的實用性和生命力。如果在講話和寫作中恰如其分地使用歇後語,可以加強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給人以風趣幽默的感覺,並引起人們的想像和聯想。 所謂歇後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面,後一部分像謎底,是真意所在,或者說前一部分為「引子」,後一部分為「注釋」,兩個部分之間有間歇。通常情況下,只說前一部分,而蘊涵本意的後一部分隱而不說,讓聽話者自己去體會猜測。日語亦如是。
  • 盤點日語中常見的歇後語(三)
    歇後語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表達形式,並帶有俏皮話的特點。眾所周知,漢語的歇後語膾炙人口,具有強大的實用性和生命力。如果在講話和寫作中恰如其分地使用歇後語,可以加強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給人以風趣幽默的感覺,並引起人們的想像和聯想。
  • 盤點日語中常見的歇後語(二)
    (資料圖) 歇後語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表達形式,並帶有俏皮話的特點。眾所周知,漢語的歇後語膾炙人口,具有強大的實用性和生命力。如果在講話和寫作中恰如其分地使用歇後語,可以加強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給人以風趣幽默的感覺,並引起人們的想像和聯想。 所謂歇後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面,後一部分像謎底,是真意所在,或者說前一部分為「引子」,後一部分為「注釋」,兩個部分之間有間歇。通常情況下,只說前一部分,而蘊涵本意的後一部分隱而不說,讓聽話者自己去體會猜測。日語亦如是。
  • 100個常見「歇後語」,測測你能考多少分?
    其中還有一種特殊的語言形態,就是歇後語。歇後語,一般來講,在風趣幽默間給人傳達各種知識和智慧,它也是我們勤勞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和日常生活中創造出的文化智慧。「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竹籃打水——一場空」「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些幽默風趣的歇後語想必大家也都聽過。
  • 中國民間爆笑10句歇後語,幽默深刻,笑中帶給你思考!
    歇後語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語言形式,短小幽默風趣,並能在簡短的語句中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在凝練的語句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能讓我們在其中品味到生活的真諦!1. 看見嶽父不搭腔--有眼不識泰山。
  • 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 講授方法風趣幽默讓人記憶深刻
    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 講授方法風趣幽默讓人記憶深刻時間:2018-11-12 12:49   來源:四涼先生說歷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講授方法風趣幽默讓人記憶深刻 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