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歇後語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表達形式,並帶有俏皮話的特點。眾所周知,漢語的歇後語膾炙人口,具有強大的實用性和生命力。如果在講話和寫作中恰如其分地使用歇後語,可以加強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給人以風趣幽默的感覺,並引起人們的想像和聯想。
所謂歇後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面,後一部分像謎底,是真意所在,或者說前一部分為「引子」,後一部分為「注釋」,兩個部分之間有間歇。通常情況下,只說前一部分,而蘊涵本意的後一部分隱而不說,讓聽話者自己去體會猜測。日語亦如是。
歇後語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運用了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顯得更加詼諧、生動。
1.甥が提燈をかかげる――おじを照らす→相変わらず、もとのまま。
外甥打燈籠——照舅
「照舅」和「照舊」的諧音雙關構成表裡兩層意思,由表及裡。
2.電信柱に鶏の毛をしばりつける――なんとも大きなはたきだ→大した度胸だ。
電線桿上綁雞毛——好大的撣子。
3.孔子さまのお引越し――本ばかり→負けばかり。
孔夫子搬家——儘是書。
註:「書」shuに同音の「輸」(負ける)shuをかける
4.廁(雪隠)の火事――焼け糞。
廁所起火,把糞便燒了。
註:「焼け糞」隱射「自暴自棄」。
5.薩摩守忠度をきめこむ——車、船などにただで乗ること。
這也是現代日本人古為今用的一句「歇後語」。距今八百多年前,有一位叫平清盛的武將,他有個弟弟叫「忠度(ただのり)」,官位升為「薩摩守(さつまのかみ)」。因此,後世的人就利用「忠度」和「只乗り(坐蹭車、不付錢白坐車)」的諧音創造了這句俏皮話。